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

技大利人全恨而去。不過他們果然壞是找到了葡萄牙與徵軍統帥加力奇與艦隊司令荷蘭人阿庫森斯,商洽出售那兩艘軍艦之事。

其實加力奇與阿庫森斯對這兩艘軍艦的狀況也是心中有數的,雖然舊了些,但是對他們還是相當有用的,只可惜沒有足夠的海軍官兵來操持這兩艘軍艦。

“我們的水兵願意暫時租借給你們,直到你們不需要他們爲止,而且還是免費的,只要你們爲陣亡的水兵支付撫卹以及支付一筆善後費便可。”

意大利人果然詭計多端,腦子一轉。一個新的鬼主意就冒了出來。

阿庫森斯心中一動,如此一來的話,正是恰當,不用從國內調來水兵。並且還要花時間熟悉艦況。

況且有了這兩艘戰艦,可以與南華的主力艦隊決戰至少柚是這麼認爲,戰勝南華後,那麼龐大的疆域勢必要儘量多的軍艦守護,不能再像之前的荷蘭遠東艦隊一般全軍覆沒。

當前荷蘭聯合了葡萄牙、西班牙正在向滿清施壓,要求對方將之前太平洋艦隊被南華俘虜後轉賣的幾艘巡洋艦交還給他們。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滿清政府向來是軟弱無能慣的,他們都以爲可以乘機威嚇訛詐,撈回那幾艘軍艦,或者敲詐點軍費出來。

“不知道這兩艘軍艦的售價是多少,價錢對我們很重要,老實說,清國正準備將原本屬於荷蘭太平洋艦隊的軍艦交還,艦艇太多了也不好,您說呢?。

婊子養的荷蘭人,德維耶死命的在肚子裡咒罵,“這麼說來,貴方對這兩艘軍艦是興趣不大了?想必清國交換的那幾艘戰列艦可以輕易擊潰南華艦隊吧。”

狗孃養的意大利人,阿庫森斯老臉羞紅,這明擺着是指出即便有那幾艘巡洋艦加入,也無法戰勝南華海軍。當然,意大利人的那艘“比林”號雖然是戰列艦,但是隻不過是放大了的老式裝甲巡洋艦,顯然與真正的戰列艦無法相提並論。

不過這兩艘軍艦仍然讓他無比心動,“比林”號可以拖住對方的一條一萬兩千噸級裝甲巡洋艦,而這樣的話,本方艦隊的勝算就大了許多。

南華的軍艦太少,打掉一條是一條,單艦無法對抗,打羣架總可以吧。

“我們是軍人,不會買賣,這些問題還是留給該操心的人去操心吧。”

德維耶本來也沒指望對方能立即拍板,畢竟錢掌握在背後支持的財團手中,這就要靠再庫森斯等人去說服他們各自的上級,或是交給名存實亡的殖民地總督了。

如今看來,對方明顯是有些心動的,這樣的高,基本就成功了一半。要知道,軍方的意見還是很重要的,而且對方也迫切的需要戰爭的

英國人與法國人爲了支持這場戰爭,投入了不少資金,這點意大利人是清楚的,就像他們在背後攛掇意大利在巴爾幹攻擊奧斯曼土耳其一般無二,對方在軍費提供上還是很慷慨的。

英國人是最渴望葡荷遠征軍能夠踏平南華的,因爲他們實在是被南華背後捅刀子捅夠了。

雲南、緬甸與印度阿薩姆邦烽火四起,很大的部分是南華在背後搗亂。直接或者間接的支持這些地方的武裝。

他們在西藏被牽扯了大量的精力,清軍仍有兩個標的兵力在藏西繼續清剿叛亂土司,四川礦務總局的護衛武裝以及溫生有的私人武裝也在西藏各地拓地墾荒,修理道路,看樣子是要在西藏大展拳腳。

舊傷年七月,滿清政府以“四川、雲南兩省 連西藏,邊務至爲緊要。”決定設立相當於省級建制的川滇邊特別行政區,以趙爾豐爲”滇邊務大臣,其轄區東起打箭爐。西至丹達山,南抵雲南維西、中甸。北至青海玉樹。

