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綠色方案(二)

沃爾夫斯堡的國民汽車廠建設工地的佔地面積很大,足足有幾十平方公里,不過和蘇聯伏爾加河畔的汽車城相比,仍舊算是小號的。但是在建工廠的密度顯然要超過伏爾加汽車城,許多大型廠房已經完成了土地平整,正在打地基。到處都能看到忙碌的工人和正在運轉的工程機器。

進出“汽車城”的公路、鐵路都已經竣工,各種建築材料正源源不斷運來,整齊堆放,還覆蓋上了防水布。德意志式的認真和嚴謹,在這座巨大工地的各處顯現無遺。就連建築工人臨時居住區也非常整潔乾淨,沒有絲毫馬虎了事的意思。

晚上快到飯點的時候,穿着類似軍服的勞工制服的年輕工人,就會排着整齊的隊伍,唱着鼓舞人心的歌曲返回——這些人都是納粹勞工陣線組織起來的,原本都是失業者。而在他們返回的時候,飯菜的香味已經在整個營地的各處漂浮。

圖哈切夫斯基和別爾津都是非常善於觀察的人,不大會被表面的現象所欺瞞。他們仔細觀察了那些工人,每個人臉上、手上的膚色都被曬成了小麥的顏色,而且看上去都非常強壯結實,這說明他們在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同時,營養也足夠可以跟得上。

在工人們的居住區,還有不少開設在臨時房子裡面的商店,和柏林大街上的那些商店一樣,這裡的商店同樣有琳琅滿目的貨品,而且看上去生意相當興隆。根據圖哈切夫斯基和別爾津的詢問,這些商店都是私人開辦的,附屬於幾個商業合作組織,有幾個商店老闆還是榮譽雅利安人——就是猶太人,他們每個人都表示在這裡工作的建築工人收入很不錯,所以購買力也強,他們的生意還是比較好做的。

很明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的經濟運行是非常良好的,體現出了一些社會主義優越性。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社會主義蘇聯……

從沃爾夫斯堡回到柏林的凱撒霍夫大飯店後,圖哈切夫斯基和別爾津就開始準備他們的報告。本來只是一份關於德國戰備和裝甲部隊情況是報告,但是圖哈切夫斯基卻打算在報告中提及德國非常繁榮的經濟。

“揚.卡爾洛維奇,看來我們原來對德國經濟的一些看法需要修正。”圖哈切夫斯基手裡拿着香菸。站在豪華套間的陽臺上,看着沐浴着金色光輝的城市,這是夕陽透過清新空氣射出的光輝。寬闊的大街兩旁都是一排排雅緻的房屋,整潔,乾淨。有點像列寧格勒,不過明顯比列寧格勒更多了幾分……活力!

作爲一個布爾什維克,他很不想用“活力”這個詞來形容德國的“僞社會主義”,但那似乎就是事實!

“德國的經濟比我們想象中要好的多,增長迅速而且運行平穩,似乎沒有太大的失衡……某種程度上說比我們蘇聯的情況還要好一些。”圖哈切夫斯基說——他不知道自己現在說的話,都會被別爾津記錄下來,報告給斯大林,將來會成爲他裡通德國的罪證!

“不,他們的經濟存在問題。”別爾津是紅軍情報局長。在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和政治保衛總局主要是對內的,而紅軍情報局則是對外的。因此別爾津對德國經濟的瞭解程度,也比圖哈切夫斯基要深。

“德國的工業和農業發展不平衡,工業發展和資源不平衡,重工業和輕工業也不是很平衡。”別爾津點燃了一支香菸,和圖哈切夫斯基一起站在陽臺上,汽車的聲音掩蓋了他們的談話,使得任何竊聽器材都很難發揮作用。

別爾津說:“德國每年需要進口400萬噸農產品,主要來自波羅的和蘇聯,他們還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鐵礦石、有色金屬和其他原材料。才能滿足德國工業的需求。

而且目前德國正在大力發展汽車產業,這會帶來很大的燃料需求。雖然德國的合成燃料技術發達,但是他們需要進口的石油還是一年多過一年。”

“但是他們出口的東西也不少,”圖哈切夫斯基端着一杯俄羅斯咖啡。“德國的飛機、汽車、船舶、機器和緊密儀器在世界上很受歡迎,他們的貿易總體還是平衡的。”

實際上德國的貿易存在相當大的順差!只是順差不是以美元黃金的形式出現,而是以各種原材料的形式被儲存起來。

“只是暫時平衡,”別爾津吸着煙,“同英國、法國、美國不一樣,德國是沒有殖民地的。他們沒有穩定的工業品傾銷市場和廉價原材料採集地。而且他們很快就要把奧地利和捷克吞下去了……這等於把原來奧匈帝國大部分的工業區也拿下來了。”

“這樣德國的經濟一定會更加失衡!”別爾津非常肯定地說,“所以他們沒有別的出路,只有對外擴張。而他們又一再宣稱反殖民,認爲在殖民地進行投資是一件賠本買賣……”

“或者是在欺騙,或者是向走本土擴張的路線,”圖哈切夫斯基冷淡地一笑,“他們在向美國看齊,想要打出一個工農業資源齊全的大德意志帝國!”

