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民亂

夕陽已遠,火紅的晚霞籠罩着奇崖關。

負手立於城頭,前方是廣袤的南詔大地,身後則是如同剛從修羅場裡爬出來一樣的士兵。奇崖關正是當初進入大唐的第一站,當初從這裡經過的時候可以說是意氣風發自信滿滿,誰也沒想到出發時足有二十萬的士兵,回來時已經不足八萬。

滿身傷痕的士兵眼中看着家鄉的眼神充滿了喜悅,疲憊不堪的將官也心中一鬆,不管回來的路有多難走,最終還是成功了。就算現在死了,也可以埋身於故鄉的土地。

“士兵們,我很高興你們面對那些難以逾越的關卡時沒有放棄希望,面對強大的對手時也沒有喪失勇氣。最終敵人的圖謀沒有實現,我們成功回到了夢寐以求的家鄉。現在我們可以自豪的對任何人說:沒有人能夠阻擋我們回家的腳步,因爲我們是最勇敢的南詔士兵。”

花無顏低沉的嗓音在衆人耳中震盪,士兵們的黯淡的眼睛再次充滿了光彩。話鋒一轉,花無顏的聲音更加激昂:“可是戰鬥遠遠沒有結束,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們,來自光州的敵人已經佔據了我們美麗的家園,還有無數淪爲奴隸的親人等着我們去解救。國難當頭,保家衛國正在此刻,到了我們展示自己絕不屈服的勇氣的時候了。”

直到現在南詔士兵才得知南詔大部分城池已經被佔領的消息,經過短暫的慌亂之後又被花無顏的話語鼓舞起了殘存的鬥志,幾萬人振臂高呼:“保家衛國,絕不退縮!”

漸漸無限眷戀的沉入天邊的地平線,一瞬間晚霞似火。

傷亡慘重疲憊不堪的花無顏軍再次提起勇氣向前挺進,那麼危在旦夕等待救援的太和城現在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水仍未退去,已經絕望的人們枯坐在地上靜靜等待死神的來臨,甚至連抗爭的力氣都已失去,曾經喧鬧一時的太和城死一般寂靜。這段時間內城裡並非沒有主動出戰尋找突圍的機會,只是每次得到的只有更的失落感。面對城外波濤盪漾的水泊還有那被堆積的有如小山一樣高的敵方堡壘,他們甚至連攻上山頭的機會都沒有,最後只能放棄這徒勞的努力。

皇宮也許是唯一還存在生氣的地方,此刻羣臣分爲兩派正進行激烈的辯論。開始不曾宣褚於口的投降二字早被拿到明面上了,並且還從少數人應和發展到佔據上風,現在更是佔據了絕對優勢。若非南詔王始終沒有鬆口,而他又掌握着目前唯一有戰鬥能力的的禁軍,恐怕早有大臣主動開城請降了。

可是這樣的辯論卻不曾停止,今天南詔王再次召集衆臣進宮議事,話題沒開始多久就轉到降與不降的問題上了。南詔戶部、兵部、工部、吏部的重臣構成了主降派,此刻戶部尚書尹善正在慷慨陳辭:“萬歲深思啊,太和城的人口已經少了一半,而且現在每天還有上千人死去,再等下去人都要死光了。趙憶叢的部隊已經控制了除太和城以外的所有地方,我們再也等不到任何救援了,堅持下去也已經沒有意義,請爲百姓們的生命考慮,不要再做無謂的堅持了。”

他的話音剛落,主張堅持下去的石義立即開口怒斥:“尹善你找這麼多借口根本就是爲自身榮華富貴考慮,這樣輕易的臣服於趙憶叢的淫威之下,你對得起萬歲這麼多年的信任麼,對得起遠方捨生忘死作戰的戰士們麼?我南詔可以承受失敗,但不能就此失去勇氣。與其蠅營狗苟的活着把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何如轟轟烈烈的大戰一場死也無恨。”頓了一下又道:“何況我們並非沒有希望,我們在外的將士們一定會在公主殿下的帶領下趕回來救我們的。”

“國師此言差矣!”立刻有人站出來反駁他的觀點:“百姓何辜,你竟然想讓他們爲了維持你的忠義之名而跟着陪葬。國師你這樣的決定纔是真正的自私之舉,難道你不知道輕易的做出這樣的決定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因此而死麼?”

