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軍人歸宿

bookmark

爭結束,所有軍人最想得到的是一張回國的船票,可有人都能立即回家。

白佑彬是在六月十日左右收到海軍司令部的正式命令的,讓他留在美國以佔領軍總司令的身份繼續負責臨時軍管政府的工作。按照白佑彬的認識,他最多在美國呆一年半載,等到美國過渡政府成立之後,他就能衣錦還鄉。

當時,白佑彬還讓回國的藍凌波給家裡帶去了消息,並且託前往英國處理善後事務的謝昶倫幫他買一些禮品。

此時,很多軍人都收到了相關的消息。

因爲要成立佔領軍,以及臨時軍管政府,很多部隊都要改製爲佔領軍,到美國各地維持秩序與社會治安,隨後還將被派去控制轉讓給帝國的軍事基地。

毫無問,幾乎沒有人想留下來。

爲了讓軍人們安心留在前線,並且體現平等原則,帝國首輔代替即將成立的帝國國防部公佈了《現役軍人退役暫行辦法》。按照該辦法,所有軍人將通過服役時間,所立戰功,所獲嘉獎等因素積累一定的服役點數,只要服役點數達到了辦法中所規定的退役標準之後,就能立即領到回國的船票。沒有達到的,則必須留在前線繼續服役,直到達到所需點數才能退役。

帝國海陸兩軍也隨後公佈了《鼓勵服役暫行辦法》。

按照海軍公佈的辦法,所有志願延長服役期限,並且與帝國海軍簽署延長服役合同的軍人,都將得到“志願服役勳章”,並且在晉升時得到優先考慮。

當時,前線最缺的還是基層軍官。

可以說,整個戰爭期間,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最需要的都是基層軍官。主要是基層軍官的傷亡量巨大,而補充量又不是很多。

在幾套辦法公佈之後,有大概三分之二的基層軍官都達到了退役的標準。

如此一來,海軍不得不出臺相關的政策留住經驗豐富的基層軍官。

當時,海軍爲之制定了一系列的臨時辦法。除了志願服役所獲得地好處與有待之外,所有基層軍官的下一次晉升要求降低三分之一,如果達到了新的標準,則立即晉升。另外,所有志願留在海外的基層軍官的津貼增加百分之二十五,每年還能根據實際表現,獲得一筆額外的海外駐軍津貼。上尉以上級別的軍官每年都能獲得半個月地探親假(不含往返旅程所需時間)。在海外基地逐步建立完善之後,上校以上級別軍官則可以分到住房,並且可以讓家屬隨軍。

可以說,這些條件都是很優厚的,只是仍然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當時,帝**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大批義務兵都想退役,而裁軍工作由遲遲沒有能夠安排下來。導致裁軍工作滯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地就是帝國國內暫時無法爲所有複員軍人提供就業崗位,如果大批軍人返回國內,一時之間又沒有辦法找到工作,必然導致國內局勢動盪。

再研究得深一點,則是戰時的徵兵體制不再適合戰後地環境。

在此之前,帝國一直事實的是義務兵與志願兵結合的徵兵體制。按照帝國憲法,每一名成年男性公民都有資格服兵役,只是在和平時期,帝國不需要那麼多的軍人,所以就主要招募志願兵,而讓達到了服役年紀的公民在三十五歲之前每年接受一個月到二個月的預備役培訓。戰爭時期,則面向所有公民招募兵員,只要在服役標準之內的,且沒有特殊原因的公民,都必須服役。

這套由張居正首輔創立的軍事體制,確實在數百年之內發揮了重大作用。

只是,隨着時代進步,特別是戰爭技術地進步,它越來越不符合戰爭的需要了。

拿海軍來說,因爲裝備了大量的新式武器裝備,士兵的培訓期已經從風帆時代的數個月延長到了一年左右(風帆時代徵召的主要是商船與漁船水手),而一名真正優秀的士兵至少需要二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的熟悉自己的崗位,而一名海軍士兵地義務服役期只有三年。也就是說,在其適應了崗位之後,只能幹一年,然後就要離開,導致海軍中只有三分之一的熟練士兵。

軍官更突出,一名基層軍官需要四年地軍校學習,外加三年的實際鍛鍊才能成材。

也是說,通過義務招募地軍人很難保持軍隊的戰鬥力。

到戰爭結束地時候,這個問題就更加突出了。

當時,帝國內閣首輔,國防大臣,以及海陸兩軍的總司令都在考慮改變兵役制度的問題,即用志願兵替換義務兵。只是在具體推行的問題上,內閣與軍隊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陳錦寬與肖萬青都希望立即

