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兩大殺器

,光華,米華,了不得了,了不的了六

溫生有大叫着從外面跑進來,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搞出人命來了。”

大清早,所有人被溫生有大呼小叫驚醒,都以爲發生了什麼大事。

李秉衡從未見到他如此的激動。連忙從書房跑了出來,“練才,什麼事情如此驚慌,從哪裡來的電報?”

夏才林等人也跟着跑進來,“了不得了,總理,真的搞出人命了。”

溫生有大笑着,將手中的電報遞給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眉花眼笑道:“光華,你真厲害,被你搞出人命了。”

李秉衡見是從英國來的電報,心想是阿曼達的消息,連忙打開一看。頓時便呆了。

開始阿曼達執意不讓丁德等人將懷孕的消息傳回國內,但禁不住勸。強忍了幾天,還是忍不住要將這個好消息傳回來。

“練才,我要當父親了,我有孩子了?”

他不敢置信的看看電文,又看看溫生有的臉,興奮得完全沒了之前的穩重樣子。

“我有孩子了,我要當父親了最終反反覆覆的這幾句話,彷彿陷入了無盡的癡念。

溫生有等人也是由衷的爲他高興,心情大悅,彷彿得了什麼天大的

要是劉廣拓在這裡,定要找回場子,“搞出人命”這典故就是因爲石梅仙在坤甸懷上了,被李秉衡打趣的厲害。

整個南華漢口領事館陷入了無盡的歡樂氣氛中,每個人都是臉上洋溢着真誠的微笑,彷彿是自己有了孩子一般。

這幾日英國水兵沒有大動作,不過卻不代表他們會有安穩日子過。

從一開始就膽大包天的在英國軍艦附近活動的南華軍艦如今已是升起了南華海軍旗,這讓英國人們慶幸當初並沒有貿然炮擊對方,即便對方異常的囂張,但是那獨特的軍艦風格還是讓他們想起了海軍上層的忠告,離南華軍艦遠點。”號,被英國人叫做超大的魚雷艇、魚雷巡洋艇。

這幾日在漢口碼頭江面上沒少出風頭,之前橫衝直撞的英國軍艦收斂了並多。

許多英國水兵還記得在上海被這艘南華軍艦害的觸礁擱淺之事,照道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不過被嚇破了膽的英國水兵哪裡還敢放肆,他們也都聽過國內高層的忠告,南華不是尋常國家,不能以常理推測。

“說不定他們真會開炮,有什麼一定呢?。一名在甲板上無聊的望着周邊的飛鳥圍着軍艦亂飛,眼睛不由自主的瞄向了不遠處的南華軍艦。

“對,他們來自哪個野蠻的國家。沒有任何理由就會向你開戰。這是個瘋子的國家,還是小心點好。”

南華軍艦不斷的將炮口對準着這邊,做着射擊演練,完全是一副挑釁的模樣。

換在從前,有哪個國家的軍艦敢如此挑釁大英帝國海軍,那麼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怒火與炮火。不過眼下卻是不同,上面緊急發來了命令。不準與南華軍艦起衝突。

“這是陰謀,赤裸裸的陰謀。”朱爾典氣憤的說道。

這次明顯是南華準備橫插一腳,干預他們對滿清的壓迫,回過頭來想想當初跟滿清政府提出的“漢口事件”善後條件的確是太苛刻了些。

旦南華強硬到底,那麼他們勢必無法下臺,這個瘋子般的國家已經沒有任何的道理可講,在雲南捅刀子也就罷了,還狂妄的憑着數百人的武裝就敢攻入緬甸撣邦。

大英帝國的尊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的底線不斷的被突破也不斷的在下降,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他們斷然沒有辦法派出強大的艦隊與遠征軍來報復這個瘋子國家。

法國人拒絕了再一次的向荷葡聯合遠征軍提供後續軍費的要求,他們自身的資金被大量的運用於國內。還有遠東,沒有太多的餘力去跟英國人一起玩火。

朱爾典只覺得自己從來就沒有如此的憋悶過,在中國,他猶如無冕之王,誰都要敬他幾分,誰都不敢拂他面子,不過南華最近狠狠的打了他幾個耳光,讓他想不出報復的辦法。

“預備,放!”

