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迷魂陣還要擺下去

說到這裡,郭邴勳搖了搖頭道:“其實關東軍的這次制定的整個計劃,可謂是環環相扣,其思維相當的縝密。他們在林西戰場上以三個師團,先攻擊王光宇所部的原因,除了利用王光宇孤軍突入的態勢,趁機先解決林西戰場之外,恐怕還抱着在試探和迷惑的我們想法。”

“林西戰場上的三個日軍師團對於王光宇來說,在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而在裝備上,在日軍不計代價的補充之下,除了坦克數量和沒有航空兵支援之外,炮兵和其他的技術兵種也並不比王光宇方面差。”

“正是有了這個底氣,他們先拿距離我軍其他各部最遠的王光宇所部開刀,能逼迫杜開山所部現身最好。如果不能的話,他們正好趁着這個機會,集中三個師團的兵力和大量的重裝備,先行解決林西戰場我軍王光宇所部。”

“甚至還可以摟草打兔子,與冀東的日軍華北方面軍配合,順便解決進入熱河的挺進軍部隊,爭取連關內日軍的心腹大患也一併解決掉。對於關東軍來說,這個想法絕對不是想想而已。如果他們能重創王光宇所部,那就絕對不會放過挺進軍的。”

“對於關東軍來說,即便是沒有能逼迫杜開山所部露面,但是隻要這個計劃成功,他們可以解決掉我軍在西滿戰場上最大的一個重兵集羣。折斷我軍在西滿戰場上兩大臂膀之中,最重要的一環。”

“因爲當時馬春生所部還沒有南下,我軍在西滿戰場上只有陳翰章和王光宇兩部。王光宇所部一旦失利,剩下的陳翰章所部可以說陷入四面楚歌,孤木難撐的形勢。到時候通遼的危局,可以不戰而解。”

“或是在日軍圍攻通遼戰場上的時候,調陳翰章所部增援林西戰場。這樣通遼的危機,將會不戰自解。如果我軍不肯放棄通遼一線,在王光宇所部失利之後,到時候陳翰章所部後面有十八師團,側翼有林西戰場的三個師團,便會立即陷入四面合圍的境地。”

“而對於我軍來說,一旦王光宇所部和挺進軍失利,那麼我軍在通遼的陳翰章所部,便形成了徹底的孤軍深入。無論再不情願,也只能放棄原有的計劃,以最快的速度從通遼一線撤退。”

“否則再加上側翼現在與馬春生攪在一起的一個師團,恐怕陳翰章所部立即陷入四面合圍的態勢。而即便這個時候杜開山所部出現在通遼戰場上,在面對五個日軍師團的情況之下,恐怕也是已經無力迴天。”

“即便是王光宇所部,在日軍三個師團的圍攻之下堅持抵抗,並沒有出現日軍預想的情況。但是關東軍肯定會調集新的師團,參加對陳翰章所部的圍攻。而在重兵圍攻之下,王光宇只能保證自身,而難以支援陳翰章所部。”

“十八師團、第五師團,在加上現在正在與馬春生所部糾纏,其企圖明顯是通遼戰場的一個日軍師團,以及當時並未最後被圍殲的十四師團。即便是林西戰場上的三個師團不加入,也足夠給陳翰章所部帶來壓力了。更何況他們在奉天省境內還有兩個師團,隨時可以參戰。”

“只不過馬春生所部突然出現在梨樹境內,正好打亂了關東軍的計劃。如果不是我們讓馬春生加快動作,陳翰章恐怕在通遼戰役進行期間,就會遭受到三面圍攻,甚至是更多。正是馬春生所部的突然出現,讓關東軍有些遲疑和措手不及,才讓陳翰章能順利的,沒有受到什麼干擾順利的完成。”

“而如果杜開山所部增援林西戰場,他們就利用三個師團與王光宇和陳翰章所部形成的至少對等的兵力,纏住林西戰場的我軍。集中其餘的兵力,並調集第五師團,先解決通遼的陳翰章所部。只要控制住節奏,不冒險突進,他們這個戰術未必不能成功。”

“從整體戰局來看,如果不是馬春生意外的出現,打破了他們的戰略企圖。他們的這個計劃,甚至可以說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對於關東軍來說這三點,只要做到了一點,也就等於做到了其餘的兩點。”

