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請纓

1858年10月,一個月內,李續賓連續攻克太湖,潛山,桐城,舒城,一路上雖然戰必勝,攻必取,但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再加上分兵駐守,11月3日,到達三河鎮之時僅剩六千人馬。

此時,三河鎮守軍也有數千人,而且佔有地利優勢。再加上太平軍剛破江北大營,天京和長江北岸的通道被打開,天平軍主力短期內就可抵達安徽,所以李續賓部將皆勸李回兵桐城,依靠城防等待後續部隊。

不過,在三河鎮後方三百里處,就是太平天國重鎮安慶,荊州將軍都興阿率軍正率兵猛攻。安慶是天京的屏障,安慶一丟,太平天國就算亡了一半。此次出兵,李續賓和都興阿分兵兩路,李續賓負責掃清外圍太湖,潛山等城,將安慶變成孤島,方便都興阿行事。凡是來援敵軍,必須先過李續賓這關才能救援安慶。

如果此次,李續賓率部返回桐城,放棄進攻三河鎮,那太平軍主力一到,安慶之圍立解。所以,李續賓執意進攻三河鎮,他要爲都興阿爭取時間,如果安慶先被攻陷,那天平天國滅亡指日可待。如果安慶被攻陷前,李續賓先敗,那此次戰役所有努力皆付諸東流,並且清軍短期內都無力東進。

在如此戰局之下,素以悍勇著稱的李續賓毅然決定,死拼太平軍

在此同時,李續賓也感到了情況緊急,兵力嚴重不足,所以文湖廣總督官文和兩江總督何桂清,請求援助。

11月7日,李續賓部攻陷三河鎮外圍九壘。當日晚,英王陳玉成率三萬軍來援,駐紮在三河鎮和金牛鎮一代。稍後,忠王李秀成與其弟侍王李世賢也率大軍來援。

至此,雙方兵力對比是:李續賓率六千湘軍爲進攻一方,陳玉成,李秀成率十餘萬太平軍爲防守方——

再提兩江總督何桂清,他此時正在上海商談通商章程,接到求援也是無奈。按大清制,兩江總督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如今這三省正是太平軍的老巢。他這個兩江總督能管理的地方和士兵十分有限,救援李續賓,他是有心無力。

況且從江蘇派兵赴安徽救援,要穿越整個太平天國,還要路過天京城下,即使是何桂清將手下士兵全部派出,沒等趕到三河鎮,就得全軍覆沒。

正當何桂清準備無視這次救援的時候,有人來報,說是洋槍隊隊長李明峰求見。何桂清對李明峰沒什麼好印象,在他心目中,這人靠着洋人吃飯。還狐假虎威的從他手裡搶去了兩千匹軍馬,幾百綠營兵,所以,何桂清根本就不想見李明峰。可是,不看僧面看佛面,沒準這人是來給洋人傳話,所以,何桂清嘆了口氣,還是見

李明峰大早上就被龔橙叫了起來,原來是龔橙衙門裡的熟人傳出消息,湘軍三河告急李明峰一直讓龔橙關注這個消息,龔橙自從李明峰成功預見太平軍大破江北大營之後,對他關注的事情也十分用心。這次衙門裡剛傳出消息,龔橙天還沒亮就親自跑去軍營報告消息。

李明峰接到消息,連忙讓安德魯等人組織軍隊集合,自己則急衝衝的跑去見何桂清。

李明峰被領進了房,何桂清有些不情願的起身相迎,李明峰知道好歹,連忙半跪請安。何桂清這才神色稍霽,將李明峰扶了起來。

“李隊長今日來此所爲何事?”何桂清落座之後問道。

“明峰聽說三河告急,特來大人這裡請纓”李明峰朗聲說到。

“請纓?”何桂清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你是說你要去安徽參戰?”

“正是明峰聞聽長毛反賊戰湘軍於安徽,若是我等不援,坐視湘軍失利,等長毛徹底控制安徽江蘇兩省,則上海危矣”李明峰慷慨陳詞,真如一個忠君愛國的將領一般。

何桂清又瞧了李明峰半天,也沒瞧出個所以然來。心中暗想,真不知道這個假洋鬼子是真的想爲國出力換取功名,還是另有打算。不過,在這個局面之下,此人主動請戰,正好遂了何桂清的意:“你有如此報復,那是朝廷之幸,不過你可知道,從上海趕赴安徽,有千里之遙,中間又都是長毛盤踞,可以說此行是千難萬險,你要出兵,可想清楚了?”

“大丈夫立於世間,求的不過是封妻廕子,名標青史。此行雖然艱險,明峰卻也不懼”

“好”何桂清一拍桌子,從太師椅上站了起來,拿起筆來刷刷刷寫了一封官文,用了總督印遞與李明峰:“執了此文,在我大清所轄之地,無論軍民,都會給與方便。”

李明峰謝過何桂清,然後就以軍務緊急之名返回軍營。

安德魯,帕蘭德,亞當斯和管理華軍的蔡宜羣,陳星翰都已經將所屬軍隊整頓完畢。

要趕赴安徽,陸路肯定不行,只能是走長江,逆將而上。不過長江沿岸太平軍的防衛也十分嚴密,尤其是天京段,更是炮臺林立。

不過,有一類船支,太平軍卻是不敢查,洋艦曾經有英國船隻在長江遭到太平軍炮轟,洪秀全知道之後,立刻斬了炮臺上所有的將士。在洪天王的眼中,洋人與我皆爲上帝信徒,洋人來華,乃是朝拜上帝之子。

從那次事件之後,凡是洋人商船軍艦,都自由通行與長江之上,李明峰這次就是準備藉着洋人船隻運兵赴淮。

李明峰在去何桂清處之前就已經派吳廷去找普魯士人借船,仗着有利益關係在那,諒那些日耳曼人也不會拒絕此事,所以沒等吳廷回來,李明峰就直接率一千八百火槍騎兵帶足武器彈藥乾糧,浩浩蕩蕩的開奔普魯士船泊停靠處。

第294章 葉海亞第122章 追擊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61章 太師府第155章 保定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46章 廝殺第202章 末路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33章 再會二相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34章 約成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三百四十八章 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26章 議和大臣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67章 隱秘第9章 貪得無厭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89章 輸血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29章 授權談判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147章 廷辯第188章 投誠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305章 回家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56章 整編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244章 蒙時雍第20章 啓程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48章 赴死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45章 抵達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78章 北上第251章 女營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268章 閱兵第118章 朝會第231章 全才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78章 北上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176章 小村談判(上)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37章 密會第52章 陳年舊事第37章 故人慘事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153章 柏葰案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第252章 擒獲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47章 攻營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47章 攻營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04章 圍殺第268章 閱兵
第294章 葉海亞第122章 追擊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261章 太師府第155章 保定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46章 廝殺第202章 末路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33章 再會二相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34章 約成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三百四十八章 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26章 議和大臣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67章 隱秘第9章 貪得無厭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289章 輸血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29章 授權談判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147章 廷辯第188章 投誠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305章 回家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56章 整編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244章 蒙時雍第20章 啓程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48章 赴死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45章 抵達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78章 北上第251章 女營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268章 閱兵第118章 朝會第231章 全才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78章 北上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176章 小村談判(上)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232章 羣策羣力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37章 密會第52章 陳年舊事第37章 故人慘事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153章 柏葰案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第252章 擒獲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47章 攻營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65章 景德鎮之戰(七)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47章 攻營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04章 圍殺第268章 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