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攻心

綠草如茵山花爛漫,正是出遊的好時節。碧波湖邊翠樹如蓋遮住了炎炎夏日,陰涼處坐着幾個或雍容,或恬靜,或活潑的女子。姿色無一不是上上之選,而身上那種卓爾不凡的氣質更是讓人心儀。

這樣的女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是世人眼中的焦點,那麼她們的焦點又在哪裡呢?順着目光望去,一個身着布衣頭頂草帽的青年男子正在怡然垂釣,不言可知這個人正是光州節度使趙憶叢,而他身後的幾個女子則死是長居府內的李青,齊妙等人。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這種平靜的生活對趙憶叢來說早已成爲一種奢侈,繁雜倥傯的事情每天都是多的做不完,誰也沒想到他今天會突然拋下手上的事務出來散心。衆女皆是冰雪聰明心智靈慧,隱隱感到可能趙憶叢要有什麼事情要宣佈了。

一個人的性格是最難改變的,雖然經歷了不少事情可蘇映雪還是如從前那麼活潑好動藏不住心事躡手躡腳的走到趙憶叢身邊:“我記得第一次見到的你的時候你就在喜歡釣魚,現在還是這樣。我卻始終想不通既然你認爲蒼天如鉤而人只是水裡的魚,那你苦心圖謀這些又有什麼意義,難道是在玩大魚吃小魚的遊戲麼?”

“有道理卻不盡然。”趙憶叢平靜的說道:“很多時候我只是覺得既然活着就應該做些事情罷了。何況即使是魚也是有區別的,不是麼?”

“那你都做了些什麼?我看你做的所有事情無外呼爭名奪利罷了,無數人因爲你要做的事情而妻離子散歿於荒野,這就是活着該做的事情麼?”齊妙總是不放過任何機會表達自己對戰爭的厭惡,期望趙憶叢能早日回頭。

魚上鉤了,趙憶叢扔進魚簍後才瞥了她一眼道:“我並不喜歡戰爭,事實上我很討厭它。可是你無法否認的是戰爭大多數時候都是實現目標最直接最快的手段,既然如此我也沒理由抗拒。何況這場戰爭不是由我而起的,我只是在恰大的時間出現並加以利用罷了。”

齊妙忿忿的說道:“這些都不過是你實現私慾的藉口罷了,戰爭雖然不是因你而起,可是難道你不能讓它因你而結束麼?你明確的告訴我們,這場仗你想打到什麼時候。”

“慾望嘛,每個人都會有的,不要告訴我你沒有。”趙憶叢淡然扭過頭去:“戰爭總是在它應該開始的時候開始,戰爭也總是在它應該結束的時候結束,這個誰也左右不了。”

“你總是自以爲是的認爲強者統治一切的規則是天經地義的,其他人都只能如棋子一般任你驅使,按照你規定的路線行進,可是你爲那些棋子考慮過麼,你能體會到他們的悲哀麼?”這是落雲的抱怨。

看來話題一時難以結束了,趙憶叢收起魚竿笑着走過去在落雲的胸部抓了一把道:“你悲哀麼?我覺得你挺滿意現在的生活啊!”落雲氣哼哼的拍開他的手道:“雖然我可以忘記一些煩心的事情,可不代表每個人都能如此,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一樣想的開的吧!”

輕輕把落雲擁入懷中,溫柔的撫摸着她的秀髮,趙憶叢平靜的說道:“我並不需要去體會別人的悲哀,就像不需要有人介意我的悲哀一樣!世事總是難以盡如人意,有時候爲了避免失去,我只能盡力去得到。雖然得到的同時仍然還會失去,可我想這是我所能選擇的最好結果。”

本來還想再說什麼,卻注意到趙憶叢眼裡剎那間流露出的痛苦,落雲知趣的不再說話,只是把自己溫熱的身體靠的緊了一些。短暫的沉寂之後,李青問道:“你是要離開光州了吧!”

