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節 鴉片交鋒

衆個、名字有此中國味道,她的父親在中國擔任了多評訓,交,作,在很小的時候她就周遊中國,深深的喜愛着這個國家,即便它貧窮落後,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吸引了她。

她很想看到這個國家強大起來,不要那麼的不堪一擊,所以對中國的政治問題也很關心。

李秉衡看着這今年輕漂亮,能力卓越具有親和力的美國記者,不想在言語上刺傷她,笑着說道:“誠意麼?我只知道南京政府借款之後開始了五年計劃”大規模興辦實業,修建鐵路,建設基礎設施,自從我執政以來,各省已經有四千兩百多個新工廠註冊,而且這個數字還在迅速增長,甚至很快就能翻倍。而且,我們還大力發展教育,這些借款以及政府財政收入的三成被用來投放於教育,將來發展起來,這一比例還要提高。”

“而袁世凱呢?他以何種合法身份與地位可以跟列強借款,而且一借就是以千萬計的英傍,出賣了大量的國家利益,這些錢被用到了哪裡,我告訴你,十個。鎮的北洋軍正在緊急編練。還有,這些錢的部分被存放到了袁世凱等人個人賬戶。”

“誠意!不用說,靠做的,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到。

他自始至終用溫和的語氣講着這些,康蘭卻覺得其中充滿着力量,讓她生出幾許小女人的柔弱來。

任何人有他這個對手都是噩夢,康蘭在心底這樣做着評價。

“您是在評價袁世凱的北洋系統腐敗貪污嗎?您是從哪裡得到的這些根據?”

康蘭眼神銳利的凝望着他,似乎在證明自己不甘示弱,不會輕易被對方身上的“王八”之氣給懾服。

“克里斯浦並沒有很好的保密,魯伊特銀行的一位經理轉投了渣打銀行,而剛剛好,我個人在渣打銀行乃是董事之一,他向董事會彙報了這一些情況,而且,關於這兩筆借款,銀行團之間有矛盾,英國國內銀行團與政府之間也有衝突,使得目前負責這筆借款的幾家英國銀行產生了疑慮,爲了不承擔責任,有不少人離開了這些銀行,這就是我的解釋

當年匯豐銀行在英國並不是主要的銀行,英國的大銀行集團對英國政府支持匯豐銀行壘斷對華貸款的政策十分不滿,一直以來,他們和匯豐的矛盾,構成了銀行團壟斷中的薄弱關節。

匯豐銀行到閉後,英國大銀行團不惜向李秉衡與摩根示好,減少進入中國代替匯豐銀行地位的阻力,而李秉衡則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整合了原來的渣打銀行,與英國大銀行團合作成立了大英銀行,接手了匯豐銀行遺留下來的一切。

自從英國杉良行團內部出現矛盾後,一派人致力於親近南京政府,一派人致力於支持袁世凱,李秉衡藉機將原來渣打銀行的資產以及部分匯豐銀行的資產錄離出來,重新成立了渣打銀行,並拉攏了一批英國大銀行團的親南京力量。

這使得英國大銀行團進一步分裂,而在這次渣打銀行錄離事件中遭受損失的姜克生等銀行團徹底撕破了麪皮,妄圖聯合法俄日三國銀行團,將英國大銀行團內部矛盾公開化。

李秉衡當然是受益者,匯豐銀行遺留下來的好處拿了許多,而壞處卻讓對方去繼續背,天下沒有這麼美妙之事,從龐大的大英銀行成立到分崩離析,李秉衡這一方最起碼從中謀取了七百萬英傍的好處。

英國大銀行再之間的內部矛盾仍然尖銳無比,

支持袁世凱的那一派派出了姜克生銀行團的代表白啓祿、克爾頓倫敦《國民評論》記者主持與袁世凱談判借款事宜,袁世凱之前的顧問莫理循轉投南京之後,談判陷入了停頓,而前期撥款也停頓下來。

