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舒城之戰(2)

在半路上,魏東來又傳來了捷報:已拿下霍邱縣全境,俘虜數百潰兵。

如今黑虎軍在疲於應付清軍和地主豪強的圍剿,只有收復皖北一線,把江蘇和安徽、浙江等省聯繫起來,這樣黑虎軍的實力纔是一個整體,纔有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江濤想到此,忙下令道:“令魏東來爲徵北將軍,在新兵大營挑選五千可戰之士,再帶着虎豹騎、弓手營火速收服滁州府、鳳陽府、宿州、阜陽等地,儘快聯繫上王俊義等,貫徹實施黑虎軍的政策,可便宜行事。”

又令李固統領合肥的三千駐軍進攻和州,攻下後原地死守。

令江豹爲廬州府總管,戴蛟爲副總管,負責轄區內的民政及糧草調度。

江濤讓江豹當文官,實在是不得已,他對戴蛟始終不能完全放心,而且如今形勢危急,只有武人才能體會將士的疾苦,習慣了聽從軍令的他們不會狐疑江濤的命令,如此一來,黑虎軍的政策才能真正施行。

其實如今黑虎軍的體系已經初具規模,江豹只需監督和點頭簽字就行了。

“再傳令各地知縣,網羅轄區內的工匠,並留心和舉薦各式人才,數量不限!”

江濤想到江豹正襟危坐的在衙門裡辦公,也不禁莞爾,想到如今人才的匱乏,暫時也沒有辦法,記得江浙一帶有不少人才,比如王夫之等,他們不僅才學過人,而且都是反清義士,到時一定要親自去請。

……

等江濤帶着大軍趕到舒城時,王大山剛剛擊退清軍的進攻。

江濤不敢休息,親自帶着麾下將士上了城頭,只見城頭上雜亂無章,堆滿了清軍和黑虎軍的屍體,而且腥臭無比,蒼蠅亂飛,他立刻皺起了眉頭,本想訓斥衆將,可見王大山等個個灰頭垢面,雙眼布面血絲,估計已是筋疲力盡,一下子心軟下來,沉聲喝道:“王副將聽令,立刻帶着衆將士下去休憩,漆統領,立刻清理城頭,把弟兄們和清軍分別安葬!”

“遵命!”漆大頭不敢面露不滿之色,忙大聲應道,其實他心中一直在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而不想當什麼後勤統領,不過他從沒有鬆懈過後勤營的訓練,還有可能比其他主戰部隊訓練的更加刻苦,因爲他相信,黑虎將軍會重用他的,就憑一個無依無靠的放牛娃,如今卻成了統領千人的將軍。

血衣衛和神槍衛依次上了城頭,王大山才讓麾下去休息,並調一部分兵馬幫忙清理現場,這纔來到江濤面前愧疚的道:“將軍,清軍雖然依舊日夜攻城,可是昨日的火雷爆已奪清軍的膽魄,清軍軍心盡喪,不足爲慮,將軍可領軍攻伐他處,有了三千援兵,屬下定能守住此城,而且火雷爆極爲好用,可大量生產。”

“不可小瞧了清軍,若是清軍調來數百門大炮一齊轟擊城池,你當如何應付?”

江濤卻不敢大意,城外足有四五萬人,而且還有滿清鑲白旗的萬餘騎兵,只要黑虎軍沒有城池的護佑,定然擋不住數量佔優的清軍,而且有可能兵敗如山倒。

“這?”王大山不禁冷汗直流,若真是如此,自己絕對擋不住。

“不過暫時清軍應該無力調集這麼多大炮,以後就不好說了。而且本將軍估計,長江沿岸一線最少有數十萬清軍,黑虎軍必須儘快壯大起來,否者,萬一清軍調集大軍對付我等,那就不妙了。”

江濤望着城下,緊繃着臉道,說實話現在的黑虎軍根本敵不過數十萬大軍的全力一擊,若不是王大山等急於求成,他也不會這麼早就出山,只要黑虎軍發展三年,各省建立完備的基地,秘密訓練十萬大軍,自己在基地內再精心訓練三萬裝備新式火槍、火炮的火器部隊,到時再出山,就不會像如今這麼困難重重了。

而且三年後,吳三桂和清軍經過拉鋸血戰,都已成疲兵,黑虎軍完全不懼任何敵人,可以堂堂皇皇的戰勝清軍,那時清朝的潛力和實力也降到很低的水平,恐怕到時連軍餉都發不出。

不過江濤並沒有明說,他不忍心王大山等白白丟了性命,也不忍心十餘省遭受八年的浩劫,不過清軍主力夾在吳三桂和黑虎軍之間,又該如何抉擇呢?

