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回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307回、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八仙過海之時,不知人間已大亂。

梅振衣當年帶走了楊玉環,而李隆基將壽王妃楊玉奴接進宮中冊封爲貴妃,盡極寵愛,沉迷於聲色之娛怠於政事。內用權臣李林甫、楊國忠,外放安祿山做大。而安祿山與楊國忠將相不和,互有疑忌之心。

楊國忠就是楊貴妃的堂兄,歷史上的楊貴妃叫什麼名字其實並不清楚。《新唐書》與《舊唐書》兩部史料中根本沒有記載,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中也沒有提及。只是在她被賜死百年之後,文人的野史雜記中杜撰“楊貴妃小字玉環”流傳後世,梅振衣穿越前聽到的自然是楊玉環的名字。

唐代也有文人記述“玉奴,太真小字也”,也許是因爲玉奴這個名字不如玉環好聽,後世文人寧願引用楊玉環之名。千年流傳究竟是怎麼回事,恐怕連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梅振衣都說不清楚。

唐代疆域廣闊,各族雜居融合,盡顯盛世懷柔胸襟。唐初時因連年征戰開疆擴土,在各地實行府兵制,極重京畿與各州府政權軍事。到了開元年間,承平日久國中無事,只有邊疆時有襲擾,大唐於邊地設十兵鎮,每鎮節度使或經略使兼管數州行政、財稅、戶口、土地、軍事大權,漸漸形成了外實內虛的格局,成爲了中央政權的隱患。

楊貴妃與安祿山之間的關係極爲親暱,也有點亂,玄宗也過於重用和信任能征善戰的安祿山,任命他一人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大唐五十萬邊軍中,有二十萬由安祿山指揮,而且是經歷戰陣磨礪最精銳的部隊。與此同時,長安一帶的京畿守軍卻不滿十萬。

在這麼一種形勢下。稍微有點野心的人,恐怕都會生出別的想法來,安祿山一直在招兵買馬壯大親信勢力。

河西節度使王忠嗣與宰相楊國忠先後上告安祿山謀反,李隆基只推說不信,史上記載李隆基晚來昏聵,也有一定地道理,但李隆基做爲一代有爲英主。真的就這麼完全糊塗了嗎?李隆基此時已經有些看出來形勢不對了。但是養虎已成患,處理起來十分棘手。

李隆基此人號大喜功,安祿山確實軍功卓著,是在天子寵幸之下一手提拔起來的,若無據說此人謀反,豈不是在打李隆基自己的臉?另一方面,大將擁重兵在外,別人怎麼議論都好說。若是有人上告邊將謀反,天子直接就點頭說一句“我信”,只要傳出風聲。恐怕真得將邊將給逼反了。

皇太子李亨也上奏說安祿山有不臣之跡,他可是未來的國君,李隆基也考慮處置這件事,聽從了宰相楊國忠的建議。招安祿山入朝覲見。

如果是你領軍在外,擁有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實力。朝中有人彈劾你有謀逆之心,你有什麼選擇?無非兩條路可走。其一就是以實際行動表示清白,其二是立刻造反自保。這兩條路地結果都很難測。安祿山首先選擇了第一條路,他接到詔書之後,立刻飛馳進京。

楊國忠曾對天子說過。若安祿山想造反必不敢來。結果安祿山真來了。搞得他很尷尬。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正月。安祿山進京拜見天子哭訴:“臣本胡人。陛下不次擢用。累居節制。恩出常人。楊國忠妒嫉。欲謀害臣。臣死無日矣。”

李隆基好言勸慰。並重加封賞。加封他爲尚書左僕射。又蔭封其子。多賜房宅、田地、奴婢。恩寵依然如故。這年三月安祿山離京回范陽時。李隆基親自相送。臨別還把御衣脫了下來披在他地身上。好一幅君仁臣恭地感人場也許會問。假如把安祿山殺了或者找個藉口把他扣在長安。是否就能阻止安史之亂呢?李隆基動沒動過這個念頭。宰相楊國忠與太子李亨有沒有過這個打算?已不得而知。

