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

抱着滿腔熱情,結果卻是捱了一頭冷水的日本人,儘管滿心的不情願。但是在現實面前,也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德國附贈的好意。誰讓自己的飛機公司不爭氣,爲陸軍研製的新式戰鬥機遲遲不能投產。害的陸軍還得低頭向老對手海軍張嘴,想將海軍剛剛定型,在關內戰場大放異彩的零式戰鬥機借來充數。

結果滿心不情願,也看不起陸軍的海軍任憑陸軍如何的低聲下氣,卻只借給了二十六架最初量產型。畢竟海軍也有大批的飛機急需換裝,再加上爲海軍制造飛機的工廠同樣產能不足,海軍全部完成換裝還不知道猴年馬月,那裡有多餘在海軍和德國盟友那裡同樣碰了一鼻子灰,甚至在海軍那裡遭受到恥辱的陸軍,無奈之下也顧不得挑食了。除了德國人出售的一百二十架ME一零九C型戰鬥機,以及附贈的一百一十架法制戰鬥機照單全部接收之外。還將目光投向了自己已經吃了一次大虧的意大利。

好在意大利的那位總理就是比德國的那位元首要痛快的多。面對找上門的日本人這個所謂的盟友,那位總理二話沒說,當即拍板同意向日本人出售意大利最新型的一百一十架RE兩千型戰鬥機。而且保證在兩個月內供貨。

等接收完畢這批飛機後,日本人才發現除了德國人出售的都是已經使用過的二手貨之外,意大利人再一次將自己當成了冤大頭。如果說日軍飛機因爲先天性缺乏大功率發動機,而爲了保證機動性只能削弱,甚至不安裝防彈裝甲以及自封閉油箱而顯得生存性差的話。

而這些安裝了機翼整體輔助油箱的意大利飛機,則乾脆就沒有自封閉油箱。一旦中彈,下場則比自己的那些戰鬥機好不了多少。最關鍵是的發動機極爲不可靠不說,還漏油漏的一塌糊塗。

雖說格鬥性能達到了一向重視戰鬥機格鬥能力日軍的要求,但戰場生存能力之低劣,還遠在九七式戰鬥機之上。不要說機身,就是機翼捱上一發口徑略微大一點的子彈,都會變成一團火焰。

不僅防護性能極差,而且其裝備的兩挺十二點七毫米佈雷達機槍雖然看起來口徑不小,但射速慢、穿透力差不說,關鍵還老卡殼。日軍的武器庫之中,並無相同口徑的武器。彈藥補充,也是讓日軍苦惱的事情。

總不能爲了這百餘架飛機,單開一個新口徑子彈生產線吧。雖說這種情況在日軍之中並不少見。陸海軍飛機同樣使用的七、七毫米機槍子彈,卻不能通用。不過好賴數量在哪兒擺着那,雖說不通用,但在需求量足夠了。

而這種十二點七毫米子彈,只要這百餘架飛機消耗完了,整條子彈生產線也就沒有用了。這個結果不僅一向小氣的日本人難以接受,就是換了那支軍隊也不能接受。當然除了眼下國內武器口徑之複雜,足夠開一個世界槍支博物館的中國軍隊之外。

這批飛機不僅質次價高不說,還讓日本人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之下得罪了兩個國家。原因很簡單,這批飛機是意大利人從出口瑞典,以及同樣對新式戰鬥機異常飢渴的匈牙利人那裡,以照顧盟友爲名硬給撬過來的。

瑞典人對於日本人這種虎口奪食的行爲,倒是無所謂。眼下雖然戰火已經燃遍了整個歐洲,但已經有了德國人某種私下保證的他們,對於自己訂購的八十架戰鬥機早點到貨,晚點到貨倒是沒有什麼硬性的需求。

關鍵是匈牙利人對於日本人這種從自己嘴裡面搶食的行爲,卻是不幹了。匈牙利人天生就與他們現在的鄰居,兼盟友再加上對手的羅馬尼亞人不相容。以爲領土紛爭,這兩個鄰居,壓根就是一對冤家。這批戰鬥機,是匈牙利人爲了應付羅馬尼亞人生產的新式戰鬥機威脅,而專門從意大利訂購的。

結果沒有想到,就在這批所謂的新式戰鬥機即將到手的情況之下,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給截糊了。對於日本人的這種撬行行爲極度不滿的匈牙利人,甚至抗議到了日本天皇那裡。好在德國人出面壓制住了匈牙利人的不滿,否則還指不定的鬧出什麼笑話來。

得罪不得罪匈牙利人倒是無所謂,兩國遠隔千里,也沒有什麼交情。但得罪了瑞典人,卻是日本人難以接受的。要知道瑞典生產的,就算工業遠比日本發達的多的德國人都需要的精密軸承,可是日本人急需的戰略物資。要是瑞典人追究下來,切斷日本人的精密軸承供應,那日本人的工業就徹底的癱瘓了。

莫名其妙的得罪了兩個國家不說,還弄來了一批質量有問題的飛機,自然讓心高氣傲的陸軍部分人員不滿。雖說日軍之中的高層人物視下面的普通官兵,不過是消耗品而已。有沒有防彈裝甲與自封閉油箱,倒是無所謂。

但這種飛機保養性之差,帶來的麻煩之多,卻讓日本陸軍高層很多人有些非議。只是這些人雖然強烈要求退貨,但在新式戰鬥機投產還遙遙無期,借海軍戰鬥機又被恥笑不說。一貫小氣的海軍,居然還嚴格的限制數量的情況之下。

