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節 中華帝國

弄秉衡本來以爲像《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論者》泣篇文章出腦心再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但是,不得不說。歷史還是有驚人的巧合與頑固性。

梁啓超終於爆發了,他已經無法再忍受袁世凱的欺騙與利用,針鋒相對的提出了質問。

在他的帶動下,全國上下的立憲名人紛紛在報紙上譴責袁世凱逆時代潮流的復辟帝制之舉,許多人致電痛罵袁世凱。

“看吧,先是這些政治頭面人物,緊跟着北洋軍隊裡面也要亂,帝制一途乃是取死之道,未必沒有人看不清楚,未必都願意跟着老袁自

若是兩年前,說不定老袁登高一呼,北洋軍指哪打哪,可是兩年過去了,南京政府已經牢竿地控制了管轄的地盤,將北洋軍包圍在一個侷促的地域。

不但是東北與山西,就連山東、陝西等地袁世凱再也無法插進腳去。實力的對比相當懸殊,就算有列強願意幹涉,只怕也是遠水解不了

李秉衡現在是等着看好戲,不用他動手,只怕袁世凱到時自己把自己搞臭了,有一大堆人要哭着喊着南京政府北伐。

“總理,是否需要東北滿人自強會等團體站出來反對復癢帝制?”

載漆已經答應了李秉衡的請求。願意出任內蒙古自治省省長一職,彷彿全然忘卻了自己過去的身份。態度很是恭敬。

“不妨不妨,如今北京的遺老遺少們未必都願意跟着鬧,少數執迷不悟者,再勸也是無用的。”

載津擔心的正是這個,東北對旗人的安置政策很成功,中下層旗人並不願意國家亂,否則他們就要失去好不容易擁有的一切。

如今跟着袁世凱瞎起鬨的都是一幫不甘心失去權力不甘心失去崇高地位以及經濟利益的舊貴族舊官僚。

這些人裡面當然有載洋的親戚故舊,讓他很是難堪與擔憂。

“袁世凱的公投是否實行帝制在大部分省都碰了壁,本來以爲他是心灰了,沒想到他死不悔改,執意在直隸等地舉行公投,我們便看看在。這公投結果如何。”

袁世凱確定了在3月互日舉行整個北京的公投,以此來決定是存恢復帝制。

眼看沒幾天了,載洋一天比一天着急起來。

“若是北京公投結果爲恢復帝制,那麼。請問總理會如何解決?”

看着小心翼翼的載芹,李秉衡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不是我該如何解決,是看他袁宮保敢不敢以一隅之地抗全國之力,看他敢不敢光憑直隸與內蒙古等地就敢逆天而行。”

“放心吧。袁世凱一除,從者皆不問,當前國家以大一統爲首耍,以和諧爲宗旨。”

對於李秉衡的寬容,載洋頗爲感激。要知道南北統一,意味着南京政府接管北京,意味着北京的旗人都要接受南京的統治,難保會不出問題。

當年他的祖先們入關時,曾經造下無邊殺孽,革命黨人中頗多鐵桿排滿人物,萬一這些人故意縱容,來上一次兵變,不知有多少旗人會丟去性命。

想到這些,載汗不禁一身冷汗,這關係到千千萬萬的旗人性命,雖然不太可能發生,但是民主共和不久的中國並沒有完全拋去“王朝更替”的習慣性想法。

看着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李秉衡也沒有再多說什麼,這是失勢旗人的普遍心結,自己也沒有辦法解開。

將來的中國不可能再對內打擊報復,對外才是最主要的。

正遐想間,陳友仁滿面怒氣的走了進來,近來英國關於西藏問題、沙俄關於蒙古問題,加上四國關於政府繼承的許多交涉,一次又一次的讓他出離憤怒。

看來今天又是在哪國公使身上吃了虧了?

