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

底特律皮蓋特和波比安街的一座寬敞的簡易車間內,亨利.福特與他的工程師們正在進行着激烈的爭執。亨利.福特迫於財政危機,提出了先生產不帶選裝件的T型車,然後生產一批選裝件,讓想裝的人另外購買。但底下的工程師們卻認爲要麼就直接生產成型的T型車,而不是讓人恥笑。

亨利.福特抽着煙忿忿的嘟囔着:“該死的塞爾登,該死的辛迪加。”自從前年他買下了麥克道森手中的公司股份後,他在汽車公司的控股達58.5%,從那之後再沒有人可以威脅到他的決策。但如今財政上的危機,讓他開始想盡辦法保證T型車的順利投產。目前的設計已經接近尾聲,預計到九月份就能上市。“我們應該想辦法撐過這幾個月,等汽車產生利潤,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對付那無休止的法律訴訟,還有那該死的塞爾登。”

而他們口中的塞爾登,擁有一項由內燃發動機供能的“公路機車”專利。爲保護其專利,他成立了一個強大的辛迪加,向入選的生產商頒發授權許可,向每一輛在美國生產或銷售的“非馬車”抽取特許使用費。麥克大道工廠剛剛開業,塞爾登的辛迪加就對福特汽車公司提出了指控。其他更加強大的汽車公司都選擇了支付特許使用費但亨利.福特相信塞爾登對所有內燃機驅動的公路車輛所擁有的專利無效,必須予以抵制。於是公司的資金不斷的消耗在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法律訴訟程序上,也造成了如今的財政上的拮据。

“那幾家銀行的態度怎麼樣?”亨利.福特思索了一會,又問道。

公司的財政總管馬恩略帶遺憾的說道:“他們都說我們的負債率已經過高,如果要繼續貸款,必須接受一些額外的條件。”

“又是那該死的額外條件,這幫吸血鬼。”

馬恩苦笑着搖搖頭,又說道:“不過德弗蘭銀行倒是很奇怪,即沒答應也沒拒絕,只是說如果您有興趣的話可以到奧克蘭一家中國人的飛機公司看一下他們新近購回的機牀。”

“奧克蘭?他們去那幹嘛?”

“聽說是支持那家中國人的飛機公司研製飛機。”

亨利.福特饒有興趣的說道:“是那位機械天才馮的公司嗎?他們的飛機研製成功了沒有?我是對他們很有信心的。”

馮如的飛機在四月初的試飛中失敗,剛飛起數米就掉了下來,所幸人沒有受傷。之前他的研發團隊已經得到了一份從南洋過來的圖紙,其他人都認爲這份圖紙上的設計非常有特點,可以嘗試改進現有飛機。但當時飛機已經制造完畢,馮如執意進行試飛後再說。遭到失敗後,馮如並沒有氣餒,而是與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一起投入到緊張的重新設計的工作中。

“這份圖紙的設計者還真是個天才,而且他們提供的45馬力的飛機內燃機也相當精良,重量不過百斤。光看這做工,嘖嘖。”司徒璧如手按在嶄新的汽油發動機上。

馮如樂呵呵的笑着,點着頭說道:“跟圖紙一起過來的那幾臺機牀也的確了得,不但操作簡單,而且精度很高,這幾天我試着草車了方向舵、螺旋槳,比以往的要好上許多,這次肯定能行。而且他們送過來的塑料跟電焊機真有奇效,這塑料能替代許多部位,降低重量,還有這電焊機,可以替代鉚接,實在方便。”

他們口中的飛機圖紙是李秉衡讓人從南洋送過去的,其實是最原始的1910年產品,但此時的飛機還很落後,馮如他們的第一架飛機制造成功只花了兩個月。預計這架飛機使用了現成的發動機與機牀後,只需要一個多月就能完工。

“九如,那家復興公司邀請你過去,你真的答應他們了嗎?”

馮如不假思索的說道:“那家公司老闆是聞名遐邇的李光華李先生,我仰慕已久,況且這次他們提出了讓我們研製雙發動機的飛機,我倒要看看這種飛機能不能在我手裡成功。”

李秉衡與聯合碳化物等幾家公司的談判進行了一個多月,仍在艱難的維持中。雙方的條件相差太遠,無法達成一致。

本來馬丁等人並不願意與中國人合資,但是對方手中掌握的塑料上的幾十種專利與乙烯生產方法着實讓他們眼紅。談判幾次陷入僵局,但他們就是死撐着不回美國。

塑料工廠正式投產後,首批生產的酚醛塑料與應用在家電上的塑料直接進入了巴達維亞與西門子合資的幾家工廠。之前西門子南洋分公司的家電已經在美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有的新家電生產車間都已經改裝完畢,就等着塑料出廠。

