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節 聚焦東北

“爾幹打的熱鬧,數十萬軍隊歹相廝殺,你來我往不。十耳其國內雖然危機重重個”但是憑藉着從南華得到的大筆戰爭借款與軍火,還是挽回了頹勢,憑藉着緊縮兵力死命抵抗,一時形成僵局。

不出意外,這場在原本歷史上只進行了八個月不到的戰爭將會延長,南華通過了最新的國家緊缺礦產資源儲備計劃,土耳其將利用本土以及殖民地的各種礦產換得南華的持續軍火供應。

根據《國家緊缺礦產資源儲備計劃》要求,南華將推進建立石油、特殊煤種和稀缺媒種、銅、鎖、錳、鎢、釩、稀土等重點礦種的礦產資源儲備。與此同時,建立完善礦產資源戰略儲備的管理機構和運行機制,形成國家重要礦產地與礦產品相結合、政府與企業合理分工的戰略儲備體系。

南華目前控制的區域並不缺乏石油、錫、銅、鎖、錳等資源。但是作爲後世爲列強所重重圍堵與封鎖中得到教幣的李秉衡而言,目前開展各種礦產儲備宜早不宜遲。

因爲有了日本這個出頭鳥,加上德國對歐美的威脅,黃禍論還只是政客們口頭上的手段而已,還沒有到後世那樣的極度警戒,不惜一切代價打壓中國,加上目前礦產資源還是很便宜的,儲備也划算的很。

南華其實並不缺乏資源,缺乏資源的反而是所謂地大物博的中國,可以說,《國家緊缺礦產資源儲備計劃》從根本上還是爲了中國量身訂造的。

在中國同樣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用於保護礦產的有序開採以及儲備,限制對重要戰略礦產的濫採。

在後世,正是強烈的地大物博的盲目自信,導致了中國幾十年的瘋狂開採各種礦產,不惜成本的不加節制的開採這些寶貴的礦產用來交換打壓中國的各個列強國家的外匯,後來才發現原來這是天大的錯誤,已經悔之莫及。

不僅是南華,包括中國在內,還將建立礦產地儲備機制和建立緊缺礦產的礦產品儲備機制,重點加強西部地區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產地儲備。

以整裝大、中型礦區爲對象,建立心力個大中型特殊煤種和稀缺煤種井田儲備。進行鎢、錫、銻、稀土等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特定礦種的重要礦產地儲備,建立心刃個大中型礦產地儲備。啓動山西、內蒙古、湖南、江西、雲南、青海等優勢礦產資源富集地區礦產地儲備調查評價與勘查。

實際上,由於地方礦產資源的開發污及地棄經濟的發展和地方資源保護關係問題,爲此,一些有關向地方傾斜的財稅費政策也在研究制定之中。

中國唯一可以滿足大規模工業建設,而且不需要受到列強要挾的礦產便是煤礦,中國境內的蝶礦資源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李秉衡同時也在積極鼓勵國內的蝶化工行業興辦企業性質的研究所,探討蝶化工在一定意義上代替石油化工的可能。

煤化工利用生產技術中,煉焦是應用最早的工藝,並且在後世依然是煤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的氣化在煤化工中佔有重要地位,用於生產各種燃料氣,是乾淨的能源,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環境保接煤氣化生產的合成氣是合成液體燃料等多種產品的原料。

在後世,蝶直接液化,即蝶高壓加氫液化,可以生產人造石油和化學產品。在石油短缺時,煤的液化產品將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以上既是在煤化工轉化的主要方面。

在這個時代蝶直接液化技術還遠遠無法實現,不過能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至少可以在將來石油資源成爲大國博弈的棋子時從容面對。

在後世,其實美國等發達國家在七八十年代就已經完成了媒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轉變,如果中國能夠提前幾十年實現,那麼作爲世界第一產煤國與第一貧油國,很有可能在雙重刺激下成爲蝶化工大國,加上南華的石油資源以及也門的石油基地,將有希望徹底擺脫石油對中國的制約。

