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

“沒用呀,冬天打不了仗,穿再厚都沒用。”

軍事室裡,皇帝與徐光啓坐在毛毯上,宮室的地龍燒的暖和極了,皇帝換了身褐色曳撒板着套在氈襪裡的腳丫道:“下一步的進軍路線就是察哈爾的清平鎮。”

清平鎮是藍玉攻北元時改的名字,在元朝時叫應昌,位於大興安嶺南端,西遼河畔,後來屬大寧都司治下朵顏衛,如今是察哈爾部的領地。

“要是天暖和,清平鎮不是問題,大軍過去他們就該望風而降了,但現如今天冷,戚帥勸降不成,大軍走到半路就已經上凍,只得還師大寧。”

皇帝說這撇撇嘴道:“烏梁海歸附部落的牧民說,那邊冬天穿再厚,人在外頭行軍也是要被凍死的。”

“尤其現在,一年比一年冷。”

徐光啓深以爲然,點頭應和道:“臣小時候松江下雪也就兩三日,前年下了半個月的雪,天冷的不敢出門。”

“不過今年陛下爲出塞軍兵備下如此厚實的東衣,想必他們比塞內的邊軍還要暖和呢。”

萬曆喜歡被恭維,尤其在他認爲自己做了一件值得被人誇獎的事,因此露出滿意的笑容,不過這笑容僅僅持續了片刻。

他搖頭道:“朕也不能給全軍都配發那樣的冬衣,朕今年派遣近五萬兵馬出關,戚帥四個營主戰,餘下自京軍與七個衛徵發三萬餘將士修路、運送輜重,後邊的糧還沒送到、前邊的糧就吃完了。”

“先前朕購置兩萬餘套冬衣,剛夠戚帥部穿用,後面諸多衛軍皆難以備冬,兵部採買倒是得力,但也只能給衛軍準備件棉襖。”

“朕的準備不足。”

皇帝有些懊惱,他總覺得自己英明神武算無遺策,什麼好詞都能安到自己身上,可這回出塞的情況真的讓他不太舒服:“而且怪不到兵部頭上,很煩。”

兵部哪兒都考慮的挺好,唯獨沒考慮到皇帝想的不僅僅是征服,而是實際佔領。

這場戰爭和過去不一樣,戰爭的形式被從根本上改變了。

自土木堡以來,大明在連年災禍與財政赤字的情況下面對北虜只能選擇消極防禦,一直到隆慶皇帝時才堪堪有一點轉向積極防禦的架勢,實際則到萬曆朝纔算真正攢夠了本兒,可以去打一場積極防禦的仗。

以前是禦敵於國境之內,如今是禦敵於國境之外,讓戚繼光去關外將兀良哈三衛收復,打得勢如破竹非常好……但按照兵部在戰前準備的劇本,戚大帥這會應該已經率軍凱旋入關了。

可皇帝一定要繼續打下去,一定要讓戚繼光駐防在大寧城。

用兵部公文上的話來說,這叫大軍傷亡倍之、大軍消耗十倍之於先前。

傷亡可以忽略不計,戚繼光率軍從南打到北,對峙多而交戰少,傷亡攏共不足百人,翻一倍也纔不到二百,這皇帝能承受,但消耗十倍,誰能承受得住?

在兵部原有的估算中,冬天戚家軍沒必要駐紮在大寧城,兀良哈三衛既已收復,就讓他們好好在關外駐防,本就被打得元氣大傷,就算再叛,明年也能再出關輕鬆解決他們。

這樣雖然未必能帶來收益,但支出就燒了一大半,戚家軍入關,自然三萬多的輜重隊就不需要了,沒有輜重隊本糧都不必支出,更別說路耗了。

兵書上說最好的運輸輜重法是就食與敵,可沒有戰爭與新被擊敗的敵人,就食一天兩天、十天八天沒問題,總不能吃一個冬天,烏梁海已經沒有不臣服於大明的部落了。

何況,萬曆也不認爲戚繼光的部隊有在冬季出擊的能力,像他準備的那套棉鐵甲,完完整整湊齊送至大寧城的只有兩千兩百具,而過去的戚家軍穿的並無最暖和的那件鴨絨胖襖,只有棉襖。

