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

社卜海。先華銀行、四明銀行、中園誦商銀行、興嶇銀抑華人資本銀行近並來同氣連枝,同攻互守,與外資銀行全面抗衡。成爲了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多次設法擠兌、設陷阱、造謠等手段,妄圖打壓這些銀行。

隨着資本的不斷壯大,這些華人銀行勢力漸成,已經能與外資銀行在多項業務上分庭抗禮,毫不畏懼對方的打壓。

今年以來的橡膠股票熱潮中,這些華人銀行無一例外的拉攏了一大幫的錢莊,進行股票投機活動。

洋人們看在眼裡,樂在心裡,這本來就是一個因倫敦市場上橡皮價格暴漲,一些在上海的外國人設計的橡膠股票騙局。

他們吹噓自己在國外有大批橡膠園。購買他們的股票可以發財,引的衆多做發財夢的中國老百姓紛紛搶購股票,最起勁的是中國特有的錢莊。

此時上海錢莊業處於興盛時期,一切金融機構包括銀行的票據清算需通過錢莊辦理,當時錢莊對工商業的放款不亞於銀行,由於錢莊資本大都不充裕,而放款數額很大,也需要向銀行借臨時貸款即拆票或以票據貼現的方式向銀行貸款以資週轉,四明銀行毫不例外也與錢莊發生了大量拆放關係。

李秉衡並沒有阻止他能影響的銀行團對這些錢莊的拆解,反而加以支持,畢竟國內把錢都存在錢莊的大部分都是老百姓,讓他們能夠在股票熱潮中賺些錢也是好事情。

而且這些銀行拆借資金的錢莊無一例外的都是他將來準備拉入銀行體系的錢莊,許多都有着良好的口碑,之前也有對民族工商業融資的良好記錄,讓他們壯大起來,將來對民族工業也有好處。

不過今天這些錢莊卻跟拆借的銀行如四明銀行鬧了起來。

“我們不管,之前看股票確實翻了數番,保險起見賣出也是好事,冉故股慄僂然在漲,你們卻要收回拆借款,不讓我們繼續投入?難道坐視股票攀升,錯失賺錢良機否?”嘉餘錢莊的老闆劉文末憤怒的朝着司徒嶽喊道。

四明銀行導光華銀行等幾家銀行在金融街設立了一個辦事處,專門由司徒嶽坐鎮,從事股票買賣以及資金拆借等業務。

網吃過飯,劉文末就再也按捺不住,前來質詢。

不過他也是理屈的,拆借款已經在上月底到期,對方等了這幾天才上門逐筆提取,已經給了他轉困的餘地。

這幾天他仍然是留戀股市的漲勢,不捨得聽司徒嶽的話將股票抵押給外資銀行,遲遲不肯出手。

司徒嶽也拿他沒辦法,其他錢莊陸續已經收回了拆借款,將股票賣出部分,其餘的抵押給外資銀行以及洋行洋商得到的資金足夠他們還了拆借款,並且還能餘上一大筆資金。

他們多餘的資金不在少數,司徒嶽怕他們再次的進入股幣,於是提出支持民族工商業,集中資金進行投資的倡議。

“你不是說橡膠股票就快到頭了嗎?還神神秘秘的,捂住了不讓外人知曉,是怕外人笑話你這專家還不如賣豬肉的王阿三嗎?那屠戶的股票到今天還是沒賣,硬是多賺了不少錢。”

司徒嶽很是頭疼,冷笑着說道:“前段時間我們大筆的出手拋出股票。交易量迅速放大,拉昇股票價格,這很正常。”

尤其是前幾天,司徒嶽與各家銀行、民族資本家們動員起來,發動華人團體與百姓拋出股票,最主要是普通華人團體與百姓,他們這些大機構早就清空或走向外資銀行抵押了全部股票。

爲了不讓這些百姓受到損害,他們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說服民間遊資清出股票上,所幸大部分錢莊還是配合的,因爲拆借款收回後,他們的資本正好可以正常流轉,擴大業務,做好本分工作,股市的確熱了這麼長時間了,說不定真的會冷一下。