溫生有曾經親自至打箭爐會晤趙爾豐,幫助他在”滇邊實行改土歸流。廢除土司制度和寺廟特權,對發展藏區農牧業、手工業、交通郵電業和文化教育事業頗有建樹。

趙的改土歸流政策並不是一些海外藏人說的那麼殘忍,總的政策是恩威並用,他和鍾穎軍擊潰了四川邊境的藏軍和白馬青翁獨立政權。

當地老百姓康巴人不喜歡藏政權對他們的高稅盤錄整個清王朝時期,中央政府對西陲改土地區的徵稅都是象徵性的,如一個土司改土後爲縣管轄下的大面積土地,每年不過幾只犛牛,十幾兩銀子而已,基本上是擁護中央改土政策的。

其結果是,許多清軍未到的邊遠和交通困難地區,當地頭人紛紛派人來表示願歸順中央,比如白馬崗地區即今墨脫縣和洛隅”下查隅地區即今印佔中印邊境東段以南的大部分地區的頭人都派人來要建

縣。

熊成基與倪映典兩人帶着兩個團的兵力散佈在門隅一洛隅一下查隅地區即今中印邊境麥克馬洪線以南九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印緬邊境的阿薩姆邦,不斷的圍殺當地親英的土司與喇嘛,打擊叛亂武裝,襲擊英國殖民軍據點,已經成了氣候。

英國人在侵佔印緬邊境的阿薩姆地區以後,併入印度殖民地,並遣員去門隅修公路,企圖深入這一地區。

但由於此地區地形異常複雜。高山密林,純粹的原始狀態,始終未把羈康區域擴大到此地區的縱深,只能在靠近阿薩姆邊境線附近收稅。建立起勉強的統治。

如今熊成基不但牢牢的控制了這一地區,而且還用兩個山地營打進了阿薩姆邦,掠奪當地殖民者與貴族階級的財富。

溫生有親自趕到成都與剛剛到任的趙爾豐會面,希望可以說動他通過他向滿清朝廷上奏,儘快建立西康省。

“金沙江以東十九縣,尚能歸附,改土歸流如此順利,皆兄之聲威所致。鞏固西南國防,維護疆土不受外人侵犯,此乃洋人亂華以來少有的壯舉。以我看,需儘快將當前我等所制之地建省,若朝廷擔憂英人施壓,或可將該地改爲自治區。”

“如此,兄長數年來之功方能盡收果實,塵埃落定,功績載入史冊。否則,兄長久不在藏,當地賊人死心不改,又生事端,恐怕又有波折。”

溫生有對他很是客氣,除了錫良,他最尊崇的便是趙爾豐,兩人在打箭爐等地同甘共苦,很是投契。

趙爾豐心中一暖,想到當初溫生有帶着護礦隊幫着改土歸流,很是吃了不少苦,知道他也是個熱心邊防國事的,慨然笑道:“當初幾年吃的苦如今總算是有回報,打箭爐一帶固若金湯,我們佔着寧靜山,鍾穎坐鎮拉薩,邊軍程鳳翔部進軍察隅該部越過了後來的麥克馬洪線,這數千裡江山得來不易,豈能輕易放棄。”

邊軍進入察隅後,在當地進行了樹立界碑,建立政權的活動,但活動範圍只限於察隅,沒有涉及落瑜地區。

溫生有笑道:“我讓在察隅開礦的護礦隊開進了落瑜,將來西康建省。必要將此地納入,怕那英人作甚。”

其實溫生有急着想成立西康,一是儘快將這塊十地與西半個西藏分開。鞏固幾年來的努力,二是想讓西藏的邊軍與川軍儘快集結到西康,而拉薩等地由鍾穎帶着的川軍與護礦隊也就是熊成基的部隊駐守。

如此一來,將來滿清垮臺,西藏的形勢不至於失控,到手的果實不至於就這麼拱手讓出。

原本歷史上州年駐防西藏”邊軍發生混亂,紛紛離隊回家,達賴十三唆使藏人驅逐漢人官員,一時佔領已設治的太昭工布江達、嘉黎拉里糧臺、碩督碩般多、科麥桑昂曲宗、察雅三縣和未設治的波密區,留在”邊的舊邊軍守住瓦合山脈,保留了瀾滄江流域以東地區。

