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攘外必先安內(四)

酒好,菜好,心情好,這氣氛自然也就好得不得了,儘管哥倆個都各自心懷鬼胎,可喝起酒來卻是爽快得很,好一陣子“掏心挖肺”的交流,外帶拍胸脯不已的“承諾”,賓主盡歡,一場酒愣是從午時不到喝到了天將擦黑的時刻,這才各自醉醺醺地打道回了府。

“殿下。”

“王爺。”

正端坐在書房中低聲交談着的莫離與納隆兩大謀士一見到由親衛們攙扶着走進書房的李貞,忙各自起了身,恭敬地打了聲招呼。

原本渾身酒氣,醉態可掬的李貞一進入書房,臉上的醉意和眼中的迷茫立時消失不見了,看了眼兩大謀士,揮了下手示意身邊的兩名親衛退將出去,大步走到正中那張空椅子上坐定,這才笑着一壓手道:“二位先生不必如此,都坐下罷。”

李貞臉上雖是帶着笑,可眼裡頭卻不曾有絲毫的笑意,隱隱透着股肅殺之氣,這裡頭的意味何在兩大謀士自是心中有數的,只不過兩人的表現卻各不相同——莫離雖也參與了“鋤奸計劃”的制定,卻並不負主要責任,內心裡雖也有些子緊張之意,卻並不曾表露出來,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便坐了下來,可納隆卻是不同了,此次是他第一次全面主持“旭日”,肩上的壓力自是大得多,故此,他並未依言坐下,而是恭敬地一拱手道:“殿下,一切都已安排停當,可以開始了罷?”

李貞擡頭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揮了下手道:“也好,那就開始好了,一切都拜託先生了。”納隆不再多言,躬了下身子,走出了書房,徑直忙乎去了。

“殿下今日這酒喝得盡興,想來是大有所得了罷?”待得納隆去後,斜靠在椅背上的莫離輕搖着手中的羽毛扇,笑呵呵地打趣了一句。

提起今兒個的收穫,李貞自是滿意得很,笑着將與李泰的交涉結果簡單地說了一番,末了,貌似隨意的樣子道:“莫先生,勝州之事由本王出面去辦,其餘入刑部、工部的人選就由先生定奪好,唔,文和書院以後就拜託先生多費心了。”

自打李貞整治出印刷術之後,書價不斷下跌,到了如今,書籍早已不是啥貴重物事了,隨着書籍的普及,接踵而來的就是各私立書院的蓬勃興起,無他,此時的大唐雖開了科舉,算是給了出身平民的士子一個進身之階,只不過每科錄取的人數雖不少,可實際能當官的卻是不多,大多數只能是領一份朝廷所給的微薄祿米,這就產生了一個社會問題——大唐此時的朝政依舊是把持在門閥世家的手中,朝中顯貴無一不是門閥出生之人,雖說比起東晉時那等嚴格的九品中正制來說已經鬆動了不少,可對於寒士來說,要想入朝爲官依舊很難,士子階層與門閥世家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顯現,那些個投身仕途無門的士子們或是著書立說,抨擊時弊,或是開設書院以擴大影響力,在這股大浪潮中,李貞也暗中派人成立了一家書院——“文和書院”,只不過此書院從不對外招生,只是着力培養“旭日“收攏來的各地孤兒中能力出衆者,除了傳授儒家學說之外,更有不少天資出類拔萃的學員所學的是李貞憑着記憶所整理出來前世那些個數理化知識。

因着低調的關係,“文和書院”的名氣在林林種種的書院中名氣並不大,但卻是李貞未來的希望所在,此時之所以將此書院交託給莫離,說穿了不過是種平衡的手段罷了,這一條自是瞞不過莫離的智慧,只不過其中的信賴之意卻也是濃得很,莫離心中頗有些子感動,不過並未帶到臉上來,只是拱了拱手道:“某謹遵王爺之命。”

“那就好。”李貞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的夜空,默默了良久,突地問了一句:“今夜能釣到大魚否?”

