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

即便英法兩國集中了所有的精銳,依舊沒有辦法奪回戰略先手,扭轉不利的局面。

法國的淨化地區大部分落在了德國手中,使得法國的戰爭能力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他們在殖民地又沒有什麼經濟建樹,正是依靠英國不遺餘力的幫助,才使得保留一絲生機。

隨着美國的態度逐漸傾向於參戰。向協約國提供的援助更加的龐大起來,讓法國能夠芶延殘喘下去。

即便是如此,法國依然保持悲觀,認爲如果俄國垮掉,美國不參戰吧黎淪陷是早晚的事情。

對於英國來說,西線不僅使它鬱悶,而且傷了它的元氣。

協約國目前一致的看法,必須要儘快取得外圍戰場的勝利,才能扭轉局勢,使得敗亡的危機儘快消除。

丘吉爾於舊舊年聖誕節前夕曾提出疑問:“難道除了把我們的軍隊送去啃佛蘭德的帶刺鐵絲網以外。就沒有其它的辦法嗎?”

火性子的海軍參謀長費希爾公爵阻歲時應召接替巴頓伯格的路易斯親王擔任此職也贊同“外圍戰略”不過他的眼睛主要盯着波羅的海。

事實證明,這兩個人都是錯誤的。

丘吉爾毀於達達尼爾海峽大敗與加里波利登陸站的大潰敗,而費希爾公爵則沒有料到“鯊魚艦隊。大發神威,使得之前因爲封鎖住德國公海艦隊的英國主力艦隊反過來成爲了存在艦隊。

而且,爲了協助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英國在這片海域損失了不少軍艦,甚至還接失了兩艘老式戰列艦,這些都是德國潛艇的功勞。

協約國一致呼喚可以作出決策的人物登場。誰都清楚,目前外圍戰場最爲主要的便是地中海域以及美索不達米亞,一海一陸。

誰能做出決策。並且打贏這兩場戰役,那麼勝利就在眼前,而這個,人物也無愧於偉人稱號。

這是彪炳於世的功勞,得到這一殊榮的人物將會永載史冊,永垂不朽。

可是,沒有人理會丘吉爾的呼籲,這個人的外圍戰略思想是對頭的。但是卻沒有這個能力帶來勝利。

對於英國來講,目前最要緊的就是派出艦艇增援地中海,幫助意大利海軍與法國地中海艦隊取得絕對優勢,然後,再圖謀波斯灣的“鯊魚艦隊”。

與此同時,協約國也應該儘快集結一支數量在五十萬人以上的聯軍。爭取開闢南線。

既然西線與東線都不利,那麼說不定南線可以奠定勝利的基石。

土耳其與阿拉伯聯軍並不特別難啃,只是之前因爲粗心大意才遭到了可恥的失敗。

如果能夠集結重兵,並且收買阿拉伯各族,策反土耳其各民族,那麼拿下美索不達米亞,然後向北進攻土耳其,最後與俄國夾擊奧匈帝國,完成絕地大反擊,歐戰也就勝利了一半。

德國將會徹底失去外部貿易通道。而且失去奧匈帝國與土耳其帝國兩個夥伴,只能苦苦支撐,三線作戰,遲早敗亡。

設想是多麼的美妙,不過,協約國依然在爭論,在開會,代我們依然在爭吵。

不過好消息還是有的,羅馬尼亞已經扭扭捏捏的表露出了願意加入協約國作戰的意思。

只不過,看樣子,還得再加點價錢,多給點好處,這個貪得無厭的國家纔會願意幫助協約國作戰,在東線插上一把刀。

勃魯西諾夫取得的初步勝利鼓舞了這個國家,意大利也緩了一口氣。加上協約國準備在美索不達米亞發動大戰役,讓羅馬尼亞看到,有希望將土耳其與奧匈帝國徹底擊潰,戰爭勝利不遠了,可以當戰勝國了。

英國內閣當場拍板,給羅馬尼亞增加一千萬英傍的貸款,並且許以領土上的好處。

羅馬尼亞終於同意在8月合適的時候向奧匈帝國宣戰。這讓英國人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

