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交心

離開林總的住處,楊震的後背都已經被汗水打的溼透了。明顯不善言辭的林總找人談話歷來都是直來直去,從不會拐彎抹角。即便是宣佈天大的事情,也是乾巴巴的照本宣讀。而正是這種直接的談話,卻是總讓人感覺到更大的壓力。因爲你不知道他下一步要說什麼。

要不是後世便熟知了這位戰神的脾氣秉性,知道與他談話,哪怕是晉升也很難讓人感覺到愉快和放,有了一些心理準備,楊震恐怕會更難受。

但今兒給楊震帶來壓力的卻不是林總這個談話人,而是中央所做的這些決定。中央的這些決定他從來都沒有想過,更沒有去琢磨過。面對東北三個省委相互獨立,缺乏統一調度與協調的情況,中央重新設立一個統籌三個省委工作的機關,這個在楊震的預料之中。

但總指揮徹底的退出二路軍,以及中央對三路軍的調整卻是他從來都沒有想象過的。尤其是中央撤銷二路軍,將原隸屬二路軍建制的吉東軍區直接升級爲戰略單位,更是他沒有想到的。

中央對抗聯,尤其是二、三路軍整改的動作如此之大,原因是什麼?楊震卻是始終琢磨不透:“難道真的是有如自己所想的那般,中央在對抗聯之中親蘇,以及有蘇聯背景的派別進行清洗。可從林總的話中聽着又不像?

瞎想了半天也沒有琢磨透中央意圖的楊震,卻沒有想到在離開林總處不遠,就遇到了知道他被林總派人請走後,專門在附近等候他的總指揮。

看着一臉疑惑的楊震,總指揮指了指邊上的山路道:“事情你都知道了吧?好了,別想太多了,你就安心研究你的軍事問題吧。不過現在既然沒有事情,咱們一起走走如何?”

對於總指揮的邀請,並未從平靜無波的總指揮臉上看出什麼失落神色,此時正想和總指揮找機會單獨談談的楊震點了點頭道:“也好,自從從老黑頂子秘營北上到現在,咱們兩個已經有大半年沒有一起單獨散步了。趁着這個難得的機會,正好一起走走。”

接受了邀請的楊震與總指揮並肩沿着司令部旁邊的一條山路,慢慢的走上了山,只是上山的途中兩個人誰也沒有先開口,顯得很沉默。而在他們身後,小虎子與總指揮的兩個貼身警衛員,也不敢打攪他們兩個人,只是遠遠的跟在後邊。

直到走到山頂,看着遠處幾乎是無邊無際的羣山,自上山後一直沉默的楊震才先開口。楊震的語氣很誠懇的道:“我已經請示中央,要求您繼續兼任軍區第一政委或是黨委第一書記。如果中央批准,我希望您不要拒絕。”

“我很年輕,整個部隊也顯得過於年輕。雖然年輕人不缺乏熱情,但是卻沒有您的沉穩與氣度。年輕是好事,可以有遠大的理想、抱負,更有不受限制,可以說天馬行空的思維。最大的優點便是思想不僵硬,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有創造性。”

“這放在科學研究上,年輕是一件好事。但作爲一支軍隊若是從上到下都過於年輕,很多的時候也是一個致命的缺點。對於一支軍隊來說,他需要的不僅僅是年輕人具備的冒險精神與激情,更多的時候他需要長者的沉穩與成熟。”

“一時的熱情過度會燒燬一個人,更會燒燬我們百戰所換回來的一切。而您的沉穩與氣度,正是我們最需要的。很多時候可以幫助退熱,使得這把火不會傷及我們自身。總指揮,我離不開你,部隊離不開你。”

聽罷楊震這些相當誠懇的話,總指揮沉默良久後道:“我可以答應你,如果中央同意,我會暫時兼任軍區的第一政委或是黨委第一書記。但這只是一個掛名,實際事物還是要依靠你與延平兩個人。”

說到這裡,總指揮制止了楊震想要說話的舉動道:“其實你不要誤會中央,這次辭去二路軍總指揮是我早在江北就與中央代表提起的。我感覺隨着東北地區抗日鬥爭越來越殘酷,我們這些做軍事指揮員的很多時候都更應該換一個思維的方式。”

“與其整個形勢在自己手裡面越來越被動,還不如交給更有能力、更有幹勁的人去做。你雖然年輕,但你比我要有能力的多。你的那些作戰模式,很多我都沒有看到過,甚至連聽說都沒有聽說過。二路軍在你的手中不僅在短時間內恢復了元氣,甚至更加發展壯大。”

