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

日行車衛的難點在幹兩個車輪,鋼圈與輪胎的咬合是個牢輪胎的生產更是個問題?

當時爲了逼聯合碳化物就範。購買福特公司的股份,李秉衡靈機一動與那祿普、米其林分開談判。利用左右逢源,達成了與米其林的全力合作,並且收購了那祿普的部分股份。?

去年九月復興公司與法國米其林公司合資在婆羅洲新建一家輪胎公司正式投產,復興公司提供不帶合成纖維的子午線鋼絲輪胎的專利以及廠房、出地、幾個大型橡膠園等資源,米其林公司則提供設備、人員、輪胎製造技術,兩者各自擁有鰓的股份。?

在這個前提下,婆羅州的橡膠產業也受到了帶動,加上橡膠加工設備的改進,輪胎公司不斷添加新機器。並且加大對輪胎的新技術研究與?

發。?

李秉衡年初成立自行車輪胎研究小組,一年還沒到便有了成果,實在是意外之喜。?

早在蹦年,歐洲便已經開始了將橡膠應用在自行車上,在這個基礎上加上李秉衡提供的理論,相關研究確實很順利。?

經過不斷的深入研究,子午線鋼絲輪胎的質量也越來越好,使得李秉衡決定提高各種汽車的產量。?

隨着福特公司生產的,型車在美國大獲成功,並且不斷的提升產量。在歐州市場上的攻城掠地,許妾國家都意識到了汽車時代的來臨。?

正如許多國家投入到汽車的研究一樣,橡膠這一物品在將來的海量需求也成爲了所有人心中的陰影。?

橡膠一詞來源於印第安意爲“流淚的樹”。?

天然橡膠就是由三葉橡膠樹割膠時流出的膠乳經凝固、乾燥後而製得。?

橡膠樹只能在熱帶橡膠樹喜高溫、高溼、靜風和肥沃土壤,要求年平均溫度,在範圍內都能正常生長和產膠,不耐寒。在溫度以下即受凍害。?

這就決定橡膠樹只能在南美州以及南洋等地才能成活,而南美洲產量並不多,作爲新興產業,橡膠業還剛剛起步,並沒有大規模的種植。?

而唯一開始大量引進並且種植的地方就是南洋,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馬來等地,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地區大部分掌握在一個不太受歡迎的國家手中。?

今聳下半年橡膠股票隨着蘭芳共和國在蘇門答臘等地的攻勢而持續攀上高峰,在南華共和國宣佈成立。並且宣佈正式對大半個南洋擁有主權後,橡膠股票徹底的瘋了。?

在李秉衡離開南洋的前夜,他正式發出了逐步全部脫手橡膠股票並且將橡膠公司轉讓的指令。?

這次他也將在上海坐鎮,主導最後的戰局。?

溫生有到了上海後,他的心也定了下來,下一步便是結束橡膠股票的神話了。?

榮宗敬接到電報說是南洋來的一批棉種到了上海,陳其美網好也要去碼頭,提議騎着自行車帶他過去。?

於是,兩人便有幸成爲了南洋新式自行車在上海灘上閃亮登場時的車模,才騎出了南街,便吸引了許多眼光。?

路上許多人都望着兩人,當然主要是看着那輛與洋人偶爾也拿出來亮相的腳踏車有些相像的奇怪車子。訝異、羨慕、鄙夷等等,兼而有之。?

榮宗敬是家中長子,膽略大。善於冒險,有魄力,對這自行車也是手癢不已。?

才騎了一段,提出與陳其美輪流騎着帶人,穿着厚棉襖的陳其美也怕出汗多了着涼,就下來讓他先騎熟練些,然後再帶他。?

如累李秉衡看到,肯定會自愧不如,纔剛剛接觸到自行車就能騎的滿大街跑,還帶個人的,換作是他肯定是萬萬不能的。?

榮宗敬舊歲到錢莊習業,舊歲師滿到上海森泰蓉錢莊做跑街。承擔包攬生意,聯繫客戶業務。他求知心切,專心研究業務,勤奮誠懇。且辦事認真細心,並掌握了不少資金的調撥運用和棉麥產銷方面的知識。要真正的發家,還是在遇到李秉衡之後。?

從當初的麪粉廠與棉紗廠,到現在的七家麪粉廠與回家棉仿公司,在南洋還有造紙廠的股份與大量棉田。?