彷彿羅馬尼亞這個小國成爲了協約國的救命稻草一般,成爲了意淫的對來

羅馬尼亞像意大利一樣,於舊舊年背叛了它與奧匈的條約,併爲適應布加勒斯特的方便而加以解釋。

它在謹慎和貪心之間搖擺了兩年。終於急不可耐的。想要加入協約國作戰了。

羅馬尼亞的糧食和石油是令人饞涎欲滴的經濟戰利品,但是它那形的地理個置是很容易受到攻擊的。

它實際上處於敵人包圍之中,其首都離危險的國境線只有刃英里。

安的刃萬陸軍,飛個師加上動員中的更多的師,他們是否有用尚屬

問。

領導這支軍隊的是一批對戰爭一竅不通的將軍,其中更有些是嚴守軍紀、華而不實的紙上談兵之輩,完全是一幫膿包。

這點,英國人當然沒有先見之明,也不能未卜先知,更加沒有人從後世穿越而來,當然不清楚羅馬尼亞之後拙劣的表現。

正因如此,英國內冉集體飄飄然起來。

既然陸地上有好消息,那麼海上呢?

內閣依然在爭論,協約國代我們依然在爭論。

“鯊魚艦隊”依然還在活躍,澳大利亞人與新西蘭人依然在前仆後繼的跳海餵魚,目前印度人規模宏大的加入了這一廣闊的海洋裡。從太平洋到印度洋,其車是波斯灣與噪甘川訕河區。無故的多出了數十萬的冤魂。

這些人本來以爲坐船行軍是件威風的事情,又能去打德國鬼子,當然是風光無限,卻不知道原來大海也是能吃人的。

目前已經初步有了意向,除了在南華與中國大量訂造運輸船,另外便是準備在南華訂造兩艘超級無畏艦,或許是中國的“帝國”級,或許是自己的設計。

現在海軍部正在緊急籌備新戰艦的設計工作,初步打算在“伊麗莎白女王”級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增加標準排水量,增加動力裝置,將主炮換成舊英寸口徑。

當然,直接採購中國的“帝國”級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反對意見很多,比如三聯裝炮塔技術的不成熟。

也有人認爲“帝國”級同樣採用燃油鍋爐,使用柴油機,符合英國的使用標準,而且舊英寸巨炮的研究工作還沒有完成,在這之前。直接向南華採購會好很多。

各種意見駁雜不一,完全不能統一起來也讓傑里科等人頗傷腦筋。

不過,戰艦是肯定要訂造的。而且還不止兩艘,英國看中的,不僅是價格與工期,而且還想憑藉訂造的戰艦重新組建遠東艦隊,包圍新加坡與馬來亞、緬甸等地,中東與印度都需要遠東艦隊來防衛,而不是被同盟國的艦隊所截斷。

當然,這裡面也有政治意圖。

日益龐大的訂單,也能使得南華看到協約國的實力,避免南華作出愚蠢的決定,加入到同盟國作戰。

日本的挑釁是不被允許的,而且。英國也一直在進行外交努力,試圖說服南華租借護航艦認爲商隊護航。這是將南華拉進協約國陣營的第

不過,英國人並不清楚。實際上南華跟同盟國神出鬼沒的襲擊艦隊羣是一夥的,讓賊去抓賊,實在是匪夷所思。

可憐的英國人。

可是,英國人並不是那麼的蠢,他們這麼做也別有用心。

目前世界四大造船強國,英國、德國、美國、南華,在戰後,很有可能美國與南華超越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成爲造船業的領跑者。

南華更是具備了非凡的潛力。號稱理論上能夠同時開工十二條超級戰列艦,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率,可以說是世界第一。