陳友仁臉色鐵青的遞上了一疊文件。說道:“這幫強盜,居然如此蠻橫無理,真該讓歐洲立即爆發戰爭,讓這些人吃點虧,纔好認真做人。”

李秉衡從未見他如此震怒,知道沒有好事。

“哦,我當是什麼了不得的。不就是沙俄與日本威脅我們,不得干涉北方自由抉擇國體政體嘛。那麼他們是否要武力干涉,那好啊,打上一場仗,我們可以盡數收回這兩個國家在華權益。”

他慢條斯理的將文件合上,輕蔑的說道:“英法是什麼態度?難道他們不知道。離開了沙俄與日本,他們在華權益由誰去保證?”

“看來,袁世凱恢復帝制就在這幾日了,連洋鬼子都要來替他營造聲勢掃清障礙。”

載汗心中一陣的發緊,戰爭近在眼拼了。

要武力干涉麼?

李秉衡冷笑着,眼睛不由自主的望向牆上的世界地圖,遠東。這兩個惡鄰不除,中華永無崛起之日。

而只要有這兩個惡鄰在,早晚必有一戰,與這兩個國家的戰爭是無法避免的。

這個時代的日本陸軍並沒有經過一戰的沉澱,受制於軍費等因素,並沒有太大的威脅,目前在東北的兩個教導師足夠解決關東軍與駐朝軍。

要知道,日本所有陸軍加起來也不超過爲萬人,戰爭不如後世的侵華戰爭時那麼恐 日本是實行徵兵制的。這就使得隨着時間的延長,後備役越來越完善,預備兵力越來越強大。

幸好眼下是大正年代。也就是陸軍全面遭到打壓的年代。東北國防軍的主要敵人還是沙俄方面。

形勢很嚴峻啊。李秉衡暗暗嘆了口氣,若是可以的話。他永遠不希望中國捲入戰爭,畢竟完成農業國向工業國的初步轉變,他的預估是四個五年計劃。

有六個五年計刮不受打擾的順利完成,中國很有希望成爲世界強國。

可是戰爭不是想避免就能避免得了的,中國目前還很贏弱,誰都想來欺負一把。

3月丑日,袁世凱定下的公投日,北京張燈結綵,一片喜慶氣象。

不過,在有些人看來,這都是一幕幕的鬧劇醜劇,無其虛幻。

而更加醜陋的則是公投結果,居然沒有一票反對恢復帝制,整個直隸全部都是帝制的擁護者,民主共和在這裡是完全行不通的嗎?

這讓一直焦心等待公投結果的各方人士目瞪口呆,這也太離譜了

“中國的拿破崙。”

“帝制自爲。”

中外報紙紛紛出現了這樣的頭條,顯然是對這一公投的側面抨擊。

3月飛日,袁世凱正式推出了恢復卑制前的最後一項準備,建立議會。

難道他是想實行議會制君主妾憲?

懷着這一疑問。許多人都在屏息等待。

不過,讓梁啓超等人再次失望的是,所謂的議會居然沒有制定憲法的權力,荒唐,實在是荒唐。

“既然沒有立法權,那麼這議會建了卻是爲何?”

梁啓超覺得自己越來越看不清袁世凱的各種手段,也越來越失望。

3月出日,袁世凱又給了梁啓超一記悶棍,新建立的參議院居然要投票是否實行帝制,託名爲民主共和。

這簡直要讓梁啓超氣到半死,讓參議院來投票恢復帝制,也只有袁世凱想的出來,乾的出這種事。

4月3日,參議院開會議決帝制,與會的各省“國民代表”共,吶人,贊成君主立憲票正好,鵬張,無一票反對,也沒有一張廢票。

各省的推戴書一致寫着:“恭戴宣統皇帝再爲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重爲內閣總理大臣。井以國家最上完全主權奉之於皇帝與總理大臣,承天建極,傳之萬世。”

參政楊度和孫毓筠又提議說:“本院由各省委託爲總代表,尤應以總代表名義恭上推戴書。”

秘書長林長民立即拿出早已預備好的擁戴書當場宣讀,全體起立,一致通過。

。時半,在一片歡呼聲中散會。當日中午,袁世凱接到推戴書,立即發回,並煞有其事地申明自己雖尊重民意,但“唯推戴一事,無任惶駭。,望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等熟籌審慮,另行推戴,以固國基。