但以當時地形勢推演。若真地把安祿山給殺了或關起來。最大地可能恐怕會是另一個結果——這場反叛會提前到來。安祿山地兒子安慶緒與部將史思明等。各懷野心都不是省油地燈。若安祿山陷於長安。這些人極有可能會立刻起兵。而當時安祿山畢竟未反。也沒有任何反叛地直接證據。

李隆基選擇了安撫安祿山。以求緩兵之計。這是無可奈何地明智之舉但絕對稱不上英明。玄宗晚年寵愛楊貴妃確實怠政昏聵。否則也造成不了這種養虎難除地局面。他對楊國忠以及安祿山都猶豫不忍、任用不當。偏偏這兩人得勢與楊貴妃都有關聯。

安祿山離開長安如驚弓之鳥。一路馬不停蹄趕到黃河岸邊。換馬乘船順流而下晝夜兼程。趕回了自己地老巢范陽。

到了第二年正月。安祿山上表朝廷。請求提拔三十二名外族番將取代原先地邊鎮漢將。猶豫不決地李隆基終於開始考慮怎麼處置安祿山了。去年安祿山來長安時。李隆基就打算加授同平章事。將他留在長安入朝拜相。既地位尊榮遠離邊鎮大軍。

當時楊國忠奏道:“祿山雖有軍功,目不知書,豈可爲宰相!制書若下,恐四夷輕唐。”李隆基也就放棄了打算。而此時李隆基又一次準備下詔,讓安祿山入朝拜相。楊國忠深爲嫉恨安祿山,怎肯讓他入朝分權,煽動羣臣勸阻,又一次議而未決。

楊國忠天真的以爲,只要憑朝廷的一紙問罪詔書,就可以除掉安祿山,在長安又做了一件事,指使京兆尹衙門以搜查反狀爲藉口,派人抄了安祿山在長安地府邸,抓了安府的門客李超等人,送御史臺問罪。安祿山聽到這個消息心知不妙,從此稱病不見客,再也不肯回長安了,反叛之舉已騎虎難下。

這一年六月。榮義郡主在長安與安祿山之子安慶宗完婚,李隆基詔安祿山進京參加婚禮,安祿山推辭有病未來。這一年十一月,天子派使者去范陽查看安祿山病情地虛實,安祿山趁機僞造詔書,對部下道:“天子有密旨,令祿山將兵入朝討楊國忠。諸君宜即從軍。”然後起兵造反。

從一開始。安祿山未必有反叛之心,一方面是李隆基一手將他推到了那個風口浪尖、左右爲難的位置;另一方面朝中一系列地事件發生,逼得安祿山不得不反。究竟是哪一方面因素更重要,恐怕連安祿山自己都說不清,總之,安史之亂開始了。

當時天下太平百年,百姓不識兵戈,地方守備軍馬別說上戰場。有生以來就連廝殺的場面都沒見過,哪能擋得住安祿山麾下養精蓄銳地虎狼之師?安祿山揮軍勢如破竹,僅僅用了三十五天時間就長驅直入攻佔了東都洛陽。第二年他在洛陽稱帝,立國號大燕。

大唐朝廷調集軍馬,派高仙芝、封常清據守潼關,命各道軍鎮兵馬馳援京師。大將軍郭子儀、李光弼從河北進軍側翼攻擊叛軍的後方,一時之間遏制了叛軍的勢頭。

大唐百年積威。李隆基此時還生活在盛世的幻想中,沒有把安祿山太當一回事。想速戰速決很快平定叛亂。監軍宦官邊令誠在潼關軍中索賄未成,回長安向天子狀告潼關守將封常清、高仙芝虛張賊勢、怯敵避戰。棄陝地數百里,動搖軍心。

李隆基早就對戰事不滿,聽信此言下詔斬了封常清與高仙芝,命在長安養病的哥舒翰爲帥,率領臨時調集的二十萬大軍出潼關與安祿山決戰,結果唐軍大敗,哥舒翰被俘投降,安祿山趁勢攻佔了潼關。