趙憶叢內疚的看了她一眼道:“是啊,我要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也許永遠不再回來。”李青的臉上閃過一絲陰霾卻只是淡淡說道:“我知道的,總有些事情是男人必須做的,我只是希望不會等待太久,你要知道我的快樂只有你才能給予。”

伸出另一隻手把她擁過來狠狠抱了一下,趙憶叢微笑着說道:“這些我自然記得的,相信我吧,很快我們就會團聚的。”眼前的氣氛讓趙憶叢覺得非常溫馨,拍拍手站起來道:“看在你們都很乖的份上,今天讓你們品嚐一下我烤魚的手藝吧!”

認真看着趙憶叢燃氣篝火之後熟練用柳枝把魚穿起來從容的在火上翻動着,衆女才相信他確實是懂得燒烤的,蘇映雪不由奇怪的問道:“像你這樣的人怎麼會有這麼多野外生活的經驗呢?你每天不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麼?”

“這有什麼稀奇,當年我曾孤身在外面流浪了一年多,風餐露宿是經常的事情。”趙憶叢隨口答道,卻發現原來那段生活已經深深刻入自己的生命裡,甚至當年養成的許多習慣都沒有變化。

時光如水,不知不覺間那麼多年就過去了,當年那倔強的小女孩應該變成大姑娘了,現在還會那麼刁鑽麼?身爲公主她應該體會到更多的悲哀了吧!想起當年的錯事還真想不出該如何面對她,幸運的是即使她來到光州也無法立刻見到自己了。

夏末秋初,趙憶叢把光州事務託付給陽城管理自己則帶着蘇映雪、齊妙、秋筱雨諸人趕奔曲靖,屬於他的戰爭終於要開始了。

此刻張蘊早已把柳州的善後事務交付玄青,自己率歸屬自己統領的橫行軍團以及兩千親衛兵在曲靖等候了。得到趙憶叢親征消息的徐之誥也率領三萬精兵從太和城那邊趕來。此時的太和城早已沒有一戰之力,鍾傳率領剩餘人馬就足以完成任務了。

自徐之誥出征,兩人已經大半年沒見了。接到他來帶城外的消息,趙憶叢親自接了出去,親熱的拍拍他的肩膀笑道:“看起來消瘦了不少不過人顯得更有精神了,樣子也像個元帥了。”兩人並肩走向城中,徐之誥簡要的介紹了一下目前南詔的情況。

除了太和城以及一些極爲偏遠的城鎮,南詔大部分城池都已經被李承義收服,初期還有一些反抗力量出現,爲了防止他們聯合在一起,徐之誥設計派一個南詔降將僞裝成不服光州統治的義軍,到處聯絡其他義軍。由於有徐之誥的暗中支持,這支義軍實力明顯高出其他散兵遊勇,而且在光州軍的配合下又連續奪得幾處城池並擊退李承義前來討伐的軍隊,在南詔一時間聲名鵲起。

不少義軍被這個假象所迷惑,紛紛前來投奔聯合,最終大部分的起義軍聚集在一起想要去解除太和城現在的危機。於是這支浩浩蕩蕩的義軍很自然的就被掌握領導權的南詔降將帶入了光州軍的包圍圈,很快就土崩瓦解了。自此一戰剛剛興起的起義星火迅速被撲滅,而且帶來的深遠影響就是即使還有零星起義的也不再信任其他人,而無法聯合起來的義軍根本就不堪一擊,無法對光州軍構成威脅,被李承義的騎兵部隊各個擊破了。

現在局勢已經漸漸平定,可以說此刻的南詔國已經名存實亡了,光州軍已在這片土地上佔據着絕對的統治地位。徐之誥表情依然平靜看不出一絲驕傲的神色,不過言語中那種自信卻是無法遮掩了。趙憶叢暗暗點頭,偌大的南詔有義軍出現是想當然的事情,自己當初聽到這個消息也只是命令他們分兵剿滅,不讓義軍形成氣候,並沒奢望能立刻取得戰果。沒想到徐之誥卻給了自己這麼大一個驚喜,尤爲難得的是此計完全由徐之誥等人自己謀劃並施行,看來自己允許他們自行制定戰略是對的,當初不放手又怎會有現在的回報。

讚許幾句,趙憶叢又問:“對那些已經投降的城池你是如何安排的,聽說你屬下的部隊並沒有減少,也就是是說並沒分兵駐守,那麼你是如何保證對那些地方實現有效的統治並保證不會出現反覆呢?”

