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節 東線大勝

二習與南華只是軍事同明關係,但在政治與經濟卜,還不同的,雙方都有與傳統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的新特點,導致兩國無法合併,這也是協約國一再要求的。

以英國爲首的歐洲國家一再的告誡李秉衡,不要試圖將中國與南華合併,這樣會了起地區格局的變化,會導致世界的不安。

日本更是態度明顯的表示出了反對,甚至表示不惜以武力對抗這種破壞世界格局的做法,事實上,自從中國與南華簽訂戰略同盟條約之後,日本就一直在擴軍備戰。

這次日本忍氣吞聲,並不代表完全能夠嚥下這口氣,他們還是在找機會,在發憤圖強,希望可以藉助一戰的機會壯大自己。

中國一直在試圖收回南滿鐵路與旅大。並且一直在給日本施加壓力,卻保持着剋制,雙方誰都明白,如果在這裡談崩了,那麼大戰將在所難兄

所以,雙方都是中談半不談的拖延着,誰都沒有徹底關上那扇門。

英國也勸告了日本政治人物。保持克制,將精力集中於對德宣戰,支持協約國取得戰爭的勝利,去除中國與南華最大的靠山,德國。

將來沒有德國的牽絆,英國有把握可以封鎖中國與南華,不管是制裁也好武力也好。都能迫使對方屈服。

暫時的隱忍是必須的,現在不是一併解決這個隱患的時候。

澳大利亞對新幾內亞島的德國部分,以及俾斯麥羣島,新西蘭對薩摩亞,都有慾望。

可惜,南華搶先一步,捷足先登。

得到薩摩亞之後,南華將觸角伸的更加的長了,控制的海域龐大到讓大英帝國都坐臥不寧。

中國與南華的海軍一直是以聯合艦隊的形象出現的。這就使得中國成爲了太平洋上新的強者,與日本、美國鼎足三分,甚至穩穩的壓制住了日本。

南華與美國是有軍事共同防禦條約,但是,作爲一直想稱霸太平洋的美國來講,未必會滿意南華的這種擴張。

英國一直處在南華的威脅之下,新加坡與馬來亞,香港,緬甸。印度,如果能夠使得這方面的壓力轉嫁到美國身上,那麼再好不過。

南華的這種做法,明顯是在刺激美國。

以端納爲首的訪問團正在美國進行政治遊說,進一步拉近南華與美國的關係,希望可以破除雙方在近階段的“誤會”

即便南華與中國都表露出了明顯的親美傾向,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向美國儘可能的精誠合作,但是,依然有許多美國政治人物對發展中的中國與南華抱有極強的警惕心。

美國首先最爲擔憂的是有哪個太平洋國家可以威脅到美國本土,其次便是擔憂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利益無法得到保證。

如今的南華已經觸及到了美國的底線。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冷靜的對待日益升溫的美南關係、美中關係。

塔夫脫因爲曾經對南華的庇護遭到了美國政界的抨擊,認爲正是他的親華傾向,導致美國陷入了大舉西進的狂熱之中。

大量的美國資本進入中國,他們渴望中國強大起來,可以進一步擴展廣闊的市場,以緩解日益尖銳的資本過剩與生產過剩問題。

中華民國成立時,他們並不特別的樂衷向中國轉移資產,但是從近兩年來中國恐怖的發展速度來看,將來的中國市場將是美國經濟增長的支撐點。

也正是如此,美國大部分人還是高舉對華友好的旗幟,鼓勵親華以及提高華橋待遇。

華人在美國開辦的洗衣店、零售店等小本經營成爲了洗錢的一個主要渠道,目前在美的華人半數都擁有自己的小生意,另外也有許多的華人自己開辦了公司。擁有一定規模的工廠。整個華人階層再不可與十年前同日而語。

美州洪門興辦的華人自助會成爲了在美華人的精神3導,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在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希望可以從自己開始改變華人的形來

“家家養老鼠,人人都吐痰。”

曾經就因爲這樣一句話。德皇威廉二世以及美國社會各界對中國喪失了信心。最終導致滿清與德國、美國結盟的美夢破滅,導致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如果當初盟約達成,也就不會再有世界大戰,或許,美國會是同盟國的一員。