潼關一失,長安城以東無兵可用、無險可守,李隆基帶着楊貴妃、太子李亨、宰相楊國忠等,在羽林禁軍的護衛下倉皇逃離了長安向南而去。十天後,安祿山地叛軍佔領了長安,聲勢一時達到頂點。

安祿山稱帝,又佔領了國都,自以爲大功告成,並未向西南追擊,日夜縱酒聲色娛情。而且這個時候安祿山地身體也不行了,他一直過於肥胖,按現在的話來說,晚年可能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一系列併發症,縱慾之下身體日衰,脾氣也越來越暴躁,視力漸漸減退,甚至連東西都看不見了。

且不說大燕皇帝安祿山如何,只說大唐皇帝李隆基倉皇南逃,兩天後來到馬嵬驛,在這裡又發生了一場撲朔迷離的宮廷政變,史稱馬嵬兵變,幕後的指使者疑是皇太子李亨。

李亨今年四十五歲了,立爲太子已經十八年,早就有些等不及了。早年李隆基寵幸武惠妃,聽信讒言殺了三個親生兒子,原忠王李亨也險些遭殃。武惠妃死後他被立爲太子,戰戰兢兢過了這麼多年,對父皇以及朝中權臣早有不滿。

安祿山反叛之事,李亨認爲自己早就提醒過父皇,父皇卻未能阻止,已經不適合再掌大權,該自己上臺了。他知道禁軍中深恨楊國忠的人不在少數,此爲軍心可用。等逃出長安之後,這一天夜間,李亨命東宮宦官李輔國密招禁軍統領陳玄禮,策劃以除掉楊國忠爲藉口發動兵變。而此時李隆基還矇在鼓裡。

此番南逃,隨駕的不僅有禁軍和大臣,還有各屬國的使節。第二天早上開飯的時候,二十多位吐蕃使節去找陳玄禮要吃地,陳玄禮卻說沒有,讓他們去找宰相楊國忠。

馬嵬驛旁有一座沉玉寺,是玄宗臨時安身的行宮,這一天楊國忠剛剛走出佛堂上馬,就被一夥吐蕃使節攔住,圍着他要吃的,情急之下說話嘰裡咕嚕夾雜着番語。還沒等楊國忠答話,寺外職守地禁軍就大喊道:“楊國忠串通胡番謀反!”一箭射來正中馬鞍。

楊國忠受驚落馬,急忙逃進馬嵬驛,被羽林軍追上一刀砍死,士兵接着殺了楊國忠的姐姐韓國夫人、妹妹秦國夫人以及妻子家眷。御史大夫魏方喝止禁軍,也被殺,左相韋見素被打的頭破血流,陳玄禮及時現身約束士兵才救了他一命。

殺楊國忠只是第一步試探,一旦成功見軍心可用。陳玄禮就開始了第二步的逼宮,率軍圍住了沉玉寺。喧鬧聲驚動了李隆基,問左右發生了什麼事,門外有人稟報楊國忠謀反被誅。天子大驚失色但已無計可施,派內侍高力士宣旨請軍士退下。羽林軍不退,李隆基只得親自出門安撫。

見天子到來,陳玄禮下馬跪拜道:“楊國忠謀反。已被誅殺。其妹楊貴妃不該再侍奉陛下,願陛下割愛,將楊貴妃處死。”

李隆基晃了晃,若不是高力士在一旁攙扶,他差點軟倒在地,僅僅幾天功夫,堂堂地萬乘天子竟淪落到如此地步,衆叛親離。竟連自己最心愛的女人都保不住。李隆基良久不答話,而陳玄禮跪地不起,場面就這麼僵持着。

李隆基還想維護天子地尊嚴。最後拄杖道:“朕自會處置!”轉身走進了沉玉寺,而大軍仍圍在寺外不退。旁觀地大臣也看清了形勢,京兆司錄參軍韋諤追進寺中勸道:“今衆怒難犯,安危只在旦夕之間。願陛下早做決斷。”說着跪在地上向李隆基連連磕頭。

等韋諤擡起頭時,只見頭髮花白地皇上早已淚流滿面。口中喃喃自語道:“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反謀?”