“南詔雖然疆域不大,可是大小也有數十城,如果每座城都要派兵駐紮的話我光州軍就會被攤薄兵力,到那時不但無法保持對他們的強大威懾力,反而可能被各個擊破,因此我覺得在沒有完全使他們臣服的時候冒然採取分兵駐守的方式可能會產生不利的連鎖反應。”

說到此處,徐之誥偷偷的看了趙憶叢一眼,見他很認真的在聽不由心中一定,更加自信了:“我注意到除了正統的南詔人其他各族對我軍並沒有有太大的敵意,對他們來說能只要能維持現在的生活就可以了。而且南詔的城池裡大多是各族混雜居住,漢人的比例相當大具有很強的實力。因此我每佔領一個城市首先要做的就是從當地比較有威望又對我軍沒有敵意的人中間選出一個城守,我軍只給予一些糧草軍械的支持,其餘全由他們自己負責。”

停頓片刻,徐之誥最後說道:“先利用我軍強大的力量對敢於反叛的人施以雷霆一擊,保持長久的威懾力,然後再把所有城守的家眷都安置到曲靖統一看管,有此兩點足以使他們不能反也不敢反了。”

“很好,確實很好。”趙憶叢連連讚許,如果單從對付義軍的計謀上看,徐之誥雖然手段多變善用奇謀而已但終究還是侷限在戰場上。而從對被佔領城池的處置以及城守的任命上才能看出徐之誥目光已經不侷限在某個戰場上了。此刻他的思維終於從戰場中間解放出來,學會用全局的眼光看問題。這纔是趙憶叢最看重的事情,此刻的徐之誥已經足爲一方之主,看來成都統帥的人選可以確定了。

徐之誥當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內定爲成都的統帥,靜了片刻又道:“我軍在外已久,雖然士氣仍然不錯,不過士兵們都很想念家鄉,期望早日結束戰爭可以回去呢?花無顏現在已經無法改變回到南詔面對我軍的命運,是不思可以早點把太和城拿下來了?”

“這點我當然知道,我也知道此刻的太和城已經脆弱的不堪一擊,不過我是不會自己去佔領它的,我要的是他們自己出城請降。”微笑着注視着徐之誥又道:“攻佔太和城和太和城上下主動出城請降雖然表面上看結果都是一樣的,可是帶來的效果卻絕對不同,這中間的道理你明白麼?”

徐之誥思索片刻不由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如果由我軍主動進攻拿下太和城,那隻代表他們力有不如而已,並不代表內心已經臣服,反之如果由他們自己出來投降,那就說明他們已經沒有了反念內力已經認命了。”拍了一下腦袋懊惱的說道:“這與正面戰勝花無顏打擊南詔人信心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我怎麼就沒想到呢!”

“兩軍相爭攻心爲上,打敗一個人容易,打掉一個人的信心和勇氣就比較難了。不過既然我們不是打完就走而是要在這裡落腳,那就不能放棄任何可以打擊他們的機會。”

靜了片刻,徐之誥悠然說道:“太和城投降再加上花無顏的失敗,足以讓所有南詔人死心了吧!帶給他們信心的人都被我們擊敗了,他們還有什麼依仗可以和我軍抗爭。”

PS:今天兩章7000字的更新,大家可還滿意。希望方便的朋友都可以訂閱支持一下,畢竟這是對我最好的承認!

