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

白天碼了半章,終於提前送到。還請兄弟們繼續支持,爭取成績比上個星期更好,加油啊。

在亞齊附近海域上面發生的一場小規模海戰的確堪稱糟糕之戰,交戰雙方好像在比誰的表現更加的糟糕,結果,雙方的蹩腳表現令上帝都看不下去,最後上帝之手讓更加蹩腳的“西姆勒”號自己撞在了礁石上,等待它的結局當然只有擱淺。

看着對方打出的白旗,兩艘射術糟糕且莽撞非常,最後靠着狡猾與運氣奇蹟般的獲勝的炮艇上一片歡騰。兩艘加起來噸位還不如對方一半的小傢伙降服了之前不可一世的荷蘭人。他們當然有理由爲之驕傲,並且申請一枚軍功勳章。

蘭芳海軍太過於年輕與稚嫩,缺乏海戰的經驗,無論如何,這次的勇敢挑戰還是給海軍爭得了一絲顏面。

程璧光也臉上有光,這段時間他一直在馬辰船廠與坤甸船廠之間來回奔忙,查看軍艦建造進度。

有了之前的技術與經驗的積累,目前的軍艦製造速度很快,尤其是外銷型九千噸級的重巡洋艦與自用的一萬兩千噸級重巡洋艦。

程璧光對李秉衡堅持的一萬兩千噸級的重巡洋艦的設計理念相當的認同,尤其是那句“無畏艦的出現使得所有戰列艦一夜間全部落後,而戰列巡洋艦的出現使得所有裝甲巡洋艦落後於時代”,他在得到了改進後的“毛奇”級也就是“重慶“級的詳細資料與數據後,對李秉衡堅持不再設計與一萬一千多噸的“新加坡”號裝甲巡洋艦感到英雄所見略同。

這種還沒有確定名稱建造代號爲H的重巡洋艦其實是李秉衡根據後世德國的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設計的,在去除了高射炮平臺、防空機炮平臺與搭載四架水上飛機的平臺後,本來標準排水量接近15000噸的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剛好標準排水量一萬兩千噸不到。除了動力裝置的技術還沒有達到後世水平,航速只在26節,勝在火力兇猛,八門50倍徑203毫米主炮可不是日本戰列艦上那些脆弱的裝甲可以承受的。

造船業逐漸成爲了蘭芳共和國的支柱產業,隨着蘭芳出產的輪船在全世界市場上的攻城略地,許多訂單如雪片而來。不僅各家造船廠不斷擴張,連續的有新船廠在坤甸以及馬辰等港口開建,復興造船設備公司的訂單足以使它的產能迅速擴張五倍還不止。

可以說,造船業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大量相關產業的擴張,越來越多的資本家加入到了興辦實業的行列。

國內的大量資本也開始流入蘭芳,可笑的是,在國內興辦實業總是缺乏資金,連修鐵路都要跟洋人借國債。許多富豪喜歡把資本投資在房產地產以及存在洋人與錢莊的戶頭上。究其原因,還是滿清政府太過腐敗,有錢也不敢投資實業,生怕到時候名譽不佳的清政府伸出黑手。

光華銀行在國內的分行成爲了比外國銀行更受歡迎的“外資”銀行,無論是嚴格且先進的管理制度,還是良好的信譽,更爲重要的是對國內實業家的支持力度。

當然,光華銀行在坤甸的總行早已在李秉衡等人的努力下走入了正規,以它爲首的蘭芳銀行團正確的引導着蘭芳的金融秩序。而石清霜接任行長後,開始實行了一系列與李秉衡之前有所出入的政策,這些政策引起了一部分南洋華商的強烈不滿,並且愈演愈烈,許多人仗着老資格,鬧到了李秉衡那裡。

李秉衡最近忙的夠嗆,一系列新的佈局,以及在中部婆羅洲的工業基地規劃。所幸一年半前跟着他奮鬥的那批元老基本上都可以爲他挑起擔子,不用事必躬親,給他減少了許多的工作量。