“對!”別爾津贊同地點頭,“如果要在歐洲實現這一目標,德國擴張的方向必然是向東……捷克斯洛伐克之後是波蘭,波蘭之後將是蘇聯!”

“這是他們的經濟基礎決定的,”圖哈切夫斯基吸了一口煙,眼睛望着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流,“所以蘇聯一定要做好和德國開戰的準備!”

……

圖哈切夫斯基和別爾津在德國各地參觀訪問的時候,路德維希.馮.海因斯貝格-赫斯曼正在和總參謀部的高參們一起,對《綠色方案》進行最後的修改。

《綠色方案》是針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還有波蘭三國制定的作戰方案。早在1934年魯登道夫繼任總統後不久,國防部長施萊徹爾和總參謀長哈麥施坦因就接到總統的密令,制定兩份作戰方案:其中一份是用於對抗法國和比利時的《紅色方案》;另一份則是《綠色方案》。

根據國防部、總參謀部、海軍部和海軍參謀部的幾次聯席會議的討論結果,《紅色方案》是一份以防禦爲主的方案——德國將在法國、比利時和盧森堡邊境修建一道用於防禦的“齊格菲”防線,以對應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和協約國可能發動的進攻。

不過由於財力有限,“齊格菲”防線的堅固程度遠遠不能和“馬奇諾”防線相比。

這條全長達630公里的防線,主要是由障礙地帶、主防禦帶和後方陣地三部分組成,縱深35到75千米。障礙地帶主要是雷場、刺鐵絲網、防坦克壕以及“龍牙”系統。這是一種多列角錐形鋼筋混凝土樁砦,主要用於阻擋坦克推進——修建這條“齊格菲”防線的理論依據是赫斯曼提出的《大縱深彈性防禦論》。也就是說,這是一條反機械化突擊的防線!

除了擁有防坦克壕和龍牙之外,在障礙地帶之後還修建了許多鋼筋混凝土和鋼鐵裝甲的永備工事,配備了機關槍和反坦克火炮。不過卻沒有如“馬奇諾”防線一樣配備大量的結構複雜的大型要塞工事和裝甲炮塔。但是整條防線使用的混凝土和鋼鐵,都要超過法國人的“馬奇諾”防線,各種防禦工事的數量更多達11860個,也遠超“馬奇諾”防線。

實際上,歷史上的靜坐戰和這條“齊格菲”防線的存在是有極大關聯的。如果法國人真的對“齊格菲”防線進行強攻,恐怕損失會大到讓人難以承受。

在後來的歷史上,這條“齊格菲”防線在戰爭末期,德軍大勢已去的情況下還阻擋了火力強大的英美盟軍整整五個月!如果換成1939年,讓法國人單獨去進攻“齊格菲”,只怕連後面的《曼施坦因方案》都用不着,德國人走一戰的老路就能輕輕鬆鬆打垮法國了。

雖然知道後來“靜坐戰”,但是赫斯曼還是不敢去幹預“齊格菲”防線的施工——這是關係國家存亡的事情,多打點保險因素還是好的……

而且《紅色方案》也不是赫斯曼主管的事情,而是有總參謀長哈麥施坦因大將親自負責。赫斯曼分管的則是《綠色方案》這一塊。

而在赫斯曼主導下的《綠色方案》和歷史上的版本肯定是不同的。

首先,這就不是一個以使用武力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爲主的方案——而是一個政治、外交、諜報和軍事手段互相疊加的綜合方案。和歷史上不一樣,整個行動是控制在總參謀部手中,而不是由總理阿道夫.希特勒掌握。

其次,吞併的順序也不一樣。在赫斯曼制定的《綠色方案》中,第一個被德國吞併的不是奧地利,而是捷克。而且,吞併捷克行動也不是從蘇臺德德意志人鬧事開始的。

而是從德國、意大利、蘇聯和日本在國際聯盟中展開秘密合作開始的。(。)