莫離笑着搖了搖羽扇,淡淡地回了一句:“那要看魏王是如何想的了?”

是嘍,老四那廝究竟作甚想頭?李貞不再多言,皺着眉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提李貞這頭忙着布漁網,魏王李泰也正忙着下魚線,打算釣大魚呢——劉七、紇幹承基固然足以扳倒太子,不過前提條件有兩個,其一,李貞真肯交人,其二,刑部能撬開紇幹承基的口,這裡頭變數不少,天曉得李貞會不會變卦,此乃關係能否進東宮的大事,李泰可是輸不起的,他不敢將希望完全寄託在李貞的合作上,在李泰看來,若是能將王繼掌握在手中,那就不同了,只消王繼能開口,一切都將迎刃而解,再說了,能花最小的代價將人搞到自個兒手中,那又何樂而不爲呢?怎麼着也好過跟李貞那個奸商打交道不是嗎?

魏王府寬大的書房裡,本該醉得不省人事的李泰此刻正好端端地坐在那兒,臉上雖有些酒後的潮紅,可一雙眼卻清亮得很,何曾有半點的醉態,無他,李貞酒量大,李泰一樣也是酒桶,李貞會演戲,李泰自然也能合唱,兄弟倆一場大戲唱下來,雖都各自有些子疲倦,可得意之情卻是一樣的,此刻李貞在等,李泰也同樣在等,甚至連所等的信號都一般無二。

“殿下,蛇出洞了。”正在李泰等得有些子心焦之際,一名王府親衛大步走了進來,滿臉子激動之色地高聲稟報道。

“好!”李泰一激動,立馬坐不住了,一骨碌站了起來,在書房裡踱了幾步,擡頭看了看始終穩坐如山的蘇勖,略一猶豫,還是開口問道:“姑父,可以開始了罷?”

蘇勖沒有吭氣,拈着胸前的長鬚,皺着眉頭想了好一陣子,這才長出了口氣道:“也罷,那就開始好了,就算不成功,在此非常時期越王殿下也不會跟殿下翻臉,只是某總覺得其中有些子蹊蹺,殿下可以下令試探爲主,切不可全力投入,一旦事情不對,即刻撤回。”

蘇勖雖是同意了李泰的計劃,可話裡話外卻顯示出對此事的信心不是很足,李泰此刻滿心眼裡全是即將得手的狂熱,自是不會去想得太多,哈哈一笑道:“好,那就這麼定了,傳令下去,照計劃進行!”

長安城很大,光是人口便足足有兩百萬之多,權貴富豪也很多,滿大唐最有權勢之人大體上都集中在了長安,可以說現時的長安城絕對是這個朝代世界上最富庶的都市,只不過再富庶的地方也總有窮人的存在,城西頭的瓦窯街一帶就是長安城的貧民區,髒亂倒是其次,內裡龍蛇混雜,即便是官府也甚少出面去管理此地,就在靠近瓦窯街一帶附近有座不算太小的院子,本是京師杜家一位旁系的府邸,可因着此地接近貧民區的緣故,嫌掉身價,早在十年前便將此府邸轉賣給了一位外地來京的商人,改名爲“盛園”,或許是府邸太大的緣故,也或許是這商人甚少在家的緣由,此院落從不曾修繕過,早已顯得破舊不堪,當然,往來於此間的人自然也就很少,可今兒個卻是怪了,自打午時起,就不斷有人進入此府邸,或是三五成羣,或是十數人結隊,個個都是彪形大漢,只見人進去卻始終不見人出來,周圍一帶的貧民雖有些好奇,可爲了衣食奔忙的他們卻也沒有管閒事的喜好,自是不會有人去關心那些人在從事些啥勾當。

