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

小是腳踏實地,而不是投機經營的華資銀行。在國內帥賜川、“兵禍。不斷的形勢下,對放款都極其謹慎,這些銀行的存款額大多高於放款額,也就是說,多數華資銀行現金都很充裕,只是苦於找不到穩妥的資金出路。

在這種情況下,存款於外國銀行或對外國銀行拆款,也成爲華資銀行的資金出路之一。不過,這兩年來,外國銀行則徹底喪失了這個資金渠道。

在南洋資本的引導下,大量的華資銀行資本進入了民族工業,而且光華銀行這家特殊銀行對這樣的華資銀行提供了優惠的拆借款,以便讓華資銀行與民族工業之間形成良性循環。

今年橡膠股票風潮,光華銀行又牽頭進行股票投資,或是融資給各個投資機構,這些投資機構也基本是受到南洋引導而成立的。

而上海的股市也陷入了詭異的氣氛中,受到倫敦股市下跌的影響,股市也開始一路下行,但是多數人還在觀望。

那艘失蹤的“運金船”已經成爲了英國銀行界的心頭之痛,一直沒有它的消息,猶如人間蒸發一般,許多人度日如年。

匯豐銀行卻開始了他們痛苦的人生,銀行門口人潮洶涌,預料之中的擠兌風潮開始了。

北京與天津兩地的匯豐銀行也遭遇了擠兌潮,許多滿清貴胄與官僚士神爭先上門詢問,這還算好的。有些人直接上門提款。

要是讓這些人的存款金部提出來的話,那匯豐銀行不倒也要倒了。

匯豐銀行出示了大量的橡膠公司資產證明與橡膠股票,加上華俄道勝銀行與日本橫濱正金銀行的勸萬英銷銀行本票,也穩定了一部分的

短短的兩天,花旗銀行與東方匯理銀行等大銀行拆借的四萬英鏡也在這次的擠兌潮中所剩無幾。

在倫敦的匯豐銀行董事會作出了低價轉讓實業、債券以及其他資產的決議後,英國銀行團再次的拆解了勁萬英鎊,以賠償各方面的損失。

之前匯豐銀行倫敦方面已經籌措了田多萬英鎊,首先將各國存放在匯豐銀行的對滿清借款償還,並且償付部分洋行的損失。

不過,令人頹喪的是,匯豐銀行的股價一路下跌,資產大大的縮水。

在匯豐銀行將滿清的全部債權以及在遠東的大部分資產轉讓給美國花旗銀行後,花旗銀行追加了沏萬美元的借款。

德懷斯緊急約見司徒嶽,因爲。他們需要南華站出來承認英國銀行團對南華借款的匯豐銀行部分。

這是匯豐銀行唯一沒有轉讓的債權,之前匯豐銀行與怡和洋行等在婆羅州的投資都已經低價轉讓給南華政府,而這筆高達勁萬英傍的借款也成爲了他們的心頭大石。

本來他們準備用這勁萬英銷來釣大魚,引南華上鉤,趁他們資金吃緊來不及回籠的時候施加壓力,逼迫南華接受政治性借款,沒料到眼下落到如此地步。

南華目前成了他們的救星,只要他們能夠同意提前償付全部或者部分借款,那麼就能夠多上不少的餘地。否則,他們只能選擇將借款合同低價轉讓。

幸運的是,借款合同並沒有像大量的南華債券一樣在這次劫案中被搶走。

抱着試試看的目的,德懷斯從來就沒有如此謙卑的去與一個華人銀行家討論姿金回籠問題。

司徒嶽這次得了李秉衡的指令。能拖則拖,不能拖也得拖。匯豐銀行走必須要倒閉的,問題是倒閉清算上,滿清與華人始終是吃虧的。

這勿0萬英鎊也只能作爲破產清算時對受損失的華資銀行、華商與普通華進行補償之用,沒有人去眷顧華人,那麼只能自己眷顧自己。

其他銀行雖然損失頗大,但是隻要能緩過氣來,憑藉着瓜分到的匯豐銀行的資產與權力,也算是一筆大的補償,假以時日,這些損失就不算什麼了。

“如果倒閉清算,那麼同樣兩個匯豐銀行的客戶,一個沒有貸款,另一個又貸款,肯定是沒有貸款的那個佔便宜,要多分點錢。不過,在上海,這是行不通的。

跟匯豐銀行牽扯最深的就是怡和洋行,還有一大批的外國洋行,上海灘那四百多家英國洋行可以說都跟匯豐銀行有着絲絲縷縷的牽連。即便到時候倒閉清算,列強也只會優先照顧這些洋行洋商。”

