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險途 下

風更加的猛烈了,彷彿是在爲剛纔的戰鬥做最後的祭奠。

秋筱雨依舊面向前方垂劍而立,半晌轉過頭對慢慢走過來的趙憶叢道:“別忘記你給我的承諾。”劍滑落在地上,人緩緩倒下。扶住她的那一刻,趙憶叢心裡一片虛空。此時此刻,他唯願代她而死。命運總是如此的殘酷,加在她身上的苦難似乎永遠無止境。

蘇玄明跑過來看了一眼連忙對還在發呆的趙憶叢道:“師妹暫時還沒事呢,公子別發呆了,快給她包紮傷口。”說着掏出一顆丹藥塞如秋筱雨嘴裡。

低頭一看秋筱雨確實還有微弱的氣息,趙憶叢忙找了個避風的角落慢慢地把她放下。小心翼翼的撕開已經凝固的衣服,眼前頓時一亮。想不到她單薄的衣服之下竟有如此完美的身體,看着實在讓人心情搖曳不已。只是此刻這白玉凝脂般的身體上多了兩處血紅的傷口,實在有夠觸目驚心。心潮澎湃無法自制,多費了好多力氣總算勉強包住了傷口,血也流的不那麼多了。

寒風吹過,秋筱雨的身子抽搐不已,趙憶叢忙脫下衣服把她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起來。緊緊抱在懷裡心急如焚的走到衆人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得快點找大夫幫她看看。”蘇玄明面上一片愁雲:“師妹不只是外傷這麼簡單,最嚴重的是被劍氣傷及內腹了,我看找到普通的大夫也不濟事。”

“出了這個山谷就是藍田縣,那裡有一個很有名的大夫。”聽到這裡劉晏忙說。陽城也喜道:“對了,聽說還是神醫孫思邈的後人呢,此人妙手仁心,扶危濟困,頗有祖上遺風,我想一定可以幫到我們的。”

“那還等什麼,快走吧!”趙憶叢心急火燎的抱着秋筱雨跑了起來。三更時分,終於找到了這位孫神醫的住處。急促的敲了一陣兒,不大會兒一個老家人把他們接了進去。對待衆人態度和藹,絲毫沒因爲被大半夜的吵醒而感到不快。衆人都放心不少,既然家人都如此通情達理,那麼先生自然更不會差了。

把衆人引到廳裡說道:“你們先等着,我這就去請先生過來。”窗外有人接道:“不用,我已經來了。”門開處,一個身穿青布袍,相貌清奇古樸的老者走了進來。

趙憶叢急忙見禮請他醫治,至於如何受傷反而一語帶過。這位孫神醫見他如此焦急,撫着花白的鬍鬚道:“公子放心,治病救人正是老朽的本分。”說着走過去替秋筱雨把把脈,半晌回頭道:“令妹被利器傷及心肺,幸好及時服用了保持元氣的藥物,既然到了我這裡性命也是無礙了,公子放心吧!。”

聽到這話,趙憶叢一直提着的心才放了下來。孫神醫提起筆來很快寫下一道藥方交給下人,然後笑着對衆人道:“留下一人守侯即可,其他人都去休息吧!”說着就命人去安排住處。

屋子裡安靜下來了,孫神醫的面容也變的鄭重起來:“令妹內腑是被劍氣所傷,只有真正的高手纔有這種傷人於無形的功力,公子你剛纔的話恐怕有不實之處吧?”

謊話如此輕易就被識破令趙憶叢大爲尷尬,沉吟了一下只好把事情講了出來。此人素有濟世良醫之稱,想來告訴他實情也沒什麼關係。見他聽完後沉默不語,趙憶叢忙道:“先生不必擔心,明天一早在下就領着他們離開此地,想來不會連累了先生你。”

知道他是誤會了自己,孫神醫笑道:“趙公子多心了,老夫並非怕事的人。只是你的大名早以灌滿了耳朵,今日突然得見一時有些走神兒而已。”仔細打量了一下又讚賞的說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呢!”