端納坐着妾車在舊金山唐人街穿行,這裡早就不再是前幾年的擁擠污濁。骯髒混亂。

這裡更多的是擡頭挺胸的華人,以及井然有序,乾淨清潔。

他閉上眼睛。在肚子裡修改將要向威爾遜交鋒所用的草稿。

離華人自助會還有一段路,可以略微的放鬆休息一下。

這次表面上是來美國訪問並且宣慰在美華人,實際上,他還肩負着一個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趁着美國資本大舉進入中國的時機,完成在美華人資產的結構調整。

也就是說既要藉機將大量地下資產洗白。轉移回中國,還要進一步的將資產置換爲將要在一戰中得到大發展的企業資產,完成產業轉移。

”中國是陸地國家。南華是海洋國家,兩者相互依託。南華雖然是海洋口永,汪是將會牢牢的系在中國大陸的利慈業。可以說,以葉永迄不會對美國本土形成威脅,不像日本,他們要完成大陸支撐,只能在中國與美國之中選擇一個。他們對中國與美國有着同樣的威脅,所以,中國與美國的在這裡的利益是一致的

或許應該直截了當,目前是應該對美國人開誠佈公的時候。

“南華所管轄的海域龐大,僅憑目前的海軍力量,完全無法滿足防禦需要。但是南華依然向盟友美國作出保證,海軍造艦計發依然會首先考慮美國的意見,在兩國友好協商範圍之內

“南華將來的主要方向是在本土以及中國,沒有精力投入在遠洋,南華依然是近海防禦國家,而不是遠洋國家。即便是本土防禦,依然要與美國的軍事力量精誠合作,相輔相成

端納覺得應該讓美國人看到南華對協約國,尤其是俄國與日本的排斥,主動去惹下這兩個敵人,可以養寇自重,不讓美國轉變對南華的態度。

甚至中國也一直在謀求收回租界與香港,南華也一直在宣傳亞洲各民族國家的獨立自主,這都觸動了英國車法國的神經。

將來南華也好,中國也好。都將牽扯進與老大帝國英國的對抗,美國可以從中得到想要的。

美國目前對俄國的處境持兩種觀點,一種不支持中國對俄國的行動。認爲這樣會削弱俄國的實力,無法壓制日本。另一種則認爲俄國與日本目前狼狽爲奸,由中國來繼承俄國與日本的糾紛,這樣會好一些,將來中國與日本必有一戰,這是削弱日本的最佳時機。

中國與日本都沒有能力完全征服對方,只有兩敗俱傷,這是美國願意看到的。

最好南華與日本的海軍力量在海上拼個精光,中國與日本兩國的陸軍精華也消耗殆盡,如此一來,美國就能夠強勢介入,從此一統太平洋。

美國各界對歐洲東線的戰事關注程度,絲毫不亞於西線。

俄國貿然的向德國發起了攻擊,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接下來戰局的發展也變得不可捉摸起來。

一直到舊年都擔任俄國參謀總長並將統率參戰軍隊的伊凡吉林斯基將軍,向法國保證,動員後兩星期,八十萬俄軍就會作好戰鬥準備。

到了8月中旬,有六十五萬多人已經準備就緒。這一業績使德國人感到驚愕和擔心。

這幾天德國在西線的連續勝利,並且給予英法聯軍無法承受的殺傷,引起法國人的恐慌,他們連續懇求俄國儘快盡全力打擊敵人。

戰爭爆發後僅兩天,法國使者莫里斯帕萊奧洛格就敦促他的主人在東普魯士發動攻勢。沙皇的伯父、總司令尼古拉大公,是一位專心致志的親法者,他向大使保證說。“我甚至可以不等我的幾個軍全部集合。我一感到足夠強大。我就進攻

可是,這位熱心的俄國人,忽視了爲他們的軍隊準備充分的食物、補給或運輸工具。

就是在這樣地情況下,俄軍按照李秉衡預先推測的那樣,踏入了東普魯士,並且懵懂的在向佈滿殺機的東普魯士的森林進發。

吉林斯基的兵力共計三十個步兵師和八個騎兵師,分成再個集團軍,由亞歷山大薩姆索諾夫將軍和帕維爾連年坎普夫將軍統率。連年坎普夫統率第一維爾納集團軍。薩姆索諾夫統率沙集團軍,都以他們的城市基地命名。

