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

在江淮戰役完成之後,中央對關內各大戰略區進行了一定的調整。撤銷原來的淮南、淮北、蘇北、蘇中軍區,將四個軍區統一整編爲江淮軍區,以新四軍軍部組成江淮軍區司令部。由陳翰章擔任江淮軍區司令員兼新四軍軍長,新四軍原來的代軍長轉任政委。

抗聯調進關的坦克部隊,在完成江淮作戰之後。一部就地編入江淮軍區,一部則調到石門,航空兵的配備則以江淮軍區和平津沿線爲主。此次整編之後,江淮軍區已經成爲關內各大戰略區之中兵力和配置,僅次於擔任總預備隊的晉察冀軍區。

對於入關部隊被成建制的改爲新四軍,楊震也只能搖頭苦笑。實際楊震認爲如果將晉察冀軍區部隊和晉冀魯豫軍區部隊一部,南下與新四軍和編,抗聯進關部隊完成江淮作戰之後,分別部署晉察冀與山東軍區,擔任關內全軍總預備隊效果會更好一些。

但楊震也明白,在這件事情上自己還是不插言的爲好。中央這麼部署,肯定是有中央的意圖和想法。所處的環境和地位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也不同。中央將抗聯部隊與新四軍和編,應該更多的還是考慮江淮周邊的整體形勢。

至少眼下在中國戰場,對僅剩下江南一隅外加臺灣的中國派遣軍,可以保持足夠的威懾力的同時。也對其他方向,同樣保持着足夠的威懾力。最關鍵的是江淮之地,雖說眼下正受到黃河的侵害,但相對於華北來說要富庶的多,也有足夠的實力支撐大軍的供應。

此次收復江淮加上冀中以及山東的產糧區,讓關內老區的負擔基本上可以下降到之前的三分之一。如果黃河三角洲地區在開墾出來,按照目前的墾荒速度來看,這個比例更是可以再降低一些。

不過中央也考慮到東北的開發問題,在江淮戰役完成後。從新四軍和山東軍區,調往東北一批部隊,成建制的轉爲農業部隊,加快對遼河三角洲的開發。而山東軍區也加大了對黃河河口的屯墾力度,以儘可能的減輕關內的負擔。

楊震堅持開發遼河三角洲的要求,雖說給東北財政帶來了一定的負擔,但整個遼河三角洲的開發速度卻很快。四五年五月底,遼河油田第一口油井正式出油。而且根據某位美國專家預計,如果保持足夠的投入,儲量不低的遼河油田,將會成爲第二個羅馬尼亞。

遼河油田開發成功,讓楊震的心放了下來。而六月末第一船遼河油田產出的石油,運往挪威以支付從挪威購買德國裝備的剩餘款項,以及隨後出口到法國的五萬噸石油訂單的簽訂,也讓東北緊張的財政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只是眼下財政一樣快要破產的法國人,卻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這筆石油訂單。但楊震也很大方的同意法國人可以不用支付現金,而是用其在德國佔領區的工業設備,以及法軍繳獲的德國裝備來頂賬。但只限定於指定的設備和裝備,以及相應的技術。

法國人佔領區是德國汽車工業與光學的主要分佈區,這裡有雄冠整個歐洲,即便放眼世界也居於領先的工業基礎。汽車工業設備,楊震沒有太指望。但是光學設備和技術,卻是中國人眼下最急需的。

這兩筆交易做的雙方皆大歡喜,一個得到了急需的設備,一個慷他人之慨搞來了自己急需的燃料。眼下同樣囊中羞澀的法國人還是很現實的,面對着整個歐洲燃料緊缺的局面,只要能不用支付大筆現金,搞來急需的油料,他們可以不管做生意的對象是誰。

對於眼下的法國人來說,戰爭已經結束,美國人的慷慨已經停止。國內先經過德國人長期佔領掠奪,後北部工業重鎮又稱爲西線主戰場之一。雖說在法國境內的大規模戰事,只維持了半年,但產生的破壞也足以驚人。

眼下對於法國人來說,搞到廉價的、最好不用支付現金的物資來源,渡過戰後最初的危機,爲國家恢復創造條件已經成爲首要的選擇。這個時候中國人願意做這筆交易,對於法國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至於德國人,讓他們去見鬼去吧。這些德國佬都餓死了,對法國纔是最好的消息。二戰之中被德軍全面佔領,無疑對高傲的法國人是一個嚴重的打擊。這個時候中國人提出財政快要破產的法國,用法國佔領區的設備和技術,以及法國的工業產品換取石油和藥品,是傳統出口市場基本上已經丟給美國人的法國人自然樂不得的。

法國是第一個,然後就是比利時、荷蘭、挪威、丹麥、丹麥,甚至包括整個二戰之中,德國人的盟友意大利,都提出同樣的要求。不用支付現金,對於這些被打的殘破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只不過這些在德國沒有佔領區的國家窮的很,可以交換的東西有限。

但中央認爲這無疑是一個用來交朋友,打開貿易通道的好時機,第一時間批准了楊震提出的關於以石油加上糧食,以及天津與遼東的紡織品,與西歐國家採取以貨易貨的貿易,即解決了歐洲國家的燃眉之急,也獲得了一定的技術和急需的設備。

荷蘭沒有貨幣,也沒有德國的機械和武器怎麼辦。這好辦,你們出面去美國人那裡購買,中國人以石油作爲支付手段。荷蘭的奶牛不錯,造船技術也可以,拿出來中國人也不會拒絕。破破爛爛的比利時,也可以照此辦理。

