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四十而不惑

孔子人生的第三階段:四十而不惑,不惑於什麼?‘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說的是智者不會迷惑,仁者沒有憂愁,勇者不會害怕,這三者中核心是仁,智者是知仁而不惑,勇者是行仁而爲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曰:“知人,”’在這裡提及仁者愛人,知怎樣去做纔是真愛人,知是爲仁服務的。‘子曰:“仁者必有勇”’,勇是仁的必然體現。由此我們可以說四十而不惑是不惑於仁,爲了把不惑於仁認識清,我們從知仁與行仁兩個方面探討。

四十而不惑是知仁。孔子三十而立於禮,在禮上孔子是知禮專家,國家用他做官了嗎?沒有,碰了釘子,受了挫折,在守禮上社會出了問題,什麼問題,孔子知道嗎?當然知道,‘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以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孔子把在上位的君子德行比作風,在下面的小人德行比作草,風往哪邊吹草就往哪邊倒,你季康子帶頭爲善,民衆則能跟着,怎麼只知道殺人呢。‘子曰:“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在上位的帶頭正直,誰敢不正。‘子曰:“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孔子說身居上位不寬待他人,掌管制度不嚴格執行,即將失去不感到悲傷,我還有必要了解他其它方面嗎?以上都提到上位的人,表面看來是各級不服管,慾望膨脹,但根子是上位的人出了問題。

孔子從根上找得對不對,我們來看歷史就知道,夏桀商紂有此問題,東周始作俑者幽厲二王也是這樣,烽火戲諸候,你說一個天子爲了泡妞,去搞一級軍事演習逗美眉開心,你說紈絝到了何程度,從這裡我們看到人性的弱點,權力是習於管別人而特權於自己,自己能幹的別人幹不了,要別人乾的別人必須幹這就是權力,用通俗的話說是要求下面的多,要求自己的少。

孔子在齊國跟齊景公說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聽了很高興,說是臣如果不像個臣,即使有吃的東西也到不了自己嘴裡,齊景公這樣想是站在有利於已的立場上,但孔子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君要像個君,臣纔會像個臣,是有先後順序的。‘定公問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在這裡孔子指出君禮臣忠,雖是對等,但偏重於上位,也可以說是對強勢的一方。

我們再來看這個齊景公,‘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可謂與?’說的是齊景公有四千匹馬,馬在當時是貴重財產,相當於現在有四千輛寶馬,那是極富有了,這也可看出齊景公這人好馬愛財,這麼富有死後老百姓沒有稱讚他的,而伯夷、叔齊至今被人稱讚。

這裡有必要說下伯夷、叔齊的故事,伯夷、叔齊這兩弟兄是孤竹國公子,因讓國而跑到西伯,後來周武王革命,這兩兄弟進行勸阻沒從,便逃到首陽山上活活餓死。這個故事體現三種德行,一是本是有繼承權是禮讓出去,有禮讓之德。二是周武王革命從正統來說是弒君,有孝忠之德。三是不食周朝食物忠於商朝,有誠信之德。

以齊景公與伯夷、叔齊來對比,會發現什麼,被後人記得的不是地位財富,而是德行。對個人是這樣,那對治理國家呢?‘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說的是德行處於爲政的中心地位。‘子曰:“無爲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爲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舜做了什麼,‘恭己’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嚴格要求自己,修養自己,‘而已’僅此而已,複雜嗎?不復雜。

可是當時很難做到,原因在於從上至下失禮違禮,社會秩序轟然倒塌,人心出了問題,人的價值判斷出了問題,孔子對禮進行改造與提升,從‘溫故而知新’中重塑社會價值體系,建構一套自己的系統來解決禮壞樂崩的時代問題。

四十而不惑是以仁爲核心思想體系的形成,何謂仁,仁在《論語》中出現100多次,每次說的不盡相同。

如‘子曰:“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說居住在充滿仁愛的裡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果在選擇居住的地方不考慮‘仁’,那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在這裡仁是居住環境;

如‘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此處孔子將仁定義爲人的內在根本,相對於禮樂都是仁的外在形式;

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此處仁是一種愛憎分明;

如‘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仁是一種向善去惡;

