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

安置好總指揮休息後,急於瞭解自己周邊敵情變化的楊震第一時間便將李明瑞和黃大力二人找到了自己處。看着二十餘天未見,整整黑瘦了一圈的李明瑞,楊震道:“明瑞,你們這次有什麼發現?這電報上說的總不如你本人彙報的清楚些。”

聽到楊震問起,李明瑞連忙道:“司令員,我們此次按照您制定的那個計劃先北上,然後南下在靠近鬼子整個封鎖圈的西側活動。經過十餘天的活動,的確在山林中發現了不少可疑的人物。其中我們擊斃了十餘人,捕獲二十餘人。並與日僞進山的小部隊有過十餘次接觸。”

“經過審訊,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捕獲和擊斃的那些人,除了兩三個是偷着進山弄些山貨過年的老百姓之外,其餘有三十餘人是僞裝成山貨商、獵人的日僞特務。尤其是擊斃的那十餘人,全部都是化妝的日僞特務。”

“這些人中僞滿特務有二十多人,其餘的是在滿洲土生土長的日本特務。司令員,僞滿特務雖說狡猾了一些,但比較怕死,很容易撬開他們的嘴巴。最難對付的是那些日本特務。”

“這些日本特務大多都是自幼生長的東北,一口東北話說的極爲地道。甚至言行中的每一舉一動,都與我們接觸過的東北人別無兩樣。單從語言上極難分辨。要不是您教我們脫褲子看他們穿不穿內褲,穿什麼樣的內褲,和他們攜帶的指北針,有幾次幾乎給他們矇混過關。”

“我們在臨出發的時候,您曾再三交代過,日本人雖然在外貌上與中國人很相似,尤其那些在自幼生活在中國,經過他們刻意培養的日本特務,無論是語言、還是穿着,甚至習慣幾乎與國人沒有什麼差別。”

“但有一點卻是自認爲保留傳統的他們無法改變的,那就是自幼養成的包尿布的習慣。而中國人,富貴人家習慣穿內褲。至於窮人一般是不會穿內褲的,沒有人會選擇他們那種既浪費布料,又保不住什麼的尿片。而這個季節進山的想必沒有那個是富人有這個閒情。所以對於日僞特務的分辨,我們就按照您的這個方法,幾乎是百試百靈,無一遺漏。”

對於李明瑞的彙報,楊震點點頭道:“你們做的不錯。不過,你們的任務不僅僅是要肅清進山的特務,還有將日僞軍的視線轉向敦化以北的山區的任務完成的怎麼樣了?”

“司令員,您放心,你的那些交待我們不敢忘記。我們將打擊的重點放在日僞特務上,因爲這些人雖然沒有多少戰鬥力,但對我們的危害卻是最大的。所以我們在與日僞軍小股部隊遭遇的時候,除了必要,幾乎都儘量避免與其遭遇。而是將重點放在了這些特務身上。”

“在遇到那幾個可以肯定是普通百姓的人面前,我們狀似無意中透露出的隻言片語也將我們的秘營指向了敦化北部的山區。爲了起到矇蔽敵人的作用,我們採取了多種手段,甚至有意的放過了幾個僞滿特務。不過我們爲了顯得更逼真,在那些僞滿特務面前處決了幾個抓獲的日本特務。”

“若不是接到您的電報,總指揮已經過了牡丹江讓我們去接應,估計這個時候,我想這次任務我們應該做的已經差不多了。不過爲了更好的完成任務,在接應總指揮的時候,我只帶了兩個小隊。其餘的人員交由黃大力與董平帶領繼續與日僞軍周旋。”

“我們分開到現在已經五天了。如果沒有出現意外的話,他們現在應該按照我們預定的計劃,在敦化北部靠近封鎖線的老白山一線附近展開,以小分隊形勢出擊,有意識的主動尋找日僞軍進山小部隊接觸,在給我們這個計劃壓上最後一塊石頭。”

聽罷李明瑞的彙報,楊震顯得很滿意的點點頭後轉過身對身邊的郭炳勳道:“看來他們做的還不錯,不僅僅嚴格執行了上級交給的任務,還根據形勢的變化而變通,不呆板的執行上級交給的作戰計劃。很好,有進步。”

聞言郭炳勳也點點頭:“我看他們的這個任務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我看在有幾天可以通知他們撤回來了。現在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他們又遠離補給,還是早些撤回來休整爲好。”

“他們做到這個份上,若是小鬼子信,那麼以敦化牡丹江上游到海浪河這一帶,既有高山、密林,又有大片的沼澤地的複雜地形來看,就算其調集重兵採取拉網式的清剿,沒有一個半月也完成不了。這一帶可不是五常、阿城的那種淺山地形,是真正的山高林密。再加上他們調集到足夠的兵力所需的時間,應該可以給我們爭取到兩個月的時間。”

“若是他們做到這個份上小鬼子還不信,我只能說還是早點讓他們撤回來的好。他們小部隊留在那裡即起不到牽制敵人,配合我們作戰的作用,也無法保證自身的安全。反倒是分散了我們自己的實力。”

說到這裡,郭炳勳將話題又轉向了李明瑞道:“你們這次出去有沒有傷亡,現在的補給情況怎麼樣?”