“早我就說過,在聯繫上中央後,會將總指揮一職交由你擔任。我給你擔任政委,在必要的時候爲你把把關。正像你說的,幫助你再成熟一些。”

“但我沒有想到,此次中央的決心會下的這麼大,將我調任新成立的東北局任第一書記,負責全東北的全面工作。說實在的,我現在感覺壓力倍增。東北黨組織被日寇破壞嚴重,地方政權幾乎是一片空白。我這個連家底都沒有的第一書記可謂是白手起家。”

“不說三路軍現在所在的鬆嫩地區、一路軍所在的東南滿地區,就單單說我們現在所在的下江地區,我們甚至連一個最基本的村級政權都沒有。所有的工作幾乎全部都要從頭開始。尤其在聽到中央代表講解關內是怎麼創建穩固抗日根據地後,我的壓力就更大了。”

“今後我的工作要逐漸轉向地方,對於軍隊的事情實在沒有精力去兼顧。所以我在中央提出撤銷二路軍建制後,決定不在新升級的吉東軍區任職。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地方黨組織的恢復與建設上。”

“經過大半年的融合與並肩戰鬥,部隊中的一批人才現在已經可以說快速的成長起來。李延平雖然在政工方面還稍微有些稚嫩,但性子沉穩有餘,在給他一段時間,足可以接替我的工作。郭邴勳雖然不是黨員,但一向兢兢業業,又熟悉參謀業務,一直就是你的好幫手。”

“而從三路軍被你強挖過來的高禹民,地道的黨政幹部出身。十九歲就開始擔任黨支部書記,二十歲任縣委書記,二十一歲便擔任下江特委書記,又在北滿省委負責過宣傳工作。雖然年輕,但政治經驗豐富,作爲政治部主任,可謂是得心應手。”

“而三個團長,王光宇性子沉穩,是經歷過多年游擊戰爭考驗的老幹部。劉長順作戰勇敢,是一員猛將。杜開山作戰靈活多變不拘一格,是大將之才。三個人各有各的特點,都是能擔大任的幹部。”

“除了他們這三個團長,還有王效明、崔石泉、柴世榮、馬春生等一大批久經考驗的幹部都是難得的人才。有他們幫助你我真的可以放心了。可以安心的將主要精力,轉移到地方工作上去。這也是我向中央請求不在擔任吉東軍區政委的原因。”

說罷,總指揮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有些感慨的道:“新東北局成立是一件好事,他改變了原滿洲省委被解散後,三個省委各自爲戰,一盤散沙缺乏統一指揮的局面。可以統一指揮、部署整個東北地區的抗日工作。只是我沒有想到中央會任命我爲這個第一書記。”

“前天在陪同中央代表團參觀兵工廠的時候,中央代表與我單獨談話的時候,我也被嚇了一跳。得知中央決定後,我曾再三向中央代表請求,我無德無能,無力擔當如此重任。希望中央能夠派遣一名德才兼備的人來東北。我願意作爲副手全力協助他做好工作。”

“只是中央代表態度堅決,明確表示中央已經下了決心,是絕對不會更改的。他再三強調,中央所做的一切都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希望我能夠堅決服從命令。而且他也和談到中央對東北黨組織的調整以及各項工作的安排。”

“他之所以提前找我談話,是希望我有一個心理準備,好好考慮怎麼樣儘快的展開工作。以便提早的儘快進入狀態,完成中央的交待的各項工作。”

聽到總指揮兩天前就知道了這一切,楊震微微一愣後,苦笑道:“總指揮您的嘴巴可真夠嚴實的。您怎麼不早和我說一下,哪怕是稍微透露一點風聲也行,至少讓我有一個心理準備。”

對於楊震有些埋怨的語氣,總指揮笑了笑不在意的道:“你這兩天忙着給偵察營改裝,訓練狙擊手熟悉蘇制狙擊步槍。就連陪同中央代表團參觀兵工廠與羣策山、興山兩大基地的事情都丟給了我和延平,那裡有空讓我和你說這些啊。”

“況且中央代表也和我說過,他們會選擇適當的時候與你談話的,讓我先不要將這些消息透露出去,以免引起部隊情緒的波動。再加上這兩天忙的沒黑天,沒白天的。訓練回來累的倒頭就睡,我那裡還忍心在打攪你?”