申時七刻,天早就已經黑了,華燈初上的長安城一派燈火通明,可“盛園”裡卻僅有寥寥數盞燈籠亮着,顯示出此地尚有人在,不過對於偌大的庭院來說,這幾盞燈籠就算是無盡暗夜裡的幾隻螢火蟲罷了,並不能將黑暗逼退半分,反倒襯托得暗夜的暗更深了幾分,這等暗夜的陰森是頗有些嚇人的,不過對於此刻分頭聚集在三座不同院落中的二百餘名勁裝大漢來說,卻壓根兒不值一提,這二百餘人靜靜地站在那兒,紋絲不動,甚至連彼此間的交談都沒有,所有的人都在靜靜地等待着。

“盛園”的主房中,一盞昏暗的油燈有氣無力地亮着,昏暗的燈光中,燕承、燕賀東、燕春三人默默無語地圍坐在桌前,自打末時到如今,三人已經保持這種姿態足足一個多時辰了,可彼此間除了剛碰面時的寒暄之外,就再也不曾開口,也無人去詢問彼此的任務是什麼,除了因着是組織規矩的緣故外,也因着此際風雨將至,大傢伙都無心多交談,只是默默地等着上頭傳下命令。

酉時正牌,一陣腳步聲響起,身着黑色衣靠的鷹大走進了房中,圍坐在桌前的三人突然同時一動,各自站了起來,同時看向了鷹大,卻都沒有開口詢問,只是各自的眼中都露出了探詢之意。

“殿下有令,行動開始,三位同時出發,行動!”鷹大冷峻的臉上沒有一絲的波動,只是沉着聲說了一句,也不理會屋中三位高層會如何想,話音一落,轉身便走出了房門。燕承等三人各自互視了一下,默不作聲地魚貫而出,各自奔向自個兒屬下所在的院落,不過片刻,但聽一陣馬車駛動的聲音響起,三輛一模一樣的馬車魚貫從“盛園”中駛出,緊接着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二百餘名勁裝大漢分成三路,默默地護衛着馬車向遠處而去,片刻之後,“盛園”裡那本就不多的燈籠一一熄滅,偌大的院子陷入了一片絕對的黑暗之中,除了蟲子的鳴叫聲之外,再也聽不到一絲的動靜。

酉時一刻,長安城西大街上依舊是人潮涌動,趁着今兒個不曾下雨出門溜達的民衆不少,寬敞的西大街愣是擠滿了人,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燕春滿臉子的戒備之意,不停地掃視着四周的動態,指揮着四十餘身穿越王府校尉服侍的手下在人羣中艱難地前行着,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從西大街裡硬生生地擠了出來,拐上了通往東大街的胭脂巷,只消穿過此巷,再轉過一個街口,便是越王府所在的東大街了。

胭脂巷不算長,也就是三四十餘丈開外,兩邊無甚人家,有的大多是富戶人家高大的外牆,因着不是主幹道的緣故,人也甚少,不過嘛,人潮涌動不見得是危險,寂靜的表象卻不意味着安全,這一條身爲“旭日”高層的燕春自然是清楚的,見此巷寂靜無人,燕春並沒有就此鬆了口氣,反倒是揮手示意手下人全面散開,保持戒備,自個兒則謹慎地抽出了腰間的長劍,護衛在馬車旁,順着不算太寬的巷子往前走着。

寂靜,一片的寂靜,除了馬蹄聲和腳步聲之外,並不曾有任何的響動,儘管燕春等人走得無比謹慎,速度極慢,可一直到走出了巷口,也不曾發生什麼意外。眼瞅着再轉過一個街口就能到達越王府所在的東大街,燕春始終提着的心總算是放鬆了不少,可就在全隊人馬穿出了巷子,剛踏上街口的那一瞬間,異變發生了——先是一聲唿哨響起,緊接着弓鉉聲響中,一陣箭羽從街口兩邊的樓上射了下來,霎那間便射到了十數人,饒是燕春手下全是“旭日”好手,猝不及防之下,立時陷入了些許的混亂之中,還沒等“旭日”衆人反應過來,但見原本在街邊隨意溜達着的數名行人突地抽刀而出,飛身掩殺了過來,與此同時,原本在街口茶館裡瞎扯的數名茶客也同時從茶桌下抽出刀劍,向着馬車撲了過去,街口兩側的樓頂上更是有不少黑衣人正紛紛躍下,現場頓時亂成了一團。