趙憶叢連連擺手道:“神醫不必聽信那些傳言,在下只是個微不足道的人物罷了,倒是神醫你一生活人無數,實在是功德無量。”孫神醫搖頭道:“天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這微末之技又能活得幾人,不過盡些醫家本分而已。如果能解救萬千黎民的疾苦使天下太平人民安樂,纔算的上是真正的良醫。”頓了一下,注視着趙憶叢又道:“公子你英氣內斂氣度不凡,談笑間平定淮西。如今又奉旨進京,可否有意爲天下蒼生做些事呢?”

談起國事,趙憶叢開始謹慎起來,誰知道這孫神醫到底是哪路神仙呢,嘆可口氣道:“想我一介書生有何德能,雖然想爲國家社稷千萬黎民做些事情,但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進京也不過是徒自奔波而已。”孫神醫不爲所動,直視着他說道:“我平生閱人多矣,以病人比之,大唐也早已病入膏肓,非是藥石可救。天子寧有種乎,惟有德者居之,公子可有意麼?”

更不知道他這話的用意,趙憶叢忙道:“先生不要嚇我了,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

“公子何必瞞我呢,你的目光早已經出賣你了。”孫神醫越發的胸有成竹。趙憶叢不置可否:“先生說這話到底是什麼用意呢?”

慢慢從懷裡掏出一物放在桌子上,孫神醫笑道:“公子可認識這個東西麼?”趙憶叢楞住了,這是太平道的靈牌,此人怎麼會有呢?

“適才替令妹醫治時見到此物,所以纔會和公子你說這些話。公子是太平道哪位的門下,定是顧朝宗的門下吧,也惟有他能有如此識人之量。”孫神醫面帶笑容很是慈祥,看着倒不似做僞。

趙憶叢試探着問道:“先生對教裡的人物如此瞭解,莫非有什麼淵源不成。”

“說起來也算是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呢。”孫神醫平靜的說道:“論起輩分來,顧朝宗還是我師侄呢,我是本教碩果僅存的幾個元老之一。只是我不喜爭鬥,爲了遠離教內紛爭就遠遠的跑到這裡居住了。”言罷嘆了口氣:“我以前不願見到殺戮,所以對本教反抗朝廷發起戰爭的事持反對態度。但眼見天下越來越亂,雖我不欲戰可是戰爭卻從沒停息,我的想法也改變了。世上有一亂必有一治,每隔幾百年總會有這麼一次劫難的。想平息戰亂就只有消滅戰亂,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想起太平道,趙憶叢沉默良久道:“不瞞長者,我並沒有那麼高尚的抱負,我只想掌握自己的命運而已。從前我幼稚的以爲自己想做的事就會做成,可是事實證明我錯了,這世界如此的紛繁複雜,很偶然的事情就可以改變很多事情的走向,其實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我根本不堪一擊。現在我雖然有了一些實力,但隨之而來的敵人也變的更加強大了,所以現在的我仍舊無法改變任何事情。比如這次的事,我甚至連誰想對付自己都不知道就差點死於非命。”

默默的聽他說完,孫神醫道:“有些事我也無法給你意見,因爲對於成敗我也很茫然。不過誰刺殺你的我倒有點線索。”說話間在屋子裡來回轉了幾圈,停住道:“你可能還不知道吧,朝里正在爲如何處置吳元濟而爭論不休。李師道與吳元濟交好,全力主張赦免他,並且也想趁機顯示藩鎮的實力。而宰相武元衡卻執意要殺一儆百,現在兩方勢如水火。你到長安一定大長殺吳元濟立威這一派的士氣和資本,李師道一定不想出現這種情況,而且也只有他有命令那種高手的能力,所以此事十有**是他乾的。”

聽他這麼一分析趙憶叢不由深吸一口涼氣。強如李朔也曾讚歎河東兵天下無雙,李師道帳下猛將如雲。自己竟惹上了這個李朔都要退避三分的可怕人物,今後的路有苦頭吃了!