“而在關東軍看來,只要十八師團突入我縱深,切斷陳翰章所部的補給線。並對我軍縱深造成威脅,切斷新京戰場與西滿戰場之間的聯繫。甚至可以直接威脅到松花江南岸,我軍一線防禦。”

“逼迫我們爲了保證陳翰章所部的側後方安全,以及保持在通遼方向的攻勢,將杜開山所部投入戰場。同時也可以打亂我軍作戰計劃,爲新京戰場減輕壓力。到時候在當時的戰局發展之下,就算再不情願,我們也只能放棄隱蔽待機的企圖。”

“而調集十八師團向陳翰章所部身後攻擊前進的企圖,並不是單單關東軍爲了切斷陳翰章所部的後路,採取的冒險戰術。這個十八師團的現在舉動,看起來比較匆忙,但是實際上卻是可以說經過相當周密的策劃,甚至可以說是用盡心思。而且日軍這個計劃,胃口可不小,可以說是一石三鳥。”

“一,十八師團迂迴陳翰章身後,肯定有切斷陳翰章所部的退路和補給線,分割陳翰章所部與我軍其他戰線之間的聯繫。爲關東軍下一步重點反擊通遼一線做好準備的戰略意圖,這已經是無可置疑的。”

“二,攪亂我們的後方,對我後方造成直接的威脅。就算無法逼迫我們調回陳翰章所部,但是也要減輕通遼一線的壓力,動搖我軍的決心。三,敲山震虎,就是想要摸清楚杜開山所部真正的位置,逼着杜開山所部主動出現。”

“只是他們卻沒有想到,第七師團在短時間之內,會被我軍一個作戰參謀利用少數的步兵,外加大部分的炮兵給硬生生的折騰光了。根本沒有能起到威脅林西戰場側翼,與正面兩個師團配合的作用。”

“第七師團的意外提前解決,使得林西戰場日軍三個師團的兵力已經是三去其一。同時王光宇所部,可以集中主要精力面對正面兩個日軍師團。他們可以不用在爲他們的側翼,有任何的擔心和分神。”

“同時無論是在林西戰場還是通遼方向,無論戰局在緊張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調動杜開山所部參戰。就算十八師團在陳翰章背後突入再深,我們也只是用原來部署在該方向的兩個團兵力。在飛機和大量炮兵的配合之下,採取層層削弱的戰術,讓杜開山繼續隱蔽待機。”

“來了一個反其道行之,從新京戰場抽調一個加強師繞過新京戰場,不顧側翼的十八師團強行穿插南下。不僅保證了陳翰章所部的側翼安全,對新京以南的中長鐵路,形成直接威脅,逼迫關東軍不敢輕舉妄動。而且在西滿戰場上形成了三叉戟一樣,齊頭並進的攻擊態勢。”

“馬春生突然出現在中長鐵路側翼,可以說是打亂了關東軍原有的反擊部署,並牽制住了關東軍原本用於攻擊陳翰章右翼的日軍。讓他們對通遼一線的反擊,只能形成正面攻擊,而且也無法集中優勢兵力參戰。”

“眼下的態勢,恐怕相當出乎關東軍司令部的預料。戰役打成這個樣子,可以說關東軍是步步失誤。在第七師團全軍覆滅之後,林西戰場已經進入相持階段。而通遼戰場,在陳翰章不顧背後十八師團,全力向通遼一線攻擊之下也是岌岌可危。”

“當面對通遼危局,關東軍已經顧及不到杜開山所部究竟隱蔽待機在何處,最終會出現的戰場在哪裡,想要集中最後兵力對陳翰章所部發起反擊的時候,不僅在時間上已經來不及,而且又被突然出現的馬春生所部徹底的打亂了部署。”

“整個西滿戰役的主動權,目前可以說已經牢牢的掌握在我們手中。除非日軍大本營不惜代價,從關內或是國內抽調兵力增援關東軍,那麼他們現在已經無法改變戰局。也就是說,西滿地區我軍已經穩超勝券,現在需要面對的只是怎麼消化的問題了。”

“但是一號,我們想要終止戰役的繼續,卻不是我們單方面就可以決定的。如果我們想要按照我們的想法行事,那麼還需要採取一定的迷惑態勢。否則一旦關東軍這條又兇狠、又狡猾的惡狼,徹底的瘋狂起來,搞不好我們要被咬上一口的。”