“甲組拒敵,其餘人保護馬車,衝出去!”燕春能成爲“旭日”的高層不單是燕家子弟之故,更是因其多年來出生入死立下了不少功勳的緣由,否則他也不可能在人數衆多的燕家子弟中脫穎而出,此時一見敵人在此地出現,立時明白敵人就是衝着馬車而來的,敵勢不明之際,哪敢跟來襲之敵多加糾纏,飛快地下達了作戰命令,自個兒一擺手中的長劍,一馬當先地向着街口衝將過去……

酉時二刻,燕賀東率部走西門出了長安城,沿着城牆外的官道,一路向城南的趕去,雖說在西大街上因着人潮的緣故耽擱了些時間,可好歹是趕在了閉城之前出了長安城,總算是沒耽誤了事情,爲了搶回耽擱的時間,一出城,一行人馬便加快了行軍的速度,緊趕慢趕地直奔“獅子園”而去。

長安城固是繁華之地,南城門更是朝中權貴雲集之所在,可城西頭卻是極爲荒涼,道路兩旁全是密林,不說夜間,便是白天也甚少行人,到了此等時分,夜色籠罩之下的密林更是多了幾分陰森之意,偶爾傳來夜貓子那淒厲的叫聲,聽着便讓人膽寒不已,不過對於馬車周圍這四十餘“旭日”好手來說,這一切壓根兒就算不上什麼,誰也不曾放在心上,衆人只是一味地往前趕,絲毫也不去理會旁的事物,只可惜,麻煩還是找上門來了——就在一行人剛穿過一片密林之際,卻猛然發現前頭官道上數十名躍馬橫槍的大漢攔在了官道之上。

那起子黑衣大漢雖不曾開口說話,可身上卻滿是暴烈的嗜殺之氣,一看就是沙場中滾打出來的高手,那等氣勢燕賀東在越王府的親衛們身上可是沒少見識過,知道這羣人不是好相與的,有心撤退,可問題是此時身後密林道路狹窄,馬車要想掉頭實非易事,壓根兒不可能在對方的衝擊下逃走,饒是燕賀東素性沉穩,到了此時也不禁有些子慌亂,略一遲疑,還是揮手示意手下衆人佈陣戒備,自己從得勝鉤上取下了長槍,端槍在手,縱馬上前,高聲道:“哪路的朋友在此,某燕家燕賀東,還請好朋友借個道如何?”

那起子蒙面大漢絲毫也不曾動彈,任由“旭日”好手完成了戒備的陣型,這纔有名蒙面漢子縱馬上前數步,沉着聲道:“留下馬車,滾,或者死!”

燕賀東是李貞的表哥,歲數比李貞大了七、八歲,不過卻向來欽服李貞的武藝,平日裡沒少向李貞請益,一身所學也甚是不凡,一身馬上功夫不在朝中一般武將之下,此時見對方狂妄,心中怒氣勃起,可一想到自個兒身負的重任,卻絲毫也不敢就此發作,很是客氣地再次拱手爲禮道:“朋友何出此言,某雖不才,然此馬車是越王殿下之物,某實不敢做主,還請朋友開個價如何?但凡某能給的,一併付了可成?”

