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

說到這裡,陳翰章放下手中的指揮棒,微微沉默了一下後道:“目前日軍下一步還準備怎麼做,我暫時還判斷不出來。但有一點我卻清楚,包括渤海軍區在內,我們眼下與山東軍區的地面聯繫現在已經被切斷。”

“甚至有可能不僅是山東軍區主力,與我們之間的聯繫被切斷。與其南面的蘇北軍區、淮北軍區之間的聯繫,益都以東山東軍區部隊主力,與魯中軍區、魯南軍區之間的聯繫都有可能被切斷。”

“如果日軍在其他的地方構築這個封鎖圈,他們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兵力。但是在膠東半島,他們可以利用半島狹長,三面靠海的特殊地形,用不到投入太多的兵力,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同時山東軍區無法出擊外線作戰,也就等於切斷了我們下一步作戰的一支臂膀。割斷了山東軍區主力,與南面的蘇北、淮北軍區部隊之間的聯繫,也可以確保隴海路在戰時的安全,運行不會受到太大的干擾。”

“這麼做他們雖說捨棄了除了幾個濱海港口之外,其餘幾乎膠濟鐵路以南的所有的控制區,但是卻可以成功將山東軍區主力困在了膠東半島。只要山東軍區主力被困在膠東,剩下的魯中軍區以魯南軍區,對下一步他們的行動就不可能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因爲爲了組建野戰軍,山東軍區實際上已經抽光了這兩個軍區的主力部隊。剩下的地方武裝以及部分留守的主力,也許自保有餘,但是想要主動出擊可就困難了。而日軍要的就是這一局面,以確保在接下來的反擊之中,津浦、隴海兩大鐵路不受任何的干擾。”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此次山東軍區組建的八個野戰師之中,第三、第四兩個師是由魯中軍區部隊組建的,第八師是由魯南軍區組建的。而十二個警備旅之中,有六個是由這兩個軍區組建的。”

“而眼下整個魯中和魯南這兩大軍區,留守的主力部隊加在一起也只有五個警備旅。剩下的地方武裝無論是裝備,還是戰鬥力都遠不如被抽調走主力部隊。而即便是加上兩個軍區所屬地方武裝,這兩個軍區留守部隊也不到兩萬人。”

“在這種情況之下,只要目前集中在膠濟線上的山東軍區主力,無法返回魯中和魯南作戰,對津浦線和隴海路就形成不了任何的威脅。雖說這麼做需要抽調一部分的兵力,但對於日軍來說,遠比在冀魯邊地區與我們作戰,山東軍區在後面放火,讓面對前後夾擊的他們,到時候所消耗的兵力和物資覈算。”

“日軍構築這兩道封鎖線,其用意並不是想要現在就解決山東境內的我軍。因爲他們至少在解除我們對魯北地區的威脅之前,是沒有足夠的力量,來解決山東境內我山東軍區部隊的。”

“而且長期與華北我軍作戰的日軍很清楚,即便是投入大量的兵力實施掃蕩,但也很難將山東境內我軍根除。與其消耗大量的兵力和時間,來解決山東戰場內的我軍,還不如順勢利用眼下的態勢,暫時將其困在狹長的膠東半島。使其在整個會戰期間,無法對會戰進程產生大的威脅,還是相當划算的。”

“儘管這一點,我們眼下尚無確切的消息,但我堅信我的判斷。一號,您如果不相信我這個判斷的話,可以給新四軍軍部以及山東軍區發電。也就是說,日軍利用我們自己取得的勝利編成了一道牢籠,把我們自己的手腳給捆住了。”

“一號,日軍現在在山東,甚至整個北中國戰場,下了很大的一盤棋。這盤棋很可能從第一階段會戰,日軍敗像開始暴露。山東軍區部隊將大部主力,投入到膠濟鐵路沿線的時候,便應該已經着手開始部署。”

“而從日軍眼下在山東境內搞出的部署情況,以及全力確保津浦線山東段、隴海路來看,我敢斷定日軍下一步不僅會全線反撲,而且一旦其展開全線反撲,與山東交界的冀東南地區,絕對會是其主要的攻擊方向。”

“同時就整個戰局未來走向來判斷,他們絕對會在正面發起攻勢的時候,在我們的側翼採取登陸作戰。以便與正面戰線配合,對河北我軍完成前後夾擊,以儘快的解決河北戰場。日軍在山東戰場並未大舉增兵,就是爲了迷惑我們。”

聽完陳翰章對整個山東局勢的分析,楊震沒有立即給他答覆,而是凝視着陳翰章司令部牆壁上,那張標示着整個山東戰場敵我態勢地圖良久之後才道:“你這番分析很透徹,眼光看的也很全面和長遠。”

“但你給的這些答案,並不能完全解釋日軍在山東境內如此動作的原因,更不能解釋你對日軍以山東爲主攻方向的判斷。老陳,你清楚我的習慣。如果讓我接受你的觀點,那麼你就要有充足的理由說服我。”

“我今天來不是隻帶了嘴巴,更是是帶着耳朵來的,我要聽聽你對東線整個戰局的分析和判斷。說實在的,對於日軍下一步反撲的主攻方向判斷上,我重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沒有把握過,所以這次我纔來。”

“我是你的上級,老杜是你的老戰友,都沒有什麼好忌諱的。今天你有什麼說什麼,竹筒倒豆子徹底的倒出來。很多時候我這個一號,在軍事部署上,你們這些方面指揮員的意見很重要。”