李隆基心裡很清楚。楊國忠並無兵權,在如今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造反。同時他也明白有人嫉恨楊國忠。一定要殺之而後快,可惜這些話他說不出來。爲形勢所逼,士兵不聽自己的號令,他不得不承認楊國忠謀反,既然如此,只能辯解楊貴妃並不知情。

高力士勸道:“貴妃誠無罪,但楊國忠既誅,衆將士怎會安心讓她侍奉陛下左右?將士安寧,陛下才有安寧。”這話已經很露骨了,衆將士擅自殺了楊國忠,怎麼會留下楊貴妃呢,難道還等她將來報仇算帳嗎?李隆基要想自保,只能順應衆人之意。

李隆基萬般無奈,命高力士將楊貴妃牽到沉玉寺後院一棵梨樹下,賜一丈白綾自縊。楊玉奴時年三十八歲,這些年養在深宮仍是花容玉貌,玄宗倉皇出逃仍帶她隨行,可見恩寵未減。

可憐楊妃直到高力士捧白綾而來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眼淚如斷線地珍珠撲簌簌灑落,全身都在發顫,扶案問道:“天子何在?”

高力士不敢擡頭,低聲答道:“山河破碎,天子無威。六軍逼宮門外,貴妃娘娘莫要怪罪。”

正在說話間,高力士耳中突然傳來細細的卻又很清晰的聲音:“高力士,你將親手縊楊妃,請聽我言。”他吃了一驚,擡頭轉身望去,那個聲音又說道:“莫顧盼左右,我非你所能見,按我說的做就行!”

高力士縊死楊貴妃,玄宗下令將屍身擡到佛堂中,讓陳玄禮等將領前來查看。陳玄禮等人脫去甲冑叩頭道:“臣等爲社稷大計,誅殺楊逆,未尊聖旨,請賜矯制之罪。”

李隆基只能安撫道:“朕識人不明,以至今日之亂,欲往蜀地重整軍馬平叛,爾等皆國之志士,應加爵賞,何罪之有?”

衆將士一齊拜倒高呼萬歲,天子命高力士草草掩葬楊貴妃,默默灑淚不語。衆將士整頓軍馬繼續護駕前行,這場兵變告一段落。然而離開馬嵬驛還沒有多遠,當地地一夥鄉紳跪地攔駕,代表“百姓”請命,請求留下皇太子李亨率軍平叛,羽林軍衆將士也跪地請求陛下從百姓之請。

一見這個場面,李隆基已心知肚明,這分明是太子一手安排地,就是要奪權將自己架空再一腳踢開。但如今將士之心已隨太子,也不可能再聽李隆基的號令了,如果李隆基繼續掌權,將來翻過身來平定天下,這些人都會擔心自己的安危,只有擁太子上位才能保住身家。

李隆基無奈,只得留下太子,封爲天下兵馬大元帥領軍平叛。李亨率領羽林軍大部與父皇分道揚鑣,北上靈州收攏西北邊鎮軍馬去了。而李隆基在一隊禁軍的護衛下,繼續南行入蜀,於七月二十八日到達成都。

李隆基在大唐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十二日逃離長安,六月十四日到馬嵬驛遇兵變縊殺楊貴妃,隨即遭遇太子奪權。李隆基做爲一代盛世帝王,並不安心被兒子擺佈,南行途中的七月十五日,他做了最後一次掙扎,下了一道詔書,史稱“分制詔”。

命太子李亨爲天下兵馬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都使,至靈州召集西北邊鎮軍馬,南取長安、洛陽。