從長遠看,石油資源枯竭後,煤是取代石油作爲原料基礎的主要途徑。一般地說。以石油爲原料生產的有機一次產物都可以用普通技術由煤來製取。然而,與石油或天然氣比較,先決條件是蝶化工是否有經濟競爭力,污染是否能控制和治理,這就是從石油化工的初級產品和二次產物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媒轉化物所取代的最基本因素。

要以煤化工代替石油化工路線取決於是否具有高效、低污、經濟的技術路線。從實際看來,化工原料從石油、天然氣重新回到以蝶爲主的路線上來,在近中期並不現實,應該理解爲將來在原料方面也只能局部地、有限地用煤來代替石油,化學工業對石油的依賴仍將繼續下去。煤化工的發展寄希望於新技術的開發,開發出優於石油化工的技術經濟路線。

煤化工要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領域。任重而道遠,李秉衡常常生出感慨,中國是缺油少氣,但煤礦富集。一二二脊顧了中國,但也狠狠的戲弄了中國。??在煤鐵時代,中國沒有搶佔先機,落後於世界,如今還在拼命趕超,近日提出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後鋼產量超三百萬噸的計劃,但是相比美國的兩千六百萬噸以及德國的一千四百萬噸,連個零頭都不到,即便是英國也將在今年達到6函萬噸,更何況正在擴軍備戰的歐洲各國仍然在不斷提高產能。

值得欣慰的是南華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工業體系建立,並且在多個工業領域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發展潛力強勁。

這些都是明面上的,許多能夠影響世界走向的科技與產品南華都在秘密保護中,比如鏈黴素、青黴素以及晶體管等技術。

更多的科學技術被秘密進行不準公諸於世,而且逐步的應用在南華的軍事工業上,研究並積累,然後再進步,全面提高,完成更高的積累,這纔是最爲恰當的。

南華並沒有展露出全部的實力,而是選擇了潛伏下來,隱瞞了許多,等待着最佳的時機。

中華民目政府的出現,很好的掩護了南華的“刺客”行爲,將列強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中華大地。

列強懷着全新的目光審視着這個國家,而且心思各異。

德國爲了讓中國能夠強大起來,在東方牽制住沙俄與日本兩個潛在的敵人,不遺餘力的進行對歷史的反思,以及對中國的補救,他們真誠的在幫助中國強大起來,因爲他們有着獨特的利益訴求,他們需要在遠東有個強大的國家,起碼可以迫使沙俄在可能的戰爭中兩線作戰,要知道,兩線作戰有時候並不是簡單的將國家力量一分爲二,而是更多。

美國雖然與南華簽署了軍事協防協議,但是並不想把自己與中國的命運捆綁在一起,他們只是需要這個龐大的市場,以及這個國家的資源,當然,前者爲重。

適當的讓中國強大起來,使得這個親近美國的國家能夠從美具購買更多的商品,並且更加依賴於美國,是美國政界的一致意見,一個。足夠強大,並且強大到能夠威脅到美國的中國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這種思維尤其勝過了對待日本的看法。

不過,目前彷彿並沒有這種可能,南華那個瘋狂的領導人這次繼續在中國執政,他仍然將他鮮明的風格帶到了中國,並且爲自己樹了沙俄與日本兩個強敵,甚至差點全面開戰。

事實也是如此,沙俄軍隊如今正在唐努烏粱海陷入混戰,聽說他們的情況並不好,導一開始的如入無人之境完全不同,潛伏起來的中國軍隊給了他們持續的撕咬,讓他們疲於奔命,死傷慘重,從那裡傳來的消息表明。沙俄並沒有能力徹底佔據唐努烏梁海,狠狠的給中華民國政府當頭棒喝。

