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廣稅

bookmark

從來沒有哪場戰爭,像發生在呂宋的明西戰爭一般令廣州府感到緊迫與危機,以及伴生的機會與財富。

兩廣是向來不缺少戰爭的,而近些年,大約同樣以一年兩次的頻率發生在這片土地上。不論是興起波及十數萬人的叛亂,還是成百上千的賊兵掠地,當地人似乎已經習慣這樣的戰事。

官兵與賊人打他們的,百姓的日子該過還是過,無非是受到波及時遷徙逃竄,等戰事結束再走回故地,對生活從來沒有持續長久的影響。

但這場仗不一樣,他們沒看見戰爭,最近的戰場在千里之外孤懸的海島上,卻讓廣城產生戰爭近在咫尺的錯覺。

在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議論這場戰爭,彷彿一切都與他們有關一般。

但他們和這場戰爭是沒有半點關係的,他們與戰爭之間最大的關聯,在於陳沐。

從戰爭籌備階段至九月,半年時間裡廣州府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新會海岸,那裡過去與南洋衛港隔海相望,鳥不拉屎的地方只有陳將軍廟的光芒照耀着那裡飽受倭寇掠奪的窮苦漁民。幾個月裡大量商賈與貴人涌入,在那裡劃地爲廠,僱工造船。

攀上南山,向海灣望去,一眼望不到邊到處是大船骨架,數不盡的工人像螞蟻般勞作,在這裡能找到福船、廣船、洋船鯊船甚至漕船,一切船艦形制都能在新會南部海灣找到。

隸屬南洋衙門的官辦船廠大量建造體型龐大的戰船,催生當地民間船廠爲運輸木料鐵器而建造的大型民船貨船。貨船訂單供不應求,造好的貨船立刻就被提走,遠的走向西南購入造船所需木料,近的則去往南海縣,提送鐵料鐵器。

在南海縣,以佛山鎮爲中心的鐵器作坊已蔓延開來,官府的支持下小鐵坊爲了求生開始互相兼併,因爲更多原本不做鐵業的閩廣豪商已進駐佛山,他們帶着外地的技術與僱工,在南海縣開廠鍊鐵。

只要造鐵達標,根本不必擔心賣不出去,因爲他們面向的是大明南洋的戰爭巨獸。

與上面相比,香山縣就要溫柔的多,這兒的支柱是紡織廠,濠鏡運來印度的大量棉花,在這被集體作業的紡廠做成棉線、棉線成爲棉布,裝運上漕船與海船。

各式各樣的工廠需要龐大人力,儘管各地工廠都從南洋衛軍器局購入或自行製作水力大紡車、水力鍛錘、水力鋸木等器具,看上去製作所需的工人是少了,但總人力卻並未減少。

水力大紡車讓一個工人能看三架甚至四架織機,而大明原本的織機產量就已經很高,生產力進步帶來產量大幅提升的結果就是原有的材料運力已經跟不上了,需要更多人力來投入運輸或者說後勤工作。

廣城百姓是相對開明的,但這也比不上這座正在發生變化的大都會所需要的人力,原有的無田、無業者越來越少,接着更多原本務農的佃戶也投入僱傭生產當中。

陳沐計劃裡的人力短缺很快就發生了,但並不是他想象中那種出現的方式,而是來自總督衙門殷正茂八月份的一封手令——廣人每戶參海事僱工者僅可出一丁,僅一丁者不得參與海事僱工。

有人不種田了,因爲一家人種田獲利並沒有一家人做工賺得多,省府和南洋衙門交叉管理帶來的結果就是原有的祖宗之法在此時不是那麼地好用,就連有些軍戶都逃進工廠做工,更不必說其他人了。

殷正茂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廣東產糧本就不多,每年的米價都要看廣西的糧食價格。如今廣州府的百姓開始不種地,帶來的影響肯定巨大,這不是葡夷從越南運來幾大船米就能解決的。

短短半個月,各地開廠僱工的商賈就紛紛乘船上南洋港找白元潔抱怨,白元潔又能怎麼辦,他只能一邊寫信給陳沐,一邊找廣州知府周行商量辦法。

“白某一介武夫,也不是受了金銀纔來尋知府給商賈辦事,白某纔不在乎他們是賺是賠。”

白元潔最近瘦了,整天操持陳沐留下的爛攤子,既要管輜重運輸、又要管戰船火炮軍械的打造、還要看着旗軍約束他們,更別說還有與葡夷的商貿易賣戰利,整天忙得腳不沾地,不是坐船就是騎馬,苦不堪言。

他坐在知府衙門裡,擡手點點茶案,道:“但商賈斷了貨,輜重供不上,不行。”

陳沐的南征很有趣,從資歷上來說,他其實是沒有資格領導一場這種規模的戰爭的,或者說是領導他想象中的戰爭。他爭取到這個機會,就是一切供應來自民間。

廣州府不管、兩廣官府也不管,至多有廣東都司的軍戶參與,其他的都依靠商賈。

兵糧他要自己買、軍器他要自己造,日益龐大的需求在廣州府形成由民間商賈到戰事的閉環。在他的預料中,廣州府早晚會人力短缺,但不是這樣。

周行點頭,他苦笑着搖頭道:“這些事都沒有前例,南洋大臣是給周某出了難題,國朝一貫重農,如今百姓重利輕農,蜂擁務工數萬家,廣城的田地都荒了。”

“陳帥雖說能加商稅,也確實讓船、鐵、布行凡通海外者依市舶百抽十五,但如今許多商行稅不好收,有些好欺負的,當地收二遍稅甚至三遍,根本經營不下去;有些難收的,連一遍稅都收不上來。”

如今在廣東開廠經營的商賈構成太過複雜,既有閩廣海商、也有揚州鹽商,更別說還有北地的張、王等大族,有些商人是可以直達天聽的,連地方督撫都奈何不了他們。

“事情,我已奏上手本,發往內閣,希望能在廣城新設稅法,定爲海事港,但尚不知閣臣會作何考慮,也不知周某這廣州知府還能不能接着做。”

周行故作輕鬆地笑笑,對白元潔道:“商賈之事,白指揮使如今擔憂是爲時過早,廣西叛亂平定,軍門早有成竹在胸,不要多久,就會從他處指引流民至廣城做工。只是這稅事,就勞請指揮,多與商賈溝通,誰都不想壞陳帥大事——他們再不交稅,周某別無他法,只能殺了。”

早上好!

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三十四章 大風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八十五章 辦事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五十章 增兵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八十章 疾風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三百章 鄉約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三章 黑話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三角貿易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十三章 廣城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五十章 野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一百六十九章 揭竿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十九章 硫磺第九十二章 脫繮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薑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一百二十九章 歡迎再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十二章 臨戰第一章 不閱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五十四章 時間第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三章 狗剩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九十六章 三眼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七十八章 搭救
第八十八章 火海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三十四章 大風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八十五章 辦事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五十章 增兵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八十章 疾風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三百章 鄉約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三百八十一章 課程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三章 黑話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三角貿易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十三章 廣城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五十章 野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一百六十九章 揭竿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十九章 硫磺第九十二章 脫繮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二百四十八章 推理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薑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一百二十九章 歡迎再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十二章 臨戰第一章 不閱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五十四章 時間第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三章 狗剩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九十六章 三眼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七十八章 搭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