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杜重威之死

後漢乾佑元年正月十四日,劉暠(劉知遠)徹底病倒,不僅無力上朝,也無力處置楊邠、蘇逢吉遞交上來的奏摺。他知道自己的時限已到,趁着自己神智還有幾分清明,劉暠連忙宣劉承佑入宮覲見。

等到劉承佑入宮覲見之後,劉暠屏退從人,也不再稱孤道寡,對自己的兒子低聲叮囑道:“我早年窮困,靠替人家牧馬爲生。後來遇到了晉高祖,在他帳下征戰多年,這才登上了帝位,深知爲君不易!你還年幼,經驗不足。一定要記住,謹慎行事,不要冒險。

楊邠、蘇逢吉、郭威、史弘肇四人,都是我的心腹,忠於大漢。他們經驗豐富,足以輔佐你處理軍政大事。而且他們之間相互牽制,不會一人獨大,你也能安心坐穩這帝位,保全我大漢的基業。等到五年以後,相信你也熟悉了政事,就可以將他們一一撤換,免得影響君權。畢竟他們向我效忠了大半生,到時不要對不起他們!”

劉承佑哭着答應下來,看着未滿十八歲的兒子,劉暠很是不捨:“癡兒,人自有生老病死,我豈能例外?!快去將他們四人招來,趁着爲父神智還清醒,再叮囑他們一二。”

於是劉承佑命人招來四位大臣,四人得知皇帝不豫的消息後,已經在宮外候旨。得到命令,連忙入宮,拜於劉暠牀前。

劉暠命人取過自己前段時間寫就的聖旨,讓內侍大聲宣讀:“樞密使、右僕射、同平章事楊邠,左僕射、同平章事蘇逢吉,樞密副使郭威,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典宿衛史弘肇,四人忠心爲國,勞苦功高。如今朕氣力將近,特立二子承佑爲帝。承佑年紀尚輕,勞煩衆位重臣多多照應、好生輔佐!”

楊邠等人皆哭拜於地:“臣等敢不鞠躬盡瘁,繼之以死!”於是四人將劉承佑奉爲上座,行了君臣叩拜大禮。

劉暠又低聲向劉承佑囑咐道:“當日在鄴都我留了杜重威的性命,本想還晉高祖的恩德,保全他的女兒、女婿一家。現在看來,當時的舉動有些草率。石氏畢竟是高祖的女兒,留她一條性命。至於杜重威等人,汝可盡殺之,以掃除後患!”

劉承佑還有些個迷茫,旁邊的楊邠等人卻很是清楚:如今劉暠即將去世,新登基稱帝的劉承佑年紀尚輕,容易出現主少國疑的局面,天下可能不穩。這時公開斬殺杜重威,既掃除了後患,新皇也可趁機樹立自己的權威。而石氏乃是後晉高祖的長公主,與劉暠曾有主僕的名分,不可任意加害,免得天下人議論劉暠不念後晉高祖知遇之恩。

正月十六日,劉暠宣佈遜位於劉承佑,自己爲太上皇。同日,劉承佑登基稱帝,年號不變,今年爲乾佑元年。在楊邠等人的率領下,文武百官對劉承佑行君臣之禮。

正月十七日,劉知遠下令誅殺杜重威,詔書宣稱:“杜重威父子,在鄴都投降之後,仍然包藏禍心,肆意妄爲,梟音不改,虺性難馴!在太上皇生病之時,杜氏父子誹謗議論,煽惑羣衆,動搖軍心,其心叵測。現在有人揭發杜重威的陰謀,物證齊全,辜負了太上皇對他們的恩典,足以夷族。不過新皇登基,皇恩浩蕩,法外開恩。現將杜重威以及他的兒子杜弘璋、杜弘璉、杜弘璨四人,全部斬首;至於原後晉長公主石氏,及杜重威親族,雖有所過錯,但罪不至死,對其不加追究。”

杜重威自從離開鄴都之後,雖然得以安享富貴,但是卻沒有了以往的權勢,楚國公的封爵就像是一頂紙糊的帽子,雖然好看卻沒有一點分量。劉暠的旨意傳到杜府,杜重威立即和兒子們束手就擒,唯恐拖累了自己的親族。一行人被押上囚車,杜重威的親族被綁在了車後,前去陪刑。

過去杜重威當官的時候,爲官貪婪,又多行酷刑,百姓們深受其害。而且杜重威投降契丹之後,更是引賊入室,讓中原百姓飽受遼人殘害,大家對他恨之入骨。甭管是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的,都拍手稱快,齊頌太上皇、皇帝英明。

到了刑場之後,人犯被一一驗明正身,面北而跪。百姓們紛紛把手上的爛菜葉子、石子往杜重威頭上投去,砸得他頭破血流。往日裡杜重威有時誇耀自己交際甚廣,如今到了生死關頭,卻沒有一人前來送行,實在是對他極大的諷刺。

等到午時已到,皇帝沒有下達赦免的旨意,杜重威不由得長嘆一聲,徹底死心。有獄卒抱上一摞酒碗,在杜重威和他兒子面前各放下一個碗,倒上了渾濁的斷頭酒。負責伺候他們歸天的開封府衙役,將酒碗端到了他們的面前,讓他們一飲而盡。

杜重威面前也擺上了一個酒碗,有人舉起碗來,湊到杜重威的嘴邊,一邊喂他喝酒,一邊低聲說道:“董遵誨大人託我告訴杜公,已安排義莊爲您收屍!他就在對面的酒樓處悄悄設祭,感謝您當日爲他指明遼兵的去向。”

杜重威擡頭往酒樓處看去,太陽底下也看不清楚,他只能衝着對面點了點頭,對那傳話的衙役低聲說道:“大恩不言謝,我杜重威有愧!”

