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瘟疫(下)

史弘肇聽到劉承訓的言語之後,頓時大驚,他猛地跳起身來,撞得几案一陣亂搖。就聽史弘肇大聲問道:“帳外是哪一個值守?”

帳外有人立即大聲回答道:“屬下史進!”

史弘肇大聲吩咐道:“帳外二十米,不得有人!你給我把住帳門,不許任何人叨擾!”

史進大聲回答道:“屬下遵命!”隨後就聽見一陣鐵甲晃動的聲音,數十名鐵甲衛士將帥帳包圍地水泄不通。大家身披鐵甲、手持長槍,背向大帳,組成警戒陣型。

史弘肇這才向劉承訓低聲問道:“大王子,出了什麼事?瘟疫這兩個字豈能輕易出口,咱們大漢可是剛剛重建!……你確認是那個嗎?”

劉承訓明白史弘肇的意思,雖然今年是天福十二年,但卻是漢朝建立的第一年!而瘟疫往往意味着當朝者失德,政治影響十分嚴重!對於新成立的漢朝來說,這可是一次不小的政治危機!

劉承訓嘆了口氣,低聲說道:“其實我也不能完全確認,可現在城中已經死了五六十人!找了十餘個醫生,大家都這麼說!而且接觸過屍體的衙役中也有許多人噁心、嘔吐、發熱、拉肚子,甚至有個衙役便血而死!我本想稟告父皇,但他最近臥病在牀,也沒有精力處理這些事。所以我就想找你來討個主意!”

史弘肇搖了搖頭:“大王子您的想法雖然有些道理,但是恕我直言,這件事已經超出了您的能力範圍。您雖然是開封尹、校檢校尉,但是也無權對開封府實行宵禁、割斷內外交通,並挨家挨戶進行搜查!要知道,據我的瞭解,凡是瘟疫致死的屍體都應該燒掉深埋,可是咱大漢講究入土爲安,您要是私下裡搜查屍體並予以燒燬,就會將您吹上風頭浪尖!我建議您立即入宮向陛下彙報此事,免得陛下還以爲您與我們私下串聯,更免得有小人進讒言說您圖謀不軌!”

劉承訓連連點頭,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怪不得自己的幾個幕僚都強烈反對自己捂住此事,原來還有這等顧忌。天家無親情,自己的母親又早早去世,**中根本就沒有人爲自己說話。如果有人進讒言,自己根本不能在第一時間辯駁,要知道自己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呢!

劉承訓連忙說道:“將軍所言甚是,我立即進宮向父皇稟明一切,期待父皇的旨意。不過我開封府裡的衙役中也出現了病患,應該不能勝任以後的任務。您也要早作準備,以便封鎖開封府、防止瘟疫進一步擴散。事不宜遲,德輝就此告辭!”

劉承訓匆匆離開,史弘肇也急匆匆叫道:“史進,擊鼓聚將!”

史進聽到史弘肇的命令,連忙命人敲響了大鼓,鼓聲一響,正在附近飯莊點菜的解暉連忙丟下一錠銀子,拖着董遵誨就往營中跑。三通鼓畢,侍衛親軍馬軍都中的十一個營指揮使(包括董遵誨)、兩個都虞候全部到齊。

史弘肇匆匆介紹了劉承訓所說的瘟疫情況,對下屬軍官們問道:“我史弘肇是個粗人,並不知道如何防止這疫病,你們有誰有這方面的經驗,速速道來!只要有理,皆有重賞!”

瘟疫可大可小,要是防治不當,開封府就有可能變成死城!大家都很是重視,但是軍官們都是些廝殺漢,哪裡懂得如何防治瘟疫,大家思來想去,也只知道要焚燒並深埋那些死者的屍體,其餘的都一概不知。

董遵誨轉世古代前,那可是中醫藥大學的學生,雖然上課的時候時常走神看小說發短信,但對於防治瘟疫也有一定的瞭解。何況,經歷過“非典”的他憋在學校裡沒事幹,也曾看過相關的書籍。

董遵誨顧不得藏拙,他上前一步,對史弘肇行禮說道:“將軍,聽您的描述,這場疫病好像是感染性腹瀉,表現爲每天大便量超過三次,且大便性狀異常,不僅稀薄而且可能出現便血,並伴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發熱等症狀!”

史弘肇連連點頭:“說的不錯,與剛剛開封尹所說的症狀一致。你知道怎麼防治嗎?”

董遵誨輕輕搖頭,“治療之事,只要集中全城郎中探討,我想肯定能想出門道。屬下不記得具體的方子,但是也知道些預防控制的措施。”

“快快說來,缺的就是這些措施!——慢,書記官,立即記錄!”史弘肇大聲說道。

董遵誨見書記官鋪好紙張、做好準備,便大聲說道:“第一,保證水源地衛生安全,取水點周圍五十米範圍內嚴禁大小便和亂丟垃圾;第二,必須喝開水,絕對不喝生水和不明來歷的水,不吃餿掉的食物;第三,勤洗手、認真打掃衛生,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不得隨地大小便、不得隨地吐痰;第四,組織郎中研究藥方,集中診治病人,對於確診的病人實施隔離治療,對他們的衣物進行煮沸消毒;第六,蒐集病死者屍體及貼身衣物,全部予以焚燬,伴以石灰深埋。末將倉促間只記得這麼多,這還是末將在隨州的時候,偶然得到一位異人的傳授。”

史弘肇連連點頭,“聽起來倒有幾分道理,書記官記下來沒有,把那記錄紙給我!”

