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

更何況楊震還希望通過他,去做別的教授工作。一旦自己答應,也就意味着國內最精華理工類教授,很大部分將放棄關內的學校,來到東北工作。葉企孫先生很清楚自己在國內高等教育界,尤其是在大學理工類教育界的威望。

如果自己開口,在加上這裡給予的優厚待遇,以及可以學以致用,很多人都會選擇留下來。但是這麼一來,此刻已經轉移到大後方的幾乎所有國立大學,將會失去一半以上的優秀講師和教授。

他相信楊震給予的那些承諾,留在東北的教授會得到最好的待遇,會在學術上有自己的廣闊天地和一番作爲。但教授們的衣食無憂,卻是以關內諸多莘莘學子,失去了一批,甚至是一大批優秀教師爲代價換來的。

眼下國內政治環境的急速惡化,讓眼下東北與大後方幾乎沒有任何可以直接往來的可能性。留在東北,也就意味着放棄關內的職責。這是關係到整整一代中國人,在高等教育可能會出現斷檔的大事。這焉能不讓這位視學生爲生命,視教書育人爲天職的教授感到猶豫?

葉企孫教授沉默下來的同時,在葉企孫教授另一邊,似乎還沉浸在第一次聽說堂堂軍區一號首長,曾經跑去清華蹭課,還差點沒有成爲自己學弟的熊大縝,則是一臉稀奇古怪的看着楊震,心裡面不知道再想着什麼,只是臉色卻是變化多端。

至於袁芷若,則坐在另外一邊靜靜的看着楊震,一邊在把玩着手中的鋼筆,一邊一樣不知道在想着什麼。幾個人都不說話,一時之間這間不大的房屋之內,顯得有些沉悶異常。直到被李延平請過來的幾位先生的到來,這種沉悶才被打破。

聽到幾位先生都到了,楊震連忙起身親自到門外將這些眼下中國科學界的泰斗給迎進來。相對於沒有一下子想起來楊震究竟是誰的葉企孫教授,第一個在李延平帶進來的吳有訓先生則明顯比他的記憶力要好的多。很明顯在見到楊震的第一眼,他就認出了楊震。

他一見到楊震,第一個表情就是滿臉吃驚。指着楊震你、你的,半天也沒有說出來話。半天才道:“我聽說你不是去延安參加八路軍後,在華北犧牲了嗎?我當初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還擔心葉先生因爲失去你這個原本準備收入門下的關內弟子而難過,都沒有敢告訴他。你怎麼在東北?什麼時候過來的?”

還沒有等楊震回答他,吳有訓先生自己卻是突然想起今天這麼晚還被接到這裡來的原因,猛然間想起什麼後,臉上的表情更加驚訝的道:“你不會就是現在的那個抗聯總司令吧?你不是叫楊繼善嗎?什麼時候改名叫楊震了?”

這位吳有訓先生,不僅記憶力要好的多,而且要比葉企孫先生消息靈通的多。他不僅第一眼就認出來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就是六年前放着北平大學法學院的課不去上,整天跑到清華蹭課聽的那個東北流亡學生,還知道他曾經犧牲過。

見到自己的同僚兼好友,滿臉異常吃驚的表情,葉企孫教授只能苦笑道:“怎麼樣,你也嚇一跳吧。不過你比我要強的多了,一眼就認出來了。他要不是自己提起,我根本就不敢認了,只是覺得他異常面熟而已。”

“我之前做夢也沒有想到,我的那些只會耍筆頭子,在實驗室裡面搞實驗的學生裡面,還出了這麼一位赫赫有名的戰將。這可真是白雲蒼狗,世事多變。真不知道是時代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代。”

聽到二位先生的對話,楊震摘下軍帽按照剛纔給葉企孫教授的規格,又深深的給吳有訓先生行了一個大禮道:“不管我是什麼人,無論我坐到什麼職務,在您二位先生面前,都永遠是你們的學生,師恩難忘啊。”

被葉企孫先生拉進房間的吳有訓先生,在制止不及只能受了楊震這一躬後苦笑搖頭道:“我前年曾經在重慶開會的時候,見到過你剛剛調到八路軍辦事處工作的我在清華時曾經的一個學生,也是你的東北流亡同學,曾經向他專程打聽你。所以才知道你早在三八年便在山西陣亡的消息。”

“只是沒有想到你還活着,不僅獲得好好的,還在東北如此苦寒之地闖出怎麼一大片天地來。更沒有想到,我們會在這距離眼下的西南聯大幾千公里的,這冰天雪地的滿洲相遇。這也許真的像葉先生說的那樣,造化弄人吧。”

說到這裡,被嚇的不輕的吳有訓先生轉過頭對身後的周培源、吳大猷、束星北等幾位先生道:“就在踏進這間屋子之前,我可是做夢都沒有想到,這個咱們中華民族的大英雄,是當年與葉先生和我,有過一年師生之緣的半個弟子。”

吳有訓先生的話音落下,周培源與吳大猷兩位先生沒有說什麼,也不好評價什麼。這二位原來都是清華物理系的教授,自然知道葉企孫與吳有訓先生與一個整天來清華蹭課聽,甚至兩人還聯名向校方保舉這個有些不務正業的北平大學學生,免試直接升入三年級就讀的事情。

雖說楊震並非清華畢業的學生,但當年畢竟與清華還是有一段香火之緣的。對於清華能出來這麼一個能屢次戰勝強敵的人物,兩位先生非但沒有說什麼,而且在心中也是頗爲感覺到自豪。