粟楷懶洋洋的靠在指揮塔上。輕蔑的望着不遠處無動於衷的英國軍艦。彷彿一夜之間成了龜孫子,自從升起南華海軍旗後,他們極盡挑釁之能豐,不過就是無法激怒對方。

如果他們敢開炮,那麼,他就有膽子將他們一一擊沉,他敢這麼做,而且,李秉衡也經常以身作則。像英國人這樣的狂妄之徒就要兇過他狠過他。

南華漢口領事館正式向葛福遞交了照會,要求迅速停止在漢口英租界的不理智行爲,釋放被逮捕的苦力與普通羣衆。

葛福這眸子也被“印度阿三滅絕組織。搞的焦頭爛額,無可奈何,每天都有印度巡捕被暗殺,而且印度籍平民也接連被殺。

對方的手段極爲高明,對照在九江、鎮江等地還在持續不斷的暗殺行動,不得不令人心生恐懼,因爲這個憑空而生的組織竟然龐大無比,實力雄厚。

整個漢口的印度籍人士目前已經不足十斤”可見這個所謂的八比詛織的武忍程度。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殺死。

“我們的宗旨是滅絕所有在華夏大地上的印度阿三,不管何種身份何種年齡,如果還不迅速離去,那麼他們都將成爲我們的下一個目標。”

這個恐怖組織的宣言讓人毛骨悚然,也讓華夏大地出現了罕見的印度阿三逃難荒,震驚了整個世界。

印度阿薩姆邦與雲南、西藏交界的邊境線上最近也頻頻發生哨所被襲擊,巡邏支隊被偷襲的事件,短短的時間內,已經有四個印度士兵被打死”傷個廓爾咯士兵被打死,另外還有舊個英國人。

戰果非常不錯,李秉衡這次派出了四川熊成基部的一個山地營,旨在鍛鍊隊伍,他們將擔負着襲擊邊境英印殖民軍,製造邊境恐怖的任務。另外,他們也將不斷的在印度邊境穿插,襲擊離邊境不遠的小城邦。甚至是深入數百公里,突襲英印殖民軍的各處重要營地與軍事設施。以及重要機構。

英印殖民軍中廓爾咯人的比例並不高,所以李秉衡讓山地營去練練手。在他看來,只有悍不畏死的廓爾咯人,纔有一戰之力,才值得去鍛鍊。

從心鮮開始,英國開始有一支由廓爾略兵組成的戰鬥營,在此後發生的所有與英國有關的衝突中,都有廓爾咯兵參戰的身影。

他們無限忠誠地爲英國效勞,他們甚至毫不留情地鎮壓反對英國殖民者的亞州同胞。

廓爾咯兵的紀律性和耐力超強。據說!如果沒有命令,即使一天不吃飯,命令他坐着,他也不會離開。在戰場上,無論負多嚴重的傷。他們總能忍住痛苦,有時甚至疼痛的直掉眼淚,嘴裡還在念叨“不能喊。不能叫苦,我是廓爾咯人

廓爾咯人的民族性格,特別適合打仗。據說,靡爾咯人平時沉默寡言,一旦發起脾氣,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與其懦弱地活着,不如就此死去。”這是廓爾咯人的生存信條。

不過這個時代的中國還是有希望能夠挽回這個國家的忠誠的,從清朝開始廓爾咯向清朝五年朝貢一次。這一從屬關係很穩定,一直持續到鵬年尼泊爾徹底爲英國控制,英國禁止廓爾喀向清朝朝貢,廓爾熔因此被稱爲中國最後一個藩屬國。

李秉衡記得他在後世讀過相關史料,當英國殖民者小股部隊入侵廓爾略,被廓爾咯人打敗後,廓爾咯人將繳獲的英軍軍備上繳北京,向清廷請功。

但由於語言不同,對於英國這一名稱兩國翻譯的名稱不同,廓爾咳人上報時,清廷以爲只不過是南部邊陲的一斤。本國不知道的小國,只是嘉獎幾句。來予重視。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廓爾略國王曾經上書清政府,提出願意派兵入中國協助清兵平賊,但清政府未有音信回覆。