不過他們真正的實現飛躍,還是在今年。?

去年由於榮宗敬膽子頗大,從南洋回來便向親友借錢,又借了高利貸。加上李秉衡提供的外匯,一氣上馬了三家麪粉廠與一家棉坊公司。?

今年榮宗敬聽了虞洽卿等人的鼓勵。將麪粉廠與棉坊公司抵押給了外國銀行,貸出了大筆的資金,進入股市。?

照道理華人向外國銀行融資是相當困難的,別說榮家貸款利息極低,就連貸上個幾萬銀元,都很不容易。?

榮家前後向匯豐銀行貸了一百多萬兩銀子,除了還高利貸,其餘的都投入了股市。這也讓榮宗敬好笑不已,許多親友聽說他家在南洋有“橡膠園”不但不要還錢,還送過來不少錢,說是要入橡膠園的股。榮宗敬也不多話,將錢全部投入股市。?

匯豐銀行之所以這麼慷慨,也就是看中了榮家那規模較大的“橡膠園。”想利用貸款來套近乎,進一步的想騙榮家牙卿那張寫着“四百五十公頃橡膠園”的紙。?

老奸巨猾的英國人哪裡想的到這不過是個騙局,這斤。?

“?刪階論一個來自百多年後的大騙子設計的,沒有人能夠的有。六?

橡膠園騙貸計劃,也被稱作民族工業融資計戈,是由李秉衡親自制定,並由虞洽卿等上海、江淅財團負責實施。?

他們挑選出了一大批的熱心於投資實業,並且有着良好的行業口碑。品格優良的資本家加入這一計刑。當然,前提是要相信他們。?

這些資本家可以用產業原始股與南洋的土地作爲交換,然後李秉衡會讓這些土地的契約上標註上政府證明,該土地作爲橡膠種植園,擁有多少多少的種植面積。?

正是這薄薄的一張張紙,吸引到了外國銀行貪婪的目光,也讓他們開始自掘墳墓。?

這兩年來,南洋的商品不但迅速的搶佔市場份額,而且隨着橡膠股票的熱潮,南洋出來的人都要多了幾分底氣,走到哪都讓人高看一眼,更別說是在南洋有家業的,尤其是有橡膠園的,那簡直就是連洋人都要舔腳趾的存在。?

正是由於南洋的土地大部分都被華人所攻取掠奪,才造成了原本應該享受這一待遇的洋人銷聲匿跡。只要是不留辮子的華人居然地位水漲船高,連滿清高官都要正眼椎看。?

榮家的快速崛起也引起了匯豐銀行的關注,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知道他們家在南洋有橡膠種植園後。之後的事情便好辦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且還配合默契。?

同樣的故事還發生在其他華人資本家與其他外國銀行身上,只是情節略有不同而已。?

榮宗敬從匯豐銀行貸到資金後。將之大部分變爲橡膠股票,然後在今年六月的橡膠股票重挫前變現。還清了貸款。?

然後在九月份開始的又一波的橡膠股票行情聳始前,再一次的將資金變爲橡膠股票。?

這次不僅是他的親友,就連鄉鄰們也是上門來紛紛要求幫着炒股,完全不用愁資金短缺。?

才十月初,匯豐銀行便眼巴巴的上門來要求貸款給他,而且沒有提出任何要求。?

榮宗敬毫不客氣的接納了對方的善意,並且將貸款全部變爲股票,並且通過各家外國銀行的股票抵押業務,套出大量的資金。?

本來李秉衡擔心大量的出手橡膠股票會引起市場恐慌,使得股市脫離自己的掌控,但是外國銀行熱衷於股票抵押業務,並且要命的是,之前只貸款給炒股者的錢莊也開始做股票抵押業務,這就使得他的計刑更加順利的執行。?

直到這個月初,榮宗敬纔得到李秉衡的指令,將股票全部抵押出去。將資金全部撤出。?

前後將近一年,他只不過往股市裡一開始投入了三十萬兩,如今從股票上得到的收益與抵押股票換來的貸款已經超過了三百萬兩,除了不斷投入到麪粉廠與棉仿公司的資金,最近仍有一大筆資金套出作爲產業的流動資金,實在是一大美事。直到真金白銀到了手中,他才大笑着不再把它當成一個發財夢。?