爲了侵入東普魯士,這兩個集團軍都必須走馬祖裡湖區域兩邊的固定路線,連年坎普夫沿着北部邊界前進,於繃口日越過邊境,薩媽索諾夫則預定兩天後尾隨前進。取道南部邊緣地區。

他們進入東普自士並不愉快,因爲他們走的很累,而且暴露出來了種種的問題,整個軍隊都幾乎是在一種半混亂的狀態下。

。實際上俄國幾乎沒有可能羌現其作出的在動員後舊天之內向德國推進的承諾,這個國家的落後情況從它那可憐的無法迅速發展的工業能力上就可反映出來。它的各個交通部門,公路、鐵路、水路和車輛的狀況以及它的無線電通信能力都遠遠不能滿足一個現代軍事大國的需要

“它的軍隊也遠遠達不到所要求的水準。舊年前發生的那揚災難性的戰爭已經暴露了俄軍的很多弱點,而這些弱點也只是部分地得到了糾正。俄軍士兵都是從不同民族招募來的農民,如果領導有方,他們作戰會很勇猛,但他們幾乎沒受過教育,缺乏主動性。俄軍缺乏足夠的,長期服役的軍士對服役3年的新兵進行適當的毛練,而軍官階層的培很不充分,因爲他們充其量只在參謀學院培過,而且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在參謀部工作幾年後便到了團級崗位上。這樣,他們在人員管理上沒有什麼經驗,更談不上有什麼領導能力了。在俄軍許諾的動員後第佔天就投入作戰的的萬人之中,有約萬人是未接受過什麼刮練的後備役軍人

正如美國時俄軍的專業分析報告上所陳述的一樣,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早已將之前就確立的應對措施部署完畢,進展順利。

奉命,二;姆索諾夫緩慢前講的德軍第刀軍只投入戰鬥;在魯教世犬敵策下,其他兩個軍於26日猛攻薩姆索諾夫的右翼。刀日,另一個軍弗郎索瓦將軍的第??軍一趕到俄軍左翼。就開始合圍進攻。

在飛機、坦克與毒氣的幫助下,只用了三天時間,薩姆索諾夫兩翼都被擊退;他的中央被打垮並被包圍。

俄軍第2集團軍被消滅。俄軍直接損失了6萬多人,其餘??萬萬人被俘。成爲德國在東線首次輝煌勝利的證明。

德方付出的代價約爲八千人。包括傷亡和失蹤,這個結果讓魯登道夫與興登堡都不敢置信。

與此同時。北部的倫南坎普夫第??集團軍對南部的大禍一無所知,還在緩慢進軍,針對他們的陷阱早已部署完畢。

坦嫩貝格戰役慘敗的消息傳到倫南坎普夫時,他才停止前進;把他的南翼部隊“轉移。或者說撤過馬祖裡湖區,並準備戰鬥。

興登堡、魯登道夫和馬克斯霍夫曼計發以正面攻擊釘住第??集團軍,同時通過湖區間隙迂迴其南翼。

俄軍以爲深溝高壘的塹壕體系可以讓德軍威名赫赫的重炮不那麼的可怕,但是另一件可怕的戰爭武器,向他們露出了獠牙。

只用了噸氯氣,德軍便打破了倫南坎普夫的南翼,使之潰不成軍。

倫南坎普夫下令總退卻,並以兩個師實施反擊以掩護退卻,卻在毒氣面前。這兩個師已經沒有了銳氣。

德軍迅速的吊住了撤退俄軍的尾巴,前些日子所做的部署終於都顯露出了威力,在飛機與坦克的幫助下,俄軍大規模的出現潰逃與投降。

馬祖裡湖區戰役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甚至可以與坦嫩貝格戰役媲美。

這次東線的交手,兩個俄國集團軍被擊破,總共損失約巧萬人,所謂俄國“蒸氣壓路機”的神話被打滅了。

接到前線戰報的德皇威廉二世接連發了三通電報給李秉衡,內容只有三個字,“你贏了

的確,德皇有理由感到高興,正是李秉衡的準確判斷,提供了飛機與坦克,幫助了德軍的戰略部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德軍沒有從西線抽調軍隊便取得了東線的這次輝煌勝利,這樣一來,使得西線的戰局尤爲重要,如果能夠取得勝利,那麼不但能夠征服法國,反而能夠迅速的回頭對付俄國。