命永王李爲山南東道、嶺南、黔中、江南西道節度使,沿長江而下,沿途招募士卒軍馬、甲仗糧草,北上平叛。

這是分兵兩路的戰略,而以當時的形勢看,北方戰亂南方安定,另派永王經營長江流域,也是爲防止黃河流域戰勢不利所做的長遠打算。李隆基還有些不甘心,並不想這麼快就退下歷史舞臺地最高峰,還想玩諸子、諸將制衡的帝王術。

可惜這一道分制詔下晚

273 回展妙手三身六對造浮屠四門八方058 回千般機巧皆小技真人隨遇而行遊十八卷天人亂321回佛即非佛何如佛唯我無我自問我005 回名士風流五石散魏晉衣冠捫蚤談260 回基督隨俗入中土天主座前厝香爐268 回善無畏龍行虎步張妖仙畫地成江118 回陰神煉形封護法真人辟穀習餐霞225 回妙算訣知已知彼玉骨扇出奇致勝337 回寶山傾頹洞天毀成敗青丘一長纓341 回法所見皆有所證道自然一以貫之168 回人間滄海千年路秀色江山萬里遊011 回博學落眼收僞器廣聞不識撞真仙031 下剝取浮名留仙籙落魄遺身放凡流360 回月照黃昏青蓮子風扶人間樹梢頭結局211 回寂寞紅塵結仙侶人間慰語忒多情034 回望盡人煙傳緣法拜罷蒼生問鬼神291 回誰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彈眼前人307 回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160 回牡丹園中敘私語洛陽城外問小青197 回洞天成訣二十四亂象未雨先綢繆102 回金仙尚爲家中客公主持盈又何妨212 回敬亭山仙童試法左遊仙再戰清風025 回尋訪人間烏梅友神煙出岫入城廓101 回空門莫做留情地身在觀中何遠求085 回意馬驅馳繮不住取死之道豈無辜330 回默然觀壓袖金線幾不知顛倒衣裳252 回來生緣銷前人恨再回首換百年身279 回求福地雲胡不喜辭君子畢竟難惜144 回空門新開九林寺神僧廣灑法緣帖275 回跺地脈八方不動鎖靈樞江山永固209 回金劍斬空飛血霧銀鞭舒捲盡殺劫336 回煉仙家各派神器做天人普照之觀108 回三山五湖始足下雲端漫步莫忘形318 回身爲劍將軍死戰勸自斬天魔不從121 回窈窕化身沾襟透心猿揮棒襲洞賓237 回偏指他人欺奪信名稱善意實惡行318 回身爲劍將軍死戰勸自斬天魔不從342 回靈臺玄皇不可見毀印真人邀諸天337 回寶山傾頹洞天毀成敗青丘一長纓143 回江南女兒柔如水梅郎自小住橫塘026 迴心居不正多作怪左道充仙也吟詩302 迴游說萬乘苦不早着鞭跨馬涉遠道343 回無邊環天諸世界孤家羽衣獨登臺325 回但使凡夫修欲樂猶甚蛇吻取毫珠253 回空桑山立玲瓏塔安法座琢芙蓉玉047 回起舞隨影霓裳曲人間難得幾回聞297 回張果奉詔入京師武妃毒計再陷王014 回內視山中行意氣覺來夢裡聞嘯音061 回玄鵠車馬自城東府臺設宴望江樓281 回佛前明淨青蓮盞神用無辜逐嗅風140 回悲乎一念誰差錯曲折悵惋難評說244 回清風推演添妙數鎮元假手得仙丹349 回三山五湖宗門會物故人非舊時帖161 回方正峰上談大夢忽如脫枷好輕鬆055 回紅塵迷亂提溜轉腳下無根幾時安163 回彭澤水邊多淫祠沿路不遇五通神161 回方正峰上談大夢忽如脫枷好輕鬆312 回百年身一朝殞盡福祿壽齊赴黃泉111 回丹峰忽聞雲外信真人拱手攏煙霞209 