“除了有兩個輕傷的之外,並沒有出現什麼傷亡。因爲我們商定在抵達琵琶山之前,不與進山的日僞軍接觸,儘量避開他們。在活動的時候各小隊的間距又嚴格按照司令員要求不得超過五里,對手又是戰鬥力差的日僞特務,所以除了兩名戰士受了輕傷之外,其餘的人都沒有什麼事情。”

“這兩個傷員也有一個是在抓捕特務的時候,沒有預料到那個有意隱藏的特務會頑抗,被刀子劃破了胳膊。另外一個是在宿營的時候,差點沒有被小鬼子特務給摸了哨,在反擊的時候被小鬼子特務投出的手榴彈給炸傷了,屁股上捱了幾個彈片,不過傷勢不重,不影響部隊行軍、作戰。”

“那天晚上很危險,六個特務藉着我們的篝火,摸到了一個小隊的宿營地。如不是司令員給我們特訓的時候,專門教給我們夜間在山林中如何宿營,這個小隊在周圍用手榴彈設置了絆發雷起到了報警作用,我們還真吃了大虧。”

“不過傷亡雖然不大,但補給在我與黃大力、董平他們分手的時候也快消耗乾淨了。司令員、參謀長,您二位剛剛也說過,天一天冷似一天,在野外活動,爲了保持戰士們的體力,雖然想了很多的辦法,但補給消耗的很快。”

說到這裡,李明瑞從隨身的挎包中掏出一個筆記本後,走到楊震身後掛着的地圖前,看了看楊震與郭炳勳道:“司令員、參謀長,我彙報一下我們在審訊日僞特務時候得到的一些情況。”

在看到楊震與郭炳勳點頭之後,李明瑞指着地圖道:“司令員,您估計鬼子封鎖線的南緣在牡丹江上游這一帶有些不太準確。也許是鬼子不留給我們太多的活動空間,所以他們的封鎖線南緣並未選擇牡丹江,而是放在了額穆鎮、清溝子一線以北。他們的西側封鎖線也不是在葦安山一線,而是在螞蟻河一線。”

“這次日僞軍調集圍剿我們的兵力有僞滿洲國軍第四軍管區的兩個混成旅,以及駐紮哈爾濱的四個憲兵連、寧安憲兵團再加上寧安森林警察、濱綏護路警察駐紮在五常、帽兒山的兩個團,以及日軍獨立第五警備隊部分兵力。”

“而且隨着日僞軍對下江地區的清剿完成,近日來日軍已經決定從下江地區清剿北滿地區抗聯的日軍部隊中抽調日軍第四師團一個聯隊加強對我們可能藏身的地區封鎖,並準備參加對我們的圍剿。”

“僞滿軍兩個混成旅旅部分別駐在寧安的長汀鎮以及敦化的額穆鎮。其部隊主要分佈在南線、東線。而細線則由所謂的原駐五常、帽兒山的濱綏鐵路護路警察兩個團。北線封鎖任務則由日軍獨立第五警備隊兩個中隊,以及寧安憲兵團、寧安森林警察擔任。

“不過日軍爲了加強對僞滿軍的監控。在其餘方向雖然沒有駐紮大股的日軍部隊,但幾乎每一部僞滿軍中至少都有一個小隊的日軍。所有僞滿軍警的電臺全部控制在日軍手中。而且日僞軍在我們周圍的幾乎所有集團部落以及集鎮中都派了大量所謂的宣撫班。”

“據被俘的僞滿特務供述,此次日軍爲了清剿我們,特地從關內將原來擔任僞滿軍政部最高顧問的佐佐木到一中將調回出任獨立第五警備隊司令員,專門負責對我們的清剿。”

“不過這些特務都是一些最底層的小特務,對上層有一定了解的特務除了一個僞滿憲兵連長之外,其餘的大多一問三不知。鬼子此次封鎖線的構成,就是那個連長供述的。但它對這個佐佐木到一的詳細情況所知道也並不多。”

“只是有一點肯定,鬼子大舉收繳民間槍支以斷絕抗聯武器、彈藥來源的事情,就是這個傢伙在擔任僞滿軍政部顧問的時候提出來的。對僞滿軍的改造也是這個傢伙搞出來的。派遣部分小鬼子退役軍官到僞滿軍中任職也是這個傢伙弄出來的。他甚至親自指揮了僞滿軍對下江地區以及南滿的圍剿行動。”

“是他?”聽到李明瑞彙報日軍此次針對自己進剿的日軍最高指揮官的名字,楊震微微的臉色一變。剛剛還平靜的臉色,瞬間便的異常的嚴肅,甚至神色不時還流露出一絲猙獰。

看着楊震臉色的變化,郭炳勳有些好奇的道:“怎麼,司令員聽說過這個傢伙?”