對於最近吵嚷的那些人,李秉衡心知肚明,但吩咐總理辦公室人員直接擋駕,隨他們去折騰。

對於那位還沒有見過面的清霜美女新官上任燒的三把火,李秉衡欣賞不已,許多措施都是他之前就準備實施的,只是被最近的事務所耽擱。

“光華,你那未過門的媳婦最近搞出的那麼多事是個什麼看法,老這麼不露態度,恐怕下面的人不好處理。”每次黃仲涵都忍不住打趣李秉衡,但心中也存着給他從速成家的心思。

“這,哎,那石竹君在美國長大的也就算了,怎麼你也愛湊着熱鬧。人家到現在還沒見過面,指不住能不能看的上我。就憑她剛上任就能找出這麼多的問題,我就自愧不如。”

黃仲涵笑着直襬手,眯着眼壞笑道:“光華怎的如此看輕自己,好歹也是一國總理,還怕配不上別人不成。看緊些喲,這些天銀行行長辦公室的門都要被敲破,門檻都要被踩斷了。南洋的才俊們輪番上場,據說人家冰山美女的笑容還沒出現過呢。哈哈,哈哈。”

“咳,老黃你就別打趣我了。我們這蘭芳國還不是試驗品,一處海外仙山罷了。你看他們那個心裡不存着將這裡的成功模式複製到大陸的心思,就連你我,恐怕也心繫故國。蘭芳,蘭芳,終究還是我華人的一朵奇葩,總需要有堅實的土壤才能活的更好。朱執信與居正還有秋瑾他們還是鼓勵革命,對革命組織在蘭芳的活動大開方便之門,最近我們跟同盟會的關係回暖了許多,正是這個原因。”

說着,兩人都不約而同的嘆了口氣,眼睛望向了北方。

故國,讓人魂牽夢繫的家鄉。李秉衡的心裡莫名的被刀紮了似的疼痛,穿越前的自己是北京人,但母親是江蘇人,可以說糅合了南北的多種氣質。可眼下,對於他來說中國任何一處都是家鄉,沒有人能比他更能理解南洋華僑們數百年心向故土,矢志不改,堅貞的爲故國與鄉土期盼的心理。

“數百年來,我們在南洋打拼的先輩無時不刻的不在盼望祖國強大起來,南洋華僑的命運是跟祖國的命運同根相系的,你也知道鬍子春那是對滿清政府的鼎力支持了,如今又在蘭芳忙的不亦樂乎,也是將對滿清的灰心重新在蘭芳燃了起來。蘭芳我們當然要搞好,可最終的心思還是在那邊。”說着,黃仲涵朝着北邊呶呶嘴。

“我們在這邊再怎麼成功,心裡仍然不安,那片土地上的同胞們還在受着壓迫,受着欺辱。我們首先要自立,自強,等到有實力的時候,再將我們華人的根本之國復興起來。到時我華夏兒女擁故土之地與南洋富庶之土,當傲視天下,復漢唐榮光。”李秉衡在他們幾人面前,從不掩飾自己的雄心壯志,中華的崛起之夢一直在他的心中縈繞,讓他爲之咬牙奮鬥。

“那眼前的那些老字輩的華商你怎麼處理,那個冰山美女不知道這邊的底細,大刀闊斧的揮了下去,這尾,總要有人收吧?”