如今騎着自行車,腦子裡還在想着這一年來的財富暴增,真的就像個夢一般。如果沒有遇到李秉衡,會是怎樣呢??

“嗨,榮,薦先生。”?

榮宗敬聽到有人在喊他的名字。連忙剎車,用腳點地,等陳其美下來了,方用眼睛去找喊他的人。?

“嘿,我在這,我的朋友。”匯豐銀行的買辦頭子吉瑞恩大步走了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

“哦,是你啊,吉瑞恩先生。好久不見,最近可好?”榮宗敬客套的問道,他們的確好久沒見了。?

吉瑞恩熱情的大笑道:“前段時間本來準備找你敘舊的,可是太忙了不是?你看看這火爆的股市行情,想偷點懶都不行。”?

兩人說了會客套話,見他還沒有要走的意思,知道定是有事情,隨意敷衍着,腦子裡卻飛速運轉起來。?

吉瑞恩見他不太識趣,便耐不住性子,問道:“對了,榮先生,不知道最近有沒有還貸能力,我們銀行的資金需要回收一部分,有進必有出對吧?如果你有空,我們可以談談關於你抵押的那些股票的問題。”?

榮宗敬心中暗罵,這洋鬼子還在裝什麼蒜,不就是想要靠着催要貸款來達到謀奪自己在南洋的“橡膠園”嘛。?

這幫洋鬼子的確是精的跟鬼似的。算準了目前股市火爆,沒有人會輕易讓出股票,把大筆資金放在手中不進入股市的,眼下肯定是沒有資金還貸的,銀行一緊縮銀根,那麼就只能乖乖就範。?

這其實是他們常用的伎倆,李秉衡曾經親自給他們上過課。中國人不是吃過一次虧,針對這些伎倆也有對付的辦法。?

他曾經分析過斑年初,正在中國絲茶出口的旺季,外資銀行只吸收存款而不肯放出,利率甚至高達鰓。同時,外資銀行擡高匯價。對出口絲茶的商人施加壓力,出口陷於停頓狀態。飄年初,有一半以上的錢莊破產。?

這次金融風波中,外資銀行摸到了中國金融市場的胤常情況下,利率大體爲每年燭,但如果外資銀行妝瓦,狐,市場銀根吃緊時,年利率會高達獼。?

後來在滿清時期發生的幾次金融危機都是外資銀行利用了這個規律。干擾金融市場的結果。?

洋鬼子吉瑞恩表面上熱情洋溢,實際上卻從心裡樂開了花,中國人就是好欺騙,稍微哄哄,威嚇一下。對方立即就範。?

榮宗敬裝着爲難的樣子,說道:“我這股票還沒脫手,能不能再拖些時候,等股價再高些再說如何?”?

吉瑞恩眼中的狡詐一閃而過,這個中國人果然把抵押股票的貸款又去買了股票,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貪得無厭的傢伙。?

在肚子裡暗罵了一句,渾然沒有自己也是個貪得無厭的傢伙這一自覺性。?

“這個,你要是不盡快將貸款還清我們可是要將股票賣了變現的。別忘了,往來上可是按照貸款時的股票價格的拜”?

“這,這個,我知道了,我去想想辦法。”榮宗敬忽然覺得自己的演技也好了許多。?

吉瑞恩裝作關心的樣子,眼光掃了四下一圈,把頭湊過來,小聲說道:“作爲朋友,我倒是有個好主意。你可以將南洋的那個橡膠園抵押給我們,或者讓我們入股,並且將你的橡膠公司包裝一下上市,這樣的話,所有難題都迎刃而解。”?

聽他標準的說出迎刃而解這個成語,陳其美鄙夷的看了看他,剛纔他提出的東西都能理解,就是覺得怪異了些。?

這幫洋鬼子,股票抵押業務加上直接進入股市,毛經有不少錢在股市裡,還是貪心不夠。?

“這個,我那個橡膠園可以抵押,不過需要好好商議,畢竟我們好不容易有些產業,要變賣也得思考一下。”?

吉瑞恩見他有些意動,倒是意外的輕鬆順利,無形中語氣也和藹了許多,“那好吧。今天是星期三,我星期五來拜訪你,不知意下如何?”?

榮宗敬見他徹底上鉤,也就隨着他去,隨意應答,便告了別各歸各?

。?

