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隱憂

面對着眼前的這個也不算太倒黴的倒黴蛋,楊震心中不禁有些惡毒的想。是不是因爲這個傢伙是目前被撤職,正準備戴罪立功的蘇軍將領之中,是除了那位此時估計還在莫斯科中央醫院住院的前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之外,丟掉部隊最多的還活着的傢伙。

莫斯科的那個老頭派他主持此次談判,是想利用這個傢伙因爲輸的太多,而不敢有任何自作主張的想法,比較好控制?還是想利用他在德國人手下敗仗吃多了,比較瞭解德國人的戰術,而特地挑選出來的?

腹議歸腹議,但是楊震可沒有半點輕視這個傢伙的心思。這個傢伙能在差不多丟光了一個方面軍的情況之下,居然還能保住一條命,只是被調回莫斯科坐了冷伴當。沒有被那位慈父領袖送上刑場,在蘇軍內部沒有人護着他肯定做不到。

至少也說明這個傢伙,在蘇軍內部有一把保護傘。而且在連吃敗仗的情況之下,還被派出來與抗聯談判,也說明了他們那位慈父領袖對他還沒有徹底的失望,認爲他還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否則那位西方面軍司令都殺了,也不差他一個南方面軍司令。

得罪這個傢伙不要緊,要是得罪了他背後的人,恐怕抗聯這邊會很不舒服。至少作爲那位蘇聯領袖的代表,如果過於冷遇,會讓他很不舒服的。爲了不給今後找麻煩,楊震至少表面上對這個傢伙還是相當的熱情。

雖說這個傢伙現在遲遲一直沒有就自己的想法表態,但楊震看的出來他很心動。只不過也許是敗仗吃多了,而造成了太多的心理陰影。生怕這次談判有什麼疏漏,回去老賬新賬一起算的這個傢伙儘管有些心動,但是卻明顯的猶豫不決。

面對這個傢伙明顯心動,卻又猶豫的矛盾表情,楊震也沒有太爲難他。淡淡的道:“里亞貝舍夫同志,這些只是我們的想法。如果你們同意,馬上就可以簽訂協議。只要協議一簽訂,我們雙方馬上就可以交接裝備和物資。”

“當然如果裡貝亞舍夫同志還下不了決心的話,也可以回去商議一下。畢竟這關係到貴我雙方,在今後會不會因爲某些方面產生的不愉快,而影響我們之間傳統友誼的事情。也是關係到蘇聯人民,能不能最終戰勝法西斯德國的一個要素。”

“沒有關係我們不着急,可以耐心的等待蘇聯方面的決定。但我希望蘇聯方面能儘快的給予答覆,畢竟時間不等人,戰局不等人不是嗎?親愛的里亞貝舍夫同志,您是機械化軍長出身,可以說是一個坦克戰的專家。”

“在西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戰鬥過程之中,又積累的了與德軍作戰的豐富經驗。我希望你們能好好的考慮一下,相對於那幾條船上的物資,蘇聯方面現在需要什麼,然後在決定是否答應我們的建議。”

聽到楊震的這番不急不緩的話,這位明顯因爲戰敗,想必臨來之前在莫斯科捱了不少訓,而心有餘悸在談判之中,始終不敢放開手腳的蘇軍中將此時也顧不得禮貌了。帶着人以回去商議一下的藉口離開了會場,想必是回去請示莫斯科了。

看着這位蘇軍中將離開時,顯得有些倉皇的背影,楊震搖了搖頭。這位老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果換了遠東軍區的那位殺伐果斷的司令住持此次談判,恐怕現在協議已經簽署了。

那位遠東王因爲一直在遠東,始終沒有被調到蘇德戰場參戰,而缺乏與德國人的作戰經驗。但是他卻始終知道蘇聯方面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也會根據這一點而快速的下決定。當然兩個人之前的經歷不同,也是造成這位蘇軍中將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

一個被領袖幾乎是無限信任的戰前老資格大將,一個是新打了敗仗,正在坐冷板凳的新秀。兩者無論是在蘇軍高層的人脈,還是在那位領袖眼中的地位,都是天差地別的,自然不能相提並論。

這位里亞貝舍夫中將恐怕認爲不請示莫斯科便擅自做主,如果達不到莫斯科的要求,就算蘇軍內部有高層的人物罩着他。但恐怕那位蘇聯人民的慈父領袖,這次也不會饒了他,搞不好老賬新賬一起算。也正是這個原因才讓這位敗軍之將如此的唯唯諾諾,不敢越過雷池一步。

其實這個傢伙在開戰之初,表現的還算相當不錯。他的機械化第八軍,在西方面軍戰爭初期一潰千里的大潰敗之中脫穎而出。在敵機空襲之下,以最小的損失強行軍兩百多公里,提前進入指定防禦地帶,併成功的實施了一次戰術反擊。

隨後又多次給德軍重創,並使得德軍幾次試圖捕捉該軍的行動失敗。若是沒有這兩下子,他也不會被提拔到南方面軍司令員的位置。雖說幾乎丟光了南方面軍主力,並徹底的丟掉了南烏克蘭他固然有責任。但是所有的責任,也不能全部都歸咎於他。

當初他走馬上任的時候,接手的就是一副爛攤子。方面軍航空兵全軍覆滅,兩個集團軍被德軍合圍,集團軍司令雙雙被俘,其餘的四個集團軍也損失過半。這麼一個爛攤子,再加上最高統帥部不切實際的瞎指揮,他能打成那個樣子,也算是勉強不錯了。

