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

主席在得知楊震的這一舉動後,也只能搖頭苦笑。知識分子重要,這全軍都知道。但像楊震這種爲了幾名知識分子,就槍斃掉一個經歷過長征的大隊政委的還是獨一份。不過,楊震這一舉動雖說看似莽撞,但正符合主席在某些方面的需要。

所以中央在事後,雖說在返回延安後,也受到了一定的批評。說他沒有政治頭腦,但事後也就沒有追究楊震什麼。雖說這件事情事出有因,但也從側面說明楊震對知識分子的重視,遠在其他幹部之上。

這也是後來,一般的知識分子幹部聽到調到抗聯工作,無不歡欣雀躍的原因。除了其他原因之外,楊震對知識分子幹部的重視,知識分子幹部提拔的快,在其中佔據了很的一部分因素。

只是楊震再怎麼重視知識分子,但在現實的情況之下,對於技術人員匱乏的問題,卻是始終無法有效的解決。而且這種缺乏現象,不僅僅出現在航空兵身上。眼下正在大規模接收江北運過來坦克的裝甲兵那裡,也同樣出現了相當的問題。

技術人員始終不夠,成了新調任裝甲兵司令陳翰章眼下最頭疼的事情。隨着江北裝備的陸續運抵,裝甲兵所屬各部隊開始陸續組建和整編。而與其相對應的是,所需的技術人員和維修人員數量越來越大。

儘管在當初在組建第一批裝甲部隊的時候,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準備。各方面人員培養,已經遠遠超過裝備數量所需的編制。但新裝備抵達之後,部分人員,尤其是技術維修人員卻仍然顯得數量嚴重不足。

而無論是中央抽調來的幹部,還是部隊內自身選拔的幹部。實戰經驗的確豐富,也真肯下功夫去學習,只是這文化水平卻是差的太多,很多事情都要一點一滴的去學習。文化底子太薄,無疑又延長了學習的時間。

“人才,不,是合格的人員。”聽完於明的彙報,楊震不禁有些頭疼的撫了撫太陽穴。人才基礎過於薄弱,部隊的知識結構過低,已經成爲抗聯今後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更是成爲大量新型技術裝備儘快投入實戰的一個嚴重的制約。

現在整個軍區上上下下都在嗷嗷待哺,都在伸手向他這個司令員要人才。而這其中尤其以技術最爲集中的航空兵缺口量最大。飛行員、地勤維修人員,都嚴重的匱乏。在現役人員都缺情況之下,後備人員根本就無從提起。這個局面,對楊震的後續計劃能不能順利的實施,已經帶來嚴重的影響。

還有三個多月,蘇德戰爭就將全面爆發。再有大半年的時間,太平洋戰爭也即將爆發。按照自己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要全面展開對日空襲作戰的規劃,以及下半年打通與關內聯繫的目標。對於航空兵飛行人員的需求,將是極爲巨大的。

雖說眼下日軍本土防空實力與德國人相比,甚至可以用薄弱來形容。沒有雷達,高射炮的數量也不多,尤其缺乏高性能的大口徑高炮。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其大部分的陸海軍航空兵,也將南下作戰,短時間之內對空襲部隊造成的威脅不大。

但無論是按照自己所知的美軍幾年後對日空襲時的戰損率來看,還是日本人一旦遭遇到空襲後,應該有的反應估算來看。按照眼下人員的儲備情況,要想實現對日長期空襲這個目標還太遠了。

要知道有着完整軍工體系的日本人,只要下定決心,高射炮的數量可以很快的增加。其陸海軍航空兵,也隨時可以調回國內擔任防空作戰。再加上德國人極爲可能的雷達技術支持,以及在戰爭的頭兩年自己能得到的轟炸機種類,這個戰損率會維持在相當高的程度。

而對千里之外,四周環海的日本本土空襲,一旦轟炸機被擊落,沒有海軍的抗聯想要營救飛行員,將會是一個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而以普通日本人對戰爭的態度和日本本身嚴密的戶籍制度來看,想要讓日本人保護被擊落的飛行員,也根本不可能。

雖說在自己的下一步的計劃中,有向美國購買潛艇以便部署在日本週圍,專門營救落水飛行員。但這個目標能不能實現,還要看美國人的態度。而且在短時間之內,蘇聯人根本就不可能參加對日作戰的情況之下,很難取得港口駐停的潛艇補給和維修也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

這種情況也就意味着,一旦參與空襲日本的飛機被擊落,飛行員基本上就沒有生還的可能。這樣一來,如果要持續保證對日空襲,那麼對後備飛行員數量的要求,會是相當的大。按照眼下的每年不到五百人的培訓速度,要猴年馬月才能夠湊齊?