回金劍斬空飛血霧銀鞭舒捲盡殺劫157 回仙境千年生亂象人間自有清明時071 回萬馬軍前猶入定放聲長哭淚爲誰056 回法身不登神壇上人間香火謝如常353 回舍利子即非枯骨省身心是名靈山112 回此世浮心須消轉藏劍回望舊江南198 回憶君迢迢隔青天尋來看取明鏡前029 回利器匣中懷雙刃鋒芒善用兩無傷077 回盤扣金珠心何重指山相贈以還情196 回踏轉三山神宵步引劍憑空畫雷符192 回再鬥西海妖湟怪初祭紫府神雷符310 回長空嘆神山遠阻歸同去天上人間151 回玄奘西行發宏願鎮元待客五觀莊014 回內視山中行意氣覺來夢裡聞嘯音355 回玄光指月藐故射忘情移足凌仙山067 回鐵騎十萬擁可汗怎堪上位是昏才190 回妙法自古長傳現受者幾人得仙緣310 回長空嘆神山遠阻歸同去天上人間299 回皎皎明空月依舊漫漫天涯待風還032 回真傳萬卷心如印虛讀百年學亦休334 回多少枯榮相倚盼何日回山又清風270 回不動明王硃筆落金身化樹難逃情131 回寒玉異心稱祥瑞獲罪天下他山石十八卷天人亂321回佛即非佛何如佛唯我無我自問我073 回修行至此神通盡人間無非化身行278 回有幸忘人生苦短得緣無歲月牽痕322 回引夢如實成化境妄心亂入是魔行143 回江南女兒柔如水梅郎自小住橫塘002 回世間有道人自重逞術無行禍己身071 回萬馬軍前猶入定放聲長哭淚爲誰051 回周王西征昆吾劍梅府門前切菜刀十七卷東遊記305迴天庭仙界東海邊萬傾波濤水連天181 回如此緣鏗消不得辛苦今生數百年029 回利器匣中懷雙刃鋒芒善用兩無傷352 回一戰善謀千秋計三規劃定兩崑崙048 回此道可傳不可受先有真人後真知097 回斬軍旗將軍破妄復神功歷盡真空195 回居必擇鄉遊就士善假於物莫傷行025 回尋訪人間烏梅友神煙出岫入城廓339 回斬羣魔心不轉念抖手間禍亂滔天
273 回展妙手三身六對造浮屠四門八方058 回千般機巧皆小技真人隨遇而行遊十八卷天人亂321回佛即非佛何如佛唯我無我自問我005 回名士風流五石散魏晉衣冠捫蚤談260 回基督隨俗入中土天主座前厝香爐268 回善無畏龍行虎步張妖仙畫地成江118 回陰神煉形封護法真人辟穀習餐霞225 回妙算訣知已知彼玉骨扇出奇致勝337 回寶山傾頹洞天毀成敗青丘一長纓341 回法所見皆有所證道自然一以貫之168 回人間滄海千年路秀色江山萬里遊011 回博學落眼收僞器廣聞不識撞真仙031 下剝取浮名留仙籙落魄遺身放凡流360 回月照黃昏青蓮子風扶人間樹梢頭結局211 回寂寞紅塵結仙侶人間慰語忒多情034 回望盡人煙傳緣法拜罷蒼生問鬼神291 回誰知姑射真仙子把酒醉彈眼前人307 回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160 回牡丹園中敘私語洛陽城外問小青197 回洞天成訣二十四亂象未雨先綢繆102 回金仙尚爲家中客公主持盈又何妨212 回敬亭山仙童試法左遊仙再戰清風025 回尋訪人間烏梅友神煙出岫入城廓101 回空門莫做留情地身在觀中何遠求085 回意馬驅馳繮不住取死之道豈無辜330 回默然觀壓袖金線幾不知顛倒衣裳252 回來生緣銷前人恨再回首換百年身279 回求福地雲胡不喜辭君子畢竟難惜144 回空門新開九林寺神僧廣灑法緣帖275 