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柏葰案

李明峰又給杜翰、焦佑瀛、宋慶等人講了一下西方的民主制度、蒸汽機、火車等先進東西,聽得衆人暈頭轉向,不知身在何處。

“那個美利堅的皇帝竟然每四年換一個?還是由百姓投票來選?那豈不是天下大亂了?”學了一輩子儒學的杜翰實在是無法接受這麼震撼的思想。

“怎麼會亂?不換纔會亂”李明峰笑着解釋道:“他們不叫皇帝,叫總統。一任總統假如治理天下治理的好,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的舒心,自然會用手中的票讓他再做一屆。假如他做的不好,不是個明君,那麼老百姓就會用選票來將他推翻,換一個更英明的人來做”

“那被推翻的皇帝……不,是總統,他豈能甘心?”焦佑瀛吞了口唾液問道。

李明峰越說越來勁,聽到焦佑瀛的疑問,他眉飛色舞的講道:“不甘心他也沒有辦法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軍隊是天下人的軍隊,不是某個人、某個家族的私產。

在西洋,洋人學的不是君君臣臣的孔孟之道,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世人皆平等。所以,在美利堅,軍隊的各級將領也只會聽從民選的總統。”

聽完李明峰的講述,衆人神色各異,杜翰是連連搖頭,表示無法接受這種思想。焦佑瀛則若有所思的默默唸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至於宋慶、郭友乾等人都聽得呆了。

“好了不要再談這個了,否則可是要遭人口舌。這是洋人的治國之法,咱們大清還是要用孔孟之道來治理國家”李明峰笑着說道。

衆人也都知道,李明峰這一席話確實有些犯禁的意思,所以連連點頭,表示明白老李的暗示。

李明峰不知道,他這些話對宋慶等武夫倒還沒什麼影響,但是卻大大的刺激了杜翰和焦佑瀛。

這兩人都是爲官治國三四十年的人物,他們從李明峰隻言片語之中,已經覺了這種制度的先進之處。雖然固有的封建儒家思想,讓他倆對這種民主選舉的政治制度懷有很大的疑慮,但是現在懷疑現有制度的種子,卻已經在這兩個老儒的心中紮下了根。

李明峰這一席話,完全是一時興起才說的,並沒有任何深意在其中。但是老李不知道,因爲他這一番賣弄,倒讓這西方思想更早的進入到了中國的士大夫階層。

天色漸晚,衆人盡歡而散,李明峰送走宋慶、郭友乾等人之後,拉着杜翰、焦佑瀛二人返回了常勝軍在京駐地。

三人坐轎返回了營地,現在陳星翰、劉銘傳、吳長慶等人都被關了起來,所以只有蔡宜羣一個人出來迎接。

陳、劉、吳三將被關了足足半個月了,蔡宜羣雖然不敢說,但是焦急之情溢於言表。

“老蔡,我心裡有數,你不用擔心他們三個。雖然他們被關在刑部大獄,但是咱們常勝軍的人,一般人還不敢欺負。”進入營帳之後,李明峰先安慰道。

“末將曉得了”蔡宜羣行禮道。他嘴中雖然說曉得了,但是神色間卻仍然隱含擔憂。

四人落座之後,李明峰先張口問道:“杜大人,焦大人,我找兩位來此,就是想問一下崇文門的案子。”

杜翰、焦佑瀛剛剛坐下卻又站了起來,神色惶恐的道:“我倆都是待罪之身,平頭百姓,哪裡當得起大人您這麼稱呼?”

李明峰揮了揮手,示意他二人坐下:“既然如此,在下還是叫兩位先生以兩位之才學,一聲先生,是應該叫的”

看到杜焦二人點了點頭,李明峰繼續說道:“崇文門的事情,兩位先生也都知道。現在聖上的登基大典已經舉行完畢,這個案子也要浮出水面了,還請兩位先生給分析一下將來可能出現的結局。”

聽完李明峰的話,焦佑瀛略一沉吟,道:“依我看,李大人的打算恐怕要落空。最初我也認爲只要抓住寶鋆之子的不法,和文祥之子的擅調禁軍兩條罪狀,肯定能讓寶鋆和文祥失勢。但是崇文門事之後,兩宮太后雖然明顯護着大人,但是卻也沒有準備對文祥、寶鋆下手的意思。

要我看,母后皇太后性情溫和,想要息事寧人。聖母皇太后則是有幾分顧忌六王爺的權勢,不敢對六王爺下手太狠,所以現在來看,這案子的恐怕最終結果就是處理一下下面的人罷了。”

杜翰也點了點頭,說道:“而且此事現在由刑部負責,刑部的兩個尚,綿森和趙光都和恭親王有幾分交情,所以這案子到最後,應該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早就現綿森、趙光和鬼子六的關係不同一般,聽兩位先生的意思,難道他們之間還有舊誼?”李明峰疑惑的問道。

焦佑瀛說道:“綿森是宗室,和六王爺關係一直不錯。至於趙光,則是欠了六王爺幾分人情。”

“幾分人情?”李明峰不解的問。

焦佑瀛點了點頭,道:“是的這事還要從三年多以前說起,那年也就是咸豐八年的順天鄉試是由大學士柏葰任主考,那一次考試被人檢舉有舞弊之事。

說實話,自從乾隆末年以來,科場舞弊倒真是越來越嚴重,展到現在,幾乎每一場科考都有舞弊,只不過輕重程度不同罷了。

但是憑良心說,柏葰柏中堂這人倒是個耿直清廉之人,那次的科考中也沒出什麼大問題。但是既然有人舉報,還要查的,查來查去,倒也查出了幾個行賄送禮的事情,只不過事情都不是柏葰辦理的。

