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五島

陳八智終究年輕,陳沐對他獨登日本並不放心,況且這義子的軸脾氣,就算放人過來恐怕也無法交心聯手,還擔心會起到反作用。

乾脆他就把另一個更軸的傢伙從廣州府大牢裡放出來了,其實放出王如龍對陳沐而言一直不是難事,戚繼光早在好多年前就能輕鬆把他放出來。

王如龍的關鍵問題不在怎麼放,而是放出來之後把他弄到哪裡去。

在大明,把他放出來從來不是一件好事,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

放出來容易,沒兩年再犯個錯,弄不好直接被殺掉了,還不如關在牢裡或者軟禁着,好吃好喝伺候,雖然沒自由但活着呀,還能領着參將俸祿,一月三十五石米,一年到頭刨去吃穿還有上百兩銀子花着。

自由重要嗎?

這世上大多數人拼死奮鬥,還不是因爲沒有混吃等死的資格。

但王如龍不是混吃等死的人,他有遠大志向,就是必須搗亂,不能讓別人舒服。

王如龍和陳八智湊到一起會是什麼化學反應?這倆人單拿出來,破壞力都基本與三萬大軍持平。

“王參將,父帥命我謀取長崎或其他港口,正逢西夷入龍造寺,所以我打算先將龍造寺剷除,再謀取長崎。”陳八智在露天的大營中讓王如龍觀摩他的軍團,擡手指向遠處草野城,道:“眼下正等松浦隆信派人接洽,他早晚要派人來的;至於九州,勢力複雜,陳某是沒打算的。”

先前與鍋島直茂的戰事中,陳八智就察覺前軍將領才能參差,不,是差差差差,畢竟都是總旗火速升遷至百戶,又沒有他爹那樣的天縱英才,帶兵練兵還行,前線作戰有些勉強。

如今王如龍來了,算是正合他意,剛好能有個前線大將。

“什麼隆信,是此地知縣?”王如龍皺着眉頭,滿臉好大不樂意,道:“小小七品,不出城迎接已是無禮,還不將輜重送來,將軍露宿荒野等待三日?”

陳八智對王如龍這番言論詫異極了,下級文武官吏,有沒有陳沐的影響其實在對待外洋在認知上有非常鮮明的區別,就是你我之分。

如八爺等人,他們都很清楚國與國的區別,但王如龍不知道,或者說知道但並不覺得有區別,這世上朝廷只有一個,叫中國或天朝,如今的國號爲明,年號隆慶,其他的統稱四夷,或是外番。

你跟他講幕府政體大名制度,他不明白的。

他就覺得平戶島這麼大的地方,住在城裡的武士老爺應該叫知縣,正七品穿綠袍戴烏紗帽,旁邊還得有倆副手,一個叫縣丞一個叫主簿。

別的都不算數,錯了!

王如龍的胡言亂語陳八智不在乎,但他現在被王如龍一說,也覺得心裡不爽——我驅走敵人,救你一命,你該出來見我吧?等了三天還沒來,你是在小閣樓兒裡忙啥呢?

“我知王參將的意思,但打這座城很難,而且沒必要。”陳八智帶王如龍邊走邊說,對左右下令道:“把收集的兵器拿出來。”

隨着陳八智下令,在堆積如山的戰利外,一排兵器被挑揀出來,陳八智向王如龍介紹道:“他們使用最多的是這個,竹槍,槍長五尺至丈,槍尖都很長,一尺綁有幾根木枝,我想是意在不至深陷,易插易拔,當爲臨時徵召農兵所用。”

“農兵多軍士少,農兵穿戴甲冑與倭寇無二,五花八門,但大多都有腹甲。”陳八智怕王如龍不能理解,揮手在自己胸腹比劃着,指另外幾種槍道:“有鐵槍頭的也很多,他們槍刃長,既能刺也能挑,槍頭後還有一段無刃鐵桿,用木楔與槍桿榫卯,複雜實用。”

“還有幾匹馬,咱沒馬,那些馬我賜給傳令兵了,留着王參將估計看不上。”陳八智看着王如龍魁梧身材,估摸着他叉開腿就能翻身上馬,而且讓他這種年至五旬還嚷嚷着要穿重鎧持長刀的魁梧大漢騎倭馬……陳八智搖頭道:“對你對馬都太殘忍。”

其實登陸平戶後陳八智一直挺想回去的,要不是聽說尼子家有礦,他真覺得齊行長他爹腦子壞了。

就算讓齊正晏和松浦隆信換換位置,估計松浦隆信更高興,他覺得草野城裡最大的武士老爺在伙食上估計還不如王如龍前幾年在廣州府當獄霸的那段日子滋潤。

腦子是被驢踢了纔想到這來當兵頭。

王如龍看着這些兵器,內心毫無觸動,朝草野城看了一眼,道:“打下來吧,這縣令挺不是東西,百姓連大米都吃不上,摻蘿蔔吃,打下來找陳帥要個縣令,來時候我聽說朝廷要給南洋派些進士舉人,不差人治理。”

王如龍越說越上勁了,道:“到時九島設府,既有陳帥要軍港,也有各處縣官徵收賦稅籌謀軍糧,一路向東徵過去,就能取得銀山。”

來之前陳沐是專程寫了封信,告知其自己戰略意圖,用貿易與少量支援來控制大名取得銀山,還附送了一份非常不精細的關西地圖。

但王如龍顯然沒記住什麼貿易什麼支援,他就記住了結果,取得銀山。

取得銀山的過程也在其腦海極其簡化——打過去。

不得不說這挺合陳八智胃口,與鍋島直茂一戰讓他清楚敵我戰力上的差距,讓他也傾向於直接將戰線推至石見銀山,這比什麼智謀、貿易、合縱連橫看起來都容易多了。

但後遺症更大,關鍵是他爹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不行。

“再等等。”

不用他等了,等了三天,尤其看着明軍登島後兵馬四出,松浦隆信坐不住了,派出親信至營地接洽,帶來自己的禮物與感謝,前來問詢明軍登島的意思,在聽說陳八智需要一個港口,並準備報復龍造寺家扣押商賈之後,毫不猶豫地將五島劃給明軍,以換來接下來戰事中的攻守相助。

“五島比平戶還大,上面有汪直過去修的大港,就有一個問題,島上有很多倭寇。”

但這是問題嗎?

陳八智傳信李旦,讓這位義兄帶施和去收攏島上倭寇,同時諸軍拔營登船,一旦談不攏就強行攻島,奪取土地。

第一百二十一章 劃地第三章 直房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九章 蒙田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十三章 神威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二章 亂象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四章 鳥銃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十七章 玳瑁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九章 艦隊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十六章 主教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二百六十三章 熊貓眼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九十章 番薯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十四章 大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三角貿易第十七章 標準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八十章 準備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五章 競賽第八十五章 畫圖第六章 試射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一百零五章 傭兵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二十章 軍堡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三十一章 仇恨
第一百二十一章 劃地第三章 直房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九章 蒙田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十三章 神威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二章 亂象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四章 鳥銃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十七章 玳瑁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九章 艦隊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十六章 主教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三百七十三章 枷鎖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二百六十三章 熊貓眼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九十章 番薯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八十八章 督撫第十四章 大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三角貿易第十七章 標準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八十章 準備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八十二章 仰光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五章 競賽第八十五章 畫圖第六章 試射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一百零五章 傭兵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二十章 軍堡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三十一章 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