至於束星北教授是浙大出身,是之江大學與齊魯大學的高材生,並未在清華待過。人家師生相遇述一些情緣,也是可以理解的。雖說以性格急躁著稱,但也知道此時自己最好還是不要打攪人家。

在將幾位先生請到房間內落座後,楊震看了看門外站着的警衛員,對袁芷若道:“小袁,麻煩你讓門外的警衛退出五米之外。在我與政委和諸位先生談話期間,除非是參謀長來,其餘的人一律不許靠近五米之內。”

“如果警告無效,可以直接開槍。不管誰,就是哪怕就是航空兵的方司令員和袁政委來了也是一樣。記住任何人不許靠近五米之內,還有你出去的時候門也要關上。另外除非是特別加急的電報,否則一樣不要打攪我和幾位先生接下來的談話。”

“這個度,由你控制。只要不是特別嚴重的敵情變化,就一律不許打攪我們。另外你讓這裡的食堂,準備一些夜宵。接到我的電話後,不要經手別人,你自己送過來。還有想辦法弄點西瓜來,再幫我沏一杯茶水,要濃一些的。”

楊震的這個命令很清楚,袁芷若微微點了點頭,她清楚這裡面的談話,自己也是不能聽的。儘管對楊震的身體很擔心,她還是選擇了服從命令。在送上一杯濃茶後,輕輕的走了出去,並將門在外面牢牢的帶上。

楊震的這道命令,不僅僅是袁芷若聽到了,進入屋子內的幾位專家和教授也聽到了。待袁芷若出去後,幾位不知道楊震下達如此命令究竟是什麼意思,都被嚇了一跳的教授,誰也不敢先說什麼。

如果不經請示擅自闖進來的人,就連航空兵的司令、政委都要槍斃。對於已經在抗聯待了一段時間,對抗聯內部級別已經有了一定了解的幾位教授來說,這個級別可是真的不低。楊震口中吐字清晰的這幾道命令,向幾位教授預示着今晚的談話會很重要。

被楊震這道命令弄的多少有些心驚的幾位教授,誰都沒有敢先說話,房間裡面一下子又陷入了有些尷尬的沉默。只有屋子裡面爲這幾位教授特地準備的,此時正在搖頭晃腦的幾臺電扇,發出的嗡嗡聲音。

看着幾位教授大眼瞪小眼的誰也不說話,知道也許他們被自己剛剛的命令嚇到楊震笑了笑還是決定開門見山。對於這幾位曾經爲中國的發展和強大,幾乎貢獻了一生心血的教授,楊震認爲自己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除了研究量子物理,其研究方向更多是適合雷達電磁學的束星北教授,以及葉企孫教授之外,其餘的幾位無論是周培源先生、吳大猷先生,還是吳有訓先生都是搞高能物理以及射線研究、或是固體物理的。

尤其是吳大猷先生,他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搞的就是核物理研究,可謂是中國核物理的開山之人。爲了能把這位後世時最終留居加拿大,並沒有返回國內的吳大猷先生請來,楊震可謂是下足了本錢。

不僅動用那位皮爾遜的關係,找美國大使館幫助施壓。甚至可以說是用他極深的夫妻感情,以及他妻子身有肺結核的情況。用自己手中的治療肺結核的特效藥,將這位中國核物理開山之人釣來的。

儘管將這位先生弄來的手段,實在有些稱不上光明正大。但楊震相信這位中國核物理的開山之人,只要聽完自己的計劃肯定會陷入其中。這就是真正的科學家與只不過混生活學棍之前的區別。

不僅僅是眼前這幾位,還有眼下正在佳木斯考察的王淦昌、饒毓泰、霍秉權,以及張文裕、王承書夫婦、吳徵鎧等幾位先生,都是後來中國核物理的開山人物,更是兩彈一星的元勳。離開這些人長期默默無聞的工作,後來的中國就不可能邁入核俱樂部。

這些人,是楊震無論如何也要留下來的。但是前提是他得先做通眼前這幾位的工作,只要眼前這幾位點頭,剩下的事情就要好辦的多了。以這幾位在中國物理界的聲譽,如果幫着做工作,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儘管楊震也清楚,眼下的根據地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科研技術,都遠遠達不到實現自己目的的程度。尤其是基礎工業,根本就無力承擔。但是有些事情,事先做好了預研,等真正展開的時候,要事半功倍的多,更能節省大筆的時間。

而且不僅僅是那個玩意,現行適用的很多裝備,也需要這些教授的協助。光學、機械、電子,尤其是了雷達的仿製與改進,以及晶體管的改進與真正的實用,更離不開這些專家、教授的協助。否則單憑根據地內,目前的人力資源根本就做不到。

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五章 雞生蛋的道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二百五十一章 八十九聯隊的噩夢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十三章 毀滅(4 )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這是抗聯的報復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五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234章 賭注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子出面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九十章 這次發大發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
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五章 雞生蛋的道理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二百五十一章 八十九聯隊的噩夢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七十章 奇襲葦河(1)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四百七十一章 撤退與混戰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貞一的分析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一百零三章 探討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十三章 毀滅(4 )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四百五十七章 這是抗聯的報復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二百九十三章 陳龍的秘密任務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五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鐵原戰場的僵持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車風波第234章 賭注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一百五十八章 主子出面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頭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擊戰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九十章 這次發大發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