楊震的話音落下,陳翰章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略微沉思一下,才從楊震的第一個問題開始回答:“一號,我之所以這個判斷。不僅僅是從山東戰場的態勢,也從我軍眼下面臨的整體情況,以及日軍指揮官對戰局的瞭解上做出的。”

“因爲日軍也很清楚,我們在第一階段的會戰之中,雖說連續拿下了平津以及幾乎整個河北,但我們自身的損失也相當的嚴重。而且隨着戰線的南退,補給線也逐步開始拉長,對後勤方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而他們更清楚的是,整個華北戰場並沒有給我軍提供出糧食之外,其餘所需物資條件。我們作戰所需大部分的物資,都要千里迢迢從東北運來。同時日軍對坦克並不陌生,他們很清楚這些裝備都是油老虎。”

“眼下除了東北之外別說華北,就是整個中國都沒有給我們提供足夠油料的地區。也就是說,在進至冀魯豫地帶之後,隨着補給線的拉長。無論我們情願不情願,都需要大量的時間補充兵員,以及囤積物資和彈藥。”

“在部隊攻擊能力恢復,以及囤積持續作戰的足夠彈藥和物資之前,我們已經無法繼續南下。在我軍抵達冀魯邊地區之後,實際上已經成爲力已經不能穿透魯縞的,那支以及達到極致的強弩。”

“這也是日軍爲何短時間之內,敢於在山東唱空城計,全力應對豫東戰場,並按部就班的籌集援軍。眼下日軍雖說比我們有後勁,但是從日軍面臨的整個從東北到澳大利亞的戰局來說,他們想要抽調出足夠的兵力,並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我們在喘息,他們一樣在喘息。我們需要補充戰損,損失更大的他們也一樣需要補充戰損,並位反撲調集足夠兵力。而且與我們相比,他們還要考慮怎麼樣去應對,活動在其腹地的我各個敵後抗日武裝,所以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

“相比較之下山東境內的整體形勢,雖說要比豫北複雜一些。但是對於日軍來說,山東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會首選山東。即便日軍放棄了青島港,放棄了膠濟鐵路,但是他們依舊控制着煙臺、龍口港,以及從煙臺到濟南的公路。”

“這兩個港口的規模雖說不如青島,但是兩個港口加在一起,運力並不比青島小到哪裡去。而且山東境內濟寧以下,完全可以通航到隴海路沿線的運河,也可以補充其一部分的運力。山東的交通環境,要遠遠的超過還有大面積黃泛區,同時無鐵路和水運支撐的豫東。”

“同時眼下的山東在整個華北處於的戰略地位,以及其有利於防禦的地形,都決定了日軍是不可能放棄整個山東。山東地勢中間高而四圍低,除了膠東半島臨海之外,其地勢較爲平坦的魯西與魯中之間,則有大量的湖泊爲天然屏障。”

“山東向北連接景、滄,順運河北上可直達平津,向南則直達徐、邳,俯視兩淮,向西可直插豫東平原。自古以來無論是南攻北守,還是北攻南守,山東都是主要戰場。而眼下對於日軍來說,一旦山東有失整個淮北將再無屏障。”

“相對於豫東來說,整個山東的地形對日軍也更加有力。限制了我軍之前利用坦克,大範圍實施穿插攻擊的能力。整個山東境內,我軍唯一可以大規模使用坦克的地形,就是運河以西的魯西地區,這就本身限制了我軍的穿插線路。”

“同時運河沿線從黃河南岸東平湖開始,一直到微山湖南端延伸到的蘇北銅山,期間一連串湖泊,也可以成爲天然屏障。保證其在向北發起全線反擊的時候,側翼不被我軍大範圍迂迴穿插包抄。”

“日軍在向冀魯邊地區發起全線反擊的時候,在側翼只放上部分兵力,與豫北、豫東日軍構成一體,利用運河沿岸的大大小小湖泊,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側翼安全。可以將更多的兵力,都放在正面以及我軍側翼的登陸上。”

“這一點是豫東和豫北,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其如果選擇豫北作爲主要出擊地,我軍集中大量的坦克,從魯西方向強行穿插,可以直接包抄其主攻部隊的側翼。同時日軍從豫北作爲主要出擊方向,攻擊面也相當的狹窄。”

“而且其周邊都是我軍部隊,也根本就不利於行動之前的保密。最關鍵的是以交通相對不便的豫北,爲主要攻擊方向,那麼日軍就要提前大量調集兵力。這等於告訴我們,他們的主攻方向在那裡。選擇山東爲主攻方向,則這一切問題對於日軍來說都不在是問題。”

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買賣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十五章一個難纏的對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四百五十七章 這是抗聯的報復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鍵在一個快字第十四章 誓言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機之爭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如主動出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
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二百九十七章 難以爲繼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3)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第二百三十四章 重任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二百零二章 軍分區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買賣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三百零六章 馬家寨之戰(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仗怎麼打?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八十六章 新形勢、新問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十五章一個難纏的對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四百五十七章 這是抗聯的報復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輕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雙城(九)第六十六章 首戰(2)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一百一十三章 楊震也有打怵的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醒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鍵在一個快字第十四章 誓言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二十九章 崩潰的前夕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襲(二)第二百八十六章違令調兵第三百零八章 時運不濟?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松田巖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二百二十章 決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機之爭第二百零八章 那只是表面原因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去了大部分的底牌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如主動出擊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