聞言,楊震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之前沒有專業狙擊步槍,只能是使用精度高一些的三八式代替。現在有了,就急着儘快形成戰鬥力。總想着時間不等人,也沒有想的太多。”

提到正在改裝的偵察營,楊震突然想起一件事,連忙道:“總指揮,兵工廠是您一手組建的。咱們可得說好了,您要是真的決定今後在吉東軍區務虛的話,別的您可以不管,但兵工廠那一塊您可不能撒手不管。彭定傑和張鎮華有工作能力,但軍工這一塊還差一些。”

對於楊震的請求,總指揮微微一笑道:“我不是早就說過嗎,給你們當好大管家。你放心,兵工廠的事情我不會撒手不管。不過我現在是東北局第一書記,管轄權可不單單是吉東了,可是面向全東北了。”

“這東北又不是吉東軍區一家,還有一、三兩路軍。現在除了你們這吉東軍區之外,那家都是武器彈藥奇缺。我既然是東北局第一書記,這一碗水得端平不是?等今後兵工廠的產量上去了,我可先說好了,你小子不能吃獨食。”

對於總指揮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的話,楊震笑道:“總指揮您可不帶這樣的。這剛一高升,這胳膊肘就向外拐。這兵工廠可是我們一手組建的,那些機器設備可是花了我們大價錢才弄回來的。您可不能當成唐僧肉啊。”

不過玩笑歸玩笑,但對於總指揮話裡的意思,楊震卻是認真的回答道:“總指揮您放心,我不是那種小家子氣的人。我這個人眼皮子雖然窄了一些,但自信大局觀還是有一些的。孤木難撐的道理也是懂得的。沒有了一、三路軍的配合與協助,只憑借我們自己,再能打也是也是難以成氣候。”

“這一點總指揮請您放心。我已經通知彭定傑與張鎮華,已經調集部分庫存武器彈藥。等一路軍抵達就給他們換裝。還有三路軍的我也已經預備出來,等他們回去的時候,也會給他們帶走。不用等兵工廠的產量上去,現在我們就可以負擔他們部分的彈藥需求。”

對於楊震的答覆,總指揮點頭道:“我曾與中央代表說過說你大局觀強,現在看來我果然沒有看錯人。三路軍現在人數雖然不能與鼎盛的時候相比,但也有四百多人。一路軍還有千餘人。除了留守部隊之外,北上的至少還會有六七百人。”

“這加在一起足有上千人的裝備,說實在的一下拿出來,我都有些心疼。你卻早就已經預備好了,這個可是相當的難得啊。我還聽彭定傑和我彙報,你曾在董平南下的時候,叮囑他將老黑頂子秘營的位置移交給一路軍。以便在他們主力北上之後,留守部隊能有一個休整的地方。”

“先不說別的,單就這一點就說明你考慮的比我全面。日僞軍現在雖然因爲被我們前一段時間打的痛了,而暫時停止了對我們的清剿,轉而採取封鎖的政策。但卻加大了對南滿的圍剿,一路軍的處境很艱難。”

“在他們主力北上後,留守部隊因爲失去了支援與策應,所處的環境會更加艱難。你將老黑頂子秘營轉交給一路軍,可算解了他們留守部隊的燃眉之急。但從這點,我就沒有看錯人。”

對於總指揮的稱讚,楊震搖搖頭道:“我倒是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看到兄弟部隊陷入困境,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拉上一把。雖不能從根本上從根本上幫他們擺脫困境,但至少可以緩解一下他們的難處。”

說到這裡,楊震略微猶豫了一下後對總指揮道:“我看昨天林總與三路軍的同志談完話後,他們的那位總司令的情緒一直有些低落。您是不是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勸一勸。您與他們並肩戰鬥多年,之間很熟悉。現在又是他們的直屬上級,有些話比我說更合適一些。”

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師團餘部的爭執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三百章 我不是田登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到了收穫時刻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二百八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國人民在關注着我們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三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3)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其昌的要求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三百七十章 堅持與反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亂和轉變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十七章 計劃(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雙城(四)i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帥而不是將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三百一十八章 楊震的自信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
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師團餘部的爭執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諾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三百章 我不是田登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一百七十六章無處使力的感覺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三百七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關鍵的問題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到了收穫時刻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二百八十八章 後生可畏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國人民在關注着我們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三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3)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其昌的要求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三百七十章 堅持與反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亂和轉變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十七章 計劃(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雙城(四)i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二百四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帥而不是將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二百零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是有利的時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三百一十八章 楊震的自信第二百八十八章 祁志標的冒險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戰後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