舊口年西藏地方政府又大舉進攻,於舊侶年攻下昌都,後進軍察雅、貢覺、寧靜、武成、同普、德格、白玉、那科、石渠等縣,在“停戰協議”中將上述各地劃歸盛軍佔領。

招失誤滿盤皆輸,如果現在就控制局勢,將來把妾動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不僅西藏地方政府無法死灰復燃,整個西藏可以順利納入版圖,少走幾個年的歪路。

麥克馬洪線,那就成爲歷史吧。

熊成基之所以急着使用山地營在阿薩姆地區打擊英國人的殖民統治。一是牽制英國殖民軍入緬的兵力,二是想盡快用當地的資源進行補給。實現落瑜等貧癮之地的改土歸流。

年,英國人進入阿薩姆地區,迫使緬甸簽訂《楊達波條約》,將阿薩姚割讓給英國,英國派總督進行管理。

從此,結束了體族對阿薩姆地區長達沏年的統治,阿薩姆成爲英屬印度的一個行省。

奪取這一地區,將來這裡的俸族人可以拉攏過來,加入到大中華的一部分之中,這也是李秉衡提出的大中華民族理念又一步試驗。

這一地區的北部網好與西康接壤,東北部離攀枝花並不遙遠,而東部則與雲南、緬甸接壤,可以說拿在手中,網好可以憑藉這:地進行廣泛聯繫,加快發展與開發。

這裡的石油與媒炭資源也是將來攀枝花基地的一大供給地,攀枝花基地正好缺乏這兩樣資源,只要修通道路,還是值得的。

“張蔭堂當初欲以儒家封建倫理、綱常禮教取代藏民族的倫理習俗。以開啓民智爲名試圖民族同化的政策,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西藏僧俗的民族自尊心,加深了民族矛盾。”

“對不服之武力當以強絕之手段對付,但是各方部族以及各地藏民紛紛歸附,這些人當要利用起來。給予尊重,扶植他們對付那些英人的死忠分子,不肯歸附中央政權的野心土司喇嘛。”

趙爾豐在川邊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採取高壓強制手段,先後取消了明正、德格、巴塘、理塘等地區的大小土司和昌都、察雅等呼圖克圖的政治地位和特權,廢除西藏地方政府派官管理瞻對的權力,於這些地區分設道、府、州、縣,派官治之,而所派流官盡皆漢人,將藏人排除於外。

同時,趙爾豐在推行新政改革的過程中不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和風俗習慣,強行限制喇嘛剃度、廟產徵稅,強迫藏族子弟學漢文,要求廢止傳統葬、敵變着裝、採用姓氏等,引起藏族人民的強烈反

這些都激化了民族矛盾,使用強力手段固然有針對之處,也有必需的原因,但是長治久安的話,還是要緩和民族矛盾,分而化之。

在這一點上,溫生有還是贊同李秉衡提出來的大中華民族理論的,敵對與仇恨是無法長久下去的。

趙爾豐也知道他的話發自肺腑,乃是真心實意爲西藏事務出謀刮策。當初他對溫生有也是多有猜忌,但看他從不插手四”富庶地區事務。一心幫助自己在藏邊改土歸流,也爲他的光明磊落而折服。

況且如今南華走出了名的喜歡給英國人找麻煩,朝廷如今是多方仰仗南華出手,所以也樂得讓溫生有大展拳腳。

“西康若是能建,當用誰爲地方總領,英人可不會善罷甘休,我如今督撫四川,西康不能無人啊。”他雖然性情暴躁,但是也有心計。想試試溫生有的本心。

“鍾穎便可,兩標川軍正可分一標與邊軍一同治西康,我可讓礦務局的兵丁協助拉薩川軍震懾西藏叛亂分子。”

趙爾豐面無表情,心中卻是多了些認同,他果然不是在爲自己謀利,而是就事論事。

從這點看,西康若是能成,自己當年的心血不不至白費,史書上也有自己的濃重一筆,他是個喜歡聲名的,正對他的脾胃。

沉默半晌,答道:“英人於緬甸、阿薩姆被牽制,如今建西康,正當時候,我便上奏朝廷,看準還是不準。”

言簡意核,肚子裡卻開始盤算如行運作,可以使得朝廷作出抉擇。

“川軍大部在藏,如今新軍第十七鎮新建,不知可否代爲向李洗,華進言,供應些軍械?”