8月中旬德軍在阿登的密林區附近與妄圖總撤退的法軍打了連番大戰,結果法軍只能以部分軍隊阻擊,以使大部隊可以撤退到馬恩河。

法軍在撤退過程中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它的阻擊兵力全部在毒氣面拼死傷慘重並且只能投降。而能夠撤到馬恩河的兵力,也讓霞飛目瞪口呆,幾乎要陷入崩潰。

朗丑日,德軍摧枯拉朽般的取得了桑布爾河與蒙斯之戰,3萬英軍被全殲。事實上,早在德軍閃電般的撲到桑布爾河時,這場戰役就可以預見結果。

在吉茲,朗雷札克指揮的法國第集團軍準備發動一次非決定性的突擊,設想是針對克盧克第一集團軍的翼側,但實際上打的是比洛第2集團軍的部隊。

由於英法聯軍的搬退沒有一次成功過。所以,霞飛緊急抽調由後備役人員和從阿爾薩斯一洛林轉移到西翼的部隊組成的法國第6集團軍幫助第集團軍打這場戰役。

結果,使得這場戰役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成功,不但能夠挫敗德軍的銳氣,而且還能夠減輕英法聯軍搬退的壓力,讓前線軍隊進行合流。

如果再不採取措施,死傷慘重的芥線軍隊將會給其他軍隊帶來無可想象的影響,而且,兵力對比越來越大,也使得戰爭越來越艱難。

也幸好德軍有克盧克這樣的輕敵冒進之人,霞飛準備讓第集團軍也緊急趕上來,迎頭打擊克盧克,讓第集團軍攻擊克盧克的側翼,而第6集團軍則與英國遠征軍一起攻擊比洛的德軍第2集團軍。

之前法軍已經傷亡了曰萬人,還有力餘萬的部隊被切割包圍,他們的處境也很不妙。

英國軍隊也有三個師的兵力還沒有從德國的包圍圈中鑽出來嗎,所以,霞飛很想利用德軍的輕敵冒進來徹底扭轉被動的局面。

如果德軍的勝利一直這麼繼續下去,只怕撤退到巴黎的時候,法軍已經元氣大傷了,到時候能不能保衛巴黎,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這是一場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戰役,霞飛勝券在握,三個集團軍打德軍的兩個集團軍,而且還是在克盧克的部隊沒有與其他德軍部隊進行有效聯防的情況下。

這場戰役關係重大,所以,霞飛甚至準備撤換部分指揮官,進行戰役總結。

的確,自普法戰卓以來,法國軍官團不時捲入政治,“進攻,進攻,永遠進攻”的愚昧教條妨礙了想像力與靈活性;鑑於機槍的優越性,這是一種錯誤時間、錯誤地點的錯誤教條。

所以,法國佬要想扳回一局,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

第411節 讓步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152節 不值一提的勝利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二節 復國的決心第385節 四面楚歌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291節 大殺器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542節 阿富汗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515節 曼德勒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348節 北大倉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445節 居然虐待華工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566節 二戰開始了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411節 讓步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09節 湖南獨立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298節 阿薩姆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280節 自掘墳墓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510節 渾水摸魚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
第411節 讓步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七節 席捲婆羅洲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152節 不值一提的勝利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二節 復國的決心第385節 四面楚歌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七節 化險爲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291節 大殺器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542節 阿富汗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515節 曼德勒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348節 北大倉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445節 居然虐待華工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566節 二戰開始了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411節 讓步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34節 鐵路戰爭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節 防禦利器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09節 湖南獨立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354節 收復唐努烏梁海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298節 阿薩姆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280節 自掘墳墓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510節 渾水摸魚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438節 搖擺不定的日本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