第十五章,萬家的悲哀

“媽,”我問,“茶美人是什麼?”

“這是幹溪曾經的習俗,那時候每八年一屆,各家選出自家的女子,或者是自家的媳婦,整個幹溪評出四大美人。”母親一邊泡茶,一邊說。

“那你是不是茶美人?”

“這習俗好幾十年沒辦了,那位萬逢春就是第三代,也是最後一代。”

“好可惜,那都有哪些人家能選?”

“據說只要是幹溪的人都可以,只不過以前,窮人家的女娃娃很難受到好的家教,就基本是我們萬家,王家和羅家了。據說,第三代茶美人在萬家有兩位,還有一位卻是不記得了。”

“好可惜沒看到。”

“聽說縣裡在進行文化傳承活動,或許不久就可以看見幹溪美人了。”

“那我們家淼姐姐肯定能去。”

“我們玉兒也去。”

“纔不去,我是男孩,”我撇着嘴跑出去,說,“我去找青青姐玩。”

“萬青青,我們去幹河玩吧。”我站在竹林邊喊到。

“不去。”

我推門進去,看見萬青青在書桌上練字,就搶過毛別,說,“我們去玩呀。”

“你小聲點,我爸在屋後面呢。”

我湊近萬青青,大聲喊:“我們去玩吧。”

“你煩不煩。”

“你不會是要參選那個什麼幹溪美人吧。”我笑着問。

“你怎麼知道的,我爸非要逼着我練字泡茶,還說要學古箏。”

“不是會彈那個琴嗎?”

“不和你說了,等會我爸回來要檢查的,你去找萬川。”萬青青拿過筆寫字了,我索然無趣,怏怏地走了。

“寶,去哪?”二伯揹着手,問。

“二伯,你讓青青姐寫字幹嘛呀,都不和我玩。”

“鎮長說美人大賽不是要重新舉辦嗎,你爺爺不管這些,你大伯也在城裡,你爸爸也在外面,家裡就看着我當家。我們萬家,到這一輩是真的衰敗了,你大伯不管家裡的事,你爸爸忙着操持家,也沒讀多少書,你四叔呢,年紀輕輕也去了。家族的希望,就在你們這一輩身上了。所以呢,你還是得好好讀書,將來無論做個什麼,也有個好基礎。”

“那大姐呢?她不會來參加?”

“你大姐自小就跟着到城裡了,家族的教育,她也沒接受到多少。再說她在外面見識多了,還會看得上這個小地方?”

我在幼小的年紀,通過二伯接觸到過多的事,但我卻只把那些當故事聽。而這時候,二哥在城裡讀初中了,我和他接觸也不算多,二伯對他還算滿意吧。萬青青上初中了,也不再是扎一束馬尾,而是把頭髮披散着了。這時候的她不再頑皮,開始懂事了,她理解二伯的苦,在假日裡按着父親的意願做事。我知道她也只比我大幾歲,還是個孩子,也想和我去玩。。萬世川接連着沒了爺爺,沒了爹,顯得早熟。和我一般的年紀,他除了成績實在是墊底,其他倒是出色。他本就是木訥的人,又幫着四嬸做許多活,沒閒時間做其他事了。就連作業,也是放牛的時候趴在石頭上寫。而放牛,是他最悠閒的活了,他放牛的時候我也跟着去。他趴在石頭上寫,我和別的孩子玩。

“萬世玉,”我和別人戲着水,萬世川喊,“這道題我不懂。”

“真的笨,我來教你。”我細細地給他講,他就像上課那樣,端坐在地上,眼睛跟着我的手指打轉。

“就是這樣,懂了沒?”

“懂了,懂了一點。”

“哪裡沒明白?”

“都沒明白……”

“萬玉,”二伯在橋上喊,“我去新園,你來不?”