燭光搖曳,屋裡一片沉寂。秋筱雨緊皺着眉頭,即使在昏迷中也會有很深的痛楚吧!這寧靜的夜裡,白日的刀光劍影好象是一個夢,多日的奔波之後,感到特別的疲倦,守着安詳沉睡的秋筱雨慢慢的合上了眼睛。

不知過了多久,感到有人在推自己,忙睜開眼睛坐了起來,見秋筱雨正靜靜的望着自己。驚喜的說:“你終於醒過來了,感覺好點沒有。”

秋筱雨嘆息一聲,這嘆息裡似乎有着無限的失落:“有些人即使想死,上天也是不會收留的。”癡癡的望着外面深沉的夜色,彷彿是在惋惜自己失去了一次死亡的機會。趙憶叢喜悅的眼神變的痛苦,黯然說道:“你這又是何苦....。”

良久秋筱雨轉過頭來問:“我們現在是在哪裡?”遲疑了一下又問是你給我包的傷口麼?趙憶叢點點頭道:“我們是在藍田縣孫思邈神醫這裡。你的傷口是我包紮的,當時情況緊急,要是.....。”

“不用說了”秋筱雨打斷了他的話,似乎覺得過於生硬,又續道:“我知道了”。

趙憶叢腦子裡卻不由自主的浮現出當時的情景。那種震撼比任何事都要強烈,即使在絕妙的劍式也不曾讓自己的心跳加快,形神俱失,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當時那種感覺,香豔、美妙。想着想着臉上浮現出詭異的笑容。

“我們什麼時候走”秋筱雨說着轉過身子,看到他的神色不由一怔,接着明白過來,冷哼了一聲,眼裡盡是嘲弄之色。心事被人看穿趙憶叢也不覺得羞愧,微笑着說道:“你現在的情況不適合趕路,還是等穩固一點再說吧?要是再有個閃失,我可心疼死了。”

“我在路上慢慢的養傷就可以了,趁敵人無法組織下一次暗殺,我們應該加快趕路,早日進長安,打亂他們的計劃。”秋筱雨根本沒理會他的玩笑,令趙憶叢老大沒趣。

時間越久,危險越大的道理趙憶叢又何嘗不知,只是此刻秋筱雨的傷勢卻讓自己有點猶豫不絕。秋筱雨又說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你這般瞻前顧後何時才能替我報仇,天亮我們就走。”說完躺下不再理他。

次日清晨,去向孫思邈辭行時,看見他身邊立着一個英偉的年輕人,氣度不凡,一見就覺得氣勢恢弘,不由多看了幾眼。見到他的神色,孫神醫笑道:“你就要去長安了,我也沒什麼可以給你,就把徐之誥送給你如何?”

趙憶叢想了想道: “能得這位徐兄之助實是好事,只是我現在的情況....。”不等他說完徐之誥一抱拳道:“在下只求能夠一展所學,生死早就置之度外。我深信你就是值得我效力的人,能夠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在你身邊,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孫思邈也在一旁求情:“之誥他喜歡讀書射箭,見識不凡,氣度不凡,非是池中之物。跟在我身邊是委屈他了,現在該是放他出去的時候了。相信他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徐之誥再次施禮道:“在下一定唯公子你馬首是瞻,絕無二心。”

趙憶叢道:“既然這樣,我們就一起努力吧。相信有你相助,我們一定會有所作爲。”

等他出去收拾東西,孫思邈講述了徐之誥的身世。

原來這個徐之誥是武寧節度使楊行密的士兵搶來的一個孩子,當時才八歲。楊行密見他討人喜愛就把他收爲義子,但是他的大兒子楊渥憎恨這孩子。恰好當時孫神醫在楊府做客,楊行密就對他說“這孩子模樣淳樸,天性聰慧,很不同於一般人,我揣測楊渥一定容不下他。”所以送給孫思邈收養。大一些之後孫思邈請人教他讀書習武,就連楊行密都說他才能出衆沒幾個年輕人比的上他。一呆就是十年,昨日他聽說趙憶叢來了,就和孫思邈請求要跟着出去。

看來經過淮西一戰,自己的名氣果然如日中天了。見孫思邈說起徐之誥時臉上滿是慈祥,一片舐犢情深之色,道:“我一定如兄弟般對待他,先生儘管放心。”

出來時衆人都已經上馬等候,秋筱雨也被扶上了大車。徐之誥騎匹白馬,掛着長槍大弓,腰間佩劍,手上拿着一個大包袱,坐在馬上威風凜凜,一表人才。同是年輕人又兼徐之誥待人謙遜有禮,很快就和衆人打成一片。

看着歡樂的衆人心裡一陣感動,經過那麼多挫折,他們從不怨自己,也不改變當初的選擇,只是爲了這些人自己又有什麼理由退縮不前呢?