尹善見有人幫腔立刻讚許道:“何大人所言甚是,單隻我一人的話一死又有何妨,可是關係到這麼多人性命的事情就不能意氣用事了,一定要爲大局着想才行。”

“國師認爲公主殿下會回來解救太和城的觀點我不能苟同,要知道現在公主殿下的退路已經被切斷了,能不能回來都是未知數,而且就算回來了也是一羣殘兵敗將,指望他們能打敗強大的光州軍麼,我看不過是再添一重敗績罷了。最重要的是就算她能回來而且可以戰勝光州軍,我們也根本等不到那一天了,用不了多久太和城就是死城一座了。”吏部尚書韓智廣插言道。

他這麼一說,在心中已經把花無顏當作神的禁軍統領夏雲不幹了:“韓大人此言謬矣,你這完全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公主殿下乃是武神轉世,身經百戰從無一敗怎麼可能鬥不過光州軍!”

“如果真是身經百戰從無一敗的話那現在又算什麼?”韓智廣立刻反脣相譏道:“公主殿下勞動大軍進犯大唐最後卻沒有任何戰果,反而致使太和城被圍南詔各地淪陷,難道不是中了人家的圈套麼?”不等夏雲開口反駁又哼了一聲道:“要說身經百戰從無一敗的人倒真有一個,不過不是公主殿下而是光州的趙憶叢。在這場與公主的鬥智鬥勇的較量中人家仍然是勝利者,依我看即使公平對決公主殿下不是他的對手,更何況是現在的形勢。”

兩邊各說各的道理爭的面紅耳赤,平日裡商議國家大事的上清殿現在簡直亂成了一鍋粥,南詔王心中煩悶,皺起眉頭喝道:“不要吵了,容本王考慮一下,你們先退下吧。”畢竟是積威已久,即使現在還是沒人敢忤逆他的意思,大臣們停止爭吵,瞪了對方一樣悻悻退下。

恰在此時,候在外面的小太監一路風的跑進來:“萬歲,外面出大事了,快躲躲吧。”衆臣聞聽此言急忙停下腳步又轉了回來。

“慌慌張張成什麼樣子,難道敵人打進來了?”南詔王口中怒斥,心裡卻不由自主的蹦出一個想法,要是他們自己打進來倒好了,也不用這麼絞盡腦汁的做決定了。小太監急忙跪下怯怯的說道:“倒不是敵人打進來了,是外面的百姓造反了,要衝進皇宮呢。”

轟,大殿再次亂套,有性急的大臣急忙跑過去表忠心:“陛下,你還是先找個地方躲一下吧,免得一時不慎被傷了龍體。”

“放屁!”南詔王終於忍不住開始爆粗口了:“朕乃一國之主此刻焉有退避之理,統統退到一旁。”轉頭又問瑟縮着的小太監:“說,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種時候怎麼造起反了。”

小太監結結巴巴的說了半天,衆人才明白是怎麼回事。由於城中斷炊的緣故,南詔王前幾日發善心命人在宮門口支起大鍋按時給百姓發粥應急。最近人是越聚越多,今天終於不夠用了,沒得到粥的人開始只是胡亂抱怨,最終話題卻轉到如何解決現在的危機上了,於是有人就發牢騷說之所以現在還不投降是因爲大臣們只想保全自己的名節根本不管百姓的生死,這引起不少人的共鳴,於是人們鼓譟起來要親自面見皇上訴說艱難。

本就六神無主的百姓有人鼓動就有人響應,呼啦啦就集到宮門外爭先恐後的說要面見皇帝,守衛宮門的禁軍一見這麼多瘋狂的百姓衝過來哪有不緊張的道理,何況皇帝哪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見的,立即拒絕並命令衆人立刻離開宮門不得喧譁。

這當口百姓早已紅眼了,根本不聽勸告反而想要強闖進來,於是兩方的衝突就開始擴大了,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進來,雖然沒有什麼兵器可禁軍也架不住這麼多人衝啊,眼看形勢不妙,小太監急忙回來稟報。