誰都知道,這不過是在裝腔作勢,接下來,只怕就會要舉行正式的復辟儀式,然後宣告中華帝國正式成立了。

中華帝國麼,這個結果李秉衡並不意外。

意外的是,梁啓超在報紙上宣稱,將前往南京,商議北方復辟反動之解決辦法。

如此一來,南京政府的威望進一步的提高,連梁啓超這樣的立憲巨頭都拋棄了袁世凱。轉投南京陣營,那麼,這個世界還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袁世凱既然一意孤行,顛到民意,逆時代潮流而行,藐視歷史必然,當然要受到應有的懲罰。南京政府絕不坐視袁世凱公然分裂國家,公然重建專制。”

南京政府發佈了措辭激烈的聲明,並且直接挑明一旦復辟帝制,那麼必然要以武力對待。

這使得北京的局勢更加混亂,人心惶惶,幾乎要亂成一團。

袁世凱並沒有因爲各界的反對意見以及此起彼伏的反對電報而有所收斂,反而提出了中華帝國新建,宣統皇帝重新選取年號重新登基。

目前他正在讓人商討登基儀式,既要顯示皇家的威儀。又要凸現他作爲內閣總理大臣的實權,這可是件難辦的事,基本等於兩個皇帝共同登基。

4月舊日,拱衛軍司令忽然通知在京的文武官員:“皇帝早上時三刻在居仁堂登基,文官簡任職以上,武官少將以上,馬上前往朝賀。”

北京雖然也裝了許多電話,但是並沒有很好的普及。而是由“騎兵通訊員”飛馬馳告。接到通知的人一看吉時己近,想回府整理衣着也來不及了,只好策弓驅車直奔中南海。所以朝賀者之中,穿文武大禮服的人很少,多是便衣見駕。

吉時方近,居仁堂大廳內的朝賀典禮就提算開始了。大廳正中擺設着龍案,可是龍座擺設在龍案前頭,這種序位顛倒的做法,實在令人不解。龍座兩側也無儀仗,只有8名侍衛排列在座後兩旁。宣統皇帝博儀,噢,不,應該說是洪憲皇帝浮儀穿着早已預備好的龍袍、皇冠,站在龍椅前,而袁世凱則穿着大元帥戎裝,站在龍椅旁。

來參加朝賀皇登基的人隨到隨朝拜。由千事井沒有猛”安排。朝拜之禮也不統一,有行三鞠躬禮的,有行跪拜禮的,還有行三跪九叩大禮的。

由於沒有司儀、贊禮。朝拜秩序顯得異常混亂。

漆儀一臉的淡漠,從臉上並看不出什麼,對於當前的鬧劇彷彿全然不關心。

反而是袁世凱受禮時。左手扶着龍座,右手屈向前伸,似在表示答禮,並頻頻點頭向朝賀者致意。

這是浮儀登基之禮,袁世凱卻成爲了主要目標,比皇帝還顯眼。顯然,他是鐵了心的要當個權臣了。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新王朝建立之後都要徙居處、改正朔、易服色、變犧牲,這犧牲祭品變不變倒無關緊要,國都也是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因此徙居處也就大可不必;但在改正朔上還是需要做下文章的,那就是在舊舊年後廢民國五年而改行洪憲元年,曆法也改用《洪憲元年曆書》。

至於易服色,按今文經學的夏黑商白周赤的三統循環理論,洪憲王朝應崇尚紅色,因而登基三大殿的廊柱都要刷成紅色,瓦也要換成紅瓦,以示喜慶。

除此之外,皇帝登基得對有功之臣封王賞爵,好處均沾,這其實都是袁世凱的主意,爲了籠給人心。他尤其優待舊侶計有載沛、奕助、世續、那桐、錫良等數人,均爲前清王公或者名督、故友計有徐世昌、趙爾巽、張寒、李經羲。即後來的嵩山四友、者碩王田運、馬相伯等三類,這些人可以享受不臣之禮。