西門子南洋分公司的效率很高,一個多月後,使用了家電塑料的一批家電已經出現在了美國市場上,洗衣機、電風扇、冰箱、電飯煲以及塑料傢俱、板材,雖然量不大,但成功的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國電力行業最近開始逐漸應用新材料酚醛塑料作爲絕緣材料,成本一下子低了下來。用了酚醛塑料的電纜等電力器材也在市場上受到了歡迎,極大地刺激了行業的發展。

即便六月的美國各地還沒到使用電風扇的時候,包括電風扇在內的幾種電器銷售門店依然排起了長長的購買隊伍。

凡是復興公司出產的塑料都有一個獨特的難以仿造的商標,讓許多正在加緊研發並準備仿造以混入市場的許多美國企業感到無奈。並且彷彿一夜之間,各種各樣的塑料製品出現在了美國市場上。塑料的種類繁多,人們已經無法去分辨哪個是酚醛塑料哪個是其他塑料,硬的,軟的,有彈性的,有韌性的,等等,彷彿所有的行業都能用上各種各樣的塑料。玩具、廚房用具、傢俱、裝飾用品等等,無一例外的貼上了“madeinchina”的商標。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歐洲、日本。

這也讓許多製造商意識到塑料的許多種類可以被應用到更加廣闊的領域,於是大量的公司開始赴南洋採購塑料。也有各國的公司希望可以生產塑料,派出人員準備於此事到南洋進行談判工作

在得到塑料製品在美國得到了空前絕後的追捧後,馬丁等人開始鬆動起來。

在李秉衡的授意下,端納私下裡開始了接觸國民碳素公司的索林以及剛剛從德國趕來的林德公司的總裁卡爾.馮.林德博士。

端納以爲這是在分化對手,但李秉衡的真正用意是對馬丁等人進行攻心。

當聽到復興公司開始分開接觸其他幾家公司後,馬丁頓時慌了神。直覺敏銳的他一直認爲憑着乙烯的工業製法專利可以使聯合碳化物公司成爲屈指可數的大公司,但是出於驕傲的心理,他並沒有把這些中國人放在眼裡。

李秉衡親自會晤馬丁的時候給了他一個震驚的消息,復興公司已經發現乙烯在高壓下可聚合生成聚乙烯,公司研究人員把它命名爲PE。

根據復興公司以往的表現,馬丁斷定對方找到聚乙烯的工業生產方法並不遙遠,聚乙烯用途十分廣泛,可以用來製造薄膜、容器、管道、電線電纜、日用品等,並可用作高頻絕緣材料。這上面可以產生的利潤將是巨大的,馬丁可想而知這項技術不能掌握在自己公司手中的後果,他做夢都想聯合碳化物成爲一家龐然大物。

其實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這四種大門類的塑料是復興塑料公司的研究重點,許多都已經在實驗室裡得到,之所以沒有申請專利,是因爲應用在工業生產上還有些難度。李秉衡將進度最快的聚乙烯用來恫嚇馬丁也是無奈之舉,復興公司迫切的需要在婆羅洲打造一個石油化工與天然氣化工的基礎,橫向發展聚酯等合成纖維產業與合成橡膠產業,爲將來的化工基地做好準備。

讓馬丁有所觸動的是復興公司與法國米其林公司合資在婆羅洲新建一家輪胎公司的協議達成,復興公司提供不帶合成纖維的子午線鋼絲輪胎的專利以及廠房、土地、幾個大型橡膠園等資源,米其林公司則提供設備、人員、輪胎製造技術,兩者各自擁有50%的股份。之前復興公司跟米其林與鄧祿普都有接觸,兩相權衡後,選擇了與比較爽快地米其林合作。

更令馬丁心動的一點是復興公司方面承諾在婆羅洲建立公司將實行免稅,因爲那邊英國與荷蘭到現在都沒正式宣佈對婆羅洲的吞併,復興公司在那邊的實力不容小視。

李秉衡這幾天都在坤甸南洋菸草公司的研究所坐鎮,已經研究了幾個月的賽璐玢玻璃紙已經有了些眉目,一旦開發成功,將首先用於香菸與糖果等食品的包裝上,這對本已經風雨飄搖在世界市場上抵擋南洋菸草公司混合型香菸進攻的英美菸草等外國公司又是一記重拳,趁你病,要你命。

馬丁等人連續被冷落了幾天,有些惶恐起來,生怕像失意而歸的鄧祿普輪胎公司一樣,於是與林德博士等人商議後決定主動對復興公司開始談判。

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557節 巴黎奧運會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442節 中亞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189節 一定要打痛荷蘭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290節 空降兵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六節 輝煌勝利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257節 香港是我們的國土第291節 大殺器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297節 崖山之後無中華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510節 渾水摸魚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519節 恐嚇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530節 賑災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
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557節 巴黎奧運會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442節 中亞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189節 一定要打痛荷蘭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四節 貓爪山之戰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290節 空降兵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323節 以身爲餌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六節 輝煌勝利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257節 香港是我們的國土第291節 大殺器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297節 崖山之後無中華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510節 渾水摸魚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519節 恐嚇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507節 互相陷害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113節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第530節 賑災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