燕賀東將李貞的旗號擡了出來,那名蒙面大漢卻絲毫未爲所動,不但不答話,反倒持槍在手,一踢馬腹,向着燕賀東殺將過去……

第五十七章血戰(四)第二百二十一章樓蘭迎新第四百五十四章意外的噩耗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九十章應對的策略(上)第六十八章決戰諾真水(四)第三百一十八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上)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長安城(十)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一百零二章搶婚(下)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六十五章決戰諾真水(一)第三百三十六章京師起微瀾(上)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一百六十八章喋血長安城(九)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十二章御前官司(上)第四百六十章安市之殤(三)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五百零三章針鋒相對(五)第七十六章彪悍出場第二百四十五章升級了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二十七章秘密武器第五百二十九章巧取烏骨城(五)第十四章?顧茅廬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長安城(十)第三十章無妄之災(下)第一百零五章一波三折(下)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三百四十九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一)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三百三十六章京師起微瀾(上)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九十七章碾莊血案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二百八十二章意志的較量(下)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隱患第五百三十三章血洗安市城(四)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九十二章應對的策略(下)第一百零五章一波三折(下)第一百四十章是與非(中)第三百九十九章刑部之爭(下)第七章發財的門路(下)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三百章龜茲人的反撲(三)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五百四十六章京師風雲錄(五)第四百零一章明修棧道(下)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五百零二章針鋒相對(四)第三百三十八章狼蹤初現第二百五十四章驚濤駭浪(四)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七十二章決戰皇城之巔(一)第一百六十三章喋血長安城(四)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四百六十章安市之殤(三)第三百四十四章全面對決(上)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三百六十六章清水河會戰(五)第四百一十二章各懷算計(上)第二百六十六章獵犬行動(下)第三百五十九章風雲詭變之終須一戰第二十一章憂國不忘發財(上)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一百七十八章情與義(中)第四百章明修棧道(上)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九十二章應對的策略(下)第四百零九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上)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一百零五章一波三折(下)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十章東宮失竊案(中)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三百九十一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中)
第五十七章血戰(四)第二百二十一章樓蘭迎新第四百五十四章意外的噩耗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九十章應對的策略(上)第六十八章決戰諾真水(四)第三百一十八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上)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長安城(十)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二百七十六章高恆的機遇第一百零二章搶婚(下)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六十五章決戰諾真水(一)第三百三十六章京師起微瀾(上)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一百一十五章敲完太子敲老四第一百六十八章喋血長安城(九)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十二章御前官司(上)第四百六十章安市之殤(三)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五百零三章針鋒相對(五)第七十六章彪悍出場第二百四十五章升級了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三百六十三章清水河會戰(二)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二十七章秘密武器第五百二十九章巧取烏骨城(五)第十四章?顧茅廬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長安城(十)第三十章無妄之災(下)第一百零五章一波三折(下)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三百四十九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一)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三百三十六章京師起微瀾(上)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二百九十九章龜茲人的反撲(二)第九十七章碾莊血案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二百八十二章意志的較量(下)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隱患第五百三十三章血洗安市城(四)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九十二章應對的策略(下)第一百零五章一波三折(下)第一百四十章是與非(中)第三百九十九章刑部之爭(下)第七章發財的門路(下)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三百章龜茲人的反撲(三)第八十二章魏王的心思第五百四十六章京師風雲錄(五)第四百零一章明修棧道(下)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五百零二章針鋒相對(四)第三百三十八章狼蹤初現第二百五十四章驚濤駭浪(四)第四百四十九章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七十二章決戰皇城之巔(一)第一百六十三章喋血長安城(四)第二百二十四章吃葡萄(上)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四百六十章安市之殤(三)第三百四十四章全面對決(上)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三百六十六章清水河會戰(五)第四百一十二章各懷算計(上)第二百六十六章獵犬行動(下)第三百五十九章風雲詭變之終須一戰第二十一章憂國不忘發財(上)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四百五十三章西北風雲起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一百七十八章情與義(中)第四百章明修棧道(上)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三百五十二章京師之倒劉行動(四)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九十二章應對的策略(下)第四百零九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上)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二百七十二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三)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一百零五章一波三折(下)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十章東宮失竊案(中)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三百九十一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