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容閎

容閎(閎念洪),這是李明峰在大學時代很崇敬的一個人物,當初還買了兩本他的傳記看。

將外國公使和商團代表送到驛館中休息之後,李明峰腦中緩緩的回憶着這個曾經讓他崇敬非常的人物。

1828年,容閎生於廣東珠海,他的父親在澳門打工。容父當時看到洋人教堂辦的學校管吃管住不要學費,所以就起了貪小便宜的心,將之送到教堂學校讀書,卻沒想到這個舉動竟然改變了容閎的一生。

1847年,容閎被返回美國的教堂學校校長美國布朗夫婦帶到美國進行深造。先讀預科,再考大學,容閎最終成了美國耶魯大學的畢業生,也是第一個在美國畢業的華人。

此時已經是1854年了,容閎在美國待了足足七年。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他早非昔日在廣東的那個懵懂少年了。

容閎在美國看到了高達二三十層的“摩天大廈”,看到了完全是鐵製的輪船,看到了日行三千里,永不疲倦的火車,看到了可以以一敵百的西方軍隊。

容閎被震撼了!他知道,假如中國再不變通,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一定會流落成西方欺凌的對象。

1854年,滿懷改革中國理想的容閎返回了故鄉。回到中國以後,一切的事情都不像他想象中的那麼容易。他想向最高統治者進言,想讓精英階層開眼看世界,但是現實卻是——他連一個縣令都見不到!

爲了生計,容閎先在洋人使館中做秘書、翻譯,後來不滿洋人對華人的歧視,容閎辭職去做了茶葉生意。但是當時長毛亂起,全國都是土匪,容閎沒做多久,就遭遇了土匪的搶劫。

那次事件,容閎受了驚嚇,經過兩個月的治療,身體才逐漸好轉。康復之後,容閎幡然悔悟,“我志在維新中國,自宜大處落墨。要是讓土匪給宰了,豈不輕如鴻毛?整天爲賺幾個茶葉錢奔走於途,我的大事業豈非如水中撈月?”

在那之後,容閎放棄了一切事業,利用各種手段來謀求向最高層進言的機會。經過人引薦,咸豐十年,容閎到天京拜見太平天國幹王洪仁玕,將自己的政治理想毫無保留的陳述給了洪仁玕。

洪仁玕也是在香港生活多年的,對西方的瞭解要遠多於普通士族,當他聽完容閎的分析之後,認爲容閎的不少建議都是可行的,於是就留容閎在天京任職。

經過對天京城和太平天國制度的仔細觀察,容閎得出結論,太平軍不可能奪取天下,於是就堅持不受。

又過了幾個月,容閎又去拜見曾國藩,闡述了向西方派遣留學生、建立新式軍隊的思想。但是曾國藩僅是封疆大吏,並非朝中重臣,雖然贊同容閎的策略,但是對此事卻無能爲力。

直到後來,洋務運動爆發,容閔的政策才假借曾國藩之手送到了朝堂之上,大清終於在1870年派遣了第一批留學生,而容閎也成了帶隊的副監督。

隨着留學幼童的長大,很多思想開放的學生都剪掉了辮子,還有人信奉了基督教,這樣就引起了朝廷的警覺,1881年,大清提前終結了留學生計劃,所有留學生都被召集回國,容閎奮鬥了半生的事業頓時土崩瓦解。

雖然留學生計劃失敗,但是容閎仍然爲了中國的富強而奔走,只不過,頑固保守的清政府纔是國家的主人,他們執行的是保守策略,容閎的意見一直沒得到朝廷的採納。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84歲的容閎在病中給孫中山寫信,恭賀他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遺憾的是,三個月後他就在美國病逝了。

李明峰還記得,當時美國的《紐約時報》評論說,“他從頭到腳,身上每一根神經纖維都是愛國的……”

“哎!我怎麼能忘了這個人!”李明峰自責道。

“按年份看,他現在應該剛剛在太平天國和曾國藩那裡碰壁,正是沒有出路的時候。有了他,留學的事情就好辦多了!”李明峰心中暗想。

李明峰現在的工作重點就是建設保定,所以不可避免的要和洋人有接觸,而他身爲直隸總督,又不可能事必躬親,所以,現在老李手中最缺的就是懂洋務的人才。現在全國範圍內,懂洋務的屈指可數,在李明峰眼中,這些人比金子都要珍貴。

過了兩日,考察活動結束,李明峰將各國公使和商團的人送走,臨走之時,李明峰千叮嚀萬囑咐,要美國公使威廉一定轉告自己對容閎的邀請。到後來,李明峰還是不放心,又安排了四個親兵,拿着自己的親筆書信跟着威廉去見容閎。

李明峰在保定加緊工業建設,長江和黃河兩個戰區的清軍與太平軍的戰局卻又有了新發展。

同治元年二月,公元1862年3月,朝廷恩准了曾國藩的上書,調李續宜任湖北巡撫。至於安徽事物,曾國藩則委派李鴻章負責。

李鴻章抵達安慶之後,仿照湘軍制度,組建淮軍,一時之間,長江流域太平軍幾乎沒有了立足之地。

爲了防止孤城被圍,洪秀全派忠王李秀成率軍出天京往東攻擊上海,又派扶王陳得才率軍出天京,過淮北,進河南,兵鋒直指山西、陝西,準備和山東的英王陳玉成形成東西合攻之勢,共同謀取直隸,進逼北京。