爲此,袁世凱不惜向南京政府擺出了強硬態度,爭得英國方面的好感,北京方面則由熊希齡一手經理,僅袁世凱和趙秉鈞掌握談判情況。

南京政府對在華銀行加以嚴格限制之後,外國在華銀行陷入了危機,在這種情況之下,英國大銀行團進入中國,就要考慮考慮。

爲此,英國政府只能支持調解英國大銀行團之間的內部矛盾,姜克生銀行諒解了克里斯浦,聯合了魯伊特銀行、京郡銀行、倫敦西南銀行、麥加利銀行共同向袁世凱提供借款。

辛亥革命的迅速發展,使列強不敢貿然給清政府以財政支持,即使是列強讚賞的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之後,他們仍持觀望態度,採取了“金

不過,在清帝退位之前,銀行團就已在積極準備給袁世凱以財政支持。這樣,銀行團的對華借款的性質,就從實業借款轉入了政治借款。

資本雄厚的新加坡財團背後是英國大銀行團之中受羅斯柴爾德控制的一派,李秉衡想方設法的讓他們與其他英國大銀行團和解,加入到對袁世凱的借款之中,一旦成功,那麼將來他就可以捏住英國大銀行團的七寸。

你要向袁世凱借款,來對付我,好啊,我歡迎,我支持,我還要推波助瀾,促成你們成功,這便是李秉衡的陰險之處。

圳聯坡財團與匯豐銀行關係密切,說到底,英國政府爲何,叭崗扶持當時新成立的匯豐銀行,實際上便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背後施壓所致,匯豐銀行不過是羅斯柴爾德的一個棋子。

英國大銀行團便是因爲這一點對英國政府極爲不滿,這次英國政府並不支持對袁世凱借款,反而持反對態度,只是由於南京一再強硬,危及英國在華權益,所以才與銀行團諒解,共同支持袁世凱。

這其中的複雜,沒有幾個人都能夠理的清,當然,康蘭對李秉衡的說辭百分百的相信。

只是李秉衡所說的,並不確切,北方的許多齷齪並不僅僅是渣打銀行的新僱員揭發的,而是麥加利銀行彙報上來的。

麥加利銀行表面上在匯豐銀行香港劫案後沒多久便到閉,並經過重新整合改組後重新營業,仍然掛上了舊牌子,仍然是英國銀行。但是這家銀行真正的主人還是李秉衡,或者說是石清霜。

作爲石清霜的追求者,英國人唐納德在她結婚後並沒有灰心離去,而是接受了李秉衡的資助,介入了麥加利銀行的爭奪,他也成爲了麥加利銀行新任董事長,使得這家李秉衡控股的銀行成爲了英國擡頭進入了英國大銀行團的視野。

它便是銀行界無間道的首例,也是李秉衡的一枚重要棋子,將來會發揮出巨大的能量。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袁世凱爲了得到銀行團的借款,不惜出賣國家利益,我倒要問問,他有什麼資格出賣。還有,銀行團有什麼權利向袁世凱索要涉及中縣主權的利益?”

“這是袁世凱私人行爲,與南京政府無關,與中國無關,我要鄭重忠告銀行團,將來小心別將鉅額資本賠個,精光,袁世凱可還不起這麼多的債務,兩千多萬英鎊,嘿嘿,銀行團居然這麼大膽,完全不顧風險,看來對袁世凱很有信心啊。”

康蘭知道今天這番談話整理後予以報道,勢必會將中國的局勢推向高峰,南北必定要面對統一的問題,勢在必行,拖延不得了。

在租界外接到談判中止通告的陳友仁冷冷的丟下了這麼一句話,“從明年元旦開始,我過政府將開始全面禁絕鴉片,這段時間會給相關人員一個緩衝期限,如果到時候還執迷不悟的,一概嚴懲,包括外籍人士。”

接到消息的朱爾典等人又是一陣驚詫,禁絕鴉片,南京政府好手段。

“他們想禁,便禁得掉麼?其實近年來中國市場上的鴉片基本都是他們自己在種自己在賣,鴉片貿易牽涉的勢力根深蒂固,南京政府這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擋了人家的財路,當然要接受教。”