其實楊震盯上的是比利時的鋼鐵廠,只不過這廠子比利時人寧可挨凍,打死也是不賣的。不過比利時人在困境之下,最終還是提供了部分眼下東北最急需的,模具鋼和造船用鋼全套冶煉設備和技術,以換取急需的糧食、石油、紡織品,以及遏制大規模流行傳染病的急需盤尼西林和鏈黴素。

意大利的造船和汽車、飛機制造技術、軍火工業,同樣也並不弱。打醬油一樣的戰爭態度,是戰爭態度的問題。但意大利人的工業底子,在歐洲還是有一定水平的。丟光了殖民地的意大利人,爲了獲取物資還是很大方的。爲了獲取東方的廉價糧食和石油,意大利人很慷慨的拿出魚雷的技術。

等到反應慢了半拍子的美國人,開始在歐洲實施馬歇爾計劃,對歐洲國家實施大規模的援助開始時。東北局和東北人民政府,已經打開了石油出口的通道,並與戰後西歐各國建立了貿易關係。

以貨易貨這種交換方式,無疑很適合眼下大部分,已經打成了一片平地,亞洲的殖民地不是還在日軍控制之中,就是已經開始風起雲涌的歐洲國家。除了英國靠着海外屬地,還在強硬的堅持着之外,其餘西歐國家基本上都與東北建立了貿易關係。

其實這些事情楊震基本不插手,他甚至連過問都不過問。所有經濟工作,他都很放手的交給了東北人民政府去處理。他在東北政府的進出口方面,除了讓情報部門幫着牽線搭橋之外,其餘的一概都是甩手掌櫃做法。

他現在即沒有精力,也沒有心思去管那些事情。尤其是眼下整個東北軍區,軍長被調回中央工作。原來的軍區政治部主任,也被調回中央。第一政委只管某些秘密工作,郭炳勳又被他調到朝鮮坐鎮,很多東西都只能他親力親爲。

他根本不可能將很多精力,挪去插手自己並不擅長的經濟。除了讓情報部門提供一部分協助之外,楊震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了自己的計劃上。這期間他不斷飛往中央彙報工作,與主席和副主席談事情。甚至在整個七月份,他在中央的時間都比在東北多。

而就在杜開山全力在朝鮮南部戰場上,發動全線攻擊的時候,楊震提前從蘇聯北方艦隊抽調回來的水兵。加上大量情報部門和技術部門的人員,也陸續以預備隊的名義開始秘密進入朝鮮。

抗聯的遠程偵察機,也不斷的出動對日本沿海各個軍港,以及整個日本本土進行最廣泛偵察的行動。此次偵察行動涉及面之廣,空中偵察行動之細緻,還是抗聯對日開始大規模偵察的第一次。

從軍港到城市,從鄉村到海岸線,整個日本本土的所有一切動向,都在抗聯偵察機的偵察範圍之內。尤其是從最北面的南千島羣島一直到南面的九州島,日本本土的所有軍港以及海軍造船廠,抗聯的偵察機幾乎天天在這些地點上空徘徊。

只是此刻本土防空力量已經耗盡的日軍,面對着這些天天在自己腦袋上盤旋的偵察機,只要不投擲炸彈就只能聽之任之。僅存的防空戰鬥機,已經無力去攔截這些偵察機。反正被炸的幾乎沒有剩下什麼的本土,也沒有什麼秘密可保了。

這些偵察機拍下來大量的照片,被詳細的一張張的分析。只要類似工廠的地方,都被清楚的標到地圖上。整個偵察行動拍完的照片,在戰後整整堆滿了幾間屋子。情報部門根據偵察,還重新繪製了日本本土四島,尤其工業最集中的本州島地圖。

進駐朝鮮半島的傘兵二師,也在不斷的進行鍼對性的訓練。從東北調集的幾個完整建制的師,也替換下傷亡不輕的朝鮮集羣各個師,進駐釜山、蔚山各個港口。同時從東北想發設法,在鐵路未完成搶修之前,在釜山、蔚山兩個港口儲備了大批的柴油。

而大連、葫蘆島有造船工業的地方,也在不斷的加大馬力將從山東、蘇北沿海,調集的大量帆船改爲機帆船,並對船工進行集中培訓,完成一批調往朝鮮一批。而這一切要避開此時已經完全掌握了西太平洋制海權和制空權的美軍眼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整個七月份,楊震一方面不斷的奔波於北平和瀋陽之間,一方面不斷的採取種種技術和宣傳手段,掩蓋自己的戰略計劃。在報紙與廣播上不斷的宣傳對日最後一戰,將日本人民從萬惡的軍國主義統治之下,徹底解救出來的口號。

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二百七十八章 楊繼財的不同看法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級人物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五百零六章 頭疼的李延平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一百七十五章 入城紀律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帥而不是將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五百二十八章 艱難的攻堅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二百六十九章 調整戰術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槍的命令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三十四章 這場戰鬥來的晚了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會挺過去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
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三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師團的防禦戰術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二百七十八章 楊繼財的不同看法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四百七十五章 因果關係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級人物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三百七十六章 這是糖衣炮彈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五百零六章 頭疼的李延平第四百一十九章 玉石俱焚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四百四十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一百七十五章 入城紀律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四百九十三章 肉疼的郭邴勳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一百零八章 備戰(2)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標準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帥而不是將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二十一章 我部已經按時抵達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五百二十八章 艱難的攻堅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響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二百六十九章 調整戰術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槍的命令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三十四章 這場戰鬥來的晚了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二十七章 是該調整部署了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二章 對他就這麼有信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會挺過去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