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貪得無厭

談妥價格,柏貴卻是鬆了一口氣,連忙把躲起來的家丁僕役都招呼出來,上茶上點心,還熱情的邀請李明峰留下用晚飯。李明峰倒是想嚐嚐正宗的中國菜,吃了這麼多天的乾麪包,已經有些噁心了,不過如今情況不允許,李明峰直接就把這個提議否決了,催促柏貴快去酬錢。

在李明峰的示意下,安德魯命令包圍巡撫衙門的士兵都進來休息,喝幾杯東方的茶,品嚐一下東方的點心。

沒到一個小時,柏貴就帶着幾個家丁擡着口箱子進來了。剛啓開箱蓋,坐在大堂上的安德魯就張大了嘴,幾步上前就將拳頭大小的金錠拿了一塊出來,咬了一口,看看成色,驚喜的叫道:“李,這是真金,十足的真金一塊這個金塊起碼能鑄造十枚,不,是二十枚金幣”

柏貴看到洋人的神情就知道這回他們是知足了,走到李明峰面前說:“李大人,這裡是三百錠金子,每錠十兩,總共三千兩。”說完又從懷裡拿出一疊紙:“這是‘日升昌’的銀票,全國通匯,總共三萬兩,合在一起最少也有五千兩黃金了,請大人查點。”

李明峰沒想到這二品大員竟然管自己一個小翻譯叫‘大人’,不過這種感覺倒也挺舒服,也就不去糾正了。

將這銀票收起,李明峰笑眯眯的說:“柏貴大人這金子是不會白交的,你放心,以後這巡撫衙門就徹底安全了。”

看着露出心安神情的柏貴,李明峰心中暗罵,這老傢伙還是夠狡猾,說是沒那麼多金子,出手就是三千兩,銀子光銀票就三萬兩,估計再宰他個三五萬兩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有話在前,李明峰自是不好意思反悔前言,剛纔說五千兩金子那就只有收五千兩了。

反悔前言是不能了,不過如果再用其他手法擠出點銀子來,也不算反悔前言,李明峰心裡又開始算計起來。

“洋人佔了廣州,不日將組建新的府衙,任命新巡撫,維持廣州秩序,不知大人對此職位可有興趣?”李明峰拋出了誘餌。

柏貴聽後立刻雙眼冒光,隨後又冷靜了下來,尷尬着說到:“在下效命於朝廷,恐怕難得洋人信任,再則,洋人雖然佔了廣州,恕下官口直,恐怕也是不能久據此地啊。”

李明峰一聽這話,便知道他這是怕洋人走後,清廷再算他老帳。

眯着眼睛琢磨了半天,李明峰緩緩的說到:“撫臺大人看如今這天下大勢如何?”

柏貴不知他爲何如此問,疑惑的瞧着李明峰。

李明峰嘴角帶着怪異的微笑,擡起手指向北方:“如今天下戰亂不堪,長毛捻子佔據半壁江山,就是這兩廣也是反賊遍地。朝廷?朝廷能管的到這裡嗎?”

柏貴一聽次話立刻直襬手:“此話不可亂說,長毛捻子雖然得勢,不過洪賊秀全自去年先斬東王,再誅北王,燕王,今年翼王石達開又率長毛主力離開天京。雖然長毛未有大敗,不過實力卻是最少自耗五層。至於捻子更是互不統屬,各自爲戰,雖然有數十萬衆,朝廷卻只需派十萬精兵就足夠剿滅。”

李明峰萬萬沒有想到柏貴竟然有如此見識,可一想到他畢竟是一方大員,怕死點可以理解,要是連這天下大勢都看不明白,又怎麼可能坐到今天這個位置上呢。

李明峰仗着歷史知識知道自從天京事變後天平天國就走了下坡路,可是沒想到這個貌似很無恥的巡撫,也能分析的這麼透徹,看己必須得用點他沒想到的東西來唬住他,這才能從中牟利啊。

“大人分析的那是極對的,不過大人可別忘了這天下可不是隻有朝廷和反賊兩家啊。”

“此話怎解?”

“洋人區區數千兵馬就可破廣州,如果洋人興兵十萬,試問這大清可有禦敵之兵?”