到了這個地步,不得不佩服李秉衡,算到了洋鬼子的銀行每一步的招數,竟能完全將洋鬼子玩弄於股掌之上。?

想到那個不知道具體細節的民族工業融資計戈”他的心都有些微微的顫抖起來,只知道其他外國銀行也是如此,光自己這裡就佔了洋鬼子的多少資金,那麼整個加起來呢??

像他們還只是散戶,李秉衡授意手下組織的橡膠上市公司便是大戶了。?

各家外國銀行爭相想取得橡膠上市公司的股份,這種風潮尤其是在今年六月過後,愈演愈烈。?

歐洲甚至許多專家學者預言。將來的世界將會因爲橡膠這種資源而爆發大規模戰爭,橡膠的需求將是無極限的。?

在這種情況下,李秉衡首先開始把幾家大的橡膠公司賣掉,首先便是蘭格志公司對外出售,司徒嶽已經完成了這一任務,匯豐銀行將會以一百五十萬英傍的價格收購蘭格志公司獼的股份,而其他幾家銀行則收購剩餘的4股份。?

其他橡膠公司的股份也大多找到了買家,順利的將大部分的資產賣掉。?

當初的老闆麥邊被認爲是賺了大錢以後出去享樂了,並且接任的老闆仍然是如此的愛錢。?

李秉衡這次初步預計,從股票上得到的收益,加上從各家外國銀行騙到的貸款,出賣橡膠公司股份。總數絕對超過一億五千萬兩銀子。?

外國銀行的資金很多,這一點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很麻煩,外國銀行可都是有大把的存款額。?

作爲以往中國政府財政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的關稅和鹽稅,由於成爲過去抵借外債的抵押和還債的基金。長期以來被匯豐、道勝、德華、匯理、正金等外國在華銀行保管,後來基本上落入英國匯豐銀行之手,這不僅提升了外國銀行尤其是匯豐銀行的信用,還無形中給其提供了一大筆無利息的流通資金,供其以低利借貸外商,發展對其有利的在華?

。?

另外,官僚與地主的存款也是一筆鉅款,雖然無法計算,但是李秉衡估計今年已經累加起來不下於關餘。?

而且英國人起頭,準備逼迫清政府將鹽稅全部存入匯豐等英國銀統?

甲午戰爭失敗後,中國政府被迫於燃年4月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清政府向日本賠款2萬萬兩。分瞅付清。面對如此鉅額債務,清政府只得以鹽稅收入作爲擔保,舉借外債。?

近年來,滿清政府在鹽稅上的收入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今年,南洋提供的加碘鹽等技術,使得國內的鹽能夠暢銷歐美,產量大幅度提升。?

前幾年清朝政府每年歲入白銀在躍四萬兩左右,而中央政府每年集中的鹽稅收入約有駒萬兩左右,佔全部鹽稅收入的糊,加上地方政府所收留的鹽稅,全國鹽稅收入應在4沏萬兩左右。?

正是垂涎於這一比鉅額的財富收入。列強才拼着命的要讓滿清政府以鹽稅爲擔保大量的借款,達到控制鹽政主權,進一步撫住金融命脈。?

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542節 阿富汗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442節 中亞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136節 娶個洋夫人?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290節 空降兵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八節 英國人的態度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282節 日不落帝國我來了..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351節 公使團密會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282節 日不落帝國我來了..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249兩大殺器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298節 阿薩姆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521節 峰會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
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44節 英國佬要訂戰艦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423節 德屬非洲殖民地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167節 婚姻迷局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542節 阿富汗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264節 “強大”的意大利軍艦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442節 中亞第260節 貨幣金融戰爭..第109節 統治基石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345節 老毛子與小鬼子的勾結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136節 娶個洋夫人?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290節 空降兵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八節 英國人的態度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459節 中亞新的主宰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302節 飛機與飛艇第215節 崇明三島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273節 需要贖罪的秘魯人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245節 漢口事件引爆火藥桶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282節 日不落帝國我來了..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378節 中華帝國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351節 公使團密會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一節 復國第一師第217節 遇到了人才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498節 香港的騷動第282節 日不落帝國我來了..第475節 柿子撿軟的捏第249兩大殺器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214節 印度阿三集體發神經..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四節 進京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二節 穿越了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298節 阿薩姆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521節 峰會第504節 大爆炸疑雲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一節 歸來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