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易物

戲中戲、局中局,一時竟辨不透究竟是誰長袖善舞。

往昔瞧着慕容薇對蘇暮寒一往情深,蘇光復只怕蘇暮寒陷進溫柔鄉里,影響了好不容易走到如今的復國大計,纔不住聲提醒。

未料想,自己老謀深算了一輩子,枉自在宮裡安插了那麼多眼線,竟也被個豆蔻年華的少女擺了一道,又有什麼理由再去責怪蘇暮寒?

難不成自己真得老了?還是說自己那顆未竟的心在一次次的失敗裡變得脆弱又多疑,以至於失去了最根本的洞察力。

瞧着蘇暮寒雖受此重創,眼神依然清湛深邃,到未似霜打的茄子那般沒有精神,可算得不幸中的萬幸。蘇光復滿懷欣慰,重重拍了拍他的脊背。

兩人重新落了座,蘇光復將自己這些日子的行程說給蘇暮寒聽。

也並非沒有收穫,蘇光復此行其實成果頗多。

當日他先回了雲南,安排了千禧教中的事宜,與毒梟做了一筆大買賣。又取出大周朝的傳國玉璽,隻身一人潛入苗疆,仍以大周皇室的身份,號令如今苗疆的大土司聽命於他。

提起湘西那片神秘的土地,蘇暮寒眼前全是蠱毒與巫術之類,心裡頭更多的是畏懼,也因此對蘇光復敢孤身踏足尤其欽佩。

“事隔百年,先生如何說動那大土司依舊向大周效命?”悲傷的情緒釋放之後,又拿冷帕子拭了臉,蘇暮寒心裡反而從未有過的寧靜。

蘇光復曾給蘇暮寒講過那一段歷史,當年苗疆的大土司曾受大周朝宣德皇帝的招安與封誥,也算是大周的子民。後來他們將宣德皇帝的牌位供在廟裡,與祖先一樣享受後代子孫的香火。

如今過了百年,江山幾易其主,大土司劃地爲王,又如何肯淌這個混水?

蘇光復信奉的是所有人都要想方設法爲自己所用。他一方面拿玉璽證實自己大周使臣的身份,另方面不昔鼓動巧舌如簧,威逼加上利誘軟硬兼施,最後以手裡的兩匣子福壽膏以物易物,換取了十餘株毒草。

其間艱辛不足爲外人道,更不願徒增蘇暮寒的歉疚。他只輕輕一嘆,說道:“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苗人們本性淳樸直爽,又不曉得外頭已然天翻地覆,只認做還是大周的天下,屬下便鑽了這個空子。”

蘇暮寒半信半疑,生怕蘇光復與這些人打交道容易吃虧,擔憂地說道:“先生往後千萬莫要孤身涉嫌,苗人雖然淳樸,卻是彪悍勇猛。若先生有個萬一,讓暮寒情何以堪?”

蘇光復笑道:“多謝主子厚愛,光復並未提什麼不合理要求,又未向他們借兵借刀,只向他們要了些配製丸藥的藥草。在供奉着宣德皇帝的廟裡,大土司如何能不給這個薄面?”

說到這裡,蘇光復驀然想起被顧簫鐵騎所滅的大阮國,心間十分惋惜。

崇九殿下的正妻阮氏便是阮家嫡系的血脈,當年不顧家人的阻攔,下嫁已然亡國的重九殿下,遭了整個阮氏家族的唾棄,生生與孃家斷了聯繫。

大阮雖微,也有三萬鐵騎。蘇光復曉得那大阮國王的身世來歷,曾悄悄求見,請他看在重九殿下與阮氏的面子上,對復周大計施以援手,並許下丞相的厚位。

不料想那大阮國王義正言辭,說道阮氏本是家族的恥辱,況且事過百年,已然塵歸塵、土歸土,井水不犯河水。

兩人並肩立在皇宮的城樓之上,大阮國王指着城中青磚黑瓦的民房與那些縱橫交錯的街巷,淡然說道:“城中多是流民,他們既尊我一聲王,我又如何捨得自己的子民再受顛簸流離、骨肉分散的苦痛。先生雖不忘初衷,何妨更多的考慮一下天下萬民的死生?”