中國人傳統的保守與謹慎心理幫助了他們,也救了他們自己。

但是仍然有部分深陷其中的錢莊不願退出,許多與洋人、買辦關係密切的錢莊仍然選擇與他們的靠山並肩作戰,這也影響了一部分人。

“反正言盡於此,不聽我的我也沒有辦法。將來幾天股票還會漲,洋人不知不覺的發現接了老大的盤子,加上他們的走狗買辦階級與不良錢莊,他們手中的股票相當龐大。加上其中大部分是抵押股票,這就決定洋人會逐步的出貨,一邊將股價哄擡上去方便出貨,以便讓別人接盤。”

也不管他聽得懂聽不懂,冷笑一聲說道:“其實橡膠股票一落千丈是必然的了,洋人還想等着別人接盤,這股票只能爛在手中了。即便他們知道苗頭不對,也毫無辦法了,誰讓他們貪心過甚,又想算計我們華人。這段時間正好方便我們運作。將獲利盡數轉移。”

南洋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得國際普遍對於橡膠這一日益重要的資源感到擔憂,而南華又適時的放出了將嚴格審覈投資橡膠園資格以及準備大規模投資汽車工業的消息,許多國際投機商對於橡膠股票更加青睞。

在倫敦,股市火爆程度毫不亞於尖海,如果說原本歷史上的橡膠股災是一幫外國騙子在上海興風作浪騙取鉅額資金的話,那麼李秉衡將它完全改變,變成了以蘭芳係爲首的華人財

道奇兄弟公司在歐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卡車得到了許多國家的青睞,尤其是最新在歐洲登陸的軍用卡車與商用卡車。

不僅是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都爭先向道奇公司訂購載重卡車與拖曳火炮的拖載卡車。

而福特公司則繼續推出了他們的新款,型車,在歐淵市場上大受歡迎。這次他們的賣點是全封閉的鋼板車頂,這是得自於南洋的轎車理念。並且車上前次的使用了鋁型材與不誘鋼以及新型汽車用塑料。

今年離結束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但是福特公司的淨利潤已經超過了三千七百萬美元,相比去年的一千三百萬美元,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

步。

福特聽取了李秉衡的建議,採用了以股票換股票的方式將出多家汽車製造廠、汽車零部件製造廠及汽車推銷公司合併起來,迅速的擴大產能,今年的產量已經佔了全美的孵還多。

道奇兄弟公司利用向福特公司提供底盤以及零部件的機遇,大規模的提高產能,並且還收購了通用汽車公司。

儘管通用汽車的多品牌戰略在一開始獲得了成功,但是由於擴張太快。下屬各企業是各自獨立的經營單位,加上沒有建立必要公司管理機構,也沒有建立必要的現金儲備。僅憑銷售汽車所獲得的現金來支付原材料費用及職員工資。

最重要的是他們主要的競爭對手,價魔物美的,型車在市場上給了他們重擊,陷入了虧損的泥潭,出現了嚴重的資金危機。

爲了渡過難關,通用汽車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好向摩根等財團求救。

但是財團對於通用汽車的冒險行爲頗有微詞,並不是很支持,在這種情況下,道奇公司順利的收購了通用汽車。

利用這次收購,道奇公司的產能迅速擴張,使得在歐洲市場上的許多訂單立即得到利潤,進一步刺激了產量。

如今歐洲談論的最多的便是汽車,另外還有橡膠,結合最近南洋來的消息,在股票市場上得到了反應。

許多橡膠股票公司繼續得到追捧。雖然前一段時間反反覆覆,但是最近又開始持續攀升起來。

最近黃金價格持續走高,黃金市場上的量也放出的很少,成交量也開始萎縮,使愕歐洲的金融界驚呼黃金在某些人手中的儲備速度,甚至不亞於戰爭年代。

丁德已經完成了橡膠股票公司的轉手,並且大量的開始撤出資金。倫敦的行情詭異異常,彷彿有人意識到了橡膠股票的不對勁,但是出於將隱患留給別人的目的,都在一邊哄擡股價一邊出貨。