正因如此,南華成爲了戰時最大的受益者,這點從南華造船業上的興旺就可以看的出來。

最快的速度爲引天下水一艘一萬五千噸標準排水量的雜貨船,這是人類造船史以來最快的下水速度,再次刷新了記錄。

而之前的記錄不斷的被南華刷新,自己創造奇蹟,然後刷新這些奇蹟。

南華髮明瞭精度造船新工藝。從船舶分段結構焊接工藝、船體大合攏間隙、分段結構裝配間隙、內底平面度控制、分段船端和艦端的合攏餘量等口個方面作了詳細部署。對各個環節和流程都進行了精密控制。

而且,南華的造船業還在不斷的探索各種新工藝,甚至提出了焊接自動化的理念。

造船最爲重要與關鍵的便是船臺週期,只要能下水,其他的就好辦了。不過,在南華,下水後的工期十世界最短的。

這就使得南華造船速度遠遠的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這在戰時是最爲重要的。

不僅狂的守在各家船廠,想要以最快的時間接收新船。

對於協約國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與國運。

對於南華造船業來說,便是瘋狂的擴張。

而且軍艦跟民用船隻不一樣。英國大量訂造運輸船的同時,也在南華訂造軍艦,就是想要讓南華的戰艦製造過度擴張。

目前世界各國在南華訂造戰艦的不計其數,使得南華不斷的在擠佔民用船隻建造資源的同時,還在迅速的擴張。

一戰前,英國與德國是兩大戰跑出口大國,而如今兩國的市場大部分被南華搶走,就是美國也無法與之爭鋒。

不僅是中國開始了瘋狂的造船業擴張,南華也是大量的的向於支持造船工業。

美國對此也是無可奈何,不過他們同樣抱着看熱鬧的心態,任憑價魔物美高效高速的南華造艦船不斷的下水。

將來在戰後,南華與中國必將爲此付出代價,影響整個重工業產業鏈。從而影響整個工業經濟。

未必沒有人擔心戰時經濟的繁榮。會在戰後成爲明日黃花,經濟冰河期未必不會很快到來。

如何應對戰後經濟的蕭條,這是個課題。

美國與南華乃至中國、日本,將是最大的受害者,尤其是美再與南華。

對此,美國工商界有着深入的研究,但是李秉衡未必沒有。

美國之所以放任南華與中國的崛起,讓這種卑頭完全壓倒日本,就是想在戰後看好戲。

況且,美國資本大量的在中國投入。也讓美國看到將來控制中國經濟的希望。

在後世,美國不就是憑藉着歐洲戰後重建的機會,大量輸出資本與商品,實現了戰後繁榮麼?

這一招讓十不斥使出來,保管比美國佬更加的有用六

??不過當下他所在意的,卻是英國想要在中國的江南造船廠或是南華造船廠訂造超級戰列艦的意向。

這可是好事情,賺英國佬的錢。又能拉動經濟增長,何樂而不爲啊。

過去洋鬼子們從中國掠奪了數不盡的財富,早晚要叫你們全部還回來。一戰的戰爭財只不過是零頭。是利息。

如果英國人聽到李秉衡的心聲,只怕要氣得吐血。

自從他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憑藉着各種金融手段以及僞鈔投放等見不得光的手段,從歐美掠奪的財富完全超過了過去英國中國掠奪走的,假以時日,列強所搜刮走的,全部要吐回來。