李秉衡這幾天一直在與盛宣懷等人在交通銀行改組的問題上進行仔細的磋商,由於涉及到官方資本,所以萬事不是那麼隨性所欲的。

“看看這些天匯豐銀行走怎麼做的?那些官僚地主吃盡了苦頭,他們的存款完全不被理會,除了普通百姓與數目不大的存款,以及爲了穩定滿清高層而不得不兌付的存款。其他的約有四百萬英傍左右的存款他們沒有理會,到了這個地步,即便撕破臉,他們也是不顧的了。西方的確有契約精神,但是這個精神是針對所謂的西方世界的,並不包括我們華人。”

“光華,英國人如今逼着我們趕緊將鹽稅存入匯豐銀行,這是要找替死鬼啊。想必關餘他們也是直接拿來用的了,列強都是一夥的,滿清的賠款都可以緩着四,州說那麼點關餘乃“盛賞懷的到了內幕消息。急匆匆的匿小,晤

“這有什麼,很正常。

只要他們能緩過氣,就能捲土重來。眼前的損失慘重,但是將來可以加倍奪回。英國政府不希望匯豐銀行倒下,所以動員了大部分的資金入遠東。其他列強國家卻希望匯豐銀行衰弱到一個相當的低度,然後失去對華經濟命脈的掌控,由他們取而代之。”

“其實這次我們從匯豐銀行搶到的東西價值遠不止三千萬英鎊,他們要不是爲了堵這個窟窿,其實只需要數百萬英傍就能穩住局面,度過眼前的擠兌狂潮就好了。不過,我估計擠兌潮幾天就會過去,因爲匯豐銀行這幾天兌付的鉅額資金足以讓市場滿意它的信譽度。看吧,資金還會迴流,匯豐銀行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然後接下來就可以不斷的修補窟窿,慢慢的把損失填上。彌補這些損失,只要幾年就可以。”

李秉衡的一番解說讓大家恍然大悟。的確,其他遭受損失的外國銀行也並不着急,他們的背後是一個國家在支持,在匯豐銀行身上遭受的損失很快就可以彌補,而且等匯豐銀行緩過勁來,這些還可以拿回來。

“看明天的股市吧,我們已經有一些動作了。”

之前的幾天橡膠股票的交易量迅速的放大,大幅低開後迅速上揚,然後小跌收盤。

李秉衡一直留着資金準備作爲最後的托盤,迷惑英國人,讓他們繼續進行毫無意義的對匯豐銀行的拯救。

倫敦也是如此,李秉衡要感謝海底的那條電纜,它可以使得倫敦與上海同步,而不是像幾個年前那樣要滯後幾個星期。

英國本土輸血輸的越多,越及時。越是深陷其中。

第二天的股市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隨着有利銀行的宣告破產,以及資產清算的消息,股市開始了之前許多人擔心的大崩潰。

怡和洋行走有利銀行的大股東。號稱“洋行之王”的怡和這次是徹底的載了。

香港有句流傳甚廣的話:“控制香港的是港府、匯豐、馬會、怡和。”

可見匯豐銀行與怡和洋行地的地位與財力,怡和洋行也是英國商品向華傾銷的最大黑手,當然,還有萬惡的鴉片貿易,這就使得它也成爲了李秉衡的目標。

與匯豐銀行牽扯最深的怡和只能放棄有利銀行,它也無力去拯救這家在香港的總行同樣遭受洗劫的下屬產業,最爲明智的抉擇便是壯士斷腕。

受到它的影響,不僅是橡膠股票。其他有外資背景的上市公司股票全線下跌,雖然這個時代的股市規模並不大,但也頗爲壯觀。

當然,最壯觀的還是一天之內有十七名外國人跳入了黃浦江內,成爲異國他鄉的一縷孤魂。

最震撼上海灘的事件終於發生了。那家所謂的蘭格志橡膠公司所有的資產證明與各項合同協議都是假的;就連在蘇門答臘與爪哇的橡膠園也被證實只是種植了一些經濟作物,並沒有大規模的種植橡膠。