願兵役制,以提高軍人的積極性。

顯然,這不太切合實際情況。

首先是經費問題無法得到滿足。如果所有軍人都轉爲志願兵,那麼帝國每年的軍費開支將增加大概三分之一。其次是軍隊規模過於龐大,必須儘快裁減到一批軍人,如果實施志願兵役制,必然對裁軍工作造成影響。第三是國防部即將成立,按照蕭鼎昆的想法,應該在軍事體制改革的同時推進志願兵役制,以此來加強軍事改革的力度,儘快完成軍隊轉型。

當然,現實也確實需要儘快實施志願兵役制。

在此情況下,海軍首先在基層軍官中推行了志願兵役制,即任何一名希望繼續在海軍中服役的基層軍官都可以通過簽署兵役合同的方式,從義務兵轉爲志願兵,並且針對不同級別的軍官制訂了不同的服役年限。只有在達到最高年限時還沒有得到晉升的軍官,纔會被解除合同。另外,即便在與帝國海軍解除了兵役合同之後,只要達到一定的服役年限,六十歲之後,每年都能從帝國海軍領到一筆養老金,並且終生享受海軍的醫療福利。

海軍能夠提前推行志願兵役制,也主要是因爲海軍的特殊性。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帝國內閣就准許海軍爲技術官兵提供額外待遇,即與關鍵崗位上的技術官兵簽署兵役合同,提供志願兵的待遇。

結果,陳錦寬在這個時候靈活應用了這條政策,把基層軍官全都算成了技術軍官。

這一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保留了帝國海軍的骨幹力量,特別是那些既年輕,又有上進心的軍官。要知道,後來在這批軍官中,誕生了上百名將領,以及三任帝國海軍元帥,五任帝國海軍總參謀長,且都爲帝國海軍的發展與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果當時沒有將他們留在海軍中,恐怕帝國海軍在數十年之後的面貌就會完全不一樣吧。

當然,海軍中的高級軍官肯定得到了重點照顧。

按照帝國海軍的傳統,在晉升爲少校,正式進入了高級軍官的行列之後,就將與帝國海軍簽署一份聘用合同,從此成爲真正的職業軍人。只是,當戰爭結束的時候,帝國海軍需要解決的不是高級軍官太少的問題,而是高級軍官太多了!

戰爭期間,很多軍官都累功晉升爲了高級軍官。

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帝國海軍高級軍官與基層軍官的比例是一比六,而戰前的比例是一比十四。

按照比較合理的配製,高級軍官與低級軍官的比例也不能大於一比十。

結果,當時帝國海軍必須大規模裁減高級軍官。

在戰爭結束之後的一年之內,就有上萬名校官被裁減掉了。爲了避免造成一戰後那樣的軍人示威暴動,海軍給每一名被裁減的高級軍官都提供了一筆優厚的補償金,另外還保證爲其子女提供現役軍官子女的待遇。

第二批需要裁減的就是將領。

萬幸的是,白佑彬以及他的幾個好友,他熟悉的幾個老部下都不在裁減的範圍之內。而讓白佑彬稍感意外的是,鄭恩博竟然在第一批裁減的將官之中。雖然最後鄭恩博並沒有離開海軍,卻也離開了關鍵職務,被派到了預備役司令部去。

相對而言,裁減將領的影響更大。

畢竟,能夠成爲將領的,不但是精英,更是不折不扣的職業軍人。這些人在離開軍隊之後,除了自家有門路的,或者關係網比較廣泛的,那些平民出身的將領,或者是在戰爭期間沒有太大民氣的將領,在社會中幾乎無法找到適合的崗位。

當然,海軍對提前退役將領的待遇也是非常優厚的。

簡單的說,海軍不缺養一批將領的錢,裁減將領的主要目的是要將一羣已經沒有辦法做出貢獻,卻身居高位的人驅逐住海軍,爲那些有能力,有幹勁,且能夠繼續爲海軍做出貢獻的年輕人,特別是高級軍官留出發展的空間。

隨後,就是轟轟烈烈的大裁軍。

作爲戰區司令官,白佑彬每天都會爲一大批軍人的退役文件簽字。

看着那些曾經一起浴血奮戰,曾經一同出生入死,曾經一道同甘共苦的戰友加兄弟一批接一批的離開了軍隊,白佑彬的心情可想而知。

雖然他知道,這是軍人的必然歸宿,但是他卻有點難以接受,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只是,對他這個戰區司令官,臨時軍管政府首腦來講,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他不得不拋開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把精力集中到手頭的麻煩上來。