這便是他的條件了,溫生有知道這次沒有白來,以趙爾豐的性子,必然支持西康建省。

當然,這個西康省,是要靠實打實的武力打出來的,乘着英國人在遠東的控制力處於低谷,必須利用好這個機會。

雲南片馬,英國人一直在往這裡調兵遣將,想將這裡的抵抗勢力肅清,然後回頭解決撣邦之亂。

熊克武帶了一個團的兵力到了雲南後,一直沒有與英軍進行大規模的戰鬥,都是點到即止,不讓英國人產生警慢。

過於艱難的補給線使得彈藥儲備必須越多越好,防備可能的大戰。

集結到雲南與緬甸邊境的英國殖民軍已經有六千多人,英縣在緬甸的第十七殖民師大部通過密支那到了前線。

熊克武內心深處是很想打好這一仗的,由於沒有經歷過戰火的洗禮。手下的這支軍隊還不能說是真正的軍隊。

南華陸軍的戰績使得他們早就卯足了勁,憋足了一口氣想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他們能擊敗英國軍隊。這裡也可以。

熊克武是個老成持重之人,要打就要打有把握的仗,只要能夠儲備足夠的彈藥與物資,將是他與正面的英國殖民軍決戰的時刻。

英國人對南華方面的小伎倆煩不勝煩,偏偏又發不出颶,自己不吭一聲的進入雲南,想奪取滇西,而對方也不吭一聲的進入雲南,幾個月下來不停的騷擾,已經有將近兩千人傷亡。

“他們的戰略意圖往往無法去猜測。這是南華一貫的風格,永遠琢磨不到他們下一步將會做些什麼。葡萄牙人與荷蘭人正準備向他們展示實力,而他們居蔡還有閒暇來這裡搗亂。”

英國人普遍對南華的這種做法無法理解,卻不反省一下自己幾次三番的在雲南與西藏等地製造事端,不斷的派軍隊在這些地方踐踏中國的主權。

他們除了向滿清施加壓力,其他的什麼都不能實現,攔在他們面前的。只是反抗他們進入的“當地暴民”無法以政治的手段去解決他們。

熊克武一直在給手下的官兵灌輸大公無私的思想,因爲他們這次前來。是沒有任何名義的,即便戰死,也只能當今無名英雄。

他們不是在爲滿清打仗,他們是在爲民族打仗,犧牲了,也只是一接黃土,一個毫無意義的名字,甚至於可能埋骨異國他鄉,無人問津。

他們當然沒有這麼高的境界,許多人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民族觀念,正需要好好的震盪已下頭腦。

“我們是爲民族而戰,也許我們是一支無名之師,但是歷史總會記的我們,我們付出的鮮血不會被我們的民族遺忘。”

熊克武堅定的看着周圍的官兵,粗着嗓子說道:“南華方面發來電報,如果我們的兄弟犧牲了,那麼南華將會將犧牲的士兵帶入英烈祠,讓國人都知道你們的功績。”

“還有,我們也會得到南華的勳章。我們可以得到撫卹金與傷殘補助。我想我很有必要爲大家許盡的解釋一下,讓大家明白這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對於能進英烈祠,官兵們紛紛鼓起掌來,當然,最讓他們感動的還是熊克武逐條解釋的士兵福利與保障。

這讓他們明白,他們是在爲民族而戰,而民族,也不會忘記他們。

第291節 大殺器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二節 復國的決心第326節 中子湮滅彈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290節 空降兵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124節 冤案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565節 吞併奧地利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257節 香港是我們的國土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03節 特斯拉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385節 四面楚歌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496節 復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
第291節 大殺器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二節 復國的決心第326節 中子湮滅彈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290節 空降兵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356節 繼續發財第133節 土地政策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124節 冤案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565節 吞併奧地利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257節 香港是我們的國土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03節 特斯拉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九節 跨國公司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三節 香菸戰爭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540節 風雨飄搖的土耳其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532節 德國內部問題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480節 海上糾紛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385節 四面楚歌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八節 教育與衛生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287節 爭相拉攏的對象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496節 復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一節 時空之門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