回跺地脈八方不動鎖靈樞江山永固209 回金劍斬空飛血霧銀鞭舒捲盡殺劫336 回煉仙家各派神器做天人普照之觀108 回三山五湖始足下雲端漫步莫忘形318 回身爲劍將軍死戰勸自斬天魔不從121 回窈窕化身沾襟透心猿揮棒襲洞賓237 回偏指他人欺奪信名稱善意實惡行318 回身爲劍將軍死戰勸自斬天魔不從342 回靈臺玄皇不可見毀印真人邀諸天337 回寶山傾頹洞天毀成敗青丘一長纓143 回江南女兒柔如水梅郎自小住橫塘026 迴心居不正多作怪左道充仙也吟詩302 迴游說萬乘苦不早着鞭跨馬涉遠道343 回無邊環天諸世界孤家羽衣獨登臺325 回但使凡夫修欲樂猶甚蛇吻取毫珠253 回空桑山立玲瓏塔安法座琢芙蓉玉047 回起舞隨影霓裳曲人間難得幾回聞297 回張果奉詔入京師武妃毒計再陷王014 回內視山中行意氣覺來夢裡聞嘯音061 回玄鵠車馬自城東府臺設宴望江樓281 回佛前明淨青蓮盞神用無辜逐嗅風140 回悲乎一念誰差錯曲折悵惋難評說244 回清風推演添妙數鎮元假手得仙丹349 回三山五湖宗門會物故人非舊時帖161 回方正峰上談大夢忽如脫枷好輕鬆055 回紅塵迷亂提溜轉腳下無根幾時安163 回彭澤水邊多淫祠沿路不遇五通神161 回方正峰上談大夢忽如脫枷好輕鬆312 回百年身一朝殞盡福祿壽齊赴黃泉111 回丹峰忽聞雲外信真人拱手攏煙霞209 回金劍斬空飛血霧銀鞭舒捲盡殺劫157 回仙境千年生亂象人間自有清明時071 回萬馬軍前猶入定放聲長哭淚爲誰056 回法身不登神壇上人間香火謝如常353 回舍利子即非枯骨省身心是名靈山112 回此世浮心須消轉藏劍回望舊江南198 回憶君迢迢隔青天尋來看取明鏡前029 回利器匣中懷雙刃鋒芒善用兩無傷077 回盤扣金珠心何重指山相贈以還情196 回踏轉三山神宵步引劍憑空畫雷符192 回再鬥西海妖湟怪初祭紫府神雷符310 回長空嘆神山遠阻歸同去天上人間151 回玄奘西行發宏願鎮元待客五觀莊014 回內視山中行意氣覺來夢裡聞嘯音355 回玄光指月藐故射忘情移足凌仙山067 回鐵騎十萬擁可汗怎堪上位是昏才190 回妙法自古長傳現受者幾人得仙緣310 回長空嘆神山遠阻歸同去天上人間299 回皎皎明空月依舊漫漫天涯待風還032 回真傳萬卷心如印虛讀百年學亦休334 回多少枯榮相倚盼何日回山又清風270 回不動明王硃筆落金身化樹難逃情131 回寒玉異心稱祥瑞獲罪天下他山石十八卷天人亂321回佛即非佛何如佛唯我無我自問我073 回修行至此神通盡人間無非化身行278 回有幸忘人生苦短得緣無歲月牽痕322 回引夢如實成化境妄心亂入是魔行143 回江南女兒柔如水梅郎自小住橫塘002 回世間有道人自重逞術無行禍己身071 回萬馬軍前猶入定放聲長哭淚爲誰051 回周王西征昆吾劍梅府門前切菜刀十七卷東遊記305迴天庭仙界東海邊萬傾波濤水連天181 回如此緣鏗消不得辛苦今生數百年029 回利器匣中懷雙刃鋒芒善用兩無傷352 回一戰善謀千秋計三規劃定兩崑崙048 回此道可傳不可受先有真人後真知097 回斬軍旗將軍破妄復神功歷盡真空195 回居必擇鄉遊就士善假於物莫傷行025 回尋訪人間烏梅友神煙出岫入城廓339 回斬羣魔心不轉念抖手間禍亂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