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

吃晚飯的時候端納告訴李秉衡說在歐美各國招聘的大學教授已陸續到了上海,等三月份檳榔嶼的南洋大學校園初步完工便可以進駐。這個學校從去年五月份開始基建,本來預計一年,實際十個月就能投入使用。將來的南洋復興大學將以目前公司的各個研究團隊爲主,成立大學所屬的研究所。主要將有冶金、機械、物化、有機化工、教育、農業科學、醫學、電氣等幾個學院,十二個系科,五十多個專業。部分教學工作都將由這些研究人員兼任。

在南洋復興大學旁邊,已經有一些建築開始成形,這是即將完工要成立的南洋師範大學。同樣也分爲五年制、三年制以及速成班,可以容納三千人同時學習,以應付各方面教師的需求。在新加坡已經有一個類似的師範大學在徵用了許多舊建築,並聘請了許多外國教師後開始上課。從國外聘請的各個專業的教授與教師正在陸續趕來,國內教育界一些沒能得到滿清政府正確使用的學者與教授也經過革命同志的引薦進入各個師範學校。

“李,過兩天將會有一批從歐洲來的慈善機構的義務教育人員,這些人將會到你的南洋學校去。有一部份人可以先在師範學校工作,他們在歐洲有過豐富的教學經驗,恭喜你,未來會有不少合格的教師從那家學校走出來。”端納又給了李秉衡一個驚喜。

目前南洋最缺的就是有教學經驗的師範力量,將來南洋各地興辦教育最大的阻力不是殖民者,而是沒有教師。聽說有一百多位慈善人員來免費教學,再加上之前聘請的,已經能初步滿足即將成立的復興大學的教學需求,這的確是個驚喜。

上海工商大學校址十月份正式破土動工,一期工程預計十個月。蔡元培等人也不急着回國,而是在歐美聯絡同學朋友,尤其是國外教育界的許多朋友。

上海教育基金會則暫時交給廖仲愷與何香凝負責,在各地資助教育。由於找不到可以託付的信任之人,李秉衡向江浙財團推薦了廖仲愷與何香凝夫婦,兩人都正直清廉,向來有良好的聲譽,讓他們主持教育基金也比較放心。而南洋教育基金會則由朱執信與章太炎主持,尤其章太炎爲人剛直,把他跟汪精衛放在一起辦報,恐怕幾天就受不了汪精衛的排擠,況且兩人在日本就有隔閡。

“哦,對了,李,說到教育,你完全可以在這裡興辦一所初級軍事學院,我們幾個都有一幫軍界的朋友,可以拜託他們聯絡一些軍事教育好手過來。”聽到在談論學校的事情,漢斯給李秉衡出了個主意。

李秉衡躊躇着說道:“辦初級軍事學校難度太大,因爲沒有經驗,並且這裡畢竟是英國的殖民地,他們再怎麼對華人放任不管,也無法容忍在他們的地盤上辦軍校。當初要把同盟會的革命同志軍事訓練挪到亞齊那裡也是不想引起殖民政府的干涉。”

“嘿,我說李,你爲什麼不辦到婆羅洲去!那裡英國與荷蘭互相不願意公開承認對婆羅洲的吞併,那裡又容易隱蔽,兵工廠都可以辦,軍校不是也可以辦嗎?”端納驚訝的說道。

李秉衡眼前一亮,在婆羅洲偷偷辦應該問題不大,有個幾年的積累,培養的軍事人才將會越來越成熟與優秀。“漢斯,實在是太感謝了,這軍校無論如何都要儘快辦起來,這些就要拜託你們了。”

漢斯眼下對復興公司的熱愛不亞於李秉衡,可以說復興公司的胰島素給了他第二次生命。從軍隊退下來後,一直鬱鬱寡歡,所以纔到中國療養。沒想到在中國開始了他的好運,不僅糖尿病即將痊癒,李秉衡也在軍事訓練上給了他最大的支持。

胰島素的發現使糖尿病這種不治之症成爲了歷史。本來李秉衡不想過多的分散精力去做別的事情,但是出於對漢斯.巴姆勒的承諾,還是花了時間將胰島素從豬的胰腺中提取了出來。在漢斯身上注射後的效果良好,漢斯的糖尿病有了明顯的好轉,血糖業降低了很多。想到目前世界得了糖尿病等於得了絕症,於是就申請了專利,讓這種科學成果與世界共享。

目前他的團隊正在試驗將豬胰島素第30位丙氨酸置換成與人胰島素相同的蘇氨酸,也就是半合成人胰島素。到時候漢斯的糖尿病將得到徹底根治,並且不會產生排斥。

由於現在李秉衡名聲大噪,許多化學界與醫學界的科學家慕名而來,想加入李秉衡的團隊。加裡曼丹與新加坡等地也多了不少各國科學家加入到了復興公司的研究所。

這天的碼頭來了一個李秉衡期盼已久的人,化學家俞同奎。之前他在英國利物浦大學攻讀化學,並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還到德國、法國、意大利和瑞士深造。接到李秉衡讓蔡元培轉交的邀請電報並電匯的旅費後毅然不遠萬里來到了南洋,之前他也聽說了李秉衡在化學上的成就,對這次南洋之行充滿了期望。

李秉衡準備讓俞同奎負責無機化學與有機化學的研究所,並在將來擔任化學學院的院長。

“俞教授,歡迎來到檳榔嶼,有了你的加盟,我們的化學研究所相信會更上層樓。”