“正要不知道底細纔好,我也是爲了我華人的千秋基業,那些人不知好歹,眼下不安分,將來有他們受的。”李秉衡斬釘截鐵的語氣讓人身上起了幾許寒意。

在李秉衡鐵腕整治了蘭芳的金融秩序後,進一步的準備瓦解頑固的商會勢力,許多有着利益交集的地域商會與大家族實力雄厚,而他們的子弟也有許多在蘭芳從政,將來蘭芳是所有華人的蘭芳,而不是南洋華人的蘭芳,他也一直爲着這一點暗中佈局。

之前一系列的措施使得蘭芳的政權牢牢的掌握在以他爲核心的“蘭芳體系”手中,但蘭芳的人口以南洋華人爲主,許多商會與大族有着不少的話語權,一旦蘭芳的實力增強,他們也將跟着水漲船高,擁有更加強大的實力,勢必影響到國家的正常運作。除了吸引國內江浙財團、華北財團的資本,吸引國內其他省份的移民等措施,主要的還是要將蘭芳所有勢力糅合到一起。

石清霜針對目前蘭芳的經濟結構,對光華銀行爲首的銀行團的貸款與金融活動進行干預,大力扶植高科技產業,加大對科研人員以及技術人員靠技術興辦實業的投資力度。以及對蘭芳民間私募資金影響力的削弱,協助政府打擊在房地產與土地買賣中的投機行爲。

李秉衡爲了加快蘭芳的工業擴張,準備以復興公司爲範例。嘗試將一部分零部件交給其他工廠製造,而復興公司的各家工廠只需要生產核心部件,掌握核心技術,進行零部件裝配,集中力量發展高附加值零部件的生產。這樣,不僅能帶動一大批相關工業的發展,還能節省資源,迅速擴張。這只是初步的嘗試,將來還準備看效果擴大範圍。

目前光華銀行已經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當初跟着李秉衡在復興公司奮鬥的一些老員工承包或者興辦一些相關工廠,在貸款上給予支持,而政府則在稅款上給予優待。

看着動靜不大,但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有意見也是很正常的。對坤甸等地的嚴家等土皇帝的整治平息了一部分異樣的聲音,但以保皇派與頑固派爲首的非蘭芳體系始終在背後推波助瀾,造謠生事。這部分的勢力不徹底瓦解,勢必會給將來蘭芳的統治造成困擾。

“總理,造船廠的崔耀啓崔工要求見您,說是有要事。”

“崔耀啓?”李秉衡驚奇道,“他昨天還跟我在討論造船新工藝來着,怎麼今天就跑了來?”對於這位一開始就在巴達維亞造船廠一起造船的功臣,是他一手從國內挖過來並且在他的引導下解決了二氧化碳保護焊技術的,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這項技術的成功實現,使得巴達維亞造船廠進步神速,沒有那時候的積累,也就沒有這時候造船廠的輝煌。

不知道他親自到自己的辦公室來,是爲了什麼事情,“讓他進來”,李秉衡立即吩咐道。

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一節 鐵血政權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385節 四面楚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330節 反包圍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346節 引進外資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261節 美國佬幫了大忙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309節 湖南獨立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290節 空降兵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二節 懲奸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198節 爲民族自由死不足惜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321節 漢口大反攻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八節 英國人的態度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509節 香港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401節 同盟國需要中國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518節 審判第167節 婚姻迷局
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三節 搶馬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22節 想回中國嗎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一節 鐵血政權第433節 廉政風暴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385節 四面楚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129節 一箇中華一個聲音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157節 丁德-英國金融界的噩夢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330節 反包圍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346節 引進外資第479節 準備對鬼子動手第261節 美國佬幫了大忙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387節 全面戰爭第563節 日本兵變第309節 湖南獨立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290節 空降兵第427節 凍死人的西伯利亞第449節 德國商船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二節 懲奸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159節 一下子多了兩個老婆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198節 爲民族自由死不足惜第334節 再接再厲第179節 軍艦不是白賣的第421節 下一戰-大戰第451節 英國人要訂戰艦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321節 漢口大反攻第457節 安西都護府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八節 英國人的態度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509節 香港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213節 毆打外國使節的元首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401節 同盟國需要中國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五節 重創敵軍第473節 尼古拉二世的野望第250節 土地與宗教政策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436節 小日本海軍杯具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五節 輕紡一條龍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八節 產業鏈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456節 再次擴軍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393節 軍事與外交雙頭出擊第518節 審判第167節 婚姻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