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節 戰爭前夕

守經的清王朝,被認爲是最爲愚昧落後的東方大國。叩刀,如今的南京政府,卻一再的表現出了愚蠢可笑的外交舉動,以及更爲矇昧兇殘的原始慾望。他們無疑是這個世界的攪局者,破壞者,野人。一旦被他們強大起來,無疑是又一場的黃禍。”

“是的,就如數千年前一再發生的禍事一般無二,我們彷彿能夠看到又一次顛覆的浪潮。在過去的四千多年中,歐洲的幾次最重大的震動與變遷,都是在東方鐵蹄的驅使下完成的,來自東方的禍害、魔鬼。”

歐洲人眼裡的第一次“黃禍”是在大漢朝驅使下的匈奴的西遷造成的。其結果是由阿提拉建立了疆域東到裡海,北到北海,西到萊茵河,南到阿爾卑斯山,盛極一時的匈奴帝國。

第二次的“黃禍”發生在中國歷史上像漢朝同樣強盛的朝代一唐朝,只是這次被驅逐的不是匈奴而是突厥人,他們建立了強大一時的塞爾柱帝國,最後在??島年,他們攻克了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延續千年的東羅馬終被滅亡。

蒙古鐵騎數次發動西征,成吉思汗的孫子第三次西征時遠至敘利亞、埃及、伊拉克等國家或地區,並在波斯地區建立了又一個元朝西北宗藩國一伊利汗國。

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被人稱爲“世界征服者”

世紀初,中亞地區一部分突厥人被迫西遷。其中有一支於??四隻到達小亞,被小塞爾柱帝國接納,並把同拜佔廷接壤的瑟於特封給其首領奧斯曼作爲領地。歷史上就把這支突厥人稱爲奧斯曼人。

她紀初奧斯曼人以瑟於特爲根據地,不斷向周邊蠶傘,最後發展成爲地跨歐、亞、非三洲的軍事大帝國,即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同樣被稱爲“黃禍“可見歐洲國家對來自東方的威脅尤其恐懼。

這一次又一次的東方禍害卻都與中國有着密切的關係,面對與現在的中國人一模一樣的這些黃皮膚、身材不算高大的馬上民族,古代的歐洲人卻充當着被奴役的、俯首稱臣的角色。

在古代,西方人視黃種人爲野蠻、血腥、沒有文明的象徵。

而如今,越來越多的歐洲人開始重新審視中國,用帶着偏見的目先,來看待中國人,生怕又出現一大黃禍。

“黃禍嗎?哼。”

最近歐洲的輿論導向很有問題,明顯是在故意的往中國身上潑髒水,甚至希望以此來轉移歐洲各國的視線。

“他們以爲用黃禍論,就能夠避免巴爾幹的戰爭嗎?就能夠避免兩大軍事集團的擦槍走火?”

許多歐洲人的腦子的確很僵化,僵化到以爲一些小把戲就能夠達到幼稚的目的。

“現在他們要面時的是奧匈帝國的憤怒,是否會引起戰爭。黃禍?離他們很遙遠,也只有那些俄羅斯人相信。”

“根據情報,這都是俄羅斯的那個神棍拉斯普京在搞鬼,據我所知,他除了那超長的生殖器,就沒有其他的才能了。”

在俄羅斯的情報人員發回情報,拉斯普京的生殖器的確很長,至少超過了飛公分,這似乎也能解釋爲什麼尼古拉二世頭上那頂綠油油的帽子戴的是如此穩固,也能夠解釋俄羅斯的貴族高層糜爛的風氣導致俄國的江河日下。

俄羅斯人似乎除了荒唐淫靡,就沒有其他擅長的,在後世,李秉衡親眼在俄羅斯見過浸泡在特殊藥劑容器中的拉斯普京的生殖器。

德國與奧匈帝國相繼發表聲明,駁斥了黃禍論的泛濫論調,並且譴責了俄國的頑固不化,支持中國收復故土的行爲。

奧匈帝國更是希望得到中國的迴應,希望中國可以進一步的全取遠東,攻擊西伯利亞,逼迫俄國將主力東調。

“西伯利亞越來越體現它的重要作用,與其爲殘暴的俄羅斯人技制,不如由中國來主宰這片土地。似乎中國人的祖先從前就生活在這片土地,奧匈帝國完全支持中國的正當訴求。”

