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三軍

bookmark

“莫氏殺我使者,他們的運道終了。”

陳沐在軍府衛幕僚司背朝輿圖這樣說着,在他身後壁掛着莫氏先祖莫登庸在嘉靖年間投降明朝時獻上的地圖。

安南屬於明朝的歷史要追至鄭和下西洋,永樂朝兩件大事,除了下西洋,西南另一重大戰略決策就是違背祖訓中‘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訓令’的祖訓,向安南國開戰。

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吹牛大戰,安南史記中記載此戰明軍八十萬出鎮南關,大越以七百萬拒之,不能力敵,明軍攻入升龍,‘擄掠女子玉帛,會計糧儲,分官辦事,招集流民。爲久居計,多閹割童男,及收各處銅錢,驛送金陵。’

就這樣,經過這場記載中動員兵力‘七百八十萬’的大戰,安南成了後來的交趾布政司,張輔離開一次,地方就反叛一次,駐軍八萬,年耗銀百萬兩,僅能收得賦稅七萬兩。

其實這場仗雙方動員兵力也就三十萬,安南動二十一萬。

待到明仁宗、宣宗之時,政策全面收縮,打下的安南已經成爲無底洞,乾脆收縮不要了。

自數十年前,莫登庸篡黎朝大位守備升龍,黎氏舊臣以清化割據南方,使安南進入南北朝對抗時代。

在莫登庸北方,還有明朝這個敵人,什麼時候廣西開始興兵,莫登庸就到鎮南關下邊跪着,把地圖全交上去,有爭議的土地一併獻出,明朝就收兵不打,莫登庸再回頭揍黎氏舊臣。

這樣的把戲一度把嘉靖皇帝逗得很高興,封莫登庸安南都統使,就這樣,莫登庸對外稱大明安南都統使,對內建元稱帝,管制安南幾十年。

過去莫氏和明朝的關係一度比較融洽,如今正值莫登庸玄孫莫茂洽在位,國中有大將莫敬典,一度進攻南朝兵圍清化,也許僅需一次大戰,就能將黎氏舊臣趕盡殺絕。

“這個節骨眼上,殺我的人,可不明智。”陳沐掃視室內端坐衆將,道:“打不打的主意我拿了,怎麼打,諸位兄長來拿主意。”

陳沐沒辦法,能給他提供幫助的葡萄牙人並未進入到安南境內,有關安南的情報都來源於廣西布政司,除了手上一張地圖其他全靠猜,這種時候他和劉綎的作戰思想是一樣的。

座下有陳璘與侍立一旁充滿好奇的兒子陳九經,面容堅毅的白元潔、摩拳擦掌的鄧子龍,當然也少不了講武堂出身的張世爵與南洋軍府老砥柱邵廷達呼良朋等人。

最後的末坐上,則坐着與諸般大將同處室中渾身不自在的林滿爵與林曉。

“陳帥,朝廷調令還未發出,此戰如何,當下還懸而未決,僅有一事亟待解決。”

聽到白元潔肅容言語,陳沐頷首問道:“兄長請說,何事?”

老白眨眨眼,看看陳璘與鄧子龍,又擡頭看向陳沐,道:“這一戰,不能再讓白某運籌輜重了!”

此言一出,堂上諸將笑作一團,南洋軍府數年來作戰多次,基本上各將也算各司其職,鄧子龍次次做先鋒、陳璘次次掌中軍、白元潔次次管後勤。

“哈哈哈,白帥,你是廣東都指揮使,你不管運籌輜重,誰能管?”

陳璘大笑着對白元潔落井下石,卻見白元潔正色道:“確實如此,過去白某在廣東,此事當仁不讓,但此戰並不用廣東輜重,要從廣西、馬六甲、占城作戰,不需白某運輜重了。”

陳沐面帶笑意點頭,向後看看,問道:“呼將軍,調你入廣西統制沿海輜重,白帥率廣東兵船屯瓊州扼珠池如何?”

所謂的珠池是指後世的北部灣,也就是廣西漁民經常與莫氏、黎氏兵船開戰的海域,從瓊州最西到紅河口,五百里航程。

“只要白帥扼珠池,輜重、兵船則可運至黎氏轄地,並能擾襲敵軍沿海,這場仗我等不打什麼堂堂之陣,那些戰事讓黎氏舊臣去打,軍府外務司已經派人去清化與黎氏舊臣接觸,告知其我欲討伐莫氏的消息。”

“這場仗的目的是拿下紅河,疏通要道,並懲罰莫茂洽,但不是爲滅亡莫氏,更不是扶植黎氏舊臣。”陳沐以竹鞭在身後地圖畫出幾個圈。

“南方黎氏舊臣勢弱,清化的鄭鬆、宣光的武公紀,還有阮、黎等姓氏,割據各地,名義上共尊後黎主,實際互不同屬僅與莫氏相攻。”

陳沐笑笑,更多的話並未說明,麾下將校已頷首瞭解他的意思。

陳沐壞的很,雖然用他的話說自己整天干的都是拯救世界的大事,但實際上拯救的大明的世界與大明的子民,這些拯救和別人是沒關係的。

就像此次籌劃進攻莫氏,其實只是因爲莫氏把他派去的使者殺了,並且他需要河道與陸路來打通向雲南的輜重路線,可不是要幫安南統一,更不是要將那片土地收入大明版圖。

至少實際上不是這個目的。

殷鑑不遠,納入版圖治理安南,是入不敷出的事情,他自然不會再做這種事。

在他奏報給朝廷的手本中,就提議請下數道詔書封賞,先軍事入駐護衛河道沿岸,之後再分封各地權臣,進一步加劇割據勢力,並依靠強權使地方安穩幾年。

兩三年的時間,在陳沐看來就夠了,之後他們打他們的,只要南洋軍府依然能在那片土地上得到想要的一切,沒必要去統治。

不過,事情的進展出乎陳沐的意料,朝廷比他想象中要激進得多。

正當陳沐在幕僚司與將校議事時,門口親兵奉上書信,陳沐在幕僚室外看過張居正親筆書信後,攥着拳頭回到幕僚司。

“朝廷,下令了,我等可以好好議一議對安南的戰事,兵部議事,對這場戰事就一個命令,快。”

“兵部擬三方合進討滅莫氏,升龍南部沿海爲我等南洋軍府攻伐之地,駐軍雲南的劉帥向南與宣光武公紀合兵,廣西俞帥出鎮南關,最終三軍匯合於升龍。”

“陳某的小陰招兒,不好使咯!”

陳沐攤攤手,爲妄自尊大的莫氏政權默哀片刻,道:“諸位開議吧!”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二百零九章 成本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道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五章 生長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十五章 大海第四十章 聯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十七章 聯軍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二十章 驛站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十八章 告狀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三十章 營房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九十二章 殘兵第六十五 換鐵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三十章 問詢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四百四十四章 有毒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四十章 讓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八十章 剿匪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七十章 軍心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十六章 欽天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九章 艦隊第六章 大米第十章 學習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八十九章 鼓腹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二百六十九章 發愁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九十一章 情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一百零四章 兼併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十五章 軍宅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日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二百零九章 成本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三章 道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五章 生長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十五章 大海第四十章 聯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十七章 聯軍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二十章 驛站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十八章 告狀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三十章 營房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九十二章 殘兵第六十五 換鐵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三十章 問詢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四百四十四章 有毒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四十章 讓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八十章 剿匪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七十章 軍心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十六章 欽天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九章 艦隊第六章 大米第十章 學習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八十九章 鼓腹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一百一十二章 本分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二百六十九章 發愁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九十一章 情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一百零四章 兼併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十五章 軍宅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