言語雖然清淺,卻是擲地有聲,蘇光復記得自己臉上一陣熱辣辣的疼痛,又似血淋淋的傷口上被灑了大把的鹽粒。

蘇光復羞憤而去,爲了挽回些許的薄面,他臨走之前,拿着將大阮亡國滅族威嚇。以手點着那國君的鼻尖罵道:“來日城破國滅,你纔是真正殺死這些流民的罪魁兇手。”

那大阮國君坦然笑道:“國在我在,若真有那一日,閣下儘管淌着我的屍體殺進城去。大阮國小勢微,卻斷然沒有苟且偷生的道理。”

雙方一拍兩散,蘇光復還未想出轉圜的法子,便驚聞大阮已然被康南所滅。

康南帝君不曉得從哪裡查到太子顧正諾與大阮高官有染,想將大阮變成他的附屬地,犯了康南帝的大忌。

康南帝雷霆震怒,不顧朝臣的阻攔,直接命寧王殿下顧晨簫將這個小國滅盡。

大阮的覆滅,對蘇光復來說是損失,對顧正諾來說是威懾,只有顧晨簫是徹頭徹尾的贏家,即順理成章接了康南的兵權,又成就他戰神修羅的美名。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蘇光復一生殺人無數,連眼皮也不帶眨一下,唯有錯將重九殿下的妻族滅盡,他心裡着實存着歉疚。

“先生、先生,您在想些什麼?”瞧着蘇光復目光迷離,蘇暮寒輕輕牽動他的衣袖,關切地詢問。

青花瓷的蓋碗裡茶香氤氳,白色的霧氣與一枝旁溢斜出的綠蘿交織在一起,淺淺浮上蘇光復的雙眼。

蘇光復幽幽一嘆,誠實地與蘇暮寒說道:“我方纔想起了大阮的滅國之戰,又經由那一戰,想起了揚名天下的戰神修羅。這樣的人如果不能成爲盟友,他日便是最兇猛的敵人。”

