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

貞觀十六年元月二十七日,蜀王李愔受傷之消息傳回京師,朝野震動,各種版本之流言不脛而走,今上召諸重臣議事,以定行止,然尚未議決,二月初四,岐州八百里加急送來急信——越王李貞遇刺,重傷昏迷,舉國大譁,帝震怒,下詔由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爲岐州宣撫使,率軍一萬出撫岐州,並着刑部侍郎廖承業爲副使,率一干刑部官吏及太醫院太醫多人即刻啓程趕赴岐州,平仰岐州之穩定。

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京兆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人,原籍敦煌(今屬甘肅),薛萬均弟。與兄同自幽州降唐,授車騎將軍,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門之變時,率宮兵力戰,直趨秦王府,衆示以太子首,乃逃入南山,太宗屢次遭人招諭,始出。貞觀三年(629),以行軍總管從李靖擊破突厥頡利可汗,尚高祖女丹陽公主,遷右武衛大將軍,屢立戰功,爲唐初名將之一。

薛萬徹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一身武藝高強自是不肖說的了,更兼精通兵法戰略,算得上唐初武將中的佼佼者,不過其爲人倨傲,素來任性不能下人,在朝廷重臣中人緣極差,即便是與李績等同僚也無甚往來,不過,也許正是因他這等孤傲的性子,恰恰正合了李世民的胃口,畢竟沒哪個當皇帝的會喜歡手下的大將們抱成一團的不是嗎?故此,每當有重要軍事行動之時,李世民總是會想起薛萬徹,此次岐州之行也正是如此。

“肖醫正,如何?”緊急率軍三日內趕到岐州的薛萬徹一安排好岐州的佈防,即刻陪着太醫院醫正肖抿及一羣太醫前來爲李貞確診,到了這會兒都已等了近一個時辰了,總算是等到了肖抿等人的出現,早已等得有些子心煩的薛萬徹立時停下了無聊的踱步,擡起了頭,緊趕着追問了一句。

肖抿,翼州人氏,唐初名醫,擅鍼灸,尤擅金創,隋末亂世便從龍,後入秦王府爲幕僚,直至玄武門事變後方入太醫署任事,累功升至太醫院醫正一職,此次率太醫五人前來爲李貞會診,可憐六個專擅跌打金創的太醫們圍着昏迷不醒的越王李貞,又是把脈又是鍼灸,連同推拿按摩都用上了,好一陣子折騰的,只可惜不但沒能將李貞弄醒,便是連李貞究竟受了多重的傷都一頭的霧水,此時聽得薛萬徹問起此事,更是尷尬萬分,苦笑着搖了搖頭道:“殿下傷得甚是古怪,估計是跟殿下所修習的功法有關,老朽無能,慚愧,慚愧!”

“嗯?”一聽肖抿也束手無策,薛萬徹可真就有些子傻了眼了,無他,肖抿可是滿大唐最好的傷科大夫之一,連他都沒了法子,那還上哪去找更厲害的人物來,這真令薛萬徹頭疼不已的——當初出撫岐州之際,聖旨上可是寫得很清楚的,岐州之事由越王李貞代管,薛萬徹只是負責綏靖地方治安,現如今李貞昏迷不醒,那一頭蜀王李愔又是個帶罪之身,整個岐州羣龍無首,民政上的事情早就已經亂得不成樣子了,偏生薛萬徹打仗在行,這等文牘的勾當從來就不曾玩過,哪懂得究竟是怎麼個整法,接手不過才一天功夫,卻硬是被整得灰頭土臉,就盼着肖抿能將李貞弄醒,也好趁勢將那攤子狗屁民政的事情踢給李貞,可沒想到六個太醫忙乎了老半天竟然是這等結局,真是令薛萬徹氣不打一處來的,可又沒法子對肖抿髮作,鐵青着臉哼了一聲,連招呼都不打,一轉身便出了梅園,自顧自地策馬轉回軍營裡去了。

“肖醫正,依您老看來,殿下何時能醒?”待得薛萬徹去後,一臉子憂鬱的納隆走上前來,輕聲地問了一句。

肖抿擦去滿頭的汗水,搖了搖頭道:“不好說,也許是一、兩天,也許半年也說不定,老朽實在是無能爲力,只能先對付着開幾副藥,先用用看,就煩請納司馬先派人熬上,讓殿下用了再看反應而定。”話說到這麼,似乎是怕納隆會怪其不認真,頓了一下,又接着解釋道:“老朽等自會盡力的,還請納司馬放心。”

“唉,看來也只能如此了,殿下是貴人,自當有吉象。”納隆苦着臉嘆了口氣,貌似自言自語地念叨了一句,接着提高了聲調喝道:“罷了,來人,快請諸位醫官到別院歇息。”話音一落,自有一起子王府親衛擁上前來,恭敬地請那羣太醫去休息,肖抿等人一路急趕,早已困頓得不行,頭前又爲了確診,忙乎得暈頭轉向,此際早已是昏昏欲睡,聽得納隆的吩咐,卻也沒多說什麼,只是各自表達了一下謝意,便跟着王府親衛們往別院而去。