奧匈帝國駐華大使斯里加潘也一再遊說,希望中國儘快向西伯利亞進軍,並且詳細提供了西伯利亞各地城市的工農業情況,富庶程度,希望以此來打動中國。

“我們知道,中國最缺的就是土地,富庶的土地,肥沃的土地,中國必須要靠龐大的土地來養活龐大的人口,用更多的肥沃土地來支持中國有效的土地改革。另外,對於中國開發土地的人手問題,似乎完全不用擔心,四萬萬的人口的確令人驚訝。那裡還有着上千萬的俄羅斯人,不是嗎?”

陳友仁感到對方完全是在赤裸裸的誘惑,把中國當成了土匪惡霸,居然煽動奴役西伯利亞的俄羅斯人。

“突厥斯坦,草原總督區,這些富庶的土地竟然爲骯髒齷齪的俄羅斯人所統治。事實上,我們的約瑟夫陛下很願意看到兩個重要的友邦,中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一道拯救遭受奴役的草原民族,突厥斯坦各族人民。”

斯里加潘仍然抱着萬一,意圖將中國拉入同盟國,而且許諾支持中國對突厥斯坦與草原總督區的吞併。

這裡也就是中國人一直在說的“中亞”與中國歷史上就有不可分割的淵源,加上這裡對中國經濟的互補性,中國沒有理由無視這個富庶寶地。

其實,李秉衡也很動心,要是一戰晚打十年,他有信心加入同盟國作戰取得勝利,即便美國參戰,但是歐洲大陸全部淪喪的情況下,強大如美國,也無法以一己之力對抗世界。

當然這隻能想想,目前還是以發展自身爲要。

他並意陳友仁暗示斯里加潘,中國會在不遠的將來再次發動對俄戰爭,目標直指西伯利亞。

奧匈在德國支持以及中國的鼓舞下,積極準備發動侵略塞爾維亞的戰爭。

它選擇法國總統彭加勒7月飛日離開俄國回國這一天,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牌,限令好小時答覆。

最後通蝶指責塞爾維亞政府違反它對奧匈的承諾,縱容反奧運動,甚至縱容恐怖行爲。指出:“根據6月飛日暗殺案罪犯的供認,可以看出薩拉熱窩暗殺案是在貝爾格萊德策戈的,兇手所使用的武器和爆炸物都是由塞爾維亞的軍官和官吏提供的 ,最後,兇犯攜帶武器進入波斯尼亞,也是由塞爾維亞邊防軍官員加以安排和協助的。”

據此,奧匈要求塞爾維亞政府公開嚴厲譴責一切反奧宣傳,接着提出??傾具體要求,其中包括:塞爾維亞報紙不準刊載反奧文章;查封反奧組織;肅清學校教育中反奧宣傳因素;按照奧匈提出的名單罷免那些參與反奧宣傳的文武官員;奧匈當局參毒鎮壓塞爾維亞境內的反奧運動;奧匈的代表進入塞爾維亞境內調查薩拉熱窩事件;嚴懲薩拉熱窩事件有關人員;塞爾維亞政府必須就某些高級官員在薩拉熱窩事件後發表的反奧言論作出說明;最後,塞爾維亞政府應當把命令它採取的一切措施的執行情況立即通知奧匈帝國政府。

在通蝶中,奧匈蓄意挑釁,使用了侮辱性語言,這引起了俄法等國的抗議。

彭加勒一直在苦勸尼古拉二世儘快結束與中國人的糾紛,這樣下去,只會給德國人壯膽,可以集中全力來對付法國,這讓法國人不寒而慄。

“哪怕是暫時的敷衍,也是可行的,現在失去的,將來總能夠再次討還。等到我們擊敗了同盟國,回過頭來跟中國人好好算帳。”

法國人臨走時的話,無疑讓尼古拉二世有所鬆動,目前的時局的確不容樂觀,看樣子,只能讓卑鄙的中國猴子佔些便宜了。

“陛下,我們似乎應當在意這個通樓背後的真實情況,還有,關注德國隊這個。最後通蝶的反應。”

