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快刀斬亂麻(上)

滿天下跑得最快的不是風,不是雨,也不是光,而是流言蜚語!李貞這頭尚未議論出個結論來呢,有關房玄齡涉嫌謀逆的消息便不脛而走了,一個晌午都不到,滿京師裡便傳得沸沸揚揚的了,說啥的都有,雖說主流思潮認定房玄齡不可能反,可也有不少人以爲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於是乎,滿京師裡也就因此亂成了一鍋粥,大小官吏們都急着往東宮跑,試圖探聽一下太子殿下的意圖之所在,卻不料所有到東宮去的官員們全都吃了閉門羹,便是中書令蕭瑀也一樣碰了個軟釘子,東宮裡只是傳出了一道令諭:明日辰時諸在京之正五品官齊聚顯德殿議事。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解釋,這令滿朝文武不解之餘,硬是更多添了幾分的疑慮,愣是猜不透李貞的用心之所在。

房玄齡是個很沉得住氣的人,不管外頭怎麼哄傳,怎麼編排,他都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既不曾請假避嫌,也不曾到東宮那頭去探問消息,宛若沒事人一般,依舊有條不紊地在尚書檯處理着公文,那等沉着的樣子,實是旁人無法相比的,然則房家其餘諸人可就沒有房玄齡那等氣度了,早就亂成了一團,哪怕是高陽公主帶回了李貞的話,房家諸人也沒就此放下心來,依舊急急忙忙地四下通着關係,這不,房遺愛這個死硬的魏王黨就猴急地跑魏王府去了,偏巧此時李泰尚在刑部坐堂未歸,可把房遺愛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魏王府的耳房裡踱過來,蹦過去地翹首以盼,好不容易捱到天快午時,一見到魏王的馬車從照壁後頭轉了進來,緊趕着便衝了過去。

“殿下,魏王殿下,您可算是回來了。”房玄齡跑到近前,不待李泰站穩腳跟,便急急忙忙地嚷了起來。

“喲,妹婿來了,走,屋裡坐去。”李泰早已得知房玄齡被告之事,此時見房遺愛到此,自是清楚其之來意,然則李泰本身還沒確定該在此事中取何等立場,自是不怎麼想跟房遺愛拉拉扯扯地,不過麼,房遺愛畢竟是其手下一員干將,再怎麼不耐,李泰還是不會當場表現出來的,這便很是客氣地招呼了一聲。

“好,屋裡坐,屋裡坐,殿下,您先請。”房遺愛見李泰出言邀請,自是暗自鬆了口氣,抹了把臉上的汗珠,側身擺了個請的手勢,示意李泰先行一步。

一見房遺愛如今驚慌失措,渾然沒半點大世家子弟應有的氣度,李泰心裡頭不免涌起了股厭煩,可也沒多說些什麼,只是笑了笑,擺了擺手,便大步行進了府門,房遺愛亦步亦趨地緊跟着李泰走進了二房廳堂,尚不等李泰坐穩,便有些個迫不及待地開口道:“殿下,家父可是被誣陷的,您要爲某做主啊,唉,我房家不幸,竟出了條噬主的惡犬,真氣死某也!”

“妹婿不必如此,小王自是知曉房相之爲人,斷不會有反心的,這一條小王一向是信得過的,爾且放寬心,一切都會沒事的,就算有人要跟房相過不去,父皇那頭也絕不會坐視的,早些回去歇了罷,放寬心好了。”李泰實不願就此事發表太多的看法,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番,便流露出了逐客之意。

“這……,哎,某告辭了,一切都拜託殿下了。”房遺愛一向死忠於李泰,哪怕是此際李貞已經入主了東宮多時了,都始終不曾變過心,爲了此事,可是沒少被高陽公主臭罵的,可此時一聽李泰的話裡全是虛言,心登時就涼了半截,再一想起自家娘子帶回來的李貞之言,兩相比較之下,對李泰的不滿就更盛了幾分,不過人在屋檐下,卻也沒敢多說些什麼,嘆了口氣,站了起來,拱手爲禮地丟下了句場面話,便匆匆地出門自去了,然則,其心裡頭卻暗下決心,打今日起,要與李泰拉開些距離了。

“姑父,您何時來的?”房遺愛才剛走,廳堂就立馬轉出了個人來,李泰定睛一看,發現是蘇勖,頓時吃了一驚,忙不迭地便站了起來,很是客氣地打了聲招呼。

蘇勖走到廳堂裡的一張空椅子上坐了下來,淡淡地道:“某到了有一陣子了,唔,房遺愛此人已不可信矣,殿下日後離他遠一點好了。”

“啊,姑父的意思是……”李泰誤以爲蘇勖是在說房玄齡此番難脫大難,登時就嚇了一大跳,忙不迭地便試探着問道。

“房相不會有事的。”蘇勖自是知曉李泰會錯意了,眼中掠過一絲苦澀,搖了搖頭道:“房遺愛來求援,本就是不智之表現,以房相的聖眷而論,別說那狀子上的盡是虛言,即便是實,聖上也是斷然不會信的,這一點殿下當牢記在心纔是。”

“哦,唉!”李泰這才明白自己先前那番託辭只怕會傷了房遺愛的心,登時便懊惱地拍了下大腿,不過很快就將此事拋到了腦後,眼巴巴地看着蘇勖道:“姑父,此案一發,我等該如何自處方好?”