這批意大利造的戰鬥機與德國出售的ME一零九式戰鬥機,還是第一時間被急瘋了的日本陸軍補充給了去年空戰失血嚴重的關東軍。畢竟有總比沒有強。而且這些意大利飛機雖然毛病多多,但畢竟空戰能力還是不錯的。

只是由於受到飛機運輸上的時間限制,以及飛行員轉換訓練的異常緩慢,這兩批被稱爲日軍航空兵發展史上最大一筆軍購的戰鬥機,剛形成戰鬥力還沒有幾天。今天的出動,還是是這些飛機在關東軍手中真正的第一次作戰。

至於飛行轉換訓練進度緩慢的原因,倒不是日軍飛行員轉換訓練不刻苦,只是習慣了飛氣冷式發動機的日軍飛行員,對於使用液冷發動機的德制戰鬥機實在不習慣。這批德制飛機形成戰鬥力的時間,還沒有那些同樣使用氣冷發動機的意大利戰鬥機快。

只不過這些RE兩千戰鬥機形成戰鬥力的時間雖然很短,但這些意大利貨的發動機故障率實在有些太高了些。任憑關東軍的地勤如何的努力,出勤率卻是始終一直都上不去。大多數的時間,都是機場趴窩整修。

無奈之下,這些意大利造的戰鬥機,只能被關東軍用來作爲要地防空。在要地的每個機場都配備了二十幾架或是十幾架,專門用來保住機場免受對手的空襲。這樣做可以在一旦發動機出故障的時候,可以儘快的返回基地以保住飛機。

今天要不是部署在洮南的從海軍借來的新式飛機,以及德制戰鬥機數量不足。尤其是德制戰鬥機有着先天性腿短,在空中作戰時間過短的弱點。被這種飛機發動機高故障以及漏油弄的每次飛行都心驚膽戰的指揮官,壓根就不會將這些意大利飛機派出來執行這種遠離基地的作戰任務。

不管怎麼說,這種飛機雖然毛病多多,但除了格鬥性能還是比較出色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航程要比德制戰鬥機遠一些。至少在德制飛機燃油耗盡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可以用來斷後掩護。

至於德國人白送的那一百一十架法國戰鬥機,則因爲缺乏零部件,加上大多都有一些戰傷,基本上不經過徹底的翻新根本就無法使用。在日軍看來,已經沒有任何的使用價值。而直接被丟進了陸軍新京以北的一個戰略倉庫之中。反正也是白送的,沒有什麼成本。丟掉了,也不心疼。

相反,要是將這些戰鬥機重新送上天,花費要比新制造戰鬥機要高的多。一貫小氣的日本人在仔細覈算了讓這批戰鬥機上天的成本後,乾脆連國內都沒有拉回去,直接丟在滿洲了事。

只不過讓所有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半年後這批飛機他們原本以爲雖說機體壽命還有很長時間,但因爲發動機零件匱乏,根本不會再能飛起來的飛機,落到楊震所部手中後。居然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之內,被全部修理好。

這些飛機上除了少數還能使用的之外,所有已經報廢,不能使用的法制發動機,被抗聯使用蘇制發動機替換。並在加強裝甲,以及加裝了三七航炮吊艙以及火箭發射導軌之後,改爲地面攻擊機使用。

正是這批日軍認爲已經沒有改進價值的法式戰鬥機,在被楊震所部改裝之後,在第二年的秋季會戰以及楊震發起的冬季攻勢之中,一次便摧毀了六十餘輛日軍坦克和數個大口徑炮兵陣地。當然,這是之後的話了。

由於王子廟機場以及洮南機場的日軍航空兵之前裝備的都是九七式戰鬥機,在與對手的多次較量之中就從來不知道佔據上風爲何物。這次在接到一個重要指揮官在趕赴海拉爾時候,所乘飛機在空中與敵軍遭遇,急需增援的電報後。

得到海軍新式飛機以及德制戰鬥機增援,而底氣顯得足了許多。這段時間因爲戰鬥機性能的差距,損失頗大。急於使用新補充的新式戰鬥機,一雪前恥的日軍駐洮南機場的指揮官,第一時間便將手頭所有的戰鬥機都派了出來。以圖除了營救那位重要指揮官的同時,能夠清洗掉對手留給自己屢戰屢敗的恥辱。

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九十八章餘波中的對等報復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二十九章 攻勢發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三百零八章 馬家寨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如棋局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鐵錘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九十六章 自己解決掉他們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三百零二章 楊震很不滿意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
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九十八章餘波中的對等報復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慧蘭與袁芷若第三十四章 膽寒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五百八十章重炮進城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場之外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二十九章 攻勢發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國人的算盤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一百三十三章 最致命的問題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六章 楊震的障眼法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三百零八章 馬家寨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一百一十五章 戰場如棋局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十四章 燃料空氣炮彈第一百三十八章 險境第二百八十八章 斯大林鐵錘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零七章 三個如果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無底線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三百九十七章 調整編制第三百一十章 加快速度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一百三十一章 奇貨未必可居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七十一章 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忽視了一點第六十三章 霸氣的答覆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九十六章 自己解決掉他們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三百零二章 楊震很不滿意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五章 戲要做足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二百三十九章 宣佈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