這個最後通牌的內容,德國事先就知道了,並且認爲,“爲保持一個獨立國家的尊嚴,塞爾維亞顯然是不能接受這些條件的”結果只有戰爭。

但是,塞爾維亞爲了避免戰爭,儘量剋制忍讓,除了不同意奧匈派人干涉塞爾維亞內政之外,其餘各項均表示接受。

許多國家都認爲奧自帝國也許會滿意的停止壓迫對方,畢竟對方盡了最大的努力來忍讓,答應了除了不干涉內政之外的所有條件。

可是,奧匈帝國當然不會就這麼的錯失開戰機會,爲了給皇儲復仇,不顧一切地按照預定計劃,於7月活日向塞爾維亞宣戰了。

“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了!”

得到這個消息的李秉衡終於鬆了一口氣,一戰來了。

7月刃日。俄國宣佈進行總動員,並且派兵進入塞爾維亞。幫助對方進行防禦。

沙皇尼古拉二世依然拒絕對中國的妥協,堅持要將對中國的戰爭持續下去,卻又不從西線調兵,而是在西伯利亞進行戰時動員,首批一百萬的西伯利亞俄羅斯人應徵入伍,隨時應對中國的進攻。

英國從一開始就態度強烈的支持俄國,對豐國進行前所未有的外交戰,不過,沙皇的這一舉動終於引起了英國人的重視。

“在此我不得不佩服俄羅斯帝國那位皇帝的瘋狂與野心,他們是想將大英帝國拉入歐戰。多一箇中國這樣的敵人不算什麼,但是多一個大英帝國這樣堅定的盟友卻是划算的。卑鄙的俄羅斯人。”

現在英國時玄在擔心自己被拖入戰爭,而英國國內的一致認同,只要法國到了滅亡邊緣或是德國向比利時發起進攻,那麼大英帝國只能被迫參戰。

比利時的安全對英國的本土防禦很重要,而且,在??蚓年的倫敦條約中,大英帝國爲了保持比利時

很顯然,沙皇正是想給德國人藉口,讓躍躍欲試的德國看到俄羅斯帝國深陷於與中國的戰爭,而將主要精力放在西線,這的確是一招高明之棋。

海軍大臣丘吉爾在內閣會議上再次的提出了他的驚人看法:“我真的很懷疑,東方的那兩個瘋子是不是從很早的時間就有了默契,默契的主導了這樣一齣戲。尼古拉二世非常的不正常,無論如何他都應該儘早結束與中國人的戰爭,或者,他根本就是在故意縱容戰爭的升級。而中國的那個著名瘋子總理,我有理由懷疑他出逼人的向俄國開戰。並且勞民傷財,就是爲了讓德曰曰而,中國有能力牽制住俄國,以便放心的專注於西線。”

在場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這兩個瘋子的確都是天資聰穎之輩,甚至可以說是極具非凡的能力與魄力,只有將大英帝國拉入戰爭,這纔是真正的世界大戰。

整個世界將會淪陷於戰火之中,從歐州到非洲再到亞洲,徹底亂成一團。

“而且!”

丘吉爾扯起了喉嚨,以表示接下來的纔是重點,“關於中俄戰爭的調停,美利堅人一直在跟我們唱反調,一直在闇昧的支持中國人。這似乎可以證明,美國從一開始就在蓄意挑撥,安持中國人發起戰爭,並且進一步以中俄件紛來影響世界局勢走向,迫使大戰爆發。”

“可以理解,那幫戰爭販子的作爲。想必,他們的強大工業能力正在爲奧匈帝國的宣戰而歡呼雀躍了吧。美國人可沒少往中國投資,基本上大部分是重工業以及與戰爭有關的工業門類,這便是證據。這幾個國家一手策戈了歐洲的大戰,他們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發戰爭財。”

丘吉爾的這個論調驚呆了所有人,但是卻無法辯駁,前段時間的詭異現象的確能從這個論調中得到了完美的解釋。

是的,李秉衡正是幕後的策劃者。

貧窮弱小的中國竟然向俄羅斯帝國發起了挑戰,這本來就不可想象,更何況這個國家還在進行工業佈局。

正是基於沙皇尼古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以及美國大佬們的內心深層次需求,他作出了對俄作戰的決定,因爲這個決定皆大歡喜。

