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戰略影響

bookmark

帝國海軍第11艦隊炮擊珍珠港,可以說是太平洋戰爭,甚至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按照帝國海軍的統計,在持續了一個晚上的炮擊中,第11艦隊的八艘戰列艦一共向珍珠港傾瀉了一萬七千二百五十枚,總重量達到了一萬四千噸的底排增程彈,炮擊區域覆蓋了整個珍珠港港區。

據戰後從美國獲得的資料,這場炮擊對珍珠港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當時,受損最爲嚴重的就是港口碼頭,港口中央的福特島,以及位於港口南部的美國海軍造船廠。

雖然炮擊開始的時候,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主要戰艦都以離開,但是持續的炮擊破壞了碼頭上百分之七十五的基礎設施,並且徹底炸燬了四條爲戰列艦提供服務的縱向碼頭。如此一來,即便美軍艦隊能夠返回珍珠港,也很難以繼續以珍珠港爲基地在太平洋上執行作戰任務。

福特島遭到的炮擊更加嚴重。當時,福特島上設有二座油庫,一座彈藥庫與一座軍事物資倉庫。密集的炮擊不但徹底摧毀了彈藥庫,導致囤積在這裡的數萬噸彈藥殉爆,還導致油庫內的重油泄露,並且被彈藥庫爆炸產生的大火引燃。囤積在物資倉庫內的大量軍事物資也盡數被毀,損失難以計數。相對而言,美國海軍造船廠的損毀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影響最爲嚴重。

當時,美國在太平洋上一共就只有四座船廠,以及六座可以爲戰列艦提供維修服務的船塢,其中兩座船塢在珍珠港的美國海軍造船廠內。如此一來,美國海軍損失了太平洋上三分之一的大型戰艦維修能力!

當然,其他方面的人員與物資損失也非常巨大。

據美國海軍的調查,在炮擊中喪生的美軍官兵達到了六千七百五十五人,其中海軍官兵一千八百餘人,陸戰隊與陸軍官兵四千九百餘人。

囤積在港口內的,原本計劃運往馬里亞納羣島地數十萬噸物資也盡數被毀。

正是如此。美國海軍才最終放棄了反攻馬里亞納羣島的作戰計劃。

以當時地情況。即便第51艦隊能夠在馬里亞納羣島海域幹掉帝國海軍地第12艦隊。美軍也難以守住馬里亞納羣島。另外。在損失了三分之一地大型戰艦維修能力之後。美軍難以承擔更多戰列艦遭受重創地損失。如果受創戰艦需要返回本土東海岸進行維修。就意味着在接近一年地時間內無法使用。以當時地情況。這與戰沉幾乎沒有區別。

直到一年半之後。也就是公元1943年10月。珍珠港地修繕工作才基本上結束。

隨着珍珠港失去了作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母港地能力。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只能轉移到舊金山與聖迭戈。如此一來。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地戰略重點必然轉移到西南方向上。而不是集中在西太平洋上與帝國海軍抗衡。

海軍情報局地這一分析結果得到了包括陳錦寬與衛延年在內地絕大多數帝國海軍高層地認可。

針對這一情況。帝國海軍也針鋒相對地提出了相應地戰略計劃。

在完成攻打馬里亞納羣島地作戰行動之後。海軍地戰略重點將由西太平洋轉移到西南太平洋。下一步。將集中力量打下所羅門羣島。並且掃蕩包括莫爾茲比港在內地協約國在西南太平洋上地前進基地。爲進攻澳洲大陸做好準備。

爲此,陳錦寬專程趕往帝國陸軍司令部。與帝國陸軍元帥肖萬青商討攻打澳洲的事情。

毫無疑問,這個戰略決策多多少少讓白佑彬有點失落。

西南太平洋上的戰鬥屬於第三艦隊,而他是第一艦隊的參謀長,而不是第三艦隊的參謀長。即便他率領第一艦隊前往西南太平洋作戰,也要聽從鄭施潼、郭懷平與陳震鐸的調遣。就白佑彬所知,南方戰區參謀長鄭施潼將軍是鄭恩博的堂叔。將這層關係考慮進去,恐怕白佑彬今後的日子就沒有那麼舒坦了。

當然,從大局考慮,白佑彬也不得不贊同轉移戰略重點地決策。

只要拿下了馬里亞納羣島。帝國海軍就獲得了西太平洋上的戰略勝利。向前推進,這只是遲早的事情。如果不能趁美軍緩過氣來的機會,完成掃蕩西南太平洋的作戰行動,帝國海軍的側翼就將暴露在美國海軍的炮口之下。