“而在戰場上什麼最危險,就是明知道對手還有一定實力,但是卻始終沒有出現戰場上的兵力是最危險的。所以我們不僅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讓杜開山所部出現在戰場上。還要從東線想辦法,抽調一部分兵力繼續隱蔽待機。讓關東軍摸不清楚我們接下來,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郭邴勳喝了一口水後,猶豫了一下還是繼續道:“一號,其實戰場上能打到眼下的這個態勢,我們應該說是很幸運的。如果我們對日軍的每一個動作判斷,哪怕是稍有失誤,都可能會造成一個嚴重的後果。”

“而我們出現的每一個漏洞,一旦被日軍抓住,對我們都將會形成致命的威脅。如果我們不是始終在戰局的掌握上和調整上快上一拍,那麼在關東軍如此苦心的算計之下,我們此次西滿作戰恐怕會功敗垂成,至少不會取得眼下的這個戰績。”

“一號,至少在王光宇迂迴作戰發起的時候,我們沒有想到關東軍會拿出二十三師團一個師團,來減弱我們的實力,判斷我們的具體動態,爲他們破壞江堤以水代兵大的戰術,贏得時間。”

“更沒有想過,一貫以武力自豪的關東軍,會採取空中襲擊破壞江堤,人爲製造洪水,爲其扭轉戰局創造機會。如果讓其得逞,我們面臨的不單單是江南幾十萬部隊和裝備能不能撤回來的都兩說。”

“好在我們的航空兵儘管表現的不盡如人意,但總算沒有讓關東軍的陰謀得逞。但一號,我們如果想要暫時收縮一下,消化掉現在已經取得的戰果,那麼我們就必然要採取一定的辦法。我們當前的敵人,不僅是一頭兇狠的狼,更是一條狡猾的狐狸。”

說到這裡,郭邴勳搖了搖頭道:“其實關東軍的這次制定的整個計劃,可謂是環環相扣,其思維相當的縝密。他們在林西戰場上以三個師團,先攻擊王光宇所部的原因,除了利用王光宇孤軍突入的態勢,趁機先解決林西戰場之外,恐怕還抱着在試探和迷惑的我們想法。”

“林西戰場上的三個日軍師團對於王光宇來說,在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而在裝備上,在日軍不計代價的補充之下,除了坦克數量和沒有航空兵支援之外,炮兵和其他的技術兵種也並不比王光宇方面差。”

“正是有了這個底氣,他們先拿距離我軍其他各部最遠的王光宇所部開刀,能逼迫杜開山所部現身最好。如果不能的話,他們正好趁着這個機會,集中三個師團的兵力和大量的重裝備,先行解決林西戰場我軍王光宇所部。”

“甚至還可以摟草打兔子,與冀東的日軍華北方面軍配合,順便解決進入熱河的挺進軍部隊,爭取連關內日軍的心腹大患也一併解決掉。對於關東軍來說,這個想法絕對不是想想而已。如果他們能重創王光宇所部,那就絕對不會放過挺進軍的。”

“對於關東軍來說,即便是沒有能逼迫杜開山所部露面,但是隻要這個計劃成功,他們可以解決掉我軍在西滿戰場上最大的一個重兵集羣。折斷我軍在西滿戰場上兩大臂膀之中,最重要的一環。”

“因爲當時馬春生所部還沒有南下,我軍在西滿戰場上只有陳翰章和王光宇兩部。王光宇所部一旦失利,剩下的陳翰章所部可以說陷入四面楚歌,孤木難撐的形勢。到時候通遼的危局,可以不戰而解。”

“或是在日軍圍攻通遼戰場上的時候,調陳翰章所部增援林西戰場。這樣通遼的危機,將會不戰自解。如果我軍不肯放棄通遼一線,在王光宇所部失利之後,到時候陳翰章所部後面有十八師團,側翼有林西戰場的三個師團,便會立即陷入四面合圍的境地。”

“而對於我軍來說,一旦王光宇所部和挺進軍失利,那麼我軍在通遼的陳翰章所部,便形成了徹底的孤軍深入。無論再不情願,也只能放棄原有的計劃,以最快的速度從通遼一線撤退。”

