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

李秉衡留着溫生才、李燮和一干人在船上住了一夜,一大早衆人都已經爬起,在健身房玩了起來。李秉衡索性讓張家人把他們的行李都送到船上,在健身房旁邊的更衣室設了十幾個牀位打算讓他們常住下來。況且更衣室旁邊就有衛生間,可以洗漱如廁。船上又有健身房可以讓他們消磨精力,所以也放任不去管他們。

一上午李秉衡都在忙着把後世的一些農業科學技術以及雜交稻、超級稻等的絕密資料印了出來,整理了一下,讓溫生纔去招募有志於農業的南洋子弟。準備忙碌中抽空在碼頭附近的農場先試着水稻矮化育種與雜交育種,並實驗各種後世農業理論。這是許多要做的大事中的一環,他也一直記在心上。

吃過午飯,李秉衡就寫好增添的要去歐美採買的石油鑽井、煉油等設備詳細清單與酚醛塑料的專利文件直奔張家。到了以後,發現又多了不少人來。張老爺子正在會客,聽得他來了,帶了幾個人來迎他。

“嘉庚,這就是你剛纔說要見一見的李光華小兄弟。”原來剛纔張振勳將他印的那些橡膠種植理論以及橡膠加工廠的資料給今日從新加坡過來的幾位橡膠種植大戶傳看,這裡面叫陳嘉庚的看了連聲叫好,聲稱要見一見作者。

兩人連忙互相見禮,寒暄起來。這陳嘉庚在歷史上是鼎鼎大名的“橡膠大王”,創下來數億美圓的資產,他的女婿李光前後來也是位大人物。李秉衡對這兩人知之甚多,言談舉止甚是恭敬。陳嘉庚驚訝他如此年輕的同時也是另眼相看,兩人談不上多久都惺惺相惜起來。

一旁的林文慶也是對李秉衡讚譽有加,那些紙上寫的很多都是他親身經驗過但沒能用文字組織起來的,所以作爲馬來亞第一批種橡膠的人,他是懂得這些資料的價值的。

“聽張世伯說你還是個機械專家,請你一定要爲我們好好設計橡膠加工廠的機械,擴大生產能力。”陳嘉庚鄭重的請求道。

“南洋已經有不少人開始種植橡膠,這些資料不能亂傳,我建議成立華僑橡膠聯盟,只能聯盟中人學習。若是被外國人以及當地土著學去了,我們就沒得活了。”林文慶向李秉衡建議。

這話說的也有道理,知識有時候確實只能在小範圍傳播。這些東西也確實只能在華商手裡,外國人與土著沒有道理受到這些眷顧。

“那好,就請張老爺子組織這個聯盟,想加入的華商由他跟大家商議批准與否。”張振勳也有橡膠種植產業。

“關於橡膠加工廠的機械,我這幾天就開始準備設計與改造。”

張振勳見他又把活攬到手裡,知道他不忍心拒絕,他手頭要忙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明知會有累垮的可能還答應衆人設計橡膠機械的請求,老爺子越來越爲李秉衡的人品感到佩服。

把酚醛塑料的專利文件複製了不少郵寄到了歐美主要發達國家,當然日本這個野蠻國家除外。之後開始在船上準備不少小發明的資料,準備申請專利。

等到華商大會快舉行前的幾次座談會,一時興起,把這些專利都讓給了來參加大會的不少華僑商人,並且也投資了不少錢出去,被黃仲涵笑稱爲“散財童子”。

華商大會正日的時候,也是最熱鬧的時候。南洋華人是最重風俗,原來家鄉的規矩習俗一直沒敢忘記,反而一樣樣都拿出來鄭重實行。先是張振勳帶了祭天地並遙祭家鄉以示背井離鄉未敢忘了祖宗根源,然後又是舞龍舞獅子,總共九條巨龍兩百頭獅子,另外鞭炮更是無數。

李秉衡早早就帶了溫生纔等一干兄弟做了新衣服褲子,穿了嶄新的皮鞋。一起舞了條巨龍,隊伍之前訓練了半日,再加上衆人身手都好,舞的蠻有樣子,贏得了不少掌聲。隊伍先從張家大宅門口舞起,李秉衡掌了龍頭,一邊舞着龍一邊在門口用柑橘擺了個大大的福字。完了又歡天喜地的舞着往附近的華埠而去,一路去許多華商門口擺福字,即便許多華人貧民,李秉衡也帶着衆人用柑橘擺了福字,還在門口放上不少年貨與荷蘭盾。

張振勳也很有興致的跟在後頭,跟隨着他的家人端了許多的柑橘,有時候老人家看的開心,也去湊熱鬧在地上擺福字。一邊叫着好,還一邊對着黃仲涵笑道:“我看光華那隊舞的相當好,人少了點,但精神的很。”