如‘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意思是孟武伯問孔子的幾位愛徒,孔子對三個弟子一一作了評價,說他們有的可以管理軍事,有的可以掌握內政,有的可以辦理外交,但表示是不是達到了仁不知道,這裡的仁可以說是一種比才能更高的道德層次;

如‘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從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候,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說的是當時魯國人都認爲管仲不是仁人,子貢問孔子:“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桓公殺了公子糾,他不能爲公子糾殉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而孔子是怎麼看的,他認爲管仲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安定周王朝,在中原文明面臨危機的時候輔佐齊桓公力挽狂瀾,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髮,衣襟左開,淪爲異族了。這裡孔子對管仲的評價中可以看出仁是大德而非小節;

如‘子張問:“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至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意思是子張問:“崔杼以下犯上殺了齊國的君主,陳文子有四十匹馬的家資,全部捨棄而離開齊國,走到一個國家,說這裡的大臣也和我們國家的那個崔杼一樣,就離開到別國去了,到另一個國家,看到執政大夫的表現,又說這裡的大臣也和我們國家的那個崔杼一樣,又離開,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他是清白的,不同流合污。”子張問:“他算不算仁者呢?”孔子說:“我不知道,這怎麼能算是仁呢?”這裡保持清白,是很可貴的品質,但還達不到‘仁’的標準。

等等諸如《論語》中的仁,在特定的語境中有特定的意思,因事而異,因人而異,表達很寬泛,由於‘仁’所涉及的範圍太廣,如果我們從某句格言去理解,難免會片面。

孔子逝世後弟子們也難以真正搞清,於是後來分成了好幾派,就是由於各自理解不同,而我們要以自己心得來理解孔子所言之道也會各不相同。這裡我們藉助於《孟子》、《大學》、《中庸》,也就是四書的其它三部,特別是《孟子》,因到了孟子才把孔子的思想真正繼承發揚出來,如果僅以《論語》要把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有條理的講出來會很難,而藉助於曾子、子思與孟子的理解則會容易一些,那什麼是仁,我們接着往下討論。

《大學》開篇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有着層次的遞進,而《中庸》開篇所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兩部書都對‘仁’進行了解構,在這裡我們把爲仁分成人性之向善、人道之爲善、人成之至善來解構這個系統。孟子說‘人之性善,如水之就下也。’指出人性之說,有人理解爲本善,這也是宋明理學觀點《三字經》起篇是‘人之初,性本善’,對於此種本善說的是生來具有,那我們要問本來是善的那還要教育幹什麼,因水有向下的力量,如果解爲向善則會有一種力量,人用力則往善的方向走,反向用力則往惡的方向走,這樣解會理性些,也說得通,荀子不也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說的是善是需人爲去做的,不會天下掉下來。

那孔子自己說到人性沒有?‘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說到了人性,是善是惡沒談,雖然沒談,但我們看到孔子有種向善的力量,做的是向善的事業。因孔子的仁是哲學,構成了系統,如果不談系統的原點,從什麼地方出發,那就無法看清與正確理解這個體系。在這裡我們對孔子的思想體系大致說一下脈絡,孔子的思想體系是道德價值體系構建,對於個人是內聖外王,內聖是以德修身,外王是德治,用於齊家、治國、平天下。

人性之向善的善是什麼,你看‘仁’這個字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二,這個會意字說的是兩個人即人與人,而善我們可以理解爲人與人保持適當關係。那對於一個人來說,對父母的善表現出來則爲孝,對兄弟姐妹的善表現出來則爲悌,對上級領導的善表現出來則爲忠,對朋友的善表現出來則爲信,等等諸如此類都是適當關係的建立。

人性之向善對應於《大學》之言則爲明明德,彰顯向善的德行目的是什麼,其實說得簡單就是做人,我們通常不是有句話說做事先做人,做人是爲了做事,那要做事先把人做好,明明德則是明確如何做向善之人。

前面我們例舉了‘孝弟’,在這裡接着例舉‘忠’儘量把原意表達出來,在《論語》中關於‘忠’的講述,有人統計‘忠’字共出現了18次之多。然而,孔子所講的‘忠’似乎和我們今天理解的不大一樣,現在講到忠,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忠君忠國,其實這是後人的一種有效使用,特別是上位的需要,在孔子的思想中反映的是一種爲人處世之道與修身準則。