這時時間已到,精心挑選的幾名劊子手手持虎頭大刀,走到了杜重威及他幾個兒子身後。劊子手們各喝了一碗壯膽的酒,將杜重威等人踹倒在地、露出脖頸,手起一刀,四個人頭頓時滾落於地!

接着有衙役取出早就準備好的木匣,將人頭放入,向監斬官侯益展示。這幾個衙役都收了董遵誨的重禮,展示完人頭後,便將木匣關好,並放在石氏身邊。皇帝早有命令,不得對石氏無禮,不僅允許他出家爲尼,而且供奉如常。將人頭放在石氏身邊,大家也不敢上前冒犯。

石氏痛哭流涕,昏厥於地。周圍杜重威的親族更被嚇得心驚膽顫,有不少人大小便失禁。

行刑完畢,侯益帶隊離開,屍體周圍沒有官兵把守,曾經深受杜重威毒害的百姓們衝到了屍體前面,一邊高聲責罵,一邊揮拳痛打。不多時,四具屍體皆不成爛泥,百姓們這才罵罵咧咧離開。不過,得益於開封府前段時期關於食品安全的反覆宣傳,並沒有出現歷史上分食其肉的慘劇。

這時有義莊收屍的車隊來到,將這四堆肉體鏟到棺木之中,並悄悄放入他們的頭顱,送往城外安葬……

第120章 善後與誓言第131章 西行平叛(7)第300章 確立儲君第257章 奔襲劉贇(上)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205章 逼退遼軍254 誰爲皇帝6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212章 大政變(完)第306章 再戰北漢(2)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33章 喜得大將第350章 血流成河第105章 爭鬥(上)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246章 護棺返京第244章 義釋百姓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163章 轉戰西關城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333章 氣死劉崇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346章 攻克鳳州第387章 御前衝鋒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123章 功過相抵(中)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57章 桂英,誤會啊!第351章 轉行工程兵?!第47章 城門爭奪戰(下)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35章 殺機初現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61章 郢州內爭第471章 猛張飛第27章 行軍途中第226章 野外定計第133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上)第492章 塵埃落定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360章 截流!?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476章 滅亡前的瘋狂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284章 發紅包與抄家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425章 恫嚇南唐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29章 積怨與綠帽子第5章 客棧送王樸(上)第442章 董遵誨大婚第71章 相互算計第404章 斬將奪旗(上)第411章 較量(上)第239章 劉子陂大戰(7)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100章 曹州兵變(中)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148章 弄巧成拙(下)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117章 浴血搏殺(5)第350章 血流成河第337章 全國海選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11章 兄弟情誼絕第96章 走鏢(一)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94章 北上中原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351章 轉行工程兵?!第302章 樓觀道(下)
第120章 善後與誓言第131章 西行平叛(7)第300章 確立儲君第257章 奔襲劉贇(上)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205章 逼退遼軍254 誰爲皇帝6第256章 黃旗加身(下)第112章 糧食危機第116章 浴血搏殺(4)第212章 大政變(完)第306章 再戰北漢(2)第169章 挖溝築牆第33章 喜得大將第350章 血流成河第105章 爭鬥(上)第219章 逃離開封府(7)第150章 勸說解暉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103章 甲具騎兵第466章 一聲霹靂第255章 黃旗加身(上)第220章 劉大慶之死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237章 劉子陂大戰(5)第246章 護棺返京第244章 義釋百姓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262章 郭威稱帝(下)第58章 包辦婚姻(上)第163章 轉戰西關城第259章 奔襲劉贇(下)第333章 氣死劉崇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346章 攻克鳳州第387章 御前衝鋒第19章 義結金蘭(上)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114章 浴血搏殺(2)第123章 功過相抵(中)第55章 高從誨的野望第57章 桂英,誤會啊!第351章 轉行工程兵?!第47章 城門爭奪戰(下)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175章 所向無敵(上)第36章 落魄青年趙匡胤第307章 高平之戰(1)第35章 殺機初現第155章 大戰王景崇(2)第61章 郢州內爭第471章 猛張飛第27章 行軍途中第226章 野外定計第133章 侍衛親軍新兒郎(上)第492章 塵埃落定第462章 決戰碾子谷(上)第360章 截流!?第53章 趙匡胤的出走(中)第476章 滅亡前的瘋狂第505章 攻克朗州第74章 襄州鉅變(下)第284章 發紅包與抄家第447章 皇帝之死!第425章 恫嚇南唐第46章 城門爭奪戰(上)第124章 功過相抵(下)第29章 積怨與綠帽子第5章 客棧送王樸(上)第442章 董遵誨大婚第71章 相互算計第404章 斬將奪旗(上)第411章 較量(上)第239章 劉子陂大戰(7)第407章 單挑牀弩!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434章 五千水軍戰遼兵(上)第100章 曹州兵變(中)第273章 遼國劇變(下)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320章 党進大戰楊繼業(上)第148章 弄巧成拙(下)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217章 逃離開封府(5)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117章 浴血搏殺(5)第350章 血流成河第337章 全國海選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11章 兄弟情誼絕第96章 走鏢(一)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372章 脣槍舌劍第94章 北上中原第6章 客棧送王樸(下)第351章 轉行工程兵?!第302章 樓觀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