發現了這一現象的丁德毫不客氣的推波助瀾,忍着笑讓投機商們以及銀行團們去廝殺。

這次從倫敦市場上得到的資金初步算下來有一千兩百萬英傍左右,加上數目還無法清點的黃金等貴金屬,收穫不小。

這筆錢有着重要的作用,國內的獲利將用於民族工業,而這筆收入則要用於南洋的教育與軍費,當然,也包括國內的教育。

對於國內的教育,李秉衡向來也是不遺餘力的,上海復興教育基金會一直在廖仲愷的主持下有條不紊的運作着。

最近總有大筆資金打入基金會的賬戶上,廖仲愷也爲寬裕的資金合不攏嘴,自從上海復興大學開業後,卸下了這一銷金大戶所帶來的包袱。頓時輕鬆許多。

李秉衡與溫生有在滬軍營待了會。便告辭離去,打算到復興大學去看看,順便拜訪一下回國不久的蔡元培。

正好復興教育基金會就在復興大學旁邊,李秉衡臨時起念,進去看看廖仲愷夫婦。

近日廖仲愷夫婦忙着與司徒嶽爲首的復興銀行等金融機構協商興辦各家專業工商學校的事宜,如今資金也有,司徒嶽本來就打算將股市中獲利轉入大規模的投資實業上,這技術人才的培養也是件要事,需要投入不少資金,所以正在聯絡整個上海與江淅工商界。

虞洽卿等人下個月就要從南洋回來,到那時便要開始大展拳腳,李秉衡得橡膠園騙貸計戈給了民族工業一筆至關重要的啓動資金,加上南洋的機器設備與技術,實在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如果沒有這次騙貸計劃與股市熱潮,只怕民族工業要苦苦經營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進行資本積累,何況他們獲利頗豐,資金充裕,可以進行有預算的投資規劃。

到了上海後,李秉衡便一直想去看看廖仲愷夫婦,當年爲着虞洽卿與秋謹等人的請求,出任了上海復興教育基金會主席,一晃兩年多過去。做出了許多不凡的成績。

由於上海復興基金會一開始便與幾家銀行以及虞洽卿等人的民族工業互相持股,使得基金會得到了良性的發展,定期有資金會到帳,支持有規劃有預算的教育投資。

與規模宏大的上海復興大學相比,基金會只是在周圍規劃樓,連底下的門面前租了出去,只用樓上辦公。且作爲廖仲愷夫婦的起居之地。

復興大學還沒修建完畢,虞洽卿與張靜江等人便規劃了商業區,想借學興商,借商興地,讓這裡逐漸繁華起來。

由於開始規劃的地盤較大,有夠的地方榮下其他商業設上爲了學校教師以及售…,建的稍有檔次的住宅區,吸引了許多人前來發展。

這裡已經開始有了興旺的跡象。街頭川流不息,商鋪生意紅火,大多賣的都是再貨與南洋貨。

站在基金會所在的小樓前,李秉衡朝着溫生有感慨道:“想不到廖先生夫婦居然簡樸至此,實在是大公無私的實誠人,若是我國官員都能如此,那麼官場便能清明許多。”

也不多說,只是讓夏才林抱了溫生有一同上樓去。

他給廖仲愷開出的薪酬是極高的,每月三千兩銀子,而何香凝在復興大學教美術,又在復興印刷公司出任高管,也有不少收入,但是據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透露,他們夫婦只留了何香凝教師工資,與廖仲愷自己五百兩銀子薪水,其餘的都用來興辦孤童福利院與養老院。

照李秉衡看來,廖仲愷這樣的高管拿三千兩的月薪還算是極低的,南洋有些高級技師也有這麼多,開始他是想給他們夫婦些股份,但是被嚴詞拒絕,想不到連自己應得的錢也要拿出來作爲公益之用。

想到原本歷史上廖仲愷明知有人要於己不利,甚至友人連何時何地的確切消息都通報了他,他仍然堅持出面主持各項事務,被刺殺的隔夜還在爲黃埔軍校的資金奔忙籌集。忍不住長嘆一聲,中國人就是如此,喜歡排除異己,甚至動用武力置於死地。

中國的精英階層太少了,更加經不起自己內鬥損耗,凡是有想開此先河的,都要問問李秉衡的刀利不利。

“銀行與工商業本然就有絕大笑系,工商業發達,銀行便可發達。故銀行對於工商業之投資,自系天職。而投資之目的則有二,一爲專謀營業上之利益;二爲助長工商事業之發展。如今對於工商事業的投資,正是迫不及待的,只是爲何要牽扯上教育與公益,乃是爲將來的民族工業試心所用?”