“對,讓他們禁,看他們能禁到哪一步。”

朱爾典並沒有因此而心情略顯輕鬆,他在意的是陳友仁最後的那句話,包括外籍人士,也就是說,外國商人從事鴉片貿易,也在嚴懲之列。

這明顯是在挑戰領事裁判權,商人並不在治外法權之列,過棄列強一直矇混過關,混淆了治外法權與領事裁判權的含義,欺負中國法制落後與不健全,使得他們肆無忌憚的以治外法權來行使事實上的領事裁判權。

“治外法權”與“領事裁判權”之間的糾纏分析,經歷了一個複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初兩者的混淆,乃走出於西方列強提取在華領事裁判權的需要,有意混淆兩者之間的區別,借“治外法權”之名欲獲“領事裁判權”之實。

領事裁判權的產生,固然一方面是因爲中國傳統法律給列強留下了口實和清政府對此缺乏警覺,但其結果是清政府喪失了對外國僑民的司法管轄權,司法主權的完整性和最高性不復存在,來華外國人得以利用此一特權欺壓中國人,清政府卻無法給予制裁。

隨着領事裁判權對中國司法主權侵害的加深,中國一些進步學者開始大力研究國際法開明官僚也逐漸接受了萬國公法即國際法作爲處理國際關係的準則,開始重視國際公法,這爲國際法觀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一時間,“國際公法”成爲時人討論研究的熱門話題,對晚清的政治、外交甚至是知識界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在此風氣影響下,清末時期,國人對於“治外法權”與“領事裁判權”的區別,產生了一定認識。

在外交上,中國亦開始區分兩者。生活在中國由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逐步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時代的曾紀澤,在探索強國禦敵之道和長期的對外交往中,逐步形成了較強的近代國際法意識。

,蜘年2月,曾紀澤提出了外交人員的外交豁免權問題,並以此區分了其與當時有實無名的“領事裁判權”之間的區別。

李秉衡對他的覺醒還是欣賞的,因爲他的出現使得列強的領事裁判權並不站得住腳,這也使得領事裁判權廢除並不困難,列強並不是有恃無恐,南京政府強行廢除,他們也無話可說。

“難道他們是想借機挑釁,試探我們在領

日本在華人數是最多的,對於領事裁判權明顯相當看重,英法等國願意廢除,他們可不願意。

“很有可能,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是在租界內禁絕鴉片,還是繼續觀望,也許他們不敢進入租界。”

陳友仁這一招更加的狠毒,步步緊逼,藉着查禁鴉片的名義,進入租界搜查,並且將從事鴉片貿易的外國人以中國法律審判定罪,在場的使節都是聰明人,很容易就分析出了這一結論。

“哼,想不到對方竟然如此陰險,處心積慮與我們作對,實在可恨。”

可想而知,他們與南京政府的關係將在明年元旦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如果不能正確應對,那麼只有戰爭一途。

如今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南京政府接下來的行動。

他們的禁絕鴉片,是如何的禁絕法,其中必有深意。

中國的禁菸運動一直轟轟烈烈,尤其是在近些年來,關於禁絕鴉片的呼聲不絕於耳。

在國內外輿論的壓力下,也爲了樹立銳意圖強的形象,滿清政府於,慨年月力日光緒三十二年八月初三日頒佈了禁菸諭令,“著定限十年以內,將洋土藥之害一律革除淨盡”拉開了清末禁菸運動的序幕。

對於這次禁菸,清政府十分重視,除連頒諭令,要求各省督撫、將軍嚴厲禁菸外,還制定了各項法律、法規,將禁菸方法、措施具體化。

此外,清政府還完善了禁菸執行機構,除民政部、度支部、各省督撫等負有禁菸之責外,還建立了從央到地方,從官方到民間的一整套專門禁菸機構,使各項禁菸法律、法規得到了有效地執行。