“陛下此時該是已到了幽州了罷,唔,京師裡太靜了也不好,殿下以爲如何?”蘇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哦?”李泰眼珠子轉了轉,立馬醒悟了過來,鼓了下掌道:“小王知矣!”

蘇勖掃了李泰一眼,不太放心地交待了一句:“知道便好,可有一條,殿下須得堅稱房相乃是無辜受污,當得三司會審,以還房相之清白。”

“好,正該如此!哈哈哈……”李泰得意地哈哈大笑了起來,笑聲裡滿是喜悅之情……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說李泰這頭已拿定了主張,吳王府裡也正在就此事議着呢——茲體事大,吳王李恪隱隱察覺到了內裡的機會所在,可又有些個拿不定主意,天尚不到正午,便找了個藉口,回了自家王府,又緊巴巴地將禮部侍郎葉凌也請了回來,躲在書房裡便議開了。

“殿下相信房相是會謀逆之人麼?”葉凌方纔坐下,一張口便將疑問拋了出來,臉上滿是寫意的笑容。

“不信!”李恪呵呵一笑,搖了搖頭,語氣堅定地回了一句。

“那就對了,不止殿下不信,陛下那頭也不會信,至於東宮那位麼,就更不會信了,此事純屬無中生有罷了,然則卻是個不錯的機會,這一點想來殿下也看出來了罷。”葉凌笑了笑,輕搖着羽毛扇,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說了一句。

李恪笑了起來,撓了撓頭道:“機會倒是機會,只怕未必能抓得住,若是弄巧成拙反倒不美,鬆成可有甚穩妥之策否?”

葉凌並沒有立刻作答,而是深吸了口氣,搖了搖羽毛扇,這才緩緩地開口道:“而今東宮那位羽翼已豐,明暗兩面都佔了絕對的上風,所以他要穩,要隱,怕的就是引起陛下的猜忌之心,是故,此番雖名爲監國,卻始終不插手政務,而是由房相等人代勞,一來可安陛下之心,二來麼,也是防止諸王破罐子破摔地跟他鬧,呵呵,用心倒是不可謂不良苦,既然他要隱,那我等就不能任由他這麼隱將下去,得引蛇出洞,方是諸王可能之機會所在,殿下該是想明白了的,某也就不再多言了,至於如何將其拖將出來,其實就四個字——‘朝廷體制’!”

“朝廷體制?”李恪口中呢喃了一下,眼中精光一閃,已是有了所悟,一鼓掌道:“好,妙啊,有這體制在,不怕小八不就範,一旦三司會審起來,時日必久,沒了房相在其中,光靠蕭、諸二人之能爲斷然無力理順朝局,真到那時,小八可就有得忙了!”

葉凌見李恪已然領悟到了其中的關竅,這便笑了笑,接着說道:“不錯,就是這麼個理,一旦案子開審,無論最後結果如何,太子殿下都將不得不浮出水面,真到那時,一切自可從長計議了的,可有一條殿下須牢記在心,那就是務必堅持房相乃是受人誣陷,此番審案乃是爲還房相一個清白。”

“好,既如此,那明日顯德殿議事之際,本王便照此辦理好了。”李恪興奮地站了起來,在書房裡來回踱了幾步,咬着牙說了一句,眼神裡已滿是期頤的神色……

酉時了,天色已漸漸地暗了下來,一輛尚算寬大的馬車在數十名騎士以及百餘長隨的簇擁下,緩緩地行出了長安城的南門,踏着夕陽的餘暉向着城外不遠處的一座大莊園慢慢地駛了去,馬車廂上一面旗子隨風飄蕩不已,旗子上碩大的“房”字也因此被折來折去地時隱時現,很顯然,滿長安城中,能有這等氣派的房姓之人,也就只有當今宰相房玄齡了——房玄齡爲官清正,素來不貪,然則房家卻極富有,概因李世民不時賞賜大量錢物之故,別的不說,光是那堪稱豪華的莊園便是李世民指派工部督造的,佔地廣,房屋衆多,僕奴如雲,絲毫不輸京兆其餘諸大世家。

“老爺回來了,老爺回來了。”房玄齡的馬車纔剛轉過自家主府的照壁,一迭聲的通稟聲便響了起來,沒等房玄齡從車廂裡出來,一大羣房家人已從大門裡迎了出來,人人臉上都滿是一副見到了主心骨般的激動。