衆臣聽完之後也慌亂了,再次勸說南詔王:“陛下還是保重龍體要緊,不要和這些百姓一般見識。現在的人都瘋了,也不知道會幹出什麼事兒來。”望着這些驚慌失措的大臣,南詔王暗自嘆了口氣:“花無顏呢,若是看到他們此刻的嘴臉你還會堅持自己的主張麼?爲什麼你只是覺得大唐到處都是弱點,卻沒想到南詔自身也並非想像的那麼鐵板一塊呢。”

整理一下衣冠,毫不掩飾心裡的厭惡掃了衆臣一眼:“無論何時這些百姓都是朕的子民,不但他們想見朕,朕也想親耳聽聽他們說些什麼了,都跟我來吧。”說罷看也不看大臣們尷尬的表情,徑自走出去。石義狠狠瞪了幾位尚書一眼急忙跟了上去。

羣情洶涌,不一會的功夫宮門口已經聚滿了人,沒有乾燥的地方可以站沒關係,有些直接就站在末膝的水裡了,不過還是沒忘了高聲呼喊口號:“我們要見皇上,放我們進去。”

石義側身站在南詔王前方運足力氣高聲喝道:“陛下出來了,還不跪下參拜,你們要造反麼?”上萬百姓的呼喊被石義這一聲高呼給壓了下去,對皇權根深蒂固的畏懼還是讓這些激動的百姓冷靜不少,不管心裡是否情,不過還是稀稀落落跪了一地。

南詔王深吸一口氣高聲道:“朕知道你們有很多不滿想要傾訴,現在朕就在你們面前,有什麼想法都說出來吧!”儘管每個人都有話想說,可是面對立於權利金字塔最頂端的南詔王卻沒幾個敢開口了,無人說話南詔王只好自己點了,指着跪在最前邊的一個老者:“那就由你先說吧,告訴朕你們的真實想法,你們想讓我怎麼做?”

靜了一會,老人終於畏縮着擡起頭,鼓起了勇氣:“萬歲,再這樣下去我們全得餓死病死,請給大家一條活路吧!”

“哦,那你想我怎麼做呢?”南詔王和藹的問道:“是想讓我投降還是想讓我打敗外面的敵人?”話說到這個份上老人也豁出去了:“萬歲,我們打不過對方的。還是投降吧,只有這樣纔有可能活命。”

“你們都是這麼想的麼?”南詔王用手點指着最前面的幾個人:“你,你,你起來回話,你們都是這麼想的麼?”幾個被點到的百姓如芒在背哪敢起身,紛紛搖頭:“皇上恕罪,小民不敢說。”

“此刻敵人已經兵臨城下,南詔滅亡可能只在旦夕之間,你們還怕我這個沒用的皇帝麼?大膽的說出來,無論說什麼朕都赦你們無罪。”

一個滿臉菜色,衣衫襤褸的女子看看身邊奄奄一息的孩子終於有了說話的勇氣:“皇上,我們可以死可孩子是無辜的呀!爲了你的子民有條活路,還是快點開城投降吧!”

見開始說的人沒事兒,後面的人膽子也大起來:“皇上求你快點投降吧,我們真的堅持不住了。”最後投降的聲音匯成一股洪流,驚天動地般響亮,可笑的是當年他們也曾用這麼整齊的語調喊過南詔無敵,掃平大唐這樣的話。

最終竟是我擋住了所有人的活路啊,南詔王心灰意冷之極。無顏,原來你和我都錯了。百姓並不是真的想要更好的生存空間,他們只不過想活下去罷。民心已失,再堅持真的沒有意義了,原諒父親無法再等你回來了。緩緩睜開眼睛,直到百姓們再次安靜下來,南詔王才艱難萬分的說道:“好吧,朕知道了。朕答應你們,立刻開城投降。”

譁,下邊如煮沸了水一樣沸騰起來:“萬歲,萬歲,萬萬歲!”興奮之情見於言表,不少人已經開始手舞足蹈,好像從前南詔取得勝利的時候他們也是這樣激動的,南詔王不由苦笑着回頭望向自己的臣子,他們有的灰心喪氣一屁股坐在地上,有的傷心欲絕面如死灰,有的故作鎮靜卻難掩驚喜之色,有的卻根本不加掩飾躍躍欲試了。

很快旨意下達,國師石義和戶部尚書尹善領命出城去去和光州軍接洽,商談受降事宜。

PS:唉,知道訂閱會很慘淡,沒想到會這麼慘淡!