書記官連忙吹了吹紙上的墨跡,將它交給了史弘肇。

史弘肇將它揣在懷裡,對衆人說道:“董遵誨獻策有功,賞金五十兩,通報全軍嘉獎!現成立侍衛親軍馬軍都第十一營,由董遵誨擔任營指揮,所部新兵一半由董遵誨自行招錄,一半從軍部調撥。

董遵誨,你散會後持我命令拜訪一下樞密副使郭威老哥,讓他簽署調撥兵員的相關文件。對了,解暉你帶他辦理這些事情,記得態度要恭敬點!

好了,其餘人立即集合士兵,如果陛下決定封城,咱們馬兵都反應最快,肯定是第一人選。我先去拜見陛下,稍後再去下步兵都,安排一下相關事宜。大家都散了吧,立即行動!”

衆將齊聲應諾,立即出帳集合隊伍,準備行動。史弘肇從懷中取出一枚金制的印信來,在書記官寫的調兵命令上蓋章,然後交給了董遵誨。

董遵誨連忙半跪行禮,接過命令。史弘肇重重地拍了下他的肩膀,便大步離開前往皇宮。而解暉也領着董遵誨離開軍營,顧不得吃飯便前往郭威府中。

騎在馬上,想想自己很快就要見到後周未來的皇帝,董遵誨心中很是激動:那郭威,到底是何等人呢?

第396章 進軍濠州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203章 將相失和(下)第170章 鐵口神算(上)第80章 掌櫃諫毒計第32章 劉慶義入彀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476章 滅亡前的瘋狂第481章 難堪與憋屈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278章 王峻來援第257章 奔襲劉贇(上)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425章 恫嚇南唐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118章 浴血搏殺(6)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184章 誅殺趙思綰(4)第440章 點檢作天子!第143章 殃及池魚第318章 炮兵指揮使(中)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34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上)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130章 西行平叛(6)254 誰爲皇帝6第236章 劉子陂大戰(4)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第336章 忠奸馮道第399章 斷人念想(上)第363章 計殲塗山敵(下)第26章 城門大收穫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481章 難堪與憋屈第488章 黃雀第483章 天命?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106章 爭鬥(中)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488章 黃雀第334章 斷後(上)第77章 化裝入城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243章 劉承佑之死(下)第382章 反間計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338章 平邊策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322章 攻破晉陽城第89章 襄州事了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72章 襄州鉅變(上)第239章 劉子陂大戰(7)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84章 倔強的張逸第229章 佔據滑州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395章 御駕親征?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319章 炮兵指揮使(下)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60章 告別與行軍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218章 逃離開封府(6)第174章 中計!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333章 氣死劉崇第373章 重創劉仁瞻第99章 曹州兵變(上)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498章 突襲百里!第493章 暗鬥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267章 願爲將軍效死第409章 美人恩重
第396章 進軍濠州第68章 浴血城頭(一)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203章 將相失和(下)第170章 鐵口神算(上)第80章 掌櫃諫毒計第32章 劉慶義入彀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290章 貶官兩級第476章 滅亡前的瘋狂第481章 難堪與憋屈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385章 夜襲紫金山第265章 騎兵突襲(上)第278章 王峻來援第257章 奔襲劉贇(上)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425章 恫嚇南唐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118章 浴血搏殺(6)第316章 御營密談(下)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42章 小巷刺殺(下)第184章 誅殺趙思綰(4)第440章 點檢作天子!第143章 殃及池魚第318章 炮兵指揮使(中)第296章 親密戰友副統帥(上)第34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上)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260章 勸降劉贇第130章 西行平叛(6)254 誰爲皇帝6第236章 劉子陂大戰(4)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108章 直入鄴都(上)第479章 好大一場火(下)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421章 要命的抉擇!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第336章 忠奸馮道第399章 斷人念想(上)第363章 計殲塗山敵(下)第26章 城門大收穫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475章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第415章 大戰洪澤湖(中)第481章 難堪與憋屈第488章 黃雀第483章 天命?第134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下)第251章 誰爲皇帝(3)第106章 爭鬥(中)第261章 郭威稱帝(上)第488章 黃雀第334章 斷後(上)第77章 化裝入城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243章 劉承佑之死(下)第382章 反間計第234章 劉子陂大戰(2)第338章 平邊策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233章 劉子陂大戰(1)第377章 六合大戰(中)第322章 攻破晉陽城第89章 襄州事了第406章 斬將奪旗(下)第72章 襄州鉅變(上)第239章 劉子陂大戰(7)第122章 功過相抵(上)第84章 倔強的張逸第229章 佔據滑州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395章 御駕親征?第375章 南唐的反撲第319章 炮兵指揮使(下)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60章 告別與行軍第181章 誅殺趙思綰(中)第218章 逃離開封府(6)第174章 中計!第24章 難忘的飯湯第205章 逼退遼軍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333章 氣死劉崇第373章 重創劉仁瞻第99章 曹州兵變(上)第9章 衝冠一怒爲老父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403章 再下泗州縣城第498章 突襲百里!第493章 暗鬥第390章 中計入彀第267章 願爲將軍效死第409章 美人恩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