這些人無疑都是頂尖的好手,但是李秉衡卻有後來人的優勢,可以清晰地把握到他們深層次的想法。從而做出最爲驚險,卻又穩穩獲利的決定。

德國、奧匈帝國甚至是美國實業界,爲這次對俄作戰提供了近半的軍費,加上中東鐵路等俄國人的在華資產,以及對俄掠奪的財富,使得這次戰爭鬥沒有影響大局,反而促進了工業的發展,一舉數得,他纔是真正的勝利者。

“立即致電朱爾典,讓他務必摸清中國人願意單方面停戰的底線,俄羅斯人瘋狂的在西伯利亞動員百萬軍隊,這是在自找死路。必要時,可以支持中國人進一步的強勢,以逼迫尼古拉二世放下虛張聲勢。”

即便對沙皇蓄意將英國儘早拖入戰爭深爲不滿,但是眼下大家都是一條藤上的,只能彼此扶持下去。

繼續對中國作戰顯然是不明智的了,因爲要將英國拖入戰爭而執意要多上一個敵人,這個敵人背後還有美國在支持,的確不合時宜了。

關於威海衛的交還,兩國的談判一直時斷時續,就像打太極一樣,你來我往,完全不在點上。

由於威海衛已經失去了原先的作用,不再具備原有的戰略意義,對英國的用處也不大,所以,內閣給朱爾典的意見是,威海衛可以交還,但是要趁機對向中國討要些好處,比如享有與德國、美國工商業界相同的待遇。

英國倒不介意用一些起碼的恩惠來使得中國戰自從兩國經貿往來正常化之後,英國工商業界的不滿聲音要少了很多。

雖然不能再對華傾銷,但是,正常的商貿往來還是能夠給英國帶來豐厚的利潤,更何況南華與中國的商品價魔物美,面對一觸即發的戰爭,將來必定需要從中國得到大量的商品與物資,包括糧食。

目前英國對南華的許多工業技術都非常的感興趣,飛機、毒氣化學、合成氨、人造橡膠以及磺肢類藥品的新革命,等等,還有太多太多,這其中的許多技術都已經在全世界範圍瘋狂的掠金,爲南華奪取了豐厚的財富,不聲不響的進行了資本積累,並且投入到新一輪的工業建設中。

只是南但一直在這些問題上不予迴應,顯然,他們不打算輕易交出自己的科技成果。

讓英國人感到納悶的是,德國一直對南華與中國慷慨的過分,尤其是膠濟鐵路、山東的利益,等等,就這麼輕易讓出,還有青島這個良港,也是讓人不解的交還給了中國。

這些都是疑點,曾經一度讓英國以爲中國秘密加入了同盟國,使得他們只能選擇支持袁世凱,走反對派路線。

而如今,似乎真相大白,德國從南華得到了大量的實用技術,比如潛艇與飛機、人造橡膠等,具體情況無可探究。

但是,有一點可以得到證實,德國根據這些技術,使得自身的戰爭潛力進一步增強,而且,在造船以及重工業領域,雙方的合作也使得德國隱藏起來的工業能力無法確知。

不過英國人並不清楚,南華的許多爲德國量身定做的工業技術,將使得德國對外部資源供給的依賴性減輕許多,這使得德國的戰爭持久性大爲增強。

至少李秉衡很清楚,德國是無論如何不會在舊舊年就輕易繳械投降的了。!~!

..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476節 重逢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297節 崖山之後無中華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199節 關稅問題(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578節 西里西亞大公與新沙皇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483節 釣魚島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503節 特斯拉第503節 特斯拉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121節 極盡憤怒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四節 入會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476節 重逢第149節 蘭芳的外交成果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297節 崖山之後無中華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147節 開闢海外基地?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199節 關稅問題(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578節 西里西亞大公與新沙皇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一節 神秘的蛇廟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483節 釣魚島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503節 特斯拉第503節 特斯拉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121節 極盡憤怒第336節 中華民國成立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