“來了,”我丟下萬世川,說,“明天給你講。”

等我們到了新園,二伯說:“等會你得打招呼。”

“我都不認識。”

“我叫你喊什麼你就喊什麼。”

新園和大壩,隔着後山。從幹溪鎮來看,大壩在西街後面,新園在東街後面。

“二爺,”大伯朝院子裡的老人打招呼,又對我說,“這是你二老祖。”

“二老祖。”

“經倫啊,這是你家姑娘?”二老祖坐在椅子上,搖着蒲扇。

“這是經平家小子。”

“真是個假姑娘。”

“二爺,我就是過來和你通通氣,你看這沒多久就要舉辦美人大賽了,我們這一支如今也沒個人。”

“可是真的?我聽見不少人都在傳。”

“當真,我們大壩這一支,也沒個合適人選。”

“也是,從你老祖那輩,三兄弟,我們老三一支就來新園了,這些年頭倒也是人才輩出;你這支,稀拉拉還有幾戶;老二那支卻是就一根獨苗了。當初多大的家呀,從幹河往西,那一溜全是我萬家的……”

“二爺,我來就是爲這事。你看,家族到現在,就是你們這邊能人多。這次的美人大賽,就是家族重現輝煌的契機。”二伯說着,唾沫星子直飛,有失老師的身份。

“我這邊自然會出人,四個名額至少佔三個,你也不用操心。你大哥家的女娃多大?”二老祖捲上煙,二伯給他點上。

“世淼那丫頭十七。”

“你大哥有出息啊,你爹卻總也不待見他。你大哥每年過年都要來看看我這把老骨頭。他帶的茶葉,外國進口的,真不是老鷹茶能比的。”

二伯乘興而往,掃興而歸。從幹溪路過時,他去商店打了半斤米記的仙人釀。

“二伯,你一個人喝呀。”我說。

“是呀,一個人。以前還有老四,現在就我一個人咯。”

“等我長大了,我陪你喝。”

“好呀,等玉兒長大了,陪我喝。”

“我去看青青姐寫字了。”我看得出二伯不大高興,也不打攪,就說。

竹林的鷓鴣還沒回來,只有竹葉簌簌地掉。二伯斟了一杯酒,倒在地上,又斟了一輩,一飲而盡。

是呀,我們都只看到了家族曾經的輝煌,卻沒注意家族的悲哀;我們都只看到二伯煮茶喝酒的快活,卻沒看到他肩上的擔子;我們都只看到日子是一天天有序的,卻沒想到有多少無序的事情在侵蝕着有序的生活。