第九章 惡訊第三十二章 秘聞第八章 重逢 下第一章 風雪 下第二十章 天神第十五章 針鋒 下第十三章 西門第十三章 險途 下第三十八章 託付第四章 穢亂宮闈 下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下第二十六章 桃花第十七章 舊恨第九章 桃花 下第十章 臨兵 下第二十章 敲詐第十三章 險途 下第十九章 觴情 上第一章 征途 上第一章 征途 下第十八章 分合 下第十二章 似水年華 上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下第三十章 征服第十七章 破敵 上第二十三章 三地第二十章 敲詐第二十九章 心機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三章 初興 上第八章 風生水起 上第五章 秘密第三十三章 失利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上第三十九章 迷茫第十四章 還鄉 下第十八章 死戰第三十章 哥舒第三十五章 生死第十六章 無常 上第十二章 過客 下第十九章 閒適 下第十一章 相知 上第三章 初興 上第五章 河東河西 下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下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下第九章 桃花 上第二十二章 攻心第五章 河東河西 下第六章 擾敵第三十七章 擎天第十九章 閒適 上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上第八章 重逢 下第十八章 分合 上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下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下第四十章 會盟第 四十章 野心第三十章 征服第十九章 觴情 上第六章 故人 下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上第十七章 櫟陽 上第二十章 天神第三十章 哥舒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上第六章 故人 下第八章 開始第一章 均勢第一章 風雪 上第十八章 死戰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上第三章 初興 下第六章 故人 下第三十六章 抉擇第二十三章魏博 上第二十二章 攻心第三十二章 秘聞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上第三十一章 了斷第二十五章 刺客 下第九章 韜光 上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三十五章 生死第十一章 鳳鳴 下第十七章 櫟陽 上第十六章 無常 下第四十五章 末日第四章 風波 下第十三章 險途 下第十一章 鳳鳴 上第五章 河東河西 上第九章 韜光 下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下第十章 臨兵 上第三章 迷霧 上第二十五章 刺客 下
第九章 惡訊第三十二章 秘聞第八章 重逢 下第一章 風雪 下第二十章 天神第十五章 針鋒 下第十三章 西門第十三章 險途 下第三十八章 託付第四章 穢亂宮闈 下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下第二十六章 桃花第十七章 舊恨第九章 桃花 下第十章 臨兵 下第二十章 敲詐第十三章 險途 下第十九章 觴情 上第一章 征途 上第一章 征途 下第十八章 分合 下第十二章 似水年華 上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下第三十章 征服第十七章 破敵 上第二十三章 三地第二十章 敲詐第二十九章 心機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三章 初興 上第八章 風生水起 上第五章 秘密第三十三章 失利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上第三十九章 迷茫第十四章 還鄉 下第十八章 死戰第三十章 哥舒第三十五章 生死第十六章 無常 上第十二章 過客 下第十九章 閒適 下第十一章 相知 上第三章 初興 上第五章 河東河西 下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下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下第九章 桃花 上第二十二章 攻心第五章 河東河西 下第六章 擾敵第三十七章 擎天第十九章 閒適 上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上第八章 重逢 下第十八章 分合 上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下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下第四十章 會盟第 四十章 野心第三十章 征服第十九章 觴情 上第六章 故人 下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上第十七章 櫟陽 上第二十章 天神第三十章 哥舒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上第六章 故人 下第八章 開始第一章 均勢第一章 風雪 上第十八章 死戰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上第三章 初興 下第六章 故人 下第三十六章 抉擇第二十三章魏博 上第二十二章 攻心第三十二章 秘聞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上第三十一章 了斷第二十五章 刺客 下第九章 韜光 上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三十五章 生死第十一章 鳳鳴 下第十七章 櫟陽 上第十六章 無常 下第四十五章 末日第四章 風波 下第十三章 險途 下第十一章 鳳鳴 上第五章 河東河西 上第九章 韜光 下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下第十章 臨兵 上第三章 迷霧 上第二十五章 刺客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