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四章 穢亂宮闈 上第三十五章 生死第二十章 敲詐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十二章 過客 下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下第二章 雲起 上第六章 故人 上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二章 冷暖 上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下第十二章 別離 下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上第十四章 迷惑 上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上第十四章 緣起緣滅 上第三章 初興 上第三十一章 戰火第二十三章魏博 下第四章 風波 下第三十三章 願望第三章 初興 下第九章 桃花 上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上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下第八章 重逢 下第十章 頹勢第三章 謎霧 下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三十章 征服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上第二章 冷暖 上第九章 桃花 下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上第七章 謀攻第一章 誰與爭風 上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下第二十三章魏博 下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二十五章 匕現第八章 重逢 上第十七章 櫟陽 下第八章 風生水起 上第二十五章 刺客 下第三章 謎霧 下第四章 風波 下第三十三章 失利第三十一章 戰火第九章 桃花 上第二十四章 宿命第十四章 迷惑 上第一章 風雪 下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上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下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下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十五章 針鋒 下第十二章 別離 上第三十四章 變數第十一章 強兵第十四章 還鄉 下第十二章 別離 上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上第十章 臨兵 下第三十九章 迷茫第十三章 險途 下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下第十一章 鳳鳴 下第三十七章 憂思第十二章 幸運第二十二章 攻心第四十二章 滅殺第十五章 針鋒 下第一章 風雪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上第九章 桃花 上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 四十章 野心第四章 穢亂宮闈 上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上第四十二章 滅殺第九章 桃花 下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上第六章 擾敵第四章 鄭注第三十五章 生死第一章 風雪 下第十四章 槌胸第一章 征途 下第三十九章 選擇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下第八章 風生水起 上第二十三章 民亂第十二章 別離 上第七章 浮萍 下第三章 初興 上
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四章 穢亂宮闈 上第三十五章 生死第二十章 敲詐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十二章 過客 下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下第二章 雲起 上第六章 故人 上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二章 冷暖 上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下第十二章 別離 下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上第十四章 迷惑 上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上第十四章 緣起緣滅 上第三章 初興 上第三十一章 戰火第二十三章魏博 下第四章 風波 下第三十三章 願望第三章 初興 下第九章 桃花 上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上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下第八章 重逢 下第十章 頹勢第三章 謎霧 下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三十章 征服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上第二章 冷暖 上第九章 桃花 下第二十七章 孽海 上第七章 謀攻第一章 誰與爭風 上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下第二十三章魏博 下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二十五章 匕現第八章 重逢 上第十七章 櫟陽 下第八章 風生水起 上第二十五章 刺客 下第三章 謎霧 下第四章 風波 下第三十三章 失利第三十一章 戰火第九章 桃花 上第二十四章 宿命第十四章 迷惑 上第一章 風雪 下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上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下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下第十三章 歸來 下第十五章 針鋒 下第十二章 別離 上第三十四章 變數第十一章 強兵第十四章 還鄉 下第十二章 別離 上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上第十章 臨兵 下第三十九章 迷茫第十三章 險途 下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下第十一章 鳳鳴 下第三十七章 憂思第十二章 幸運第二十二章 攻心第四十二章 滅殺第十五章 針鋒 下第一章 風雪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上第九章 桃花 上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 四十章 野心第四章 穢亂宮闈 上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上第四十二章 滅殺第九章 桃花 下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上第六章 擾敵第四章 鄭注第三十五章 生死第一章 風雪 下第十四章 槌胸第一章 征途 下第三十九章 選擇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下第八章 風生水起 上第二十三章 民亂第十二章 別離 上第七章 浮萍 下第三章 初興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