第十二章,米記的燕子第十七章,第八張椅子第八十二章,上天路(五)第三章,侯陰陽第十四章,茶美人第五十一章,地仙第六十九章,奈何情深(一)第二十三章,仙人洞第六章,鰥夫第三十二章,篾匠第三十六章,牧羊小子第六十章,中秋(六)第十章,惡與善第二十一章,遲來的大伯第六章,鰥夫第十七章,第八張椅子第六十章,美人坊第三十九章,痞氣第二十九章,幹溪印象第十四章,茶美人第六十九章,奈何情深(一)第五十三章,壞學生第八十三章,二妮的守望(一)第五十六章,生死菩薩第四十九章,矛盾(一)第七章,盛世來臨第六十四章,中秋(十)第五十四章,面具理論第十四章,紅楓樹之戀第三十五章,詩和遠方第四十三章,情人彎第三十八章,山水美人(三)第七十九章,上天路(二)第三十五章,竹林哲學第四十九章,矛盾(一)第六十七章,命運的枷鎖第三十八章,少年夢第七十四章,畫裡姑娘(一)第二十八章,一起走過的路第三十二章,篾匠第十二章,米記的燕子第四十八章,風雨廊橋印象第五十章,爲愛博弈第二十五章,錄取通知書第三十九章,米記茶館第十三章,白鷺青樁第一章,幹溪鎮第八十七章,命運枷鎖第六十二章,萬公子第三十九章,米記茶館第七十五章,風雨廊橋第四章,家族的犧牲品第六十七章,命運的枷鎖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幹溪鎮第二十七章,向來緣淺第六十一章,琴師第十七章,第八張椅子第十章,惡與善第七十九章,上天路(二)第十八章,曼珠沙華(一)第十五章,萬家的悲哀第四十一章,美人何必醉第五十三章,偷雞賊第二十九章,幹溪印象第四十六章,米家小姐第二章,家族的榮耀第十章,歷史的真相第七十九章,上天路(二)第三十五章,竹林哲學第十一章,美人醉第三十九章,米記茶館第六十一章,中秋(七)第七章,盛世來臨第六十九章,斷絃第十九章,曼珠沙華(二)第五十四章,面具理論第七十四章,葬酒第七十三章,月考之後第二十一章,曼珠沙華(四)第七十七章,唐龍王的怒火第八十三章,二妮的守望(一)第六十八章,龍老爺第六十七章,命運的枷鎖第三十四章,頂尖的人家第五十八章,唐念之母第六十一章,琴師第六十六章,中秋(十二)第十八章,曼珠沙華(一)第七十五章,畫裡姑娘(二)第八十五章,二妮的守望(三)第五十七章 ,中秋(三)第三章,侯陰陽第二十九章,幹溪印象第五十八章,唐念之母第二十二章,三生橋第四十章,城裡人第三十五章,竹林哲學第七十七章,仁濟堂第六十章,中秋(六)
第十二章,米記的燕子第十七章,第八張椅子第八十二章,上天路(五)第三章,侯陰陽第十四章,茶美人第五十一章,地仙第六十九章,奈何情深(一)第二十三章,仙人洞第六章,鰥夫第三十二章,篾匠第三十六章,牧羊小子第六十章,中秋(六)第十章,惡與善第二十一章,遲來的大伯第六章,鰥夫第十七章,第八張椅子第六十章,美人坊第三十九章,痞氣第二十九章,幹溪印象第十四章,茶美人第六十九章,奈何情深(一)第五十三章,壞學生第八十三章,二妮的守望(一)第五十六章,生死菩薩第四十九章,矛盾(一)第七章,盛世來臨第六十四章,中秋(十)第五十四章,面具理論第十四章,紅楓樹之戀第三十五章,詩和遠方第四十三章,情人彎第三十八章,山水美人(三)第七十九章,上天路(二)第三十五章,竹林哲學第四十九章,矛盾(一)第六十七章,命運的枷鎖第三十八章,少年夢第七十四章,畫裡姑娘(一)第二十八章,一起走過的路第三十二章,篾匠第十二章,米記的燕子第四十八章,風雨廊橋印象第五十章,爲愛博弈第二十五章,錄取通知書第三十九章,米記茶館第十三章,白鷺青樁第一章,幹溪鎮第八十七章,命運枷鎖第六十二章,萬公子第三十九章,米記茶館第七十五章,風雨廊橋第四章,家族的犧牲品第六十七章,命運的枷鎖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幹溪鎮第二十七章,向來緣淺第六十一章,琴師第十七章,第八張椅子第十章,惡與善第七十九章,上天路(二)第十八章,曼珠沙華(一)第十五章,萬家的悲哀第四十一章,美人何必醉第五十三章,偷雞賊第二十九章,幹溪印象第四十六章,米家小姐第二章,家族的榮耀第十章,歷史的真相第七十九章,上天路(二)第三十五章,竹林哲學第十一章,美人醉第三十九章,米記茶館第六十一章,中秋(七)第七章,盛世來臨第六十九章,斷絃第十九章,曼珠沙華(二)第五十四章,面具理論第七十四章,葬酒第七十三章,月考之後第二十一章,曼珠沙華(四)第七十七章,唐龍王的怒火第八十三章,二妮的守望(一)第六十八章,龍老爺第六十七章,命運的枷鎖第三十四章,頂尖的人家第五十八章,唐念之母第六十一章,琴師第六十六章,中秋(十二)第十八章,曼珠沙華(一)第七十五章,畫裡姑娘(二)第八十五章,二妮的守望(三)第五十七章 ,中秋(三)第三章,侯陰陽第二十九章,幹溪印象第五十八章,唐念之母第二十二章,三生橋第四十章,城裡人第三十五章,竹林哲學第七十七章,仁濟堂第六十章,中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