原來舞龍隊要上百人,但李秉衡隊伍有八十多人,訓練下來也夠了,所以華商大會衆人才許了讓他們單獨一條龍,而沒有把他們分拆。這些日子又有不少兄弟慕名而來,或是與溫生才、李燮和等相熟識。李秉衡索性把自己的休息室也打通,成一大室,能容的上百人的鋪位,自己也睡在大家中間,整天照着後世中國陸軍練兵之法慢慢操練,睡前互相講些革命道理。溫生才最激動,常常講不一會便把自己講哭。李燮和稍微冷靜,但是講的激動了也要拍手呼喊。後來從日本趕到的喻培倫,本來想在日本繼續求學,但李秉衡託胡漢民帶給他路費讓他來南洋幫助辦炸藥廠。一聽能辦炸藥廠,他立即帶着弟弟喻培棣趕了過來。每次大家談論革命,輪到他發言,他只有來去這麼幾句話:到時候我脖子上掛上一個大竹筐,放上滿滿一筐的炸彈,誰敢破壞革命,我就用炸彈炸他。每每讓大家鬨堂大笑,李秉衡也喜歡他們倆兄弟,弟弟喻培棣前幾天被他送去德國留學了,同去的還有當地一百多位華僑子弟,每人都發了上萬的馬克,也算是幫了他一個忙,不然那麼多的馬克放在那邊還真不知道怎麼用。最有意思的是林覺民,講起革命道理來抑揚頓挫,調子就吸引人,平緩時感動人,激昂時使人振奮,大家都喜歡聽他講。李秉衡講的不多,但是大家最喜歡聽。除了革命道理,還分析世界大勢,分析革命形勢與策略,尤其是軍事上的內容大家聽的如飢似渴。李秉衡準備等訓練一陣後開始按照特種兵的標準訓練他們,將來也是股助力。

舞完了龍,李秉衡帶着大家到華埠的集市上去吃小吃。杏仁餅、黃梨撻、蛋卷、年糕、糖果、烤肉乾等,每一樣都要吃上許多。順便還買上許多帶到船上,過幾天就是過年,在這個時代的第一個年當然要好好準備。

整個華商大會,許多人都達到了原來參加的目的。乘興而來,滿意而歸。也談成了不少大項目,由李秉衡、張振勳與黃仲涵組織的復興公司牽頭,與許多印尼華商合資,開辦南洋石油公司,掌握了印尼爪哇島、蘇門答臘島與加裡曼丹島大部分的石油資源。由於要讓着英荷合資的殼牌石油公司,許多已知的油田都沒有去開發。即便如此,按照後世資源分佈圖買下的土地與沿海的石油資源,已佔了南洋石油資源的大半。另外還有復興公司與張煜南等爲首的鐵路專家合資成立了南洋鐵路公司與南洋機車公司。此外還有陳嘉庚投資的南洋礦業公司與新加坡錫製品公司,林文慶投資的橡膠加工機械公司,林可勝與伍連德合辦的南洋華人大醫院由李秉衡無償借貸,將在南洋十餘座城市設立分部。此外,李秉衡與印尼、大馬、新加坡三地十幾位華商興辦了新式火柴廠、機制糖廠、安全礦工燈廠、南洋電燈廠、採礦機械廠、螺絲廠、玻璃廠等等十數家工廠,所以技術與專利由李秉衡提供,只在工廠佔少許股份。即便如此還有很多人在猶豫觀望,但一旦第一批“冒險”的人有了豐厚的回報,李秉衡相信接下來投資辦廠的華商將會越來越多。

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298節 阿薩姆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530節 賑災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二節 復國的決心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521節 峰會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573節 滅絕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518節 審判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548節 德國投降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535節 歐洲格局之猜想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九節 初試兵鋒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529節 終於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496節 復仇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542節 阿富汗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244節 槍爆頭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291節 大殺器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521節 峰會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
第360節 收回列強特權的樞紐第489節 日本海軍時代的落幕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298節 阿薩姆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530節 賑災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二節 復國的決心第580節 普魯士雄起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111節 強力智囊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九節 英人的野心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八節 新式教育第379節 西伯利亞的七寸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一節 冰火兩重天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521節 峰會第246節 軍國民主義第216節 上海與倫敦同時撈金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463節 投毒沒商量第573節 滅絕第211節 橡膠園騙貸計劃0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151節 完全不對稱的戰鬥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138節 小女子清霜第222節 令人嫉妒的手錶第367節 巴爾幹又打起來了第518節 審判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333節 資產收集組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300節 世界第一魚腩第108節 你們有大炮,我也有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548節 德國投降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535節 歐洲格局之猜想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九節 初試兵鋒第248節 組建聯合艦隊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173節 南沙羣島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485節 戰爭前的默契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529節 終於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496節 復仇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542節 阿富汗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244節 槍爆頭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291節 大殺器第125節 賣到國內的軍火第521節 峰會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168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