至於其他的公、侯、伯、子、男分三等,那受封的人就多了,許多不辭勞苦從南方趕來的“各省參議員”們以及各省支持立憲的政治人士都得到了封賞。

這可實在太值了,從前科舉考試他們未必能搏個功名,也未必能享受榮耀,如今一步登天,叫這些舊人們怎麼能不欣喜若狂。

即便有反對聲音,袁世凱也是顧不得的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梁啓超的南下,對他是個巨大的打擊,康有爲目前在影響力上全然不如梁啓超,在這個節骨眼土,人心更是難測。

“共和爲最良國體,世界之所公認。今由帝政一躍而躋及之,實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國無疆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詔辭位 一業經世凱署名,則宣佈之日,爲帝政之終局,即民國之始基。從此努力進行,務令達到圓滿地位,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

這段話是袁世凱在逼迫清帝退位後,致電南京政府時所說的。如今卻被梁啓超翻出來在報紙上加以論述。

“君主立憲緣何變爲君主專制?”

“中國人民不要君主專制。有情清帝再次退位。”

“中國的拿破崙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專制復辟,下一次,他恐將成爲專制統制的最高層。”

少數服從多數的議會民主並不是人類最優良的政治制度,如果運用不當,它是比較容易導致“人民濫用民主自由,民意輿論全失真意”的流弊。也容易使一些人“託共和政治之名,行暴民政治之實

“但是,民主政治畢竟是人類發展到目前爲止最不壞的一種政治制度形式,它畢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以多數人的智慧彌補獨裁政治的不

李秉衡親自在報紙上寫文章批剛袁世凱的君主專制,絲毫不留任何的情面,有力地回擊了對方。

前眸子正是袁世凱的“御用文狗。們不斷的在報紙上攻擊李秉衡內閣爲獨裁統治,如今卻正好被李秉衡拿來當辯駁的證據。

才過了短短的幾天,清一色的政治會議成了袁世凱的御用機關,袁世凱的任何提案都可在政治會議上順利通過。

在君主專制的情況下。還要以參議院與內閣來敷衍民主,實在是滑稽至極。

這雖然減少乃至根本消除了議會和內閣對內閣總理大臣權力的掣肘,使政府的決策易於貫徹執行。但從另一方面看,由於對內閣總理大臣的制約因素全部消除,袁世凱已成爲實際上的獨裁者。

南京政府對於這個中華帝國的出現當然是不承認的,並且不斷的動員軍隊,隨時準備北伐。

在山東德州的國防軍也一改昔日的低調與神秘,高調的在德州鐵路各線展開實戰演習。

各種戰爭物資不斷的運送到德州,也不斷的運送到青島。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李秉衡儘可能的囤積了部分軍事物資。以滿足南北統一之戰,因爲,很有可能這將引起列強的干涉。

除非戰勝干涉對手,不然的話,想要對方停戰,將會悲慘的簽署不平等條約,落下千古罵名。

這場戰爭可不是好打的。要麼攻入北京,徹底結束袁世凱在北方的呼風喚雨,讓想要干涉的沙俄與日本希望破滅。要麼就接受失敗,接受南北無法統一,國家依然分裂的屈辱。

李秉衡可不想看到這一幕。所以,來吧。!~!

..

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483節 釣魚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136節 娶個洋夫人?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198節 爲民族自由死不足惜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279節 停戰條約0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254節 屠殺令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283節 加冕儀式第442節 中亞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280節 自掘墳墓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177節 合作意味着和解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42節 阿富汗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
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483節 釣魚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195節 瘋狂的海軍瘋狂的蘭芳政府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136節 娶個洋夫人?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554節 戰後恢復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198節 爲民族自由死不足惜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279節 停戰條約0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四節 臨戰立國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254節 屠殺令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274節 緬甸解放組織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283節 加冕儀式第442節 中亞第390節 接收北京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280節 自掘墳墓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177節 合作意味着和解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42節 阿富汗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