這也是楊震爲什麼會對此戰損失了這些飛行員,而心疼的要命。儘管他也知道,這是一支軍隊走向成熟,所付出的必然代價。更是正在進行的這場全民族解放戰爭,所必須做出的犧牲。但這種損失,還是讓他心疼的直哆嗦。

看着楊震的臉色有些不好,剛剛完成彙報,此刻還沉浸在被楊震接見興奮中的於明。雖然還沉浸在激動之中,但頗爲會察言觀色的這個傢伙一眼就看出楊震的疲憊。小心翼翼的道:“一號,我已經彙報完畢。您先休息,我先下去了。”

楊震卻沒有立即放於明走,沉思了一會後楊震纔開口道:“你回去和黎明說,就說我說的。你這個中隊長就先不要當了,去航空司令部任作訓參謀兼航校訓練主任。你今後的工作,要更多的放在航校中。”

說罷,看了看因爲要離開一線,而有些不情願的於明,楊震搖了搖頭道:“你在前線,只能帶出一箇中隊,或是最多隻能帶出一個大隊來。到後方航校,你可以帶出成百上千個你。你的實戰經驗,正是我們眼下正急需的。”

“能在一次空戰之中,就摸出敵軍新式飛機的弱點。並擊落了兩架,這個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將你放在航校,我感覺更能發揮你的經驗。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王牌飛行員,而是更多的空戰高手。而且按照軍區航空兵的規定,你已經達到了調回後方擔任飛行教官的標準。”

聽到楊震的話,於明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一號,其實我之前在哈爾濱的上空,已經與日軍這種新式戰鬥機交過幾回手,有了一定的經驗。否則,我也不可能一次就摸出他們的弱點來。畢竟一般的空戰,僅僅持續十幾分鍾而已。”

“一次空戰的時間太短了,對於摸清楚一種新式飛機的性能,這點時間還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之前與其交手,對其有了一定了解的情況之下,在空戰之中我才能儘快的摸清楚敵機的基本性能。”

“一號,我會就此次戰鬥形成一個完整的報告。可真的我不想回航校工作,還想留在前線戰鬥。您能不能和上級說一下,讓我繼續留在前線?一號,我想這裡應該更需要我。我的一箇中隊弟兄,都扔在了這裡,我還要爲他們報仇。”

對於於明的解釋和想要繼續留在前線的想法,楊震呵呵一笑道:“這就不簡單了。全軍與日軍這種新式飛機交過手的飛行員,並不在少數。爲什麼就只有你能查出敵軍這種新式飛機的弱點?這說明你除了技術過硬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心思細膩。”

“讓你去當航校的訓練主任,我想會更適合我們部隊的目前發展。將在空戰之中表現出色的飛行員,抽調回來擔任教官這也是你們航空兵的規定。這不僅僅是爲了保護你們這些戰鬥英雄,也是從你們航空兵的長遠發展考慮。”

“你想報仇的心情,我理解。但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纔是春。軍隊是一個需要緊密配合的整體,不是靠一個人單打獨鬥就能戰勝敵人的。一個你,就算你有再大的本事,又能打多少釘?”

“況且,你要爲之報仇的不僅僅是你一箇中隊的戰鬥,還有全中國無數慘死在日軍鐵蹄之下的同胞。只要將你的本領,傳授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戰友,都學會你的本領,我們才能給更多的人報仇。

“我剛剛已經說過了,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或是幾個王牌飛行員,而是需要的成千上萬像你這樣的戰鬥英雄。一個人是撐不起一片天的。只有培養出成百上千的你這樣的飛行員,我們的航空兵才能真正的發展與壯大。我們才能最終實現我們徹底將日寇驅逐出中華的目標。”

“你回去之後,要將今天的戰鬥和敵軍這種新式飛機的性能,以及在空戰之中該如何對付日軍新式飛機,要形成一個詳細的書面報告。這個報告,越詳細越好。不過,這個報告一定要嚴格保密。尤其在面對美國教官的時候,絕對不允許透露一絲一毫。”

於明聽到楊震最後的這道命令,面色有些古怪。只是楊震不說,他也不敢多問。這個報告要保密,這一點他明白。但是爲何也要想那幾十個美國飛行教官也保密,直到他離開的時候,卻是也沒有想明白。但一號既然說了,自己還是去執行的爲好。

於明前腳離開,正處理完沈湃駕駛敵機返回的黎明又過來向楊震彙報。聽完黎明的彙報,楊震不由的哈哈一笑道:“審查什麼?有什麼好審查的?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就算他們想叛變,不是也得先被日軍抓到後再說?我看不僅不用審查,還要給這兩個人立功授勳。”

第九十五章 他們纔是真正的功臣第三章 打着看第232章 狠毒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二十五師團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會挺過去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開場白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後續影響的隱患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一百五十章 楊繼財的麻煩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
第九十五章 他們纔是真正的功臣第三章 打着看第232章 狠毒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二十五師團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七十一章 不動如山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二十三章 走後門的航空兵第三百零九章 必須打的準,打的狠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三百二十五章 都在撐着最後一股氣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央代表團第三百四十七章 他會挺過去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開場白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援(三)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三百二十一章勸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種堅持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三百二十七章 要學習的東西太多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四百九十四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後續影響的隱患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一百八十三章 釣到了一條大白鯊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與調整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三百一十二章 動了真怒的楊震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五十四章 一號,我堅持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一百五十章 楊繼財的麻煩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二百七十章 傷逝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彈是個寶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能搞血統論那一套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