這樣,清政府的禁菸新政由於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並得到了人民羣衆的支持,在中央與地方、官方與民間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到辛真革命爆發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鴉片種植已根株淨盡,煙館已全部關閉,鴉片吸食者顯著減少,鴉片進口與銷售都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目前針對將片的再次開始氾濫,實際上也是在打擊背後支持鴉片貿易的北洋集團與各省頑固勢力。

可以說,要想全面禁絕鴉片,困難重重,阻力較大,李秉衡下定決心禁絕鴉片,也是在對袁世凱的有力反擊。

袁世凱很清楚禁菸對中央政府的打擊,所以他推波助瀾,暗中支持種植販賣鴉片,就是想看南京政府的笑話。

可以說,禁菸是項善政,但就是這個善政反而使得滿清政府加速了倒臺。

禁菸導致了菸農、煙商與清政府的矛盾。鴉片固然病民耗財,但在弛禁半個多世紀的中國,從農民到商人,卻有許多人依靠種植、販賣鴉片爲生。”民間向賴煙利,一旦禁絕,所有正賦稅釐均將受其影響。”這句話雖然是從交納稅釐的角度來說的,卻道出了當時鴉片在當時中國的經濟地位。禁菸,使許多人失去了經濟來源,引起他們對於清政府的不滿。

其二,開徵新捐稅激化了民衆與清政府的矛盾。爲了抵補洋土藥稅釐。清政府又不斷加增舊稅,開徵新稅,使本就度日維艱的人民更是不堪重負。禁菸前。爲籌辦新政,清政府就已增加捐稅;禁菸後,爲抵補洋土藥稅釐而增加的捐稅,對於人民來說,不啻雪上加霜。進一步激起了人民對於清政府的不滿。

其三,禁菸使各省財政收入減少,加劇了地方與中央的離心力。這樣。各省就要求清政府撥款,而財政枯竭的清政府也無計可施。在此情況下,各省督撫自然各懷想法,與清廷離心離德,辛亥革命時期,各省紛紛獨立,與此亦不無關係。

其四。禁菸使清朝舊法新政均失去經濟支持。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就以洋藥稅支付皇室及中央各部院衙門之用;自辛丑之後,又以土藥稅釐支付新政事業。而一旦清末禁菸,不僅無財力舉辦新政,甚至連舊有的官僚系統維持與皇室糜費也都成了問題。

因禁菸而導致在經濟上無米下鍋,也就難怪在辛亥革命時期沒有多少人爲清王朝捨身賣命了。

另外,禁菸削弱了清政府償付外債及賠款的經濟實力,喪失了對列強的經濟信用。在清末,清政府既要靠借洋款度日,又要償還天文數字的對外戰爭賠款,不能不仰承列強鼻息生存。

其中,海關稅收是清政府償還洋款與戰爭賠款的主要抵押,而一旦推行禁菸,斷絕洋土藥稅釐收入,海關稅收就會銳減,從而大大削弱清政府償還洋債和戰爭賠款的能力,這勢必令注重對華經濟侵略的列強失望。作爲“洋人朝廷”的清王朝一旦失去列強的支持,其覆滅更快。

袁世凱很能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南京政府一直對民間的禁菸呼聲給予了積極的迴應,那好,你想禁,我支持你,而且我還要暗中支持種植販賣鴉片,讓你頭疼去吧。!~!

..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401節 同盟國需要中國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254節 屠殺令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518節 審判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515節 曼德勒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301節 新資源戰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476節 重逢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375節 滿蒙新政(0)第296節 無恥的封侯封王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493節 七子之歌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401節 同盟國需要中國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254節 屠殺令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九節 刺端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518節 審判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515節 曼德勒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205節 在租借橫行的暴徒們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301節 新資源戰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476節 重逢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35節 政治難題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375節 滿蒙新政(0)第296節 無恥的封侯封王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269節 聯合艦隊出動..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493節 七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