第143章 貨幣戰爭(十三)第730章 羅斯福的難題第13章 斯大林也糊塗?第685章 大雷雨完第25章 前夜第937章 猶敗五第696章 從反動分子到革命領袖第372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二)第1015章 7天打到莫斯科?第313章 風起大西洋(十一)第14章 誰搞垮了俄羅斯?第756章 前哨戰-致命的距離第1254章 原子彈(十一)第610章 海獅行動(八)第1081章 少賠點行嗎?第1046章 和平運動第972章 宿命之地第377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七)第21章 赫斯曼的小算盤第1240章 且戰且退第858章 大決戰——節能環保的問題第601章 強大的蘇聯第229章 棋子的悲劇第1193章 高奇堡計劃——止損點第1127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十六)第140章 貨幣戰爭(十)第917章 歐共體聯合軍備會議第260章 東線總指揮第788章 軸心國的開羅會議——餃子艦第618章 愛爾蘭是主戰場第1171章 選舉和戰爭(完)第634章 觀察者戈利科夫第949章 猶敗十七第364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四)第341章 勝利在望了?第736章 我們還有陸軍第576章 圈套第699章 反制第108章 凡事都有積極的一面第167章 四海皆兄弟第662章 大雷雨(二十六)第362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二)第584章 日落(四)第199章 東方公約第871章 大決戰—烏拉第1164章 選舉和戰爭(一)第35章 小東德第312章 風起大西洋(十)第828章 決戰巴拿馬——計劃是很好的第415章 大英國挺住(三)第609章 海獅行動(七)第783章 登陸英格蘭四第827章 決戰巴拿馬——入虎穴第311章 風起大西洋(九)第1066章 和平鴿墨索里尼第516章 太平洋上的變數第785章 登陸英格蘭六第1112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一)第197章 各種不想打仗第474章 歐共體的老二第561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十)第149章 脆弱的循環第81章 革命的序幕第1057章 一定要有原子彈(上)第309章 風起大西洋(六)第700章 女皇同志萬歲第405章 意大利不面(六)第891章 盟友是用來出賣的第822章 可怕的凱塞林第862章 大決戰—小報告之王第766章 上當了,發財了第597章 背鍋俠的幸福生活第366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六)第193章 姓資還是姓社第1018章 脆弱的坦克第505章 源田實第1179章 高奇堡計劃——斷手斷腳的小肯尼迪第236章 戰略忽悠局第660章 大雷雨(二十四)第1016章 斯大林的決心第753章 必須聽黨指揮第273章 最長的一天(十二)第686章 帝國反擊戰一第154章 領袖你好第544章 虎!虎!虎(二十四)第184章 希特勒新政(五)第988章 還是要靠大和號?第27章 今晚將失去自由第204章 興登堡遺囑第150章 汽車城第191章 希特勒新政(十二)第1174章 政治必須正確第661章 大雷雨(二十五)第1154章 羅斯福之死(十五)第652章 大雷雨(十六)第620章 肯尼迪的小目標第1052章 關鍵問題還是錢第2章 聯俄聯蘇(上)第920章 十字路口
第143章 貨幣戰爭(十三)第730章 羅斯福的難題第13章 斯大林也糊塗?第685章 大雷雨完第25章 前夜第937章 猶敗五第696章 從反動分子到革命領袖第372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二)第1015章 7天打到莫斯科?第313章 風起大西洋(十一)第14章 誰搞垮了俄羅斯?第756章 前哨戰-致命的距離第1254章 原子彈(十一)第610章 海獅行動(八)第1081章 少賠點行嗎?第1046章 和平運動第972章 宿命之地第377章 法蘭西不哭(三十七)第21章 赫斯曼的小算盤第1240章 且戰且退第858章 大決戰——節能環保的問題第601章 強大的蘇聯第229章 棋子的悲劇第1193章 高奇堡計劃——止損點第1127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十六)第140章 貨幣戰爭(十)第917章 歐共體聯合軍備會議第260章 東線總指揮第788章 軸心國的開羅會議——餃子艦第618章 愛爾蘭是主戰場第1171章 選舉和戰爭(完)第634章 觀察者戈利科夫第949章 猶敗十七第364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四)第341章 勝利在望了?第736章 我們還有陸軍第576章 圈套第699章 反制第108章 凡事都有積極的一面第167章 四海皆兄弟第662章 大雷雨(二十六)第362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二)第584章 日落(四)第199章 東方公約第871章 大決戰—烏拉第1164章 選舉和戰爭(一)第35章 小東德第312章 風起大西洋(十)第828章 決戰巴拿馬——計劃是很好的第415章 大英國挺住(三)第609章 海獅行動(七)第783章 登陸英格蘭四第827章 決戰巴拿馬——入虎穴第311章 風起大西洋(九)第1066章 和平鴿墨索里尼第516章 太平洋上的變數第785章 登陸英格蘭六第1112章 大西洋上的導彈(一)第197章 各種不想打仗第474章 歐共體的老二第561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戰(十)第149章 脆弱的循環第81章 革命的序幕第1057章 一定要有原子彈(上)第309章 風起大西洋(六)第700章 女皇同志萬歲第405章 意大利不面(六)第891章 盟友是用來出賣的第822章 可怕的凱塞林第862章 大決戰—小報告之王第766章 上當了,發財了第597章 背鍋俠的幸福生活第366章 法蘭西不哭(二十六)第193章 姓資還是姓社第1018章 脆弱的坦克第505章 源田實第1179章 高奇堡計劃——斷手斷腳的小肯尼迪第236章 戰略忽悠局第660章 大雷雨(二十四)第1016章 斯大林的決心第753章 必須聽黨指揮第273章 最長的一天(十二)第686章 帝國反擊戰一第154章 領袖你好第544章 虎!虎!虎(二十四)第184章 希特勒新政(五)第988章 還是要靠大和號?第27章 今晚將失去自由第204章 興登堡遺囑第150章 汽車城第191章 希特勒新政(十二)第1174章 政治必須正確第661章 大雷雨(二十五)第1154章 羅斯福之死(十五)第652章 大雷雨(十六)第620章 肯尼迪的小目標第1052章 關鍵問題還是錢第2章 聯俄聯蘇(上)第920章 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