或許不用太久,一戰過後就可以了。

尤其是英國金融市場的投機活動,歷次的興風作浪,使得大量財富轉移到中國與南華的同時,華人或是幕後操控的華人也在英國擁有了龐大的資產。

許多的上幣公司幕後老闆都是華人。阿曼達旗下的銀行與公司資產就達到了令人膛目結舌的地步。

爲了避人耳目,李秉衡將他名下的在英資產全部轉移到了阿曼達名下。如果不能團聚。也算是給她們母子倆留下的財產。

最近幾年,李秉衡反覆的在金融投機、阻擊英傍、僞鈔投放等手段中吞噬英國人的財富,看着倫敦金屬交易所最終許多黃金的最終流向就能知道。

看看橫行英國街頭,即便是戰時物資極端匿乏時也能大顯神通的“ ”凡是中國與南華生產的商品,都會打上這樣一個標籤。

看看戰時英國街頭依舊有吸食海洛因過亮而倒閉的癮君子就能知道。戰爭依舊沒有使得海洛因徹底禁絕。英國政府對此也無能爲力。

當初欠英國的鉅額債務,如今已經全部還清,中國更是成了英國的第三大債權國。第二名當然是南華。

大英帝國在中國或者南華訂造主力戰艦的影響非同凡響,不僅是一次絕佳的廣告,也是對東方造船能力的認可,更有着其他的某些意義

李秉衡邀請朱爾典與英國商務代表共同出席了在上海的造船界交流會,這是一次技術交流會,目前各家造船廠都急切的想要再次作出突破。以加快速度完成訂單,賺更多的錢。

爲了避免過度擴張,提高丫作效率,提高技術與科技,提高工人技能。提高工藝水平,加速船臺週期。加速和裝速度,加快整個造船週期。這是更好的辦法。

這次交流會已經開了半年,取的了不小的成果,完全沒有藏私的各家造船廠博取各家之長,糧合自家的長處,都有了各種的心愕體會。

在這半年中,不斷有新的方法的到應徵。然後就是更加熱烈的討論。這半年也是造船業的井噴期。頗有些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氣來

交流會取得的進展,不斷被各家造船廠應用,使得整個中國與南華的造船水平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時期。

這個會開的有些長,估計還會持續下去,甚至有可能持續到一戰

束。

但是沒有人覺得它長,反而希望它能夠繼續下去。

中國的造船技術來自南華,而南華的造船水平早就領先世界,並且一直將核心技術完全保密,這次交流會使得兩國的造船水平更加突飛猛進。完全的超越了世界各國,成爲了不可追趕的橫峰所在。

一批又一批的歐美日本特工鎩羽而歸的同時,兩國的造船業卻還在不斷的突破進步,此中的意義,不是洋鬼子們能夠領會的。

不過協約國對這次交流會還是異常關注,也派出了大批的特工,希望可以瞭解到兩國最新的造船動態。

尤其是日本,更是要求參與這次交流會,被婉言謝絕。

日本在戰艦自造上,走的道路非常的曲折。

“扶桑”號雖然是日本自造的第一型超級無畏艦,但是仍然有大部分的部件從英國與南華進口。

動力艙空間受到限制,需要重裝甲帶防禦部分延伸過長,主炮齊射時颶風會橫掃全艦,會對上層建築的產生衝擊以及相互干擾。

由於是日本海軍第一次嘗試自行設計建造超無畏級戰列艦,“扶桑”級整體佈局、建造技術以及經驗的不足,整體而言並不理想。而且後來現代化改裝時發現艦面被炮塔佔據過多的空間,導致可利用改造的空間十分狹窄。

最主要的,是建造費用過高。而且性能不能使人滿意。

相比中華聯合艦隊將要服役的“帝皇”級,日本人很清楚,這號艦一出世,必定會使得“扶桑”號暗淡無光。

在裝甲、艦炮、動力等方面,日本全面落後於中國與南華。

如果再不想辦法跟上,將來必定要吃大虧。

這也是目前日本不敢過度得罪中國的原因所在,也是日本保持隱忍。試圖與中國甚至是南華改善關係的關鍵所在。

不過小日本鬼子也想的太過簡單。中日之間的仇恨,可不是那麼好化解的。

ECHO 處於關閉狀態。

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542節 阿富汗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515節 曼德勒第281節 南華擴軍第298節 阿薩姆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298節 阿薩姆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566節 二戰開始了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452節 中亞種族仇殺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520節 李秉衡是朝鮮人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528節 地震前兆
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324節 南北呼應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542節 阿富汗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515節 曼德勒第281節 南華擴軍第298節 阿薩姆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226節 英國人發瘋了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298節 阿薩姆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566節 二戰開始了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節 非議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452節 中亞種族仇殺第192節 剩蛋與烤豬土着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一節 槍桿子出政權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520節 李秉衡是朝鮮人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七節 放貸合作第308節 惡毒的婚姻法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394節 大刀向毛子頭上砍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528節 地震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