蘇暮寒心間一揪,驀然觸動了前事。

流蘇說過,青蓮臺裡慕容薇曾救過受傷的顧晨簫。夏鈺之當時負責整個青蓮臺的安保,若沒有他的幫忙,單憑慕容薇一個人想要瞞天過海,那是絕無可能。

而事後,加上夏蘭馨在內,留在青蓮臺的三個人都對此事三緘其口,好似寧王殿下從未出現。

而他與母親從老宅返回行宮,慕容薇與母親敘話時,只一味避重就輕,說染了幾日風寒,絕口不提青蓮臺裡另有玄機。

第六百二十四章 豐盈第六百六十二章 謀劃第八十四章 知音第七百二十八章 雙關第七百一十三章 紅霞第五百七十八章 挫敗第五百七十二章 出逃第二十九章 客棧第四百一十二章 美酒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諾第六百八十三章 遷怒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盤第五百九十三章 晤面第二百二十章 不甘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脈第五百四十五章 隔閡第五百九十四章 預感第七百三十二章 起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清風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一百零二章 鳳凰第五百五十四章 對立第五百二十八章 雲揚第六百二十二章 臘八第六十章 障日第一百零三章 莊周第四百五十六章 琴瑟第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第三十一章 調香第二百二十七章 紗屏第六百八十五章 謀逆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懇第三百四十五章 毒發第七百五十三章 失憶第二百六十二章 推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下聘第六百二十五章 佳節第五百零七章 親王第四百二十三章 棄徒第四百零五章 陳府第六百一十六章 悔恨第五百三十二章 盡歡第二百三十四章 慵懶第四百七十九章 三窟第二百九十三章 舊書第二百九十三章 舊書第八十三章 農桑第三百六十二章 搬遷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第一百四十五章 蓮藕第六百三十七章 四妃第四百三十四章 風月第二百一十九章 蜀葵第五百三十七章 菲薄第五百四十七章 暢談第三十九章 爵位第三百五十九章 亂真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脈第一百七十八章 造訪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治第四百二十五章 寒鴉第二百五十三章 康南第五百六十五章 流言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離第二百五十三章 康南第六百二十七章 家宴第六百一十六章 悔恨第一百六十章 敲定第三百六十九章 淒雨第三百三十二章 圖謀第五百九十三章 晤面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四百五十七章 驚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相印第二百零六章 張網第三百零一章 陰沉第五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八十八章 日恆第六百五十二章 遠嫁第七章 阿萱第七百五十章 紙鳶第四百二十五章 寒鴉第五百二十六章 弄孫第六百四十三章 新綠第五百六十一章 和離第四百零八章 隔斷第四百八十二章 蛻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早市第四百零九章 前夜第三百九十六章 高郵第四章 飛雪第五百九十六章 拈花第四百八十三章 地圖第五百一十一章 迷蹤第三百五十五章 淨植第五百五十六章 晚膳第四百四十八章 年華第二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四百二十三章 棄徒第三百五十七章 幡然
第六百二十四章 豐盈第六百六十二章 謀劃第八十四章 知音第七百二十八章 雙關第七百一十三章 紅霞第五百七十八章 挫敗第五百七十二章 出逃第二十九章 客棧第四百一十二章 美酒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諾第六百八十三章 遷怒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盤第五百九十三章 晤面第二百二十章 不甘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脈第五百四十五章 隔閡第五百九十四章 預感第七百三十二章 起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清風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捨第一百零二章 鳳凰第五百五十四章 對立第五百二十八章 雲揚第六百二十二章 臘八第六十章 障日第一百零三章 莊周第四百五十六章 琴瑟第一百七十四章 梟雄第三十一章 調香第二百二十七章 紗屏第六百八十五章 謀逆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懇第三百四十五章 毒發第七百五十三章 失憶第二百六十二章 推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下聘第六百二十五章 佳節第五百零七章 親王第四百二十三章 棄徒第四百零五章 陳府第六百一十六章 悔恨第五百三十二章 盡歡第二百三十四章 慵懶第四百七十九章 三窟第二百九十三章 舊書第二百九十三章 舊書第八十三章 農桑第三百六十二章 搬遷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第一百四十五章 蓮藕第六百三十七章 四妃第四百三十四章 風月第二百一十九章 蜀葵第五百三十七章 菲薄第五百四十七章 暢談第三十九章 爵位第三百五十九章 亂真第一百一十七章 血脈第一百七十八章 造訪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治第四百二十五章 寒鴉第二百五十三章 康南第五百六十五章 流言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離第二百五十三章 康南第六百二十七章 家宴第六百一十六章 悔恨第一百六十章 敲定第三百六十九章 淒雨第三百三十二章 圖謀第五百九十三章 晤面第五百八十四章 謀反第四百五十七章 驚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相印第二百零六章 張網第三百零一章 陰沉第五百二十九章 兒女第八十八章 日恆第六百五十二章 遠嫁第七章 阿萱第七百五十章 紙鳶第四百二十五章 寒鴉第五百二十六章 弄孫第六百四十三章 新綠第五百六十一章 和離第四百零八章 隔斷第四百八十二章 蛻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早市第四百零九章 前夜第三百九十六章 高郵第四章 飛雪第五百九十六章 拈花第四百八十三章 地圖第五百一十一章 迷蹤第三百五十五章 淨植第五百五十六章 晚膳第四百四十八章 年華第二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四百二十三章 棄徒第三百五十七章 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