而且,其他的數十家橡膠公司大多如此,或者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令人充滿美妙的幻想,他們終於被揭露了美麗的外表,露出了最醜陋也最諷刺的真面目。

當初來上海股市創辦橡膠公司的那批人全部的人間蒸發,不見蹤影,甚至就像沒有在世界出現過。

德懷斯瘋了,徹底的瘋了,任憑是誰也經受不住這樣的打擊,獲利出局的那部分人正在哪個地方發瘋般的大笑吧,他們將惡果全部留給了匯豐等銀行,以及各家金融機構。尤其是後來推出股票抵押業務的那幫蠢蛋們。

不僅是德懷斯,所有在這次股市中投入了大量資金的人都快瘋了。之前漲到數百兩銀子的橡膠股票一夜之間全部變成了廢紙,而且他們的資金都在這裡面,不動產也大部分抵押了出去,轉眼間,他們就變成了一文不名的窮光蛋。

所有頭腦清醒的人不約而同的意識到,匯豐銀行完了,而且完蛋的不僅是它,還有一大堆的倒黴蛋。

這次股市熱潮投入的資金規模是原本歷史上的三倍多,也就是說,有一億多兩銀子的損失將會由倒黴的投機者們分擔。

匯豐銀行全部算下來,在這次股市中損失的金錢不下於三百萬英鎊。這無疑是晴天霹靂,當頭一棒。

如果是別的投資失敗,虧損三百萬英鎊,還能補救,但是現在不同了。它的盟友們自身難保,接下來的,只怕是要向匯豐逼債了。

“匯豐銀行完了,徹底的完了。”

這是所有人共同的認識。

“光華,你說的要讓我們大發一筆,那麼資金是準備好了,你準備如何佈局,我們都聽你的。”在這次股市中收穫頗豐的李平書對着李秉衡接下來的手段很是期待。

“狩獵纔剛剛開始,所有人都以爲這是個結尾,我卻纔剛月熱完身,準備要出手了。”

在場所有的人都爲之一振,又有人要倒霎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到黴。

既然手中有大筆的資本,那麼讓這些資本繼續發揮出他們的效應,那纔是正確的選擇。

“這次的股災與接下來的外國銀。洋行的大衰退,將會影響整個上海的經濟,不過,這些明”七來說都是暫時的,相反,我們將會持續的獲利,洋人將會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洋行也好,外國公司也好,各家外資工廠也好,他們都要依靠匯豐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爲他們的後盾。而背靠的大樹一倒,那麼他們將會深受影響,甚至是蒙受前所未有的損失。

許多的優質資產,都將是李秉衡的目標,趁着洋人最虛弱的時候,急需要資金的時候,大量的吃進這些洋人手中的優質資產,能錄多少是多事。

可以說,洋人在上海錄削掠奪多年。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要回吐,回到華人的手中。

從大的方面說,列強銀行團手中掌握的路礦利權能拿到一點是一點。債券、不動產等都可以低價拿到手。

作爲滿清政府來講,匯豐銀行這次的慘劇對他們也有好處,最起碼列強伸過來的一隻巨爪被斬斷,他們也可以鬆一口氣。

緊急趕到上海的朱爾典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慮之中,如果匯豐銀行倒閉,以及一部分的洋行、外國公司紛紛關門大吉,那麼英國對於中國的控制力將遭到巨大的打擊,對於將來的政策也是相當不利的。

得到了李秉衡正在上海與載詢等人進行談判的消息後,他親自趕到高昌廟,要求與李秉衡、載詢三方進行緊急磋商,如何面對當前的股災與亂局。

現在只有先讓滿清政府同意將關稅與鹽稅存入匯豐銀行,然後日本與庚子賠款的那些國家都可以打打招呼。先將這部分資金挪用一下。

然後看南華那邊能不能提前將匯豐銀行與其他幾家英國銀行的借款還清,順便看能不能從南華得到數百萬英鎊的拆借款。

眼下滿清朝廷與李秉衡的決策。將會成爲一顆重要的砝碼,通過,則芶延殘喘,不通過,那麼只能再想辦法,不過,這辦法已經不是那麼好想的了。

如果損失過於巨大,需要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那麼也只能放任匯豐銀行倒閉,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符合市場規律,也契合人心。