“唉,唉,唉!”納隆手捏着那幾張太醫們開的藥方,連聲嘆了好一陣子的氣,怏怏地吩咐親衛們去照方抓藥,自個兒滿臉子鬱悶地走進了李貞所住的病房,揮手將房中的那些個侍候着的侍女們屏退,看着雙眼緊閉的李貞好一陣子,突然嘴角一彎,笑了起來,輕輕地道:“殿下,人都走了,還演啊。”

得,此言一出,原本不言不動的李貞突地坐直了起來,惡狠狠地伸了個懶腰,笑罵了一句道:“先生不地道,這場戲可是先生安排的,本王不過是照着做罷了,嘿,敢情最後本王還落得個裡外不是人了?奶奶的,連躺了這麼些天本就煩得緊,還來了一起子狗屁太醫專在本王身上做試驗,呵,還真將本王當小白鼠了,晦氣!”

“實驗?小白鼠?”納隆哪知道這些個詞的意思,一頭霧水地看着李貞,疑惑地重複道。

厄,該死,說漏嘴了!李貞突地醒悟過來自個兒所說的可都是後世的玩意兒,忙哈哈一笑掩飾了過去,一轉話題道:“先生,這戲也演完了,下一步又該如何走?”

從遇刺開始,一直到李貞所謂的“重傷昏迷”,乃至太醫來確診,全都是一場戲,這場戲的主角是李貞,可背後的導演卻是納隆,其目的就是要試探一下聖意何在,當然,納隆雖算路精確可畢竟不是神仙,他也沒想到鐵冠道人這麼個高手會突然出現,險些假戲真唱,誤了李貞的小命,不過嘛,這其實也不能怪納隆,當初納隆就建議李貞用替身,可惜李貞自己不樂意,硬要親自出馬,這纔有了南大街那等驚險的結果,納隆雖沒親眼見到,可聽那起子“鷹組”高手的彙報,還是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便是此時想起,兀自後怕不已,每每見着李貞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總想呵斥一番,不過卻也沒那個膽子,此時見李貞轉移了話題,也就不想再糾纏那些細枝末節的事兒,皺着眉頭道:“聖上給薛將軍的旨意上已經表明了聖意,唔,讓王爺接管岐州民政,卻又令薛將軍管軍事,這裡頭有文章,若是某料得不差的話,聖上讓王爺呆在岐州,是不打算讓王爺插手京中即將開始的變故,如此說來,這天馬上就要變了!”

“嗯,本王也是這麼想的。只是這應對之策該當如何?還請先生賜教。”李貞雖沒親眼見過薛萬徹手中的那道聖旨,可早在薛萬徹還沒到岐州之時,李貞便已得到了“旭日”送來的準確消息,也曾暗中思索過此事,對於納隆的判斷自然是心中有數的,不過要不要按老爺子的步調來走,卻尚未理出個頭緒來。

李貞的話雖沒明說,可話裡的潛臺詞卻瞞不過納隆,無他,李貞左右是不甘心受人擺佈之餘,還只能老老實實地在一旁看着熱鬧,當然,想一把便成事的投機心理儘管不多,卻也還是有的,以納隆的智謀自是瞧得出來,不過此等大事納隆可不會含糊的,看了眼滿臉子期待之意的李貞道:“殿下,聖上心中並不曾將殿下作爲候選人,這一條殿下心中自當有數,若是強自要回京師去湊熱鬧,只怕大有不妥,不但一無所得,反倒有可能誤了大事,不若就在岐州養着傷,順便看看熱鬧便好。”

呵,瞧這話說的,得,老納賊精,還真不好唬弄來着。李貞被納隆揭破了心思,不免有些子尷尬,自嘲地笑了一下道:“也罷,本王就再躺上幾天,等老六被押走了,本王再起來理事好了,左右本王也得好生歷練一下民政,哈哈,倒也趁便了。”

“那就好,某一會兒讓人給王爺送藥來,王爺就接着傷着好了。”納隆見李貞不再堅持,頓時鬆了口氣,笑呵呵地說了一句,剛打算出房門,卻見燕十八急衝衝地走了進來,手中捏着根小管子,低聲道:“殿下,先生,齊州有變!”

“什麼?”納隆與李貞都倒吸了口涼氣,同時驚呼了起來,無他,齊州要出事本就是預料中事,可按理來說不該如此快便出了事,此事太過突兀,饒是納隆、李貞二人都算是沉穩之人,也不由地一陣慌亂。

“竟然會是這樣!”率先看完了信鴿送來的情報,李貞出了一頭的汗水,將紙條遞給了納隆,略有些子不安地問道:“事情起了變化,看樣子,這戲要演不下去了,該如何決策,還請先生爲本王謀劃一、二。”

納隆飛快地掃了眼那張紙條,皺着眉頭想了好久,這才一揚眉道:“準備回京!”