這個國家在後世成爲了許多國家與地區招兵的天堂,這斤小資源絕對不能落入英國人手中,他們才徹底佔領廓爾咯沒幾年,只要抓緊時間滲透,打擊親英派扶植親中派,早晚要將這塊地方奪回來。

歷史上廓爾咯尼泊爾、朝鮮、琉球、安南越南、蘇祿菲律賓、緬甸、南卓老撾、遣羅泰國是中國皇帝冊封的八個屬國。

將來不僅要讓他們重新成爲中華藩屬,還要讓他們成爲中華有力之屏障,世代成爲大中華體系中的一員。

“印度阿三滅絕組織”不但在中國各處針對印度人進行暗殺,還在印度境內開始了恐怖襲擊,使得印度人陷入了恐慌之中,英國人的憤怒到達了極點。

而緬甸的撣邦,如今已經成爲了“印度阿三滅絕組織”的基地與大本營,自從熊克武帶兵進入雲南後,得到了雲南各地的軍民幫助,很快的就制定起了一個對英緬殖民軍的全盤戰略。

數支護礦隊南下進入撣邦,幫助那裡的先期隊伍建立起軍事練營。將來從這裡出去的撣人武裝將會是英國人與印度人最大的對手。

“我們日前有實力吃掉對面的英國軍隊,他們戰鬥力微薄,但是爲了不打草驚蛇,讓他們知道我們成建制部隊已經到來的消息,暫且先包圍他們,放他們的援軍進來全殲。到時我們便可以攻佔密支那,掉邦那裡的壓力就可以少上許多。”

“對,中部緬甸就要面對來自我們的壓力,他們就可以迅速在撣邦發展壯大起來。”

張培爵斬釘截鐵的說道,這個計劃他是支持的,因爲如果吃掉這股敵軍,那麼從密支那而來的援軍必定會調頭回逃,到時攻打密支那就會多了許多難度,因爲本弈要受到道路與運輸等限制。

憑他們現在的實力,只能先攻取密支那,威脅整個上緬甸,而撣邦則可以作爲放在中緬甸腰部的一根刺。讓英國人不敢全力北上。

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能夠攻下密支那,並且能夠牢牢掌握在手中,已經是極限,畢竟仗不是那麼好打的,看似簡單,其中也有不少風險。

“後勤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我們就先在滇西與英國人好好玩玩,反正他們也玩不出大兵團作戰,只是小打小鬧而已,我們正好可以練練兵

熊克武老成持垂,並不貪功。而是做出了正確的判斷。

英國人與法國人之所以只能逐步的滲透,就是因爲交通問題。這同時也難到了熊克武等人,所以他們選擇了非常規戰法。

這也是他們擅長的,在四”他們側重於山地與從林作戰練,也能適應雲南等地的環境與地形。

平時他們的刮練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山地作戰適應性刮練。主要練在雨天、雪天、冰雪氣候、炎熱氣候等各種條件下,在各種地形上進行作戰行動的適應能力。

山地快速機動刮練,也就是徒步越野。

戰術靈活性練。山地地形複雜,防禦間隙多,需要靈活採用正面攻擊、迂迴包圍、避實擊虛、多路攻擊、分割圍殲、阻擊打援等多種戰術手段纔可能收到預期效果。

山地後勤保障刮練。山地作戰後勤保障十分困難,如何利用本建制和其他戰鬥勤務支援力量爲山地作戰提供較爲持久的後勤支援,最能考驗隊伍的實力。

熊克武帶出來的力毫米迫擊炮與!傷毫米榴彈炮都能在山地戰中派到大用場,他們是最適合在山地戰中使用的火炮。

不過,爲了追求這些火力,就不的不增加後勤補給的難度,這也是個弊端。

護礦隊也好熊克武的部隊也好,儘量利用未被敵方控制的接近路,派出滲透分隊滲入敵後方,進行偵察、伏擊、奪取隘口、道路控制點等要點,破壞對方交通、切斷敵方退路。襲擊敵人的崗哨與指揮所、炮兵陣地、後勤補給基地等重要目標。