載詢本身就在匯豐銀行有着一大筆的存款,如今他也沒了談判的心思。整日便走到匯豐銀行去鬧,另外也交代家人去京城的匯豐銀行分行多跑跑,看能不能將存款取出來。

本來德懷斯已經準備將他、載汗等人的存款先兌付給他們,但是股災開始後,匯豐銀行已經徹底的跌入了深淵,自救不暇。

“我勸你還是不用急,就等匯豐破產好了,反正前些年修的幾條鐵路欠了他們大筆的銀子,怕什麼?”李秉衡忽悠着載詢。

誠然,之前滿清政府借的數十筆外債,蹦走向匯豐銀行借的,若說誰從中國吸血最多,必定是匯豐銀行。

他所說的鐵路借款是指前些年匯豐銀行與怡和洋行聯合組建的“中英公司”

到今年爲止,這家所謂的“中英公司”所搶奪到的較大的鐵路借款有:滬寧、廣九、滬杭用、津浦、京漢等重要的鐵路借款。

這些鐵路借款不但使英國佬控制了中國的重要鐵路,而且還確保了它在長江流域以及華中一帶的勢力範圍。

李秉衡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在購艦事宜上打開方便之門,拉攏載詢,通過他來向載評等人施加壓力。

將來匯豐銀行與怡和洋行走必須要倒閉的,破產清算南華是沒有太大的話語權的,因爲列強不會容忍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這時候,滿清朝廷的態度反而舉足輕重。

“匯豐銀行要到,怡和洋行也必須要倒,只有倒了,我們才能孿到好處。”

李秉衡只能選擇最能打動載詢的方式來跟他說話,好處肯定要給他些。讓他認識到目前的處境,然後站對位置。

“這次股災,各家外國銀行都受創甚巨,爲了避免自身遭受更大的損失,只能轉嫁危機。匯豐銀行走肯定要倒閉的,破產清算的時候,我們只能任人擺佈,沒有人會來理會我們。匯豐銀行的那些資產肯定是優先滿足洋人,我們只能成爲替罪羊,成爲最後的損失者。”

聽到李秉衡嚇唬他,他立即跳了起來嚷道:“豈有此理,這幫洋毛子。竟敢如此欺人太甚。你說的有理。他們必然會如此。可是我們又無卑爲力,我們欠匯豐銀行的債。只會轉到其他洋毛子身上,換湯不換藥。別說殘羹冷炙,看來就連口湯也是喝不到的。”

他暴跳如雷,在廳中反剪着手。來回的奔着,不停的咒罵幾聲。

“眼下,到不是沒有辦法。”李秉衡試探着說道。

載詢立即停了下來,咧着嘴大笑道:“就知道你李光華鬼點子多。快說來聽聽。你有什麼條件,我都依你。”

看着他搓着手,急不可耐的樣子,李秉衡暗自偷笑。

不過,他到是聰明人,知道李秉衡是有條件的。

條件還真的有,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領會,因爲,這可是李秉衡諸多佈局中的重要一部分。!~!

..

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515節 曼德勒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105節 餘波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411節 讓步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442節 中亞第376節 帝制風雲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565節 吞併奧地利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521節 峰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257節 香港是我們的國土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199節 關稅問題(0)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500節 三國殺
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515節 曼德勒第293節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105節 餘波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144節 畜生與牲畜不得不說的故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350節 瘋狂的好戰者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411節 讓步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251節 西南鐵路網..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442節 中亞第376節 帝制風雲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565節 吞併奧地利第570節 轟炸開始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224節 大清長江艦隊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24節 讓德皇狂喜的三個圈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286節 生了個兒子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154節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521節 峰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257節 香港是我們的國土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199節 關稅問題(0)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127節 艦炮引來了日本人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500節 三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