自己是否聯絡吳三桂?

江濤立刻在心中排除這個想法,吳三桂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漢奸頭目之一,自己是土匪出身,也不恥與之合作。

不過在消滅韃子主力之前,儘量保持克制,江濤心中一沉,希望吳三桂不要老糊塗了。

“殺啊!”

正在這時,又傳來了震天的喊殺聲,江濤向下眺望,只見足有五千餘穿着各色衣裳的辮子軍向城牆衝來,他忙令神槍衛四人一組,一組佔據一個垛口,垛口兩旁各有血衣衛保護,沒有裝備火槍的神槍衛將士暫且退後,並令三百神射手在城門處駐紮,心中這才放心。

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因爲新式火槍無法向下射擊,槍口一向下,比槍管小一分的米尼彈就會滑下來,而滅虜銃卻沒有這一缺點,看來並不能停止滅虜銃的生產。

滅虜銃除了有效射程沒有滅清火槍遠,沒有滅清火槍精準,在百米距離內,威力反而比滅清火槍大,只要擊中目標,對方几乎無法存活,而且在六十米距離當中,神射手依然可以做到百發百中。

江濤考慮了一番,已決定等招募到足夠的工匠,一定要另外開闢一條生產線,全力生產滅虜銃和配套的紙殼子彈。

砰砰砰……

當清軍靠近到六十米時,神槍衛開始了第一輪齊射,戰果卻不佳,只擊斃了百來人,不過清軍的攻勢明顯爲之一滯。

清軍又靠近一些了。

砰砰砰……

神槍衛依次開火了,總共四輪齊射,共擊斃七百餘人,自身零傷亡,清軍受不了打擊直接後撤了。

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戰果,主要是清軍缺少遠程兵種,而且擁擠着衝鋒過來,有的都靠近城牆二十餘米,這麼短的距離,就算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人都有可能命中目標。

江濤卻不滿意,剛纔在戰鬥期間,神槍衛明顯心理素質不過硬,而且作戰方法不先進,每一組都是一位火槍手射完後退後,下一位再補上射擊,這樣形不成強大的火力網,只要對方死衝不退,還是可以攻上城頭。

他立刻命各組成員挑選出一位優秀射手,這一名射手只負責射殺清軍,另外三人專門負責裝彈,這樣一來,只要放近了打,幾乎可以做到彈無虛發,能夠有效的殺傷清軍。

一連兩日,清軍的傷亡每日都在三千人以上,城下死氣沉沉的,連軍中的將領也不敢帶兵攻城了,因爲黑虎軍優先射殺將領。

清軍也曾安排鳥槍手與黑虎軍對射,可是鳥槍的威力小,且射程近,根本不是對手。

鑲白旗的都統哈吉爾卻在冷眼旁觀,這窩賊軍已多次讓他震驚,他真想試一試黑虎軍的斤兩,可是看到那堆積如山的漢軍屍骨,他真真切切的膽怯了,直覺告訴他這兒並不比嶽州安全。

好在黑虎賊軍只是堅守,他索性令剩下的三萬餘人謹守營寨,與賊軍對峙,各豪強地主此時也不敢強逼手下去攻城了,因爲逃兵越來越多了,有些精明的徽商早就收拾行李偷偷溜走,畢竟君子是不會站在危牆之下的。