至於主司運輸之職的旗軍,棉衣更爲簡陋。

“不過咱們到底也是有些優勢的,土蠻諸部的棉衣可不如朕的兵馬,明年至少能在他們預料之中早動身一個月,這很重要。”

說着,皇帝擡手在身前認真道:“不過眼下,朕找你來有更重要的事,要你做。”

徐光啓二話不說起身行禮,道:“請陛下吩咐,小臣一定辦好。”

萬曆笑笑,擺手讓他坐下,問道:“不用如此緊張,不是什麼大事,朕聽說你把清華園那兩臺火德星君搗鼓壞,裝了一臺去鳥船上?”

“是。”徐光啓的表情卻非常興奮,就連身體都向前湊了湊,道:“小臣也並未裝第二臺,只是在鳥船原有蒸機上稍作改良,裝上了第二個氣缸,令其一左一右循環往復。”

徐光啓說着向皇帝擡起三根手指,道:“船速,快了三成,陛下。”

皇帝其實沒太聽懂所謂的裝上兩個氣缸是什麼意思,他習慣於將火德星君看做個活物,不存在把另一個人的胳膊接在這個人身上力氣就大了。

“等保定王這件事做完,朕會親自去看,不過現在,有兩件事比船重要。”

蒸汽船再重要,皇帝也並不打算在拿下帝國煤礦皇室專營前拿出去用,只要不拿出去用,那就是皇帝自己在清華園前湖上的小玩意兒,一個時辰四十里和一個時辰五十里,對他來說都沒太大區別。

反正如果他在船上,他都不會有任何感覺;如果他在水裡,不論怎麼遊都攆不上。

“朕打算找保定王,把他的莊田收回,租賃,不白收……地是朕的,但用他的地,給他交租金,你交。”

徐光啓前邊還高興呢,想着等皇帝去清華園看到他的成果肯定會大加讚賞,可緊跟着就怔住了:“小,小臣交?陛下,臣連在京師租套宅子的錢都沒有,拿什麼給保定王啊?”

“朕給你,朕有錢。”

皇帝很認真地告訴徐光啓他有錢這個事實,道:“你要開兩個廠,一個是罐頭廠,爲明年戚帥的遠征籌備軍糧;還有一個是鍊鐵廠,造符合規格的鐵軌、鐵輪子。”

“這兩個廠,你先代朕保管着,等到合適時機,朕就拿印璽給你蓋章。”

似乎徐光啓都不需要發問,皇帝就已經知道他要說的是什麼,擺手道:“不能讓朝廷幹,這會別管誰來,都會貪的,不能用官僚那一套,至少在成氣候之前不能。”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六章 試射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一章 丁家莊第三百七十六章 車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三十七章 死守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二十四章 狠毒第三十二章 禮物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十三章 廣城第三百九十章 墨灣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八十五章 吃奶有功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六十二章 煩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十三章 軍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五十四章 輜重第十四章 羔羊第一百二十二章 鹽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一百零六章 浪費糧食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九十一章 取捨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九十章 醫服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十章 走廣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二章 南洋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一百章 瓦罐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洋邏輯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吹灰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五十九章 初犯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八章 橋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
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六章 試射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一章 丁家莊第三百七十六章 車營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三十七章 死守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二十四章 狠毒第三十二章 禮物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十三章 廣城第三百九十章 墨灣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判斷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八十五章 吃奶有功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五十一章 文化第六十二章 煩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十三章 軍法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五十四章 輜重第十四章 羔羊第一百二十二章 鹽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一百零六章 浪費糧食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六十五章 來換第九十一章 取捨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九十章 醫服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十章 走廣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二章 南洋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一百章 瓦罐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洋邏輯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吹灰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五十九章 初犯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八章 橋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