還沒上樓,只聽得樓上一今年輕的聲音抑揚頓挫的說道。

“何爲試心?”一個略顯沉穩的聲音問道。

那個慷慨激昂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在南洋學習過,直到那裡的規矩。

銀行對優秀的有良好口碑的實業。直接投資入股。在貸款方面也分爲數個檔次,從高到低,貸款數量、期限、利息都有很大的區別。越是熱心公益、贊助教育並且遵守南洋的行業法規,並且致力於投資人才的培養,技術的研發的,可以享有相當優惠的貸款方案。可以說,這樣的實業,只要自身不發生大的變動。崛起是必然的,國家在支持着它。而銀行也根據這些華人資本家的過往與口碑編訂成冊,將來根據實業的運營與盈利決定今後的融資方案。這就使得南洋的民族資本家爭先恐後的襄助教育、公益,投資於人才培養與自身發展,在南洋你看不到紙醉金迷奢華顧靡,有的盡是積極奮發,昂首向上。國家風氣爲之一振,民族精神爲之高起。”

“而且,李光華此人深謀遠慮。將南洋龐大的資本集中於蘭芳國家銀行、光華銀行爲首的銀行團手中。並且限制了外國銀行的業務,打擊了與外國銀行勾結的買辦階級,打擊不聽國家號令的錢莊與票號,使得民間的資本盡數集中在幾家大銀行,以及與他們關係密切的錢莊與金融機構。南洋在金融市場上的監管與控制,是應該讓我們好好學學的。”

那行,沉穩的聲音繼續問道:“如此一來,南洋的資本倒的確是可以集中起來讓國家加以引導,那麼。南洋的那些富豪呢?有不少富可敵國但深藏不露的華商呢?他們盤根錯節。技枝葉葉,脈絡廣佈,掌握的資本也是可觀非常的,難以爲南華國家所盡用。”

“嘿嘿,這你們就不知道李光華的手段了。”那行小年輕的聲音笑起來也是鏗鏘有力,信心實足,“我雖在南洋才幾月,但見了太多的變遷。當初蘭芳初建,許多勢力蠢蠢欲動,李光華首先在金融市場上大動干戈,買辦階級灰飛煙滅,錢莊票號與投機商人損失慘重,頑固派保守派富商們也是大傷元氣,凡是想用資本與陰謀向蘭芳國發起挑戰的,紛紛被擊倒,而且一敗塗地。接着又清算幫派勢力、地方惡霸,從經濟到政治,種種手段,歎爲觀止。許多世家大族,鉅商大佬爭相投靠。那位年輕的總理也沒虧待他們。將他們的資本引入了許多新興產業。現在南洋有個工業規劃與發展委員會,權力極大,對南洋的工業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邊正在搞什麼工業體系大規劃”五年計利什麼。想要在幾年後趕上歐州列強國家。”

“若是從前,我是斷然不信的,如今我親自負責基金會,見慣了平生不敢想之事,倒是對南洋有些期待。”

屋內中人對南洋也大有興趣。紛紛追問南洋的發展情景,那年輕聲音撿了幾件大事講了,衆人聽得津津有味,渾然不知時間流逝。

李秉衡在外面也是傾聽許久,只覺得這年輕人對經濟金融很有見地。忍不住想見上一見,不知道國內也出了如此人物,而且也在南洋待過。卻沒有發現人才。!~!

..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283節 加冕儀式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五節 爪哇糖王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509節 香港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496節 復仇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410節 毒氣戰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52節 關東大地震第375節 滿蒙新政(0)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330節 反包圍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283節 加冕儀式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五節 爪哇糖王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509節 香港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208節 兄弟情深第496節 復仇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410節 毒氣戰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52節 關東大地震第375節 滿蒙新政(0)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292節 發戰爭財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第330節 反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