“回京?”李貞愣了一下,頭前納隆還主張暫時不要回京,就在岐州坐看濤生雲滅的,可一轉眼卻說出了要回京的話,這可真令李貞有些子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了。

“殿下,此事突兀,聖上那頭只怕也沒想到會是如此,該有用得着殿下之處,殿下自該好生努力,能否在朝中建立班底就看這一回了。”納隆見李貞一臉子疑惑,忙開口解釋道。

哈,回京!老子這就回京攪合他一把去!李貞並沒有再多問些什麼,只是邪邪地笑了起來……

第四百二十七章中秋馬球賽(一)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四百七十四章圍城血戰(二)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五章東宮行(下)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三百三十八章狼蹤初現第五百一十四章契丹豪騎逞威風第三百一十二章艱難的抉擇(下)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一百六十八章喋血長安城(九)第五百五十三章決戰平壤城(三)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二十二章憂國不忘發財(中)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四百零二章暗渡陳倉(一)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第六十九章決戰諾真水(五)第一百三十四章各自定策第三百六十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上)第三百一十章風雪夜歸人(下)第四百六十八章雛鳳初啼(上)第二百六十一章連蒙帶坑(三)第一百一十一章麻煩的朝議第五百二十五章血戰周留城(四)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第四百二十九章中秋馬球賽(三)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五十五章血戰(二)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二百八十八章破城之戰(上)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八十一章暗潮洶涌(下)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三百九十四章父子相見盡悲聲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三百八十四章定海神針(下)第三百二十四章意外軍情(上)第一百一十二章紛來迭至(上)第一百五十三章朝堂風暴(下)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一百三十七章回京之路(下)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二百一十六章星星峽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百葉河會戰(四)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第四百二十五章有備方能無患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一章九天驚雷第四百二十六章小題也須大作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四百二十章誰主沉浮(下)第四百八十一章點醒第二百四十一章碧血染黃沙(九)第三十八章不歡而散(下)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三百六十四章清水河會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佈局伊始(下)第四百零二章暗渡陳倉(一)第五十七章血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佈局伊始(下)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四百六十六章毒蛇的獠牙(三)第五百一十二章風雨飄搖第六十六章決戰諾真水(二)第二百四十一章碧血染黃沙(九)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二百三十七章碧血染黃沙(五)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一百九十四章長孫世家之變(五)第一百二十二章仙人跳(中)第四百七十章險些失誤第四百八十四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三百二十一章北伐!北伐!(上)第二百五十二章驚濤駭浪(二)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三百六十六章清水河會戰(五)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二百三十六章碧血染黃沙(四)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二百五十四章驚濤駭浪(四)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三百三十九章誰與爭鋒(上)第三百九十一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中)第一百一十六章各自算計(上)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
第四百二十七章中秋馬球賽(一)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四百七十四章圍城血戰(二)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五章東宮行(下)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三百三十八章狼蹤初現第五百一十四章契丹豪騎逞威風第三百一十二章艱難的抉擇(下)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一百六十八章喋血長安城(九)第五百五十三章決戰平壤城(三)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二十二章憂國不忘發財(中)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四百零二章暗渡陳倉(一)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第六十九章決戰諾真水(五)第一百三十四章各自定策第三百六十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上)第三百一十章風雪夜歸人(下)第四百六十八章雛鳳初啼(上)第二百六十一章連蒙帶坑(三)第一百一十一章麻煩的朝議第五百二十五章血戰周留城(四)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第四百二十九章中秋馬球賽(三)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五十五章血戰(二)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二百八十八章破城之戰(上)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八十一章暗潮洶涌(下)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三百九十四章父子相見盡悲聲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三百八十四章定海神針(下)第三百二十四章意外軍情(上)第一百一十二章紛來迭至(上)第一百五十三章朝堂風暴(下)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中)第一百三十七章回京之路(下)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二百一十六章星星峽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一章百葉河會戰(四)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五百二十七章巧取烏骨城(三)第四百二十五章有備方能無患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一章九天驚雷第四百二十六章小題也須大作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四百二十章誰主沉浮(下)第四百八十一章點醒第二百四十一章碧血染黃沙(九)第三十八章不歡而散(下)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三百六十四章清水河會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佈局伊始(下)第四百零二章暗渡陳倉(一)第五十七章血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佈局伊始(下)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四百六十六章毒蛇的獠牙(三)第五百一十二章風雨飄搖第六十六章決戰諾真水(二)第二百四十一章碧血染黃沙(九)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二百三十七章碧血染黃沙(五)第四百九十五章驚人的推測第一百九十四章長孫世家之變(五)第一百二十二章仙人跳(中)第四百七十章險些失誤第四百八十四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三百二十一章北伐!北伐!(上)第二百五十二章驚濤駭浪(二)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三百六十六章清水河會戰(五)第三百零二章龜茲人的反撲(五)第二百三十六章碧血染黃沙(四)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二百五十四章驚濤駭浪(四)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三百三十九章誰與爭鋒(上)第三百九十一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中)第一百一十六章各自算計(上)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