“豈止是聽說過,簡直可以說是如雷貫耳。先不說這個傢伙在東北給抗聯帶來的各種巨大損失。單單說這個傢伙在去年任日軍第十六師團三十旅團旅團長時,在南京犯下的罪行就足夠槍斃他一千次了。”

“在南京大屠殺中,日軍有兩個師團殺人最多,罪行最大。一個是谷壽夫的第六師團,一個是中島今朝吾的第十六師團。這兩個師團在南京的所作所爲,甚至被他們的盟友納粹德國都稱之爲獸軍。”

“而這個第十六師團三十旅團更是所有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軍部隊中,是南京大屠殺中罪惡最大、最兇殘的部隊之一。這個佐佐木到一與他的部下,在南京對我中華民族犯下了滔天的罪惡。”

“不僅僅是南京,在東北。給抗聯帶來極大損失的所謂《三年治安整肅計劃》便是這個傢伙在僞滿軍政部最高顧問的任上制定的。給抗聯帶來無窮危害,甚至影響到抗聯生存的所謂《集團部落建設計劃》也是這個傢伙一手弄出來的。”

對於這個佐佐木到一中將,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楊震對其可謂是印象深刻。不單單是他,甚至每一個略微還有些血性的中國人,對這個名字都永遠不會忘記。

不過對這個傢伙恨的咬牙切齒歸咬牙切齒,但楊震並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他知道這個佐佐木到一在僞滿軍政部顧問任上能將一盤散沙的僞滿軍隊整訓成整個抗戰期間最有戰鬥力,給抗聯帶來了巨大損失,甚至戰鬥力可以與關內國軍中等部隊相抗衡的僞軍,絕對不是什麼善茬子。

也正是他提出的切斷抗聯生命線的所謂集團部落毒辣計劃,給抗聯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使得抗聯的生存日益艱難,無處補給。甚至爲了每一粒糧食都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一手將抗聯逼入了絕境。

他在僞滿制定的針對抗聯的計劃,甚至被關東軍一直嚴格執行到抗戰結束。也正是他的這些計劃,使得抗聯部隊在遭受了巨大損失之後,殘餘部隊再也無法在東北站住腳,只能撤退到蘇聯境內保存實力。

不說別的,單單從能讓一向自負的關東軍爲了對付自己,甚至不惜打破慣例,將這位屁股還沒有在中國駐屯軍憲兵司令任上做熱的人調回關東軍這一點上,就已經說明這個傢伙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對於自己即將面對的這樣一個對手,楊震絲毫不敢任何的大意。

戰略上可以藐視對手,但在戰術上對自己任何一個對手都要重視這個道理楊震還是懂得的。沉思了良久,楊震道:“新出現的這個對手,從其以往的經歷來看,將會是我們一個強硬,甚至可以說難以應付的對手。”

“在我們現在沒有友軍支援,沒有固定的補給,更沒有情報支援的情況之下,我認爲一動不如一靜。現在對我們唯一有利的是,我們在暗處,他們在明處。”

“我想我們還是暫時依託防禦工事修整已經完畢現有位置,以靜制動。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們再動。儘管我不太喜歡被動,但現在對於我們最有利的形勢便是繼續隱蔽待機。等到鬼子出動了,我們再在運動之中尋找戰機。”

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軍的新戰法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圖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264章 進關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章 打着看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開場白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一百四十二章輝煌的開端(10)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248章 勸解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四百三十二章 壯大聲勢的打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二十九章 攻勢發起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
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軍的新戰法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圖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一百六十三章 什麼時候能夠到位第五百五十七章 嚴重的損失第十四章 武居中佐的判斷第264章 進關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三章 打着看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餘、出奇不足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開場白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一百四十二章輝煌的開端(10)第三百九十四章 將你放在這裡的原因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248章 勸解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七十八章 錯過了最佳時間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從心的日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四百三十二章 壯大聲勢的打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二十九章 攻勢發起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戰湯原(8)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三百一十九章 佯動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二百二十四章 敵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三百六十六章 影響之滑頭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四百六十三章 戲一定要做足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二百六十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戰天津(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