第89章 添亂的狼孩第209章 敗局已定第286章 逆者亡第60章 磨難重重第193章 看誰先扛不住第224章 賭鬥2第53章 襲擾戰第118章 一波又起第195章 匪夷所思第156章 防中有攻請假一天第213章 政治籌碼第46章 好人、壞人一念之差第33章 魏縣丞的對策與守夜第75章 還可以這樣騎馬第208章 葡萄牙人的遠征艦隊第21章 楞頭青江石第177章 滿清的策略第173章 發展科技第269章 沒落的莫臥兒帝國第139章 戰略規劃第83章 活人都不怕,怕死人幹甚?第13章 師爺尚白第12章 綁架少年將軍第123章 吳應熊之死第238章 包辦婚姻第100章 謀劃第109章 血戰第257章 硬抗第81章 逃民危機第127章 揚長避短第65章 血煞刀法第250章 快速反應戰船第244章 南海金屬風暴(1)第177章 滿清的策略第7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17章 陷入危機第278章 抵死防守第221章 不學就會第145章 廬州危機第17章 烈酒脫身第177章 滿清的策略感謝與歉意第118章 一波又起第141章 飛躍大別山第183章 總結與整編第120章 康熙的決斷第245章 避戰的理由第38章 攻城戰(2)第77章 初戰不利第115章 陽謀第251章 秘密組織第59章 吳三桂的糾結第157章 短暫而有效的殺戮第254章 新的危機第50章 革命者一號第63章 人生沒有選擇第201章 人醉心不醉第104章 軍政分家第150章 硝煙之曲(2)第7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70章 作繭自縛第112章 十面圍擊之策第250章 快速反應戰船第231章 小小的創意第191章 目標一致第196章 軟硬兼施第106章 經濟危機第194章 海戰之以傷換命第147章 出兵第242章 併肩子上第248章 避輕就重第23章 救火、結義與反思第294章 與時俱進第59章 吳三桂的糾結第238章 包辦婚姻第272章 七國鬧海第280章 反攻大計第126章 慘烈水戰第80章 殺機第78章 血戰鑲藍旗佐領第228章 臥薪嚐膽第108章 四路同出第56章 招兵買馬超難第87章 惺惺相惜第8章 總動員第112章 十面圍擊之策第128章 正面交鋒第153章 全面改革第254章 新的危機第217章 生財之道第194章 海戰之以傷換命第16章 月黑殺人夜第112章 十面圍擊之策第37章 攻城戰(1)第120章 康熙的決斷第115章 陽謀第271章 帝國需要絕對的勝率請假一天第30章 便宜沒好貨
第89章 添亂的狼孩第209章 敗局已定第286章 逆者亡第60章 磨難重重第193章 看誰先扛不住第224章 賭鬥2第53章 襲擾戰第118章 一波又起第195章 匪夷所思第156章 防中有攻請假一天第213章 政治籌碼第46章 好人、壞人一念之差第33章 魏縣丞的對策與守夜第75章 還可以這樣騎馬第208章 葡萄牙人的遠征艦隊第21章 楞頭青江石第177章 滿清的策略第173章 發展科技第269章 沒落的莫臥兒帝國第139章 戰略規劃第83章 活人都不怕,怕死人幹甚?第13章 師爺尚白第12章 綁架少年將軍第123章 吳應熊之死第238章 包辦婚姻第100章 謀劃第109章 血戰第257章 硬抗第81章 逃民危機第127章 揚長避短第65章 血煞刀法第250章 快速反應戰船第244章 南海金屬風暴(1)第177章 滿清的策略第7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17章 陷入危機第278章 抵死防守第221章 不學就會第145章 廬州危機第17章 烈酒脫身第177章 滿清的策略感謝與歉意第118章 一波又起第141章 飛躍大別山第183章 總結與整編第120章 康熙的決斷第245章 避戰的理由第38章 攻城戰(2)第77章 初戰不利第115章 陽謀第251章 秘密組織第59章 吳三桂的糾結第157章 短暫而有效的殺戮第254章 新的危機第50章 革命者一號第63章 人生沒有選擇第201章 人醉心不醉第104章 軍政分家第150章 硝煙之曲(2)第7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70章 作繭自縛第112章 十面圍擊之策第250章 快速反應戰船第231章 小小的創意第191章 目標一致第196章 軟硬兼施第106章 經濟危機第194章 海戰之以傷換命第147章 出兵第242章 併肩子上第248章 避輕就重第23章 救火、結義與反思第294章 與時俱進第59章 吳三桂的糾結第238章 包辦婚姻第272章 七國鬧海第280章 反攻大計第126章 慘烈水戰第80章 殺機第78章 血戰鑲藍旗佐領第228章 臥薪嚐膽第108章 四路同出第56章 招兵買馬超難第87章 惺惺相惜第8章 總動員第112章 十面圍擊之策第128章 正面交鋒第153章 全面改革第254章 新的危機第217章 生財之道第194章 海戰之以傷換命第16章 月黑殺人夜第112章 十面圍擊之策第37章 攻城戰(1)第120章 康熙的決斷第115章 陽謀第271章 帝國需要絕對的勝率請假一天第30章 便宜沒好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