從總體戰略出發,攻佔澳洲,是確保帝國海軍順利獲得太平洋戰爭勝利的基礎。

相對而言,戰略上的決策沒有多少秘密可言。只要換位思考,美國與美國海軍高層就能明確判斷出帝國海軍地戰略意圖。

在此情況下,美軍。乃至協約國都得對整體戰略進行調整。

根據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消息,在第11艦隊炮擊珍珠港之前,美國與英國、俄羅斯以及西班牙還在就戰略重點進行討論。準確的說,是爭論。

從美國的立場出發,確保太平洋戰場上的勝利,至少確保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略平衡,是協約國獲得勝利的必要條件。爲此,美國纔將原本部署在大西洋上的“亞拉巴馬”號與“馬里蘭”號戰列艦派往太平洋戰場,同時將數艘老式戰列艦也派往了太平洋戰場。只在大西洋戰場上留下了幾艘“無畏艦”。

可是。從英國、俄羅斯與西班牙的立場出發,只有首先擊敗德國與意大利。迫使土耳其投降,協約國才能集中全部力量,戰勝最強大地敵人——明帝國。這與上次世界大戰地情形一樣,在翦除了明帝國的羽翼之後,協約國纔有足夠地能力擊敗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從而獲得戰爭的勝利。

從根本上講,英俄西的觀點並沒有錯。

如果德國獲得了歐洲大陸戰爭的勝利,不但俄羅斯將完蛋,西班牙也必然退出戰爭。到時候協約國集團就只有英美還在堅持。即便不考慮德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上構成的威脅,只要明帝國出兵大西洋,英國就將迅速戰敗。最終,美國肯定頂不住整個同盟國集團發動地戰略進攻。

也正是如此,美國才加強了對英俄西三國的戰略支持。

當時,美國不但向英國提供了大量先進的造艦技術。甚至還派遣了五千多名造船工人前往英國,幫助英國海軍完成“前衛”號,以及“獅”級戰列艦的建造工作。另外,美國的艦船工程師還參與了“獅”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幫助英國海軍解決了很多技術上地難題。這些,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英國海軍的實力。對俄羅斯,美國更是不遺餘力的爲其提供戰略物資。大到戰車,小到子彈,只要俄羅斯提出需要。美國的工廠能夠製造,美國政府都會提供。另外,美國陸軍甚至派遣了三個遠征師前往俄羅斯。與俄軍一同作戰。

西班牙這邊,美國除了慷慨解囊之外,還派遣遠征軍負責西法邊境的防禦工作。

可以說,美國向協約國集團其他成員國提供的這些幫助,都是在力求讓協約國集團儘快獲得歐洲大陸戰爭的勝利。

只是,隨着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惡化,美國也不得不考慮一下其戰略部署了。

只要輸掉太平洋戰爭,協約國就必然輸掉整個戰爭。換個角度,只要明帝國獲得了太平洋戰爭地勝利。就有足夠的力量抽調兵力奪取大西洋的制海權,切斷英俄西等國地生命航線。到時候,不需一兵一卒,英俄西就將戰敗,遭到兩面夾擊的美國也必然戰敗。

如此一來,即便美國仍然會向英俄西提供戰略援助,其重點仍然會有所轉移。

也就是說,美軍無論如何也要守住西南太平洋上的堡壘,至少要堅持二年。如果在二年之內丟掉了西南太平洋。美國將失去獲得太平洋戰爭勝利的最後機會。

由此可見,帝國與美國都將戰略重點放在了西南太平洋上。

四月十六日,白佑彬回到舟山的第三天,陳錦寬與一批陸軍將領與軍官趕了回來。

對於這批陸軍軍官,海軍司令部與海軍總參謀部的官兵多多少少都覺得有點好奇。要知道,在上次世界大戰時,陸軍與海軍都是單幹,沒有相互派遣聯絡軍官,扮演聯絡角色的是帝國內閣政府的協調官員。

陳錦寬沒有多做解釋。當日就離開了舟山。

十七日。白佑彬收到了晉升令,成爲了帝國海軍二級少將。雖然名義上他仍然是海軍少將。但是二級少將與之前的三級少將有很大地區別。

嚴格的說,二級少將只是戰時軍銜,是對將領權責的一種明確劃分。

同日,白佑彬也得知,鄭恩博也收到了晉升令,而且是直接晉升爲海軍三級少將,只比白佑彬低三分之一級軍銜。

同期獲得晉升的官兵還有很多,其中就包括了藍凌波,于右任等人。

當然,這些晉升令都以下達了下去。藍凌波順利成爲了海軍准將,並且正式出任第一艦隊的首席參謀。于右任與楊定方則晉升爲海軍上校,畢長勝與金必輝晉升爲海軍中校,連伍慶元都搭了便車,晉升爲海軍中校。