在總體戰略思想上,從來沒有想過在戰爭中進行防禦,大部分將領還沒有學會防禦的情況之下。在光禿禿沒有任何屏障的烏克蘭平原上,他能堅持兩個多月也算難得了。說實在的,他打的並不壞,只是還沒有學會怎麼打防禦戰和撤退。

而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毛病,是眼下絕大部分蘇軍將領的通病。不單單是他,後來蘇軍的那些名將,現在幾乎沒有一個不是在吃着敗仗。有限的能打勝仗的幾名將領,卻因爲上級的原因過早的成爲了流星。不是已經在戰俘營之中,就是在合圍圈內。

他最大的毛病只不過他在西方面軍的老上級被槍斃之後,而顯得過於束手束腳。明知道不可能去完成的命令,卻是不敢向上級做任何爭取。被撤職,倒也不算太冤枉。相對於他在西方面軍時期的那些老同事,他已經幸運的多了。

相對於多少還有些同情這個傢伙的楊震,挺進軍司令員卻望着這個傢伙的背影皺着眉頭道:“很難想象如此遲疑、猶豫不決的作風,居然會是一個統帥幾十萬大軍的方面軍司令員所表現出來的?”

“自己不敢做任何的決定,這哪是一個方面軍司令員該有的作爲?如果在一線指揮的蘇軍將領都是這個樣子,蘇聯目前的戰局就不樂觀。難怪敗仗一個接着一個的打,一點主動性都沒有,這戰役不輸就怪了。”

沉默了一下,老帥轉過頭看着面前楊震輕不可聞的嘆息一聲之後道:“你對蘇聯目前的戰局怎麼看?按照目前的戰局走向來看,蘇聯人會不會像去年的法國一樣,在德軍的衝擊之下被徹底的擊敗?”

“按照你的說法,蘇聯在眼下正在進行的維亞濟馬—布良斯克會戰之中,已經註定了失敗的結局。一個方面軍被全殲,兩個方面軍大部陷入合圍,可以說此次會戰到這個時候已經是相當的明朗了。而除了這些部隊之外,蘇軍用來防守莫斯科方向整整三個方面軍的部隊,只剩下一些殘兵敗將。”

“如果眼下的這個態勢在無法扭轉,按照自戰爭爆發以來德軍的進攻速度。在這麼打下去,莫斯科恐怕可以說很難守的住。而一旦作爲政治核心,以及交通樞紐的莫斯科被德軍佔領,那麼蘇聯即便能夠依靠地理優勢繼續堅持抵抗。但是蘇聯內部也將陷入一定的混亂。”

“而莫斯科一旦丟失,也就意味着蘇聯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與東部也將被徹底的割斷,莫斯科以東目前還在堅守的地區也很難再守的住。能否守住莫斯科,對於蘇聯在今後的戰局之中至關重要。可按照目前的戰爭發展,以及蘇聯的損失來看,這莫斯科能守住嗎?”

“如果像明斯克、基輔、斯摩陵斯克、烏曼、維亞濟馬這樣的敗仗,在打個幾回,蘇聯恐怕就算在地大物博,也沒有多少兵力來防守東部地區了。就算美國人給再多的裝備,但蘇聯的一線將領都像這位一樣,恐怕一樣是要打敗仗的。”

“按照他們目前的這個打法,有多少的軍隊也不夠往裡面填的。如果再遲遲無法改變戰局,那麼蘇聯的形勢將會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局面。我們當初赴蘇留學的時候,可沒有想到當初看起來強大的蘇聯紅軍,居然如此的不堪一擊。”

很顯然儘管對蘇聯人的某些做法相當的不滿意,但是這位老帥畢竟是在蘇聯留學多年,很多指揮手段和能力,都是在蘇聯學習到的。再加上多年的宣傳,對蘇聯多少還是有一定感情的。

而且這位老帥更擔憂的是蘇聯一旦戰敗,會引起的連鎖反應。他心中很清楚,蘇聯一旦真的徹底的戰敗,被德國佔領。那麼他的失敗不單單是蘇聯亡國那麼簡單,隨之而來的將會是抗聯正在爭取的外援渠道,將會被徹底的切斷。

同時對整個世界的格局,也會產生相當不利的影響。日本與德國至少現在看,還是盟友的關係。一旦德軍全部佔領蘇聯,那麼目前作爲中國大後方的西北地區,將會處在德軍的兵鋒之下。

就算退一萬步,德軍不進攻蘇聯。那麼日軍調集兵力,利用與德國的盟友關係,借道蘇聯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利用蘇聯境內的鐵路網快速的迂迴至中亞地區,或是外蒙境內,避開中國西北的天險,直插中國的大後方。

牽一髮而動全身,蘇聯的失敗將會意味着貧弱的中國,不僅周邊戰略格局徹底向更惡化的方向改變,甚至有可能會完全面對兩個軍事強國的腹背夾擊的地步。這對於眼下的中國來說,將會是真正的滅頂之災。而這個擔心並不是無的放矢,或是杞人憂天。

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六十七章 尷尬的楊震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三百五十六章 決心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八十七章 內山英太郎的密令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受阻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可不是笑話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
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六十七章 尷尬的楊震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五百四十一章 機槍還是火炮?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一百四十七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火倉庫 (1)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決定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三百五十六章 決心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玩的有點大了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一百零九章 餘波之花絮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九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響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爲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三百九十二章 國崎登的自以爲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二百四十三章 沒牙的惡犬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好胃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四十一章 從下面着手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四百二十三章 腦袋越要清醒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適的秘書人選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八十七章 內山英太郎的密令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須要除掉這個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受阻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二百九十五章 做好犧牲準備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可不是笑話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