雖然柏葰沒有受賄,但是他手下的考官卻受賄了,他就有了失察之責。柏葰時任文淵閣大學士,是當朝正一品的宰相按理說這麼點小事,正常也就是個罰俸罷了,最多也就是個降級留用。

但是當時先帝最信任的是肅順,肅順和柏葰有宿願,所以當先帝詢問肅順該如何處理此案的時候,肅順就極力要求處死柏葰。

當時朝中掌權的是載垣、端華等人,他們自然是站在肅順一邊,極力勸諫要求嚴懲柏葰。先帝當時還猶豫不決,認爲案子太小,豈能擅殺大臣。

但是哪知道,在關鍵時刻,恭王爺卻出面極力保舉柏葰。先帝對恭王爺一直不放心,他看到恭王爺出面保舉柏葰,心中就認定,私下裡,柏葰和恭王爺一定關係密切,甚至兩人很可能結黨營私。

和六王爺結黨,這是先帝最不能容忍的。這麼一來,本來一件小事,卻演變成了大案,咸豐爺就直接下旨處死柏葰。”

李明峰問道:“那趙光和柏葰是什麼關係?”

杜翰在旁邊說道:“趙光是柏葰的學生,趙光能有今天,全憑柏葰的全力提拔。當時朝中就有人開玩笑,說柏葰待趙光比待他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要好”

焦佑瀛也微笑着點了點頭,表示也聽過這樣的玩笑。

“到了行刑那天,人都壓到菜市口了,當時柏葰都沒意識到自己死到臨頭。實際上,我們也沒想到能有這個結果。咱大清的慣例,一般除了造反謀逆之外,一品大員都是可以免死的。

照往常,即便被問了死罪,人被壓到菜市口待斬,在問斬之前,皇上都會派人送來特赦令,俗稱駕帖。駕帖一到,死罪全都改爲流放。

柏葰當時都已經叮囑家裡人了,抓緊收拾行禮,準備到新疆去。但是,先帝認定柏葰交結恭親王,所以在是否下駕帖一事之上,猶豫不決。

趙光是刑部尚,當時就在法場之上,他看到時辰不對,生怕駕帖送的晚了,所以連忙入宮去請先帝下駕帖。

奏摺送進了宮裡,當時先帝正和肅順在一起,看了奏摺之後,先帝想起了柏葰昔日的好處,嘆了口氣道:‘罪無可恕,但情有可原’

假如當時在先帝身邊的人是和柏葰不錯的大臣,他只要順着說皇上的話幾句,就能爲柏葰爭得免死的駕帖。但是壞就壞在,當時是肅順在身邊!

肅順聽了這話,也不替柏葰說話,直接走出門外,對等在外面的趙光說道:‘上諭是,情有可原,但罪無可恕’

肅順將兩個詞組這麼一調轉,整個意思就完全相反了。趙光看到聖上之意甚決,也不敢再勸,只能哭哭啼啼的到菜市口去給柏葰送行。

柏葰看到學生哭成這樣,知道事情不好,當即就破口大罵,詛咒肅順死無全屍。但是無論怎麼罵,都不可能改變他的命運了,最終時辰到了,柏葰還是被一刀了結了性命。

柏葰死後,六王爺極力主張厚葬。先帝殺了柏葰之後,也有些後悔,所以也就應了六王爺之請。就因爲這事,趙光就對六王爺感恩戴德,成了‘恭王黨’。”

聽到焦佑瀛講述陳年舊事,杜翰不僅感嘆:“哎柏中堂死的冤啊自從隋唐開始科舉以來,足足千年光景,從未有過一個一品大員因科場舞弊案而被處斬,柏中堂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啊”

“這麼說來,刑部的兩位個尚都會爲文祥、寶鋆開脫?”李明峰纔不管柏葰是否冤枉,他最關心的還是崇文門的案子。

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23章 廣州富商第186章 喪命第10章 心憂天下第33章 再會二相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14章 探子秦誠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5章 兵進廣州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186章 喪命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4章 票號第74章 出訪歐洲第17章 黴運連連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88章 投誠第47章 攻營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94章 入京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99章 恭王府第9章 貪得無厭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161章 弗蘭克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161章 弗蘭克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147章 廷辯第53章 夜談(上)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360章 俘虜第20章 啓程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67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20章 啓程第24章 票號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20章 罷工第42章 淘汰品第153章 柏葰案第285章 中彈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160章 容閎第75章 英國首相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75章 英國首相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322章 大院君第121章 醇郡王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15章 逃命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186章 喪命第80章 探監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97章 麻煩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97章 麻煩第45章 抵達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129章 逃離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68章 閱兵第123章 落難第45章 抵達第311章 密議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114章 鴉片館第87章 血戰八里橋
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23章 廣州富商第186章 喪命第10章 心憂天下第33章 再會二相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14章 探子秦誠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5章 兵進廣州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第186章 喪命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4章 票號第74章 出訪歐洲第17章 黴運連連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88章 投誠第47章 攻營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94章 入京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99章 恭王府第9章 貪得無厭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161章 弗蘭克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161章 弗蘭克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147章 廷辯第53章 夜談(上)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360章 俘虜第20章 啓程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67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20章 啓程第24章 票號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120章 罷工第42章 淘汰品第153章 柏葰案第285章 中彈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160章 容閎第75章 英國首相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75章 英國首相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322章 大院君第121章 醇郡王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15章 逃命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186章 喪命第80章 探監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97章 麻煩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97章 麻煩第45章 抵達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129章 逃離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68章 閱兵第123章 落難第45章 抵達第311章 密議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114章 鴉片館第87章 血戰八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