當天晚上,白佑彬見到了剛剛返回舟山的秦孝東。

第19章 不爲所動第1章 欲蓋彌彰第30章 爭先搶前第2章 四重密碼第32章 海軍形象第13章 焦急等待第11章 創造思維第47章 危機並存第35章 德軍將領第23章 田忌賽馬第37章 柳暗花明第43章 響鼓重錘第56章 海軍寫照第12章 自私代價第21章 最新敵情第13章 火中取栗第5章 精兵雲集第51章 鬥勇鬥狠第59章 漁翁得利第17章 超級禮物第48章 軍人職責第34章 評估報告第9章 直擊心臟第5章 複合炮彈第15章 悔之晚矣第20章 突襲突襲第61章 全面圍攻第14章 局勢漸明第2章 陸戰雙雄第28章 驅逐殺手第68章 疑惑不解第29章 火速回國第35章 信心崩潰第10章 成功搶灘第34章 輕重對決第7章 秘密任務第31章 破交艦隊第34章 悻悻而歸第37章 戰雲密佈第10章 痛失親人第13章 別無選擇第19章 奔赴戰場第12章 奮起直追第48章 困難重重第1章 專業旗艦第24章 關鍵情報第21章 敵後包抄第17章 禍福相依第26章 心情大好第24章 警告在先第8章 重點戰場第10章 重新編排第17章 爲國盡忠第33章 絕望之旅第27章 臨時變陣第15章 超級難題第56章 如實總結第17章 繼續前進第16章 及時表彰第5章 責無旁貸第41章 頭陣落敗第57章 求勝心切第53章 謝幕演出第45章 俄國戰敗第36章 情勢反轉第34章 評估報告第35章 命運之手第32章 深入虎穴第26章 大戲上演第41章 寶貴教訓第23章 慘烈代價第39章 迎頭痛擊第44章 軍人歸宿第40章 半斤八兩第23章 主將分歧第3章 人事調整第31章 炮火兇猛第10章 爲人精明第35章 誘敵出戰第23章 熟人見面第28章 實力暴增第5章 動態發展第18章 戰役打響第14章 局勢漸明第32章 選擇戰場第31章 意外驚喜第25章 噩運戰艦第12章 終有收穫第33章 主力決戰第24章 戰略佈局第8章 鉅艦逞威第56章 螞蟻噬象第12章 自私代價第6章 全面動員第14章 專業狼羣第2章 戰略調整第13章 逼敵決戰第49章 趕赴戰場第36章 原形畢露第38章 突然遭遇
第19章 不爲所動第1章 欲蓋彌彰第30章 爭先搶前第2章 四重密碼第32章 海軍形象第13章 焦急等待第11章 創造思維第47章 危機並存第35章 德軍將領第23章 田忌賽馬第37章 柳暗花明第43章 響鼓重錘第56章 海軍寫照第12章 自私代價第21章 最新敵情第13章 火中取栗第5章 精兵雲集第51章 鬥勇鬥狠第59章 漁翁得利第17章 超級禮物第48章 軍人職責第34章 評估報告第9章 直擊心臟第5章 複合炮彈第15章 悔之晚矣第20章 突襲突襲第61章 全面圍攻第14章 局勢漸明第2章 陸戰雙雄第28章 驅逐殺手第68章 疑惑不解第29章 火速回國第35章 信心崩潰第10章 成功搶灘第34章 輕重對決第7章 秘密任務第31章 破交艦隊第34章 悻悻而歸第37章 戰雲密佈第10章 痛失親人第13章 別無選擇第19章 奔赴戰場第12章 奮起直追第48章 困難重重第1章 專業旗艦第24章 關鍵情報第21章 敵後包抄第17章 禍福相依第26章 心情大好第24章 警告在先第8章 重點戰場第10章 重新編排第17章 爲國盡忠第33章 絕望之旅第27章 臨時變陣第15章 超級難題第56章 如實總結第17章 繼續前進第16章 及時表彰第5章 責無旁貸第41章 頭陣落敗第57章 求勝心切第53章 謝幕演出第45章 俄國戰敗第36章 情勢反轉第34章 評估報告第35章 命運之手第32章 深入虎穴第26章 大戲上演第41章 寶貴教訓第23章 慘烈代價第39章 迎頭痛擊第44章 軍人歸宿第40章 半斤八兩第23章 主將分歧第3章 人事調整第31章 炮火兇猛第10章 爲人精明第35章 誘敵出戰第23章 熟人見面第28章 實力暴增第5章 動態發展第18章 戰役打響第14章 局勢漸明第32章 選擇戰場第31章 意外驚喜第25章 噩運戰艦第12章 終有收穫第33章 主力決戰第24章 戰略佈局第8章 鉅艦逞威第56章 螞蟻噬象第12章 自私代價第6章 全面動員第14章 專業狼羣第2章 戰略調整第13章 逼敵決戰第49章 趕赴戰場第36章 原形畢露第38章 突然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