柏貴做了一輩子的清朝官,這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大膽的討論這個問題,楞了半響之後,才定了定心神回答說:“下官聽聞洋人之國土離大清有萬里之遙,豈能派出十萬大軍遠渡重洋?就算洋人派出十萬大軍,攻入京師,又有何用,總不能將其子民移到我中華居住?”

“大人不懂洋人治國方略啊,這洋人治國,有一種方略被稱爲殖民佔領,攻佔他國後並不吞併其土,而是扶植當地人做他的代理人。”看到柏貴面露疑惑之色,知道古人對其中的許多專有名詞不懂,李明峰索性就將話講白了:“換種說法也就是,洋人派大軍打下京師,然後另立一人做皇帝,替這新君組織部隊,建立新朝。”

柏貴聽到這就感覺心裡直突突,暗道對面這個年輕人也太過大膽,滿嘴的大逆不道之言,這話別人聽到,嚇都要嚇死。如今柏貴是人在矮檐下,不敢頂撞李明峰,卻又不肯說出大逆不道的話,只好閉嘴不言。李明峰本來想以皇位誘惑柏貴,卻沒想到他受封建思想毒害太深,根本沒有改朝換代,自立爲帝的膽量。

其實作爲一個現代人,李明峰把這逐鹿天下的事情看得太過簡單,柏貴混跡官場多年,當然知道這大清王朝雖然存在諸多弊病,但是病老虎畢竟是老虎,任你一隻螞蟻如何強壯,也休想傷的了老虎的一跟毫毛。

扯大旗,當皇帝的話,也就是那些沒見識的山野村夫才喊的出來。真是要逆天改命,南面稱孤那豈是凡人可爲?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柏貴潛意識裡也認爲,君權神授,縱使反賊一時猖獗,終究還是不能持久,早晚必敗。

李明峰見到自己拋的誘餌太大,大到柏貴嚇的不敢吃,念頭一轉,再度誘惑他說:“柏貴大人忠君體國,真乃大清官員之表率啊。”柏貴連忙直道不敢。

李明峰忽又漠然許久,柏貴見到他不說話,也不知道是否是自己哪句話說的不得體,惹的這煞星不快。剛想開口消除這尷尬的氣氛,就看到李明峰竟然唉聲嘆氣的有些傷感起來。

第250章 聖庫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166章 大敗第136章 困境第139章 覆滅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0章 啓程第183章 初戰(下)第11章 夜宴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281章 再戰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9章 授權談判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42章 入宮第251章 女營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89章 戰前準備第6章 城破第293章 阿克蘇之戰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48章 赴死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41章 趁機擴大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86章 通州之戰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21章 再遇秦誠第57章 大戰前夕第102章 上海紀事最終章中華帝國第161章 弗蘭克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12章 大成國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54章 夜談(下)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110章 劉銘傳第148章 鍾粹宮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86章 通州之戰第139章 覆滅第15章 逃命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62章 後膛槍第81章 局勢變化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45章 抵達第41章 趁機擴大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45章 抵達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141章 迴鑾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8章 初入天津第292章 埃米爾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281章 再戰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91章 激辯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8章 初入天津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92章 巴夏禮來信
第250章 聖庫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166章 大敗第136章 困境第139章 覆滅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0章 啓程第183章 初戰(下)第11章 夜宴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281章 再戰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9章 授權談判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42章 入宮第251章 女營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89章 戰前準備第6章 城破第293章 阿克蘇之戰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48章 赴死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41章 趁機擴大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86章 通州之戰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02章 上海紀事第21章 再遇秦誠第57章 大戰前夕第102章 上海紀事最終章中華帝國第161章 弗蘭克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12章 大成國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54章 夜談(下)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110章 劉銘傳第148章 鍾粹宮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343章 再見載垣第86章 通州之戰第139章 覆滅第15章 逃命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72章 再會埃洛斯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312章 李氏朝鮮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62章 後膛槍第81章 局勢變化第223章 安慶城外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45章 抵達第41章 趁機擴大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45章 抵達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141章 迴鑾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8章 初入天津第292章 埃米爾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128章 自曝身份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281章 再戰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91章 激辯第84章 再遇額爾金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74章 出訪歐洲第28章 初入天津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92章 巴夏禮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