第十九章 觴情 下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下第六章 故人 下第二十八章 真幻第十二章 幸運第十五章 子夜第六章 擾敵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十六章 無常 下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六章 故人 下第十二章 別離 下第十五章 針鋒 上第十二章 幸運第七章 嚮導 上第二章 雲起 上第十八章 勢定 上第二章 自由沉淪 上第十二章 過客 下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下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上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上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下第四章 穢亂宮闈 上第十八章 死戰第三十六章 抉擇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下第二十七章 北向第十二章 過客 下第二十七章 北向第十章 臨兵 上第十七章 破敵 下第二十章 命運 下第十四章 迷惑 上第二十一章 齊妙第二十七章 前奏第十五章 針鋒 下第三章 初興 上第六章 問心 下第 四十章 野心第十八章 分合 下第八章 開始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一章 征途 下第四十二章 鍾情第三十九章 迷茫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上第九章 韜光 下第十四章 緣起緣滅 下第五章 河東河西 上第二十一章 齊妙第三十六章 抉擇第三十六章 滅絕第二十一章 齊妙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上第十一章 鳳鳴 下第二十章 命運 上第四章 光州 下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十四章 緣起緣滅 上第十九章 觴情 上第二十四章 宿命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十七章 破敵 上第七章 浮萍 上第九章 桃花 下第四章 穢亂宮闈 下第十九章 觴情 上第十三章 險途 下第十章 相識 上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二十章 命運 上第一章 均勢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下第十二章 幸運第三十三章 願望第十四章 還鄉 上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三十一章 戰火第二十四章 宿命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下第三十四章 變數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上第十三章 歸來 上第十六章 初戰 下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四章 鄭注第四十章 會盟第二十三章 三地第五章 秘密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上第十七章 破敵 下第十五章 針鋒 上第十章 相識 下第七章 嚮導 下第八章 諾言 下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下第九章 惡訊
第十九章 觴情 下第十五章 指點江山 下第六章 故人 下第二十八章 真幻第十二章 幸運第十五章 子夜第六章 擾敵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十六章 無常 下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六章 故人 下第十二章 別離 下第十五章 針鋒 上第十二章 幸運第七章 嚮導 上第二章 雲起 上第十八章 勢定 上第二章 自由沉淪 上第十二章 過客 下第十三章 命運之路 下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上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上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下第四章 穢亂宮闈 上第十八章 死戰第三十六章 抉擇第二十四章 張蘊 下第二十七章 北向第十二章 過客 下第二十七章 北向第十章 臨兵 上第十七章 破敵 下第二十章 命運 下第十四章 迷惑 上第二十一章 齊妙第二十七章 前奏第十五章 針鋒 下第三章 初興 上第六章 問心 下第 四十章 野心第十八章 分合 下第八章 開始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一章 征途 下第四十二章 鍾情第三十九章 迷茫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上第九章 韜光 下第十四章 緣起緣滅 下第五章 河東河西 上第二十一章 齊妙第三十六章 抉擇第三十六章 滅絕第二十一章 齊妙第十一章 禍福相依 上第十一章 鳳鳴 下第二十章 命運 上第四章 光州 下第三十八章 投效第十四章 緣起緣滅 上第十九章 觴情 上第二十四章 宿命第十八章 勢定 下第十七章 破敵 上第七章 浮萍 上第九章 桃花 下第四章 穢亂宮闈 下第十九章 觴情 上第十三章 險途 下第十章 相識 上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二十章 命運 上第一章 均勢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下第十二章 幸運第三十三章 願望第十四章 還鄉 上第二十六章 會聚 下第三十一章 戰火第二十四章 宿命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下第三十四章 變數第九章 愛恨糾纏 上第十三章 歸來 上第十六章 初戰 下第二十二章 政變 上第四章 鄭注第四十章 會盟第二十三章 三地第五章 秘密第六章 清風明月 上第十七章 破敵 下第十五章 針鋒 上第十章 相識 下第七章 嚮導 下第八章 諾言 下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下第九章 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