“一是奪佔高地,控制要道,使自己可以居高臨下,俯視戰場,從而掌握機動的自由。二是實施包圍和滲透行動。

山地作戰中防禦一方通常依託山間通道與山谷附近的高地和要點,構成支撐點式的防禦體系。”

“因此,在沒有足夠火力支援的條件下,從正面進攻很難奏效,而以一定的兵力繞過或從間隙穿過對方的防禦陣地,在出其不意的方向和地點實施突然打擊。則可迫使敵人放棄陣地或退卻。”

“對了,從南洋來的專家也快到了,我們運來的東西也都齊備,到時可以直接製造武器使用。”

其實,熊克武所說的不是別的。正是南華非常重視的地雷罷了。目前發明了多種玩法,甚至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專門用於研究地雷的各種製造方法。

近現代戰爭最致命的遺產之一是戰爭中使用的地雷。在一場戰鬥結束後,甚至在整個戰爭劃上句號後多年,地雷仍然會不時地製造悲劇。

隨着時間流逝,就連當初負責埋地雷的人也忘記了地雷的具體位置。幾個年後,這些地雷仍然具有殺傷力,會繼續製造損失和人身傷亡。

地雷是一種爆炸裝置,在遇到壓力或引線觸發的情況下,會發生爆炸。它們通常位於地面上或地面下淺層處。軍隊使用地雷的目的是通過爆炸或高速釋放的碎片,使與地雷接觸的人或車輛失去行動能力。

作爲戰鬥力還沒有經過檢驗的護礦隊與四川川西軍隊,他們目前最有效的防禦武器還是地雷,這玩意不但便宜,將來更加成爲一大殺器。

“聽說英國人要爲負傷的人負責到底,將來由於地雷引發的殘疾軍人將會越來越多,難道他們的仍然要堅持這麼一大筆支出?”

早有聰明的兄弟猜到了這一點。這玩意炸一個能讓幾個人負傷,的確是一筆大的財政負擔。

胡康河谷,緬語爲“魔鬼居住的地方。它位於緬甸最北方,由達羅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組成,山高林密。河流縱橫,雨季氾濫。

據說原來曾有野人出沒,因此當地人將這片方圓數百里的無人區統稱“野人讓

在熊克武的計劃中,這片地方將是英國人的埋骨之處,而適應了工地與叢林惡劣環境的南華軍隊反而會如魚得水。

叢林作戰的特定環境決定作戰人員不可能做到精確瞄準,只能依靠強大、連續的火力來解決戰鬥。

這就要求半自動步槍的攜彈量要大,而且不易過長。

不過在這個時代,半自動步槍已經能夠成爲英國人在叢林中的致命大殺器,與地雷一起成爲英國殖民軍隊的噩夢。

雲南、緬甸與西藏、印度等地烽火四起,讓英國人有的去忙活,最爲主要的是,英國人面對的是所謂的“印度阿三滅絕組織。與“緬甸獨立組織”。

南華在背地裡不斷的捅刀子不斷的搞小動作,並不代表英國人不會。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打我一拳,我踢你兩腳。

鑰日,英國的《泰晤士報》等幾家大報社紛紛登出了爪哇島發生了種族滅絕事件的消息,瞬間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最近遠東與南洋出盡了風頭。一系列的事件眼花繚亂,令人應接不暇。不可謂不精彩。

當然,許多國家都想看看大英帝國灰頭土臉的樣子,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抱有極大的興趣與期待。!~!

..

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163節 華族後人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51節 和平了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21節 峰會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244節 槍爆頭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15節 曼德勒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105節 餘波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五節 爪哇糖王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519節 恐嚇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346節 引進外資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163節 華族後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385節 四面楚歌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476節 重逢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381節 最後通牒否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291節 大殺器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429節 與日本的軍備競賽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193節 偷襲巨港
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163節 華族後人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51節 和平了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521節 峰會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二節 徒弟們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244節 槍爆頭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15節 曼德勒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105節 餘波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五節 爪哇糖王第502節 旅順戰略第519節 恐嚇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346節 引進外資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163節 華族後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385節 四面楚歌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476節 重逢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381節 最後通牒否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291節 大殺器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429節 與日本的軍備競賽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193節 偷襲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