“否則再加上側翼現在與馬春生攪在一起的一個師團,恐怕陳翰章所部立即陷入四面合圍的態勢。而即便這個時候杜開山所部出現在通遼戰場上,在面對五個日軍師團的情況之下,恐怕也是已經無力迴天。”

“即便是王光宇所部,在日軍三個師團的圍攻之下堅持抵抗,並沒有出現日軍預想的情況。但是關東軍肯定會調集新的師團,參加對陳翰章所部的圍攻。而在重兵圍攻之下,王光宇只能保證自身,而難以支援陳翰章所部。”

“十八師團、第五師團,在加上現在正在與馬春生所部糾纏,其企圖明顯是通遼戰場的一個日軍師團,以及當時並未最後被圍殲的十四師團。即便是林西戰場上的三個師團不加入,也足夠給陳翰章所部帶來壓力了。更何況他們在奉天省境內還有兩個師團,隨時可以參戰。”

“只不過馬春生所部突然出現在梨樹境內,正好打亂了關東軍的計劃。如果不是我們讓馬春生加快動作,陳翰章恐怕在通遼戰役進行期間,就會遭受到三面圍攻,甚至是更多。正是馬春生所部的突然出現,讓關東軍有些遲疑和措手不及,才讓陳翰章能順利的,沒有受到什麼干擾順利的完成。”

“而如果杜開山所部增援林西戰場,他們就利用三個師團與王光宇和陳翰章所部形成的至少對等的兵力,纏住林西戰場的我軍。集中其餘的兵力,並調集第五師團,先解決通遼的陳翰章所部。只要控制住節奏,不冒險突進,他們這個戰術未必不能成功。”

“從整體戰局來看,如果不是馬春生意外的出現,打破了他們的戰略企圖。他們的這個計劃,甚至可以說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對於關東軍來說這三點,只要做到了一點,也就等於做到了其餘的兩點。”

“而在關東軍看來,只要十八師團突入我縱深,切斷陳翰章所部的補給線。並對我軍縱深造成威脅,切斷新京戰場與西滿戰場之間的聯繫。甚至可以直接威脅到松花江南岸,我軍一線防禦。”

“逼迫我們爲了保證陳翰章所部的側後方安全,以及保持在通遼方向的攻勢,將杜開山所部投入戰場。同時也可以打亂我軍作戰計劃,爲新京戰場減輕壓力。到時候在當時的戰局發展之下,就算再不情願,我們也只能放棄隱蔽待機的企圖。”

“而調集十八師團向陳翰章所部身後攻擊前進的企圖,並不是單單關東軍爲了切斷陳翰章所部的後路,採取的冒險戰術。這個十八師團的現在舉動,看起來比較匆忙,但是實際上卻是可以說經過相當周密的策劃,甚至可以說是用盡心思。而且日軍這個計劃,胃口可不小,可以說是一石三鳥。”

“一,十八師團迂迴陳翰章身後,肯定有切斷陳翰章所部的退路和補給線,分割陳翰章所部與我軍其他戰線之間的聯繫。爲關東軍下一步重點反擊通遼一線做好準備的戰略意圖,這已經是無可置疑的。”

“二,攪亂我們的後方,對我後方造成直接的威脅。就算無法逼迫我們調回陳翰章所部,但是也要減輕通遼一線的壓力,動搖我軍的決心。三,敲山震虎,就是想要摸清楚杜開山所部真正的位置,逼着杜開山所部主動出現。”

“只是他們卻沒有想到,第七師團在短時間之內,會被我軍一個作戰參謀利用少數的步兵,外加大部分的炮兵給硬生生的折騰光了。根本沒有能起到威脅林西戰場側翼,與正面兩個師團配合的作用。”

“第七師團的意外提前解決,使得林西戰場日軍三個師團的兵力已經是三去其一。同時王光宇所部,可以集中主要精力面對正面兩個日軍師團。他們可以不用在爲他們的側翼,有任何的擔心和分神。”

“同時無論是在林西戰場還是通遼方向,無論戰局在緊張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調動杜開山所部參戰。就算十八師團在陳翰章背後突入再深,我們也只是用原來部署在該方向的兩個團兵力。在飛機和大量炮兵的配合之下,採取層層削弱的戰術,讓杜開山繼續隱蔽待機。”