第1章 翹首以待第42章 戰場轉移第29章 特殊任務第20章 側翼突擊第11章 百密一疏第37章 冰火兩極第45章 直搗龍潭第31章 海陸並進第19章 及時情報第20章 炮擊樂章第18章 軍歌嘹亮第13章 絕不放棄第15章 繞道而行第2章 艦隊改制第12章 奮起直追第56章 海軍寫照第2章 正面缺失第12章 腹背受敵第18章 燙手美差第37章 臨機應斷第18章 打與不打第51章 神奇電報第6章 事故調查第34章 遠方來訊第29章 節外生枝第38章 撲朔迷離第36章 情勢反轉第34章 咎由自取第51章 指揮換人第47章 背水之戰第44章 內心矛盾第60章 趁機揀漏第39章 鬼使神差第5章 複合炮彈第54章 潛入戰場第61章 完美戰果第50章 緊急維修第42章 炮轟東京第31章 海陸並進第9章 實際測試第31章 破交艦隊第5章 責無旁貸第45章 變化因素第38章 黃雀在後第15章 超級難題第1章 繼續努力第23章 有始有終第15章 萬變不離第36章 明顯差距第32章 前途艱辛第18章 強敵將至第40章 獵與被獵第22章 臨危而退第54章 民主日本第31章 炮火兇猛第41章 大夢初醒第24章 見好就收第29章 開胃小菜第46章 進退兩難第33章 積極配合第48章 前仆後繼第17章 天降奇兵第31章 瘋狂對轟第5章 動態發展第6章 事故調查第8章 重點戰場第52章 等待機會第31章 海陸並進第59章 謝幕演出第14章 輕質原油第9章 戰局突變第48章 軍人職責第23章 響亮耳光第44章 調兵遣將第42章 臨時避難第20章 突襲突襲第36章 走穴作秀第62章 承前啓後第8章 速度紀錄第51章 神奇電報第5章 複合炮彈第10章 公費旅行第32章 深入虎穴第28章 特種部隊第38章 預謀巧合第3章 致命絕殺第6章 事故調查第1章 大洋孤狼第4章 躲避風頭第16章 及時表彰第31章 破交艦隊第55章 殲滅戰鬥第12章 終有收穫第24章 海上堡壘第9章 海軍精神第51章 神奇電報第28章 杞人憂天第23章 乖僻將領第35章 誘敵出戰
第1章 翹首以待第42章 戰場轉移第29章 特殊任務第20章 側翼突擊第11章 百密一疏第37章 冰火兩極第45章 直搗龍潭第31章 海陸並進第19章 及時情報第20章 炮擊樂章第18章 軍歌嘹亮第13章 絕不放棄第15章 繞道而行第2章 艦隊改制第12章 奮起直追第56章 海軍寫照第2章 正面缺失第12章 腹背受敵第18章 燙手美差第37章 臨機應斷第18章 打與不打第51章 神奇電報第6章 事故調查第34章 遠方來訊第29章 節外生枝第38章 撲朔迷離第36章 情勢反轉第34章 咎由自取第51章 指揮換人第47章 背水之戰第44章 內心矛盾第60章 趁機揀漏第39章 鬼使神差第5章 複合炮彈第54章 潛入戰場第61章 完美戰果第50章 緊急維修第42章 炮轟東京第31章 海陸並進第9章 實際測試第31章 破交艦隊第5章 責無旁貸第45章 變化因素第38章 黃雀在後第15章 超級難題第1章 繼續努力第23章 有始有終第15章 萬變不離第36章 明顯差距第32章 前途艱辛第18章 強敵將至第40章 獵與被獵第22章 臨危而退第54章 民主日本第31章 炮火兇猛第41章 大夢初醒第24章 見好就收第29章 開胃小菜第46章 進退兩難第33章 積極配合第48章 前仆後繼第17章 天降奇兵第31章 瘋狂對轟第5章 動態發展第6章 事故調查第8章 重點戰場第52章 等待機會第31章 海陸並進第59章 謝幕演出第14章 輕質原油第9章 戰局突變第48章 軍人職責第23章 響亮耳光第44章 調兵遣將第42章 臨時避難第20章 突襲突襲第36章 走穴作秀第62章 承前啓後第8章 速度紀錄第51章 神奇電報第5章 複合炮彈第10章 公費旅行第32章 深入虎穴第28章 特種部隊第38章 預謀巧合第3章 致命絕殺第6章 事故調查第1章 大洋孤狼第4章 躲避風頭第16章 及時表彰第31章 破交艦隊第55章 殲滅戰鬥第12章 終有收穫第24章 海上堡壘第9章 海軍精神第51章 神奇電報第28章 杞人憂天第23章 乖僻將領第35章 誘敵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