俞同奎見到發明酚醛塑料與胰島素的雙科專家竟然如此年輕,對他取得的成績更加肅然起敬。“不敢,我來這裡,是因爲我們華人出了位化學天才,想着來這裡錦上添花罷了。我不會說話,只會搞研究,其他我也不多說,什麼時候帶我去看看研究所。”

見他如此乾脆,知道是個醉心科學的學者,立即讓同來的陳伯平陪同俞同奎安頓下來,等過兩日前往坤甸基地的化學研究所。

軍事學校的事情非同一般,李秉衡找了黃仲涵與居正、朱執信等人商議。

居正聽說要建軍校,高興得連連點頭,握着李秉衡的手說道:“好,辦軍校好!眼下我們同志有留日士官系,在滿清新軍內部生根,如今我們打造一個南洋士官系,到時候裡應外合,革命可成。”

朱執信細細的想了想,擺手道:“能辦起固然好,但軍人也是職業,是爲實現理想爭得榮耀之神聖職業,若學成,無軍隊可去,徒奈何?”

李秉衡拍手道:“這個卻是關鍵所在,軍校學的是理論,必須于軍中操練以印證,于軍伍中歷練而提高。留日士官許多尚在滿清軍隊不受重用,外國軍隊也去不得,學了數年出來,難不成仍去統領鄉勇?”

黃仲涵大笑一聲,指着李秉衡等人說道:“難不成你們內行人不及我外行人?這軍隊我們自己組建便可,別想着幾年後學成往哪隻軍隊去,眼下這軍官只怕不夠。”

“軍官不夠?此話怎講?”居正來了興趣。

黃仲涵嘿嘿一笑,搖頭道:“照我看,這與經商卻是相差不遠。有貨無市,你便自銷,旁人看了有效,自會購貨,此類人多了,自然有市,有了這市,這貨你隨便產便可。”

居正等聽得似懂非懂,滿頭霧水。

李秉衡卻琢磨出了味道,擡頭說道:“莫非我們自己組建軍隊後會有人來僱傭不成?”

黃仲涵滿臉玩味的看着他,說道:“也不是僱傭,是有人出錢替我們組建。”

“哦?”幾人都被吊起好奇心。

“如今組建軍隊,要軍官無軍官,要資金無資金,要兵丁無兵丁,處處碰壁。但南洋華人豪富,子弟教育得當,幫這些大族與富商訓練子弟,資金可由他們自出,賣武器與彼,我等只需養成軍官便可,到時成軍,各自散回家中,可爲各地華人之守護。經商之人大多開明,懂行的,必羣起仿效,到時只怕我們來不及訓練,所以我說軍官恐怕不夠。”

朱執信瞪大眼睛望着他說道:“哪有如此好事?有誰願意當這冤大頭,又出錢又出人,還購買武器?”

黃仲涵苦笑道:“爪哇等地華人即便豪富,地位低下,時常害怕荷人與土人不軌。百多年來,華人苦暴亂久已。前些日子,泗水、萬隆等地又有華人遭劫掠,華人如驚弓之鳥。軟弱慣了,有時也想改變此局。若果真能成軍,我黃家可出五百子弟。”

衆人都沉默片刻,李秉衡嘆道:“此法數年後當收奇效。”見居正等人都望着他,解釋道:“百年來,南洋華人被屠殺何止三百萬。奈何無故土之國爲之伸張正義,無強力之法對抗壓迫。華人慾購武器,則價無端上升數十倍,武器即便購得,也是淘汰落伍,不堪一用。即便各處大族有些許好槍,也是零落不成巨力。如今我復興公司出好槍低價賣於華人,規模若成,土人安敢再欺?況且華人子弟文化高,訓練成軍甚速,選拔精英充作軍官,不出數年軍官充足,受訓子弟衆多。鐵打營盤流水兵,一旦有事,由軍官召集受訓歸家子弟,戰力立成。”

居正等人都聽懂了他的意思,拍手叫好,說道:“若以兩年爲期,每期練兩萬兵,十年後當有十萬青壯子弟兵,南洋當爲我有。”

說話斬釘截鐵,衆人的心絃都被莫名的撥動了一下。

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六節 西式過年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442節 中亞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478節 安娜斯塔西婭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309節 湖南獨立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321節 漢口大反攻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357節 外交戰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330節 反包圍第434節 政敵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509節 香港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542節 阿富汗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410節 毒氣戰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573節 滅絕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298節 阿薩姆
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六節 西式過年第448節 外圍戰場的必要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442節 中亞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344節 你排猶我納猶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八節 助商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255節 滅絕的手段多種多樣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579節 彼得大帝第2章 初露鋒芒 第七節 豪俠英士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四節 狼才女貌第478節 安娜斯塔西婭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309節 湖南獨立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225節 華資銀行前所未有的良機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321節 漢口大反攻第312節 兵變陰謀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357節 外交戰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330節 反包圍第434節 政敵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194節 這裡是蘭芳的海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413節 可笑的殺招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二節 戰地無聲第509節 香港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一節 造艦計劃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542節 阿富汗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412節 土着軍團第140節 泗水土着暴動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410節 毒氣戰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186節 滿清親王算老幾?第573節 滅絕第527節 日本海軍復興之希望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252節 洋行之王的末日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577節 致命的報復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298節 阿薩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