“來了一個反其道行之,從新京戰場抽調一個加強師繞過新京戰場,不顧側翼的十八師團強行穿插南下。不僅保證了陳翰章所部的側翼安全,對新京以南的中長鐵路,形成直接威脅,逼迫關東軍不敢輕舉妄動。而且在西滿戰場上形成了三叉戟一樣,齊頭並進的攻擊態勢。”

“馬春生突然出現在中長鐵路側翼,可以說是打亂了關東軍原有的反擊部署,並牽制住了關東軍原本用於攻擊陳翰章右翼的日軍。讓他們對通遼一線的反擊,只能形成正面攻擊,而且也無法集中優勢兵力參戰。”

“眼下的態勢,恐怕相當出乎關東軍司令部的預料。戰役打成這個樣子,可以說關東軍是步步失誤。在第七師團全軍覆滅之後,林西戰場已經進入相持階段。而通遼戰場,在陳翰章不顧背後十八師團,全力向通遼一線攻擊之下也是岌岌可危。”

“當面對通遼危局,關東軍已經顧及不到杜開山所部究竟隱蔽待機在何處,最終會出現的戰場在哪裡,想要集中最後兵力對陳翰章所部發起反擊的時候,不僅在時間上已經來不及,而且又被突然出現的馬春生所部徹底的打亂了部署。”

“整個西滿戰役的主動權,目前可以說已經牢牢的掌握在我們手中。除非日軍大本營不惜代價,從關內或是國內抽調兵力增援關東軍,那麼他們現在已經無法改變戰局。也就是說,西滿地區我軍已經穩超勝券,現在需要面對的只是怎麼消化的問題了。”

“但是一號,我們想要終止戰役的繼續,卻不是我們單方面就可以決定的。如果我們想要按照我們的想法行事,那麼還需要採取一定的迷惑態勢。否則一旦關東軍這條又兇狠、又狡猾的惡狼,徹底的瘋狂起來,搞不好我們要被咬上一口的。”

“而在戰場上什麼最危險,就是明知道對手還有一定實力,但是卻始終沒有出現戰場上的兵力是最危險的。所以我們不僅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讓杜開山所部出現在戰場上。還要從東線想辦法,抽調一部分兵力繼續隱蔽待機。讓關東軍摸不清楚我們接下來,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郭邴勳喝了一口水後,猶豫了一下還是繼續道:“一號,其實戰場上能打到眼下的這個態勢,我們應該說是很幸運的。如果我們對日軍的每一個動作判斷,哪怕是稍有失誤,都可能會造成一個嚴重的後果。”

“而我們出現的每一個漏洞,一旦被日軍抓住,對我們都將會形成致命的威脅。如果我們不是始終在戰局的掌握上和調整上快上一拍,那麼在關東軍如此苦心的算計之下,我們此次西滿作戰恐怕會功敗垂成,至少不會取得眼下的這個戰績。”

“一號,至少在王光宇迂迴作戰發起的時候,我們沒有想到關東軍會拿出二十三師團一個師團,來減弱我們的實力,判斷我們的具體動態,爲他們破壞江堤以水代兵大的戰術,贏得時間。”

“更沒有想過,一貫以武力自豪的關東軍,會採取空中襲擊破壞江堤,人爲製造洪水,爲其扭轉戰局創造機會。如果讓其得逞,我們面臨的不單單是江南幾十萬部隊和裝備能不能撤回來的都兩說。”

“好在我們的航空兵儘管表現的不盡如人意,但總算沒有讓關東軍的陰謀得逞。但一號,我們如果想要暫時收縮一下,消化掉現在已經取得的戰果,那麼我們就必然要採取一定的辦法。我們當前的敵人,不僅是一頭兇狠的狼,更是一條狡猾的狐狸。”

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決心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摸到弱點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羅外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三十章 差距太大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八十四章 萬鈞重擔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
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決心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263章準備迎接最困難的時候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摸到弱點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三百七十章 那就是一羣土匪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羅外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一百四十四章 血耗幹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三十章 差距太大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一十二章 記住你是最棒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個能不能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五十一章 狡猾的上村利道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二百四十四章致命的錯誤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一百九十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二)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四十四章 再造重創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補牢的關東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四百九十二章 郭邴勳的想法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陸海軍的奇葩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訓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二百三十八章 最壞的打算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五百六十七章 夠分量的對手第八十四章 萬鈞重擔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