美國樂意如此,他們在中國並沒有租借地與勢力範圍,而且還面臨着英法等四國的排擠,所以他們來了,他們在報復。

他們找到了很好的辦法,那就是讓民國政府出面抵擋英法等國的施壓,自己則樂得在後面接便宜。

東北大開發已經轟轟烈烈的開始,沒有任何國家能夠阻擋那位年輕領導人的決心,就像他石破天驚的任用一位滿族舊官僚出任奉天省省長一樣。

民國政府爲了同時實施龐大的五年規劃,也就是東北大開發以及西部大開發戰略,不惜向德國與美國大筆貸款,並且向兩國的資本發出了號召,積極參與東北振興實業計劃。

對於引進外資,有利有弊,但是李秉衡作爲後來人,有足夠的辦法去應付。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許多外商將會被麻痹,當然,將來要想耍心眼,只怕哭都來不及。

英國也好,日本也好,多次要求美國就向民國政府借款一事作出解釋,尤其是日本,對美國與南華簽訂的軍事協議非常不滿,不但明顯是在針對日本,而且也是在中國問題上跟日本對着幹。

日俄戰爭後,帝國主義爭奪中國的形勢發生了重要的變化。

日本戰敗了俄國,把它的侵略勢力伸入南滿,從此成爲侵略中國的急先鋒。沙俄在戰爭中受到了沉重打擊,被迫從東三省南部撤退,對中國的侵略不得不暫時有所收斂。一向在中國對立爲敵的英國和俄國,於,咖年達成了諒解和妥協,英俄矛盾不再是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主要矛盾;反之,一向在中國勾結合作的美國和日本,都加緊了對中國東三省的侵略,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美日矛盾逐漸成爲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主要矛盾。

在和美國進行爭奪東三省的鬥爭中,日本不僅得到它的盟友英國的支持,而且和法俄兩國也先後達成了諒解。法國在日俄戰爭後,擔心日本對越南有染指的野心;而日本這時爲了要償還戰時在美英舉借的債款,正想在法國募集公債。兩國之間於是舉行了談判,並於,咖年6月舊日飾結了《日法協定》。這個協定規定了兩國互相協助,確保“與兩國所統治、保護或佔領之土地接壤之中國地域內的和平與安寧:一??持兩飾約國在亞洲大陸各自點地個與領士權利??不說,日法協定是繼英日同盟之後對其侵華野心的又一鼓勵,無怪乎在協定簽訂後,日本國內大事慶祝。

日法協定成立後不久,日俄之間也於,7年7月刃日簽訂了一項分贓協定。促成日俄和解的主要原因:在俄國方面是因爲俄國國內革命運動高漲,財政困難,必須“保存實力,以解決歐州之大問題”這個,“大問題。就是和德國爭奪巴爾幹半島的問題;在日本方面。則是爲了鞏固其在南滿的侵略地位和對抗美國勢力的侵入,也需要和俄國達成諒解。

如今巴爾幹戰火熾烈,沙俄完全沒有心思與日本發動對中國的全面戰爭,日本考慮再三,不得不逼迫美國儘快表態,如果美國承諾不向南京政府借款以及進行商貿往來,那麼它便會考慮在英法等國的支持下獨立承擔對南京政府的作戰,或者,他們只需要在東北進行陸軍決戰,在南邊防範南華海軍的進攻而已。

日本已經進行了相關的論證,認爲在東北只需要增派三個師團八萬多人的兵力,加上旅大守軍以及南滿、安奉鐵路沿線防衛力量,這是場一邊倒的戰爭。

在他們看來,真正值得重視的對手,不過是南華駐守東北的兩個所謂王牌師三萬多人的兵力,吳祿貞手下的兩到三個師從北洋軍改編而來的國防軍部隊或許有一戰之力,但並不值得認真對待。

他們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需要速戰速決,沒有資金給他們揮霍,必須儘快打贏這場仗,並且牢牢守住東北,將東北變爲日本的殖民地。