關於‘忠’字,可以看到中在上心在下,意爲不偏不倚,無論對什麼東西,只要把心擺正了,就是忠。《論語》中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處的忠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說的是孔子以四種內容教育學生:文獻、實踐、忠心與誠信,後面兩種是與人交往的原則與要求,從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對做人有多麼重視,對於教育在後面我們會詳細講。‘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說的是在相互對等中做到忠誠。

‘忠’是不偏不倚還有一層意思是直,直是真誠而正直之意,我們來看‘直’在《論語》中出現的次數比‘忠’要多,有22次,這裡我們也來進行例舉。先看直對人的重要性,‘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說的是一個人的生存是由於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僥倖地避免了災禍。

‘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同正直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同慣於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於阿諛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慣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這種比較把直放在益友的第一位。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倥倥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孔子說狂妄卻不直率,無知而不老實,無能又不講信用,這種人我也不知道怎麼辦。

正直就一定好嗎?也不是,孔子提醒不要走向反面,‘子曰:“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孔子說愛好直率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端是說話尖刻。

‘子曰:“直而無禮則絞。”’只是直率而不用禮來指導,就會尖酸刻薄。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室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爲知者,惡不孫以爲勇者,惡訐以爲直者。”’子貢說君子也有憎恨的事嗎?孔子道:有憎恨的事:憎恨一味宣揚他人壞處的人,憎恨在下位誹謗上級的人,憎恨勇敢而不懂禮節的人,憎恨勇於貫徹自己的主張,卻頑固不通的人。賜,你也有憎恨的事嗎?子貢隨即答道,我憎恨偷襲別人成績而作爲自己聰明的人,憎恨不謙虛卻自以爲勇敢的人,憎恨揭發別人隱私卻自以爲直率的人。

此處告訴我們做人要‘樂道人善’不要‘樂道人惡’,如果認爲自己是直率那便傷害了別人,這不可取,在生活中我們常可以看到有些人說,我就是看不慣,就這直性子,好評議別人的隱私與短處,其實這只是圖嘴快活而找的理由,孔子反對的原因在於,別人也這樣說你呢,誰完美,誰願意自己難堪,這裡孔子用恕來處理,指出這樣的直率會傷人害己。以上幾個都走向了反面,得到不好的效果。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有人來向微生高借點醋,微生高家沒有,他卻不說沒有,而是悄悄到鄰居家借了來給人家。在這裡可以看去微生高這個人大概有些直名,但從這一件借醋的小事,孔子卻斷其非爲直人,人來借物,有則與之,無則辭之,本是很自然的事,而這位高先生卻繞圈子,這也就離直遠了,這種人稱之爲鄉愿,‘子曰:“鄉愿,德之賊也。”’像賊一樣盜取名聲。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孔子說;“古代人有三種毛病,現在恐怕連這三種毛病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古代的狂者不過是願望太高,而現在的狂妄者卻是放蕩不羈;古代驕傲的人不過是難以接近,現在那些驕傲的人卻是兇惡蠻橫;古代愚笨的人不過是直率一些,現在的愚笨者卻是欺詐啊!”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見有人感慨現在的人沒有以前那樣淳樸,多了心眼,孔子也是這樣的感慨。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孔子說史魚真是正直啊!國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樣直;國家無道,也像箭一樣直。

‘柳下惠爲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柳下惠當典獄官,三次被罷免,有人說,你不可以離開魯國嗎,柳下惠說按正道事奉君主,到哪裡不會被多次罷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事奉君主,爲什麼一定要離開本國呢?我們從微生高、史魚、柳下惠三個人比較便可以看到正直是真誠而正直,無真誠之心則不會有正直可言。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說滿口好話,滿臉堆笑,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德。‘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說的是內外表裡不一,心懷怨恨而表面跟人友好交朋友,在孔子看來是可恥的,原因在於不真誠。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在這裡孔子提出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說的是內心真誠情感纔是重要的。

對於信,意爲人之言而有信,說的是人說話要算數,‘信’在《論語》中出現10來次,我們先來看信的重要性,‘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說的是人如果沒有誠信就如車沒有剎車沒有方向盤,怎麼能開得了。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爲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貢問道:“怎樣纔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黨們稱他尊敬兄長。”子貢又問:“請問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普通人也應該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貢說:“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麼樣?”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哪裡能數得上呢?”