洪秀全設想的很美妙,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經過安慶保衛戰,太平軍損失慘重,現在的兵力早就不足以讓他用來進攻了。

忠王李秀成東進上海的部隊遭到了中、英、法三國聯軍阻擊,幾乎全軍覆沒。這一戰太平軍不但失去了進攻上海的機會,而且還被清軍順勢奪取了江蘇、浙江的大片地盤。

扶王陳得才率軍五萬順利過了淮北和河南,但是卻在陝西被清軍圍住。陝西是清軍腹地,周圍的內蒙、甘肅、山西、河南、湖北幾省都是清軍控制的地盤。

陳得才的大軍一被圍住,立刻就陷入了險境。西征軍孤立無援、敵人衆多,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陳得才部的覆滅就是時間問題了。

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在山東境內黃河沿線組織了數十萬大軍,作勢要揮軍北上,直取北京。

但是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率領最精銳的滿蒙聯軍,在黃河沿線卻成功的對陳玉成部進行了阻擊,連戰連捷,將陳玉成最初的銳氣消磨一空。數月之後,隨着河南、山東地方上的清軍、團練的從後包抄,陳玉成也陷入了重圍。

縱觀全局,大清形勢大好,太平天國覆滅在即!

但是,這個形勢對李明峰來說,卻不是什麼好消息!

李明峰知道,長毛一旦覆滅,朝廷的目標就會轉移到擁有兵權的地方勢力之上,首當其衝的,就是曾國藩的湘軍和李明峰的常勝軍。

朝廷絕對不會允許漢人擁有強大的私人武裝,到時候,這些地方勢力只有兩條路走,一個是放棄兵權,甘心成爲忠於朝廷的官員;另一條路就是武力對抗,形成吳三桂那種名義上服從中央,但實際上完全獨立的狀態。

李明峰知道,曾國藩是會接受改編的,但是老李絕對不會!

第一,假如接受改編,失去了常勝軍的李明峰就無法繼續保證直隸的工業化進程。

第二,李明峰和朝中權貴勢成水火,一旦失去強悍的武力支持,李明峰很有可能在政治鬥爭中失敗,最終被一刀了結。

所以,李明峰只能選擇擁兵自保。

既然只有擁兵自保一途,李明峰就必須趁着朝廷將主要精力都用在對付長毛、捻子的時候,儘量發展壯大自己。

夏季,隨着大校場改造工程的結束,李明峰對常勝軍進行了新一輪的改編。

原本的常勝軍一萬五千人馬再加上直隸遺留的五千人馬總共兩萬人,李明峰又在直隸發佈徵兵公告,新徵一萬人入伍,現在常勝軍新老士兵共計三萬人。

李明峰將其劃成六個標,每標五千人,第一標由韋志俊帶領,第二標由周景通帶領。這兩標全部由降清長毛組成。

第三標由蔡宜羣率領、第四標由陳星翰率領,這兩標由常勝軍老兵和原直隸四大督標剩餘精兵組成。

第五標由劉銘傳率領,第六標由吳長慶率領,這兩標都是由新兵組成。

重新改編的命令發佈之後,反應最強烈的就是吳長慶和劉銘傳,他倆分到的是戰鬥力最弱的新軍,當然不滿意。劉銘傳多次找李明峰理論,不過最終還是被老李說服。

李明峰告訴他,只有最弱的軍隊才能體現出將領的作用。假如他能帶領一支這樣的軍隊,取得比其餘幾標都顯赫的戰功,那才能證明他的英勇。

聽了這話,劉銘傳不但不糾纏着李明峰抱怨了,反倒覺得被分配到一支弱旅是一件好事,回去之後他又用相同的理由說服了吳長慶。

第325章 內亂第114章 鴉片館第85章 天子上諭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最終章中華帝國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18章 再回林家第27章 龔半倫第110章 劉銘傳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4章 四國代表第三百四十八章第237章 密會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9章 貪得無厭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42章 淘汰品第325章 內亂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66章 翻臉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143章 乾清宮第29章 授權談判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55章 池州密議第78章 北上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04章 圍殺第19章 家法第141章 迴鑾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三百六十四章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189章 誅殺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148章 鍾粹宮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123章 落難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189章 誅殺第190章 受降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19章 家法第81章 局勢變化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184章 營破第4章 四國代表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236章 太陽城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51章 女營第197章 麻煩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75章 英國首相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327章 風俗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39章 毀約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94章 入京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284章 戰鬥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75章 英國首相第259章 績溪胡家
第325章 內亂第114章 鴉片館第85章 天子上諭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最終章中華帝國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18章 再回林家第27章 龔半倫第110章 劉銘傳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4章 四國代表第三百四十八章第237章 密會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9章 貪得無厭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12章 商議出征第42章 淘汰品第325章 內亂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66章 翻臉第109章 四王分兵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143章 乾清宮第29章 授權談判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55章 池州密議第78章 北上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04章 圍殺第19章 家法第141章 迴鑾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三百六十四章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35章 誅妖五策第211章 剿捻重任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189章 誅殺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148章 鍾粹宮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123章 落難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245章 是守是逃?第189章 誅殺第190章 受降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19章 家法第81章 局勢變化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184章 營破第4章 四國代表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236章 太陽城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51章 女營第197章 麻煩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75章 英國首相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327章 風俗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39章 毀約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94章 入京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284章 戰鬥第90章 北京城下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75章 英國首相第259章 績溪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