旅大就如同一把鎖,鎖住了南方與東北的海路聯繫,而袁世凱則控制着直隸與小半個山東,更是阻絕了南方向東北的增援,也就是說,東三省將獨自面對日本,南京民國政府將只能給予有限的支持。

美國不會爲了東北權益得罪俄日兩國,更何況英法也不會支持,美國只是想通過強大的金融實力獨霸東北而已,並沒有安着什麼好心,也並沒有想爲中國主權獨立而承擔任何政治義務的意思,更別提軍事上的對華援助。

他們對東北固然是垂涎三尺的,但是卻多次遭受挫折,不僅沙俄與日本反應激烈,而且英法也不支持,之前滿清政府又容易妥協,所以一直沒能實現。

去聳滿清政府被迫和“四國銀行團”訂立《幣制實業借款合同》。合同的第十六條規定:“如大清政府欲請外國資本家與中國合辦東三省以此借款興辦之事,或與其有關聯者,應先請銀行等承辦。”這樣,四國銀行團實際上等於取得了在東三省投資的壘斷權,美國則藉此加強了它在和日俄競奪東三省的鬥爭中的地位。

不消說,這一借款合同立即遭到日俄的強烈反對,兩國都要求美國將這一條款作廢。

由於不久中國國內發生了辛亥革命,情勢改變,債券未及發行,同時帝國主義忙於干涉破壞中國革命,這場鬥爭暫時沒有展開,而美國這一侵略東北的陰謀也因中國人民革命的爆發而告落空。

如今他們又看準時機出手,而且是在向南京民國政府借款之後,又重提《幣制實業借款合同》,妄圖消除英法的阻力,進一步加大對東北的滲透。

李秉衡當然不會同意,美國鬼子也想的太簡單了,要說這些伎倆,在這個時代玩玩是不錯的,但是在他面前,還是幼稚了些。

東北開發中的與南華自身有能力進行五年計劃,加上德國資本,其實並不特別需要美國人,李秉衡只是爲了坑一把美國這個土財主,在它身上發點財,並且讓它來承擔一部分來自英法等四國的壓力。

這叫做扯着虎皮做大旗,也可以說是狐假虎威,現在年代不同了,歐洲形勢危急,巴爾幹打的熱鬧,中國又要藉着南華的勢向列強反擊,英法等國不敢肆無忌憚的威脅美國,也就是說,除非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美國這張牌可是很好打的。

爲了讓美國堅定支持中國的決心,而不是選擇平衡,李秉衡選擇了矛盾重重的東北問題着手,看似給自己樹了幾個強敵,攬了不少壓力在身上,但是卻成功的讓美國站在了中國一邊,把美國與德國綁上了戰車。

《幣制實業借款合同》只是個,空想,哪怕是美國人改良後的東北實業振興合同,仍然是想通過富裕的資本,對東北進行經濟滲透,在有着資金後盾的底氣下,李秉衡選擇了跟美國人玩一把。

就看美國人有沒有辦法頂住四國的壓力,讓他們先去扯皮,現在李秉衡就是想悶聲大發財,一個字,拖。

再有個一年多,一戰必定會爆發,這是歷史的必然,到時候纔是算賬的時候。

何況現在巴爾幹一開打,英法有天大的本事,也只好看着李秉衡一一解決中國的內憂外患。!~!

..

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529節 終於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124節 冤案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509節 香港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445節 居然虐待華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六節 輝煌勝利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二節 懲奸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382節 大西北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522節 南高加索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508節 第一槍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410節 毒氣戰第500節 三國殺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508節 第一槍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177節 合作意味着和解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387節 全面戰爭
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529節 終於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124節 冤案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509節 香港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445節 居然虐待華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六節 輝煌勝利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二節 懲奸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382節 大西北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522節 南高加索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508節 第一槍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170節 暴走的日本人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410節 毒氣戰第500節 三國殺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508節 第一槍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177節 合作意味着和解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387節 全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