從這裡可以看出作爲讀書人‘言必信’,只是最低等的士,只能算小人,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一個人‘言必信,行必果’,那是相當了不起的,至少不是‘小人哉’,此處孔子並不是說信不好,而是這個‘必’字,‘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中的毋必就是不要絕對化,對於所說的話要不要一定守信,其實要看條件,有子說過‘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說的是講信用要符合時宜道義,這樣的話才能實行。

比如在生活中你在一個月前答應借朋友兩萬塊錢,可是到借錢的時候,你發現這個朋友是借錢去賭博,那你就不該借,因賭博是不義有害的,後來孟子也說過‘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要看是否符合道義,這纔是真正的守信。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說:“領導一個大國,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敬事而信’就是認認真真做事讓人相信你,你不能忽悠,光是嘴上說得好,不辦實事,那隻能失信於人,即使在臺上也沒人聽,當然不可能領導好一個國家。

對於忠信合起來的話我們也來看看,‘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與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子張問怎樣才能在天下行得通,孔子說:“在言語上要講忠與信,並堅定認真的去踐行,即使在文明落後之地,也能行得通;如果不忠信,即使在本鄉本土,也行不通,這‘言忠信,行篤敬’六個字立在面前,如果坐在馬車上就像寫在橫木上一樣讓人看得見,時常警省自己,這樣就可以放心做事,而且無論做什麼都能行得通。”子張將這番話記在衣帶之上。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詩曰:‘誠不以富,亦祇以異。”’子張問如何提高道德修養和辨疑解惑的能力,孔子說:“以忠信爲主,心存義氣,就是提高道德修養。喜愛他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他就想讓他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詩經說:確非因富裕與否,而放棄愛心。”在這裡忠信成爲道德重要內容。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孔子說:“激進而又不直爽,幼稚而又不樸實,無知而又不守信用,對這種人我真是沒有辦法啊!”孔子例舉的這三種人,說明現實生活中人的表裡不一,也就是缺乏真誠的修養,這樣的人往往都是蠅營狗苟的人。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曾子對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曾經理解爲‘忠恕而已’,曾子提到只有忠恕而已,說明此時的曾子只進入了第一層,算是剛入門,後來才真正理解到‘仁以爲己任,焉不重乎,死而後已,焉不遠乎。’恕與忠一樣都是仁的內容。

恕:意爲如心,就是將心比心,對於每個人來說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善,不希望別人對自己惡,人一樣國也一樣,現在聯合國大樓裡就寫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道世人通行,到哪都實用,爲什麼?因爲把自己擺了進去,以換位思考的方法來處理問題。

接着我們要來了解‘恕’,‘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說:“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這是不好的事,那要是好事呢?‘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賙濟大衆,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嗎?”孔子說:“那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這兩個例舉前一個消極,後一個變消極爲積極,兩者合起來成爲‘仁’的基本主張,這個基本主張不是全部主張,爲什麼?我們還是以實例來說,比如說你極喜歡吃魚,而來了個朋友到家做客,你花費一翻功夫做了一席魚宴,可哪知這個朋友不愛吃魚。你本好心,是己欲立而立人,可推己及人不接受,出了什麼問題?那就是知,你沒有充分知道對方喜歡吃什麼,結果適得其反。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孔子說:“由呀,我教給你的,你都懂了嗎?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這就是明智啊!”人應有誠懇有態度,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

從另外一個方面可以認爲‘不知’也是一種‘知’,說明知永遠有限,正如人是有限的存在一樣,只有不斷積累,才能不斷前進,人必須認同自己的有限性,纔可能超脫。‘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說:“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如果不瞭解對方,可能會好心辦壞事。‘子曰:“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說:“居住在有仁愛的地方最好,選擇居住環境而不講究仁德,怎麼算得聰明?”環境對人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你每天跟高智商的人在一起,也會學着勤動腦。

以上我們以例舉的方式對孝、悌、忠、信、知等進行了一些探討,初步知道了人性之向善的具體內容,那這些價值判斷通過什麼來體現,那就要推進到人道之爲善,爲善即作爲做事,爲何說孔子是儒家創始人,儒在孔子之前就有,稱爲儒業,說的是以讀書來謀身的人,孔子在齊國時晏嬰就以孔子是當時的那種儒業,而找了不是,儒業成爲儒家是由於孔子,那儒家有何特徵,基本有崇尚傳統,立足社會,重視教化這三條。其中最重要的是立足社會入世做事。

孔子是要入世做事的,即行仁,孔子是由於行仁才被後世所尊稱爲教育家、思想家,也就是說孔子畢生從事於教育事業與政治活動,我們談行仁着重從這兩方面來談,孔子的行仁我們可以分爲間接與直接兩種方式,有條件就直接爲政,時機不成熟就間接,以‘施於有政,是亦爲政’來達到目標。四十歲的孔子由於條件不允許,於是間接行仁,通過繼續辦學來行仁。

二、十有五而志於學八、(五)中庸之道二、十有五而志於學五、(二)行仁教育八、(五)中庸之道八、(五)中庸之道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十一、(三)爲政七、(四)人文教育九、(一)五十而知天命五、(二)行仁教育一、人生檔案三、三十而立十、(二)信天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四、(一)四十而不惑六、(三)君子之道十、(二)信天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五、(二)行仁教育三、三十而立一、人生檔案九、(一)五十而知天命二、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五、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三十而立四、(一)四十而不惑四、(一)四十而不惑十、(二)信天九、(一)五十而知天命十五、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三十而立十一、(三)爲政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十五、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十一、(三)爲政五、(二)行仁教育一、人生檔案五、(二)行仁教育六、(三)君子之道二、十有五而志於學九、(一)五十而知天命四、(一)四十而不惑一、人生檔案八、(五)中庸之道七、(四)人文教育十三、(一)六十而順命十三、(一)六十而順命十三、(一)六十而順命十、(二)信天三、三十而立十、(二)信天十、(二)信天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九、(一)五十而知天命六、(三)君子之道八、(五)中庸之道八、(五)中庸之道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九、(一)五十而知天命二、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二)信天六、(三)君子之道一、人生檔案二、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三、三十而立六、(三)君子之道四、(一)四十而不惑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七、(四)人文教育四、(一)四十而不惑十一、(三)爲政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九、(一)五十而知天命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六、(三)君子之道一、人生檔案八、(五)中庸之道十五、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六、(三)君子之道三、三十而立三、三十而立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八、(五)中庸之道六、(三)君子之道九、(一)五十而知天命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二、十有五而志於學一、人生檔案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三、三十而立五、(二)行仁教育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八、(五)中庸之道
二、十有五而志於學八、(五)中庸之道二、十有五而志於學五、(二)行仁教育八、(五)中庸之道八、(五)中庸之道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十一、(三)爲政七、(四)人文教育九、(一)五十而知天命五、(二)行仁教育一、人生檔案三、三十而立十、(二)信天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四、(一)四十而不惑六、(三)君子之道十、(二)信天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五、(二)行仁教育三、三十而立一、人生檔案九、(一)五十而知天命二、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五、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三十而立四、(一)四十而不惑四、(一)四十而不惑十、(二)信天九、(一)五十而知天命十五、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三十而立十一、(三)爲政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十五、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十一、(三)爲政五、(二)行仁教育一、人生檔案五、(二)行仁教育六、(三)君子之道二、十有五而志於學九、(一)五十而知天命四、(一)四十而不惑一、人生檔案八、(五)中庸之道七、(四)人文教育十三、(一)六十而順命十三、(一)六十而順命十三、(一)六十而順命十、(二)信天三、三十而立十、(二)信天十、(二)信天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九、(一)五十而知天命六、(三)君子之道八、(五)中庸之道八、(五)中庸之道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九、(一)五十而知天命二、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二)信天六、(三)君子之道一、人生檔案二、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三、三十而立六、(三)君子之道四、(一)四十而不惑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七、(四)人文教育四、(一)四十而不惑十一、(三)爲政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九、(一)五十而知天命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六、(三)君子之道一、人生檔案八、(五)中庸之道十五、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六、(三)君子之道三、三十而立三、三十而立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八、(五)中庸之道六、(三)君子之道九、(一)五十而知天命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二、十有五而志於學一、人生檔案十四、(二)順天命而知變通三、三十而立五、(二)行仁教育十二、(四)尋找新的平臺八、(五)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