“都站在這作甚?”房玄齡由着下人扶持着從馬車廂裡鑽了出來,一見到全家老幼都堵在了門口,登時便皺起了眉頭,咳嗽了幾聲,不悅地哼了一聲,起身便自顧自地要往大門裡走。

長子房遺直性子比較耿直,一見父親不理會衆人的擔憂之心,立時忍不住了,站了出來,嚅着嘴道:“爹爹,您可回來了,孩兒聽說那房銘萬小人將爹爹告……”

“混帳,此事非爾等可以預聞,都滾回去!”房玄齡不待房遺直將話說完,立馬斷喝了一聲,打斷了房遺直的話頭。

房玄齡這麼一發火,房家兄弟三人自是不敢再吭氣,各自閃了開來,讓出了條通道,房玄齡也不管幾個兒子在想些什麼,蹣跚着便上了府門前的臺階,大步行進了門去,可纔剛入了門卻不得不又站住了腳——高陽公主已經在門前的天井裡等候着了。

“老朽見過高陽公主。”房玄齡雖是當朝宰相,又是高陽公主的公公,可按照禮制,見了高陽公主的面,依舊得先請禮問安。

“公公萬安。”高陽公主雖生性潑辣,卻很是敬重面前這位老人,一見房玄齡給自己見禮,忙不迭地便還了一禮,而後款款地起了身道:“公公,妾身已拜訪過太子殿下,殿下曾有一言要妾身轉告公公,妾身不敢隱瞞,還請公公聽好了,太子殿下有云:天下人都可能反,唯有房公不會反,便是父皇那頭也是這般看法。”

“哦?”聽聞高陽公主轉述李貞的原話,房玄齡古井不波的臉上也出現了絲複雜的神色,臉皮子抽/動了好一陣子之後,長出了口氣道:“有勞公主費心了。”

“公公,此事……”高陽公主還想着再說些什麼,可房玄齡卻已別過了頭去,對着長子房遺直吩咐道:“遺直,明日一早到尚書檯爲爲父告了病假罷。”話音一落,也不待房遺直應承,便蹣跚地沿着門廊走進了後堂之中去了,只留下房家老幼堆在大門處發着愣……

貞觀十九年三月十四日,原本只是普通的一天,可因着房家謀逆案一事,這一天便被賦予了相當重要的意義,儘管太子殿下有令諭,辰時正牌才議事,可不到辰時,該來的文武大員早都到齊了,便是沒資格參與議事的官員們也都擠在了東宮的大門外,等候着消息,再加上聞訊趕來湊熱鬧的京師百姓,登時便是人山人海,生生將春華門外的小廣場擠得個水泄不通,鬧得把守東宮的那幫子衛士們全都精神緊張,人人全神戒備,唯恐生出甚大亂子。

辰時已經過了,顯德殿裡已是擠滿了留京的大員們,不單兩大輔政大臣到了,四位參政的親王也全都到齊了,獨獨不見李貞這個監國太子露面,一衆官員雖是各懷心思,可久等之下,卻也不免煩躁了起來,各自三三兩兩地湊在一起,瞎議論了起來,一時間滿大殿裡盡是嚶嚶嗡嗡的聲響,就跟千隻蒼蠅在齊聲歌唱一般噪雜。

“太子殿下該不會是昨夜操勞過度,這會兒起不來了罷,唉,這可如何是好?”蜀王李愔捅了捅站在身邊的魏王李泰,故作憂慮地叨絮了一句,偏生那嗓音倒是不小,足以令身邊所有的大臣們都聽得清楚。

“哦?哈哈哈……”魏王李泰哪會聽不出那所謂的“操勞過度”是啥意思,更知曉面前這個喜歡扮粗人的六弟是故意在攪事呢,然則李泰卻依舊不管不顧地爆笑了起來,一邊的李恪雖沒笑出聲來,可也是莞爾了一番,至於邊上幾位重臣則表情不一——老蕭同志是黑着臉哼了一聲,諸遂良則假裝沒聽到,臉色雖尚屬正常,然則耳尖卻不由地紅了起來,至於其它那些個侍郎一級的官員們,則有的笑,有的怒,有的裝糊塗,神情百態,不一而足,原本就亂的場面登時便更亂了幾分。

“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恥!”紀王李慎雖膽小,卻不怎麼怕李愔,又有心巴結李貞,此時見李愔出言不遜,立馬冷哼了一聲,低聲罵了一句,卻不曾想李愔不幹了,一把揪住李慎的胸衣,惡狠狠地道:“小屁孩,說啥呢?嗯,作死麼!”

“你……放開我,快放開我!”李慎沒想到李愔竟然敢當殿撒野,登時便嚇壞了,一雙無力的手不住地拍打着李愔,用快哭將出來的嗓音嚷了起來。

李愔本就存心鬧事,逮住了李慎這麼個出頭的傻鳥,哪肯就此放了手,自是唯恐天下不亂地揮起拳頭便打算給李慎來上一記狠的,最好讓李慎就此大哭大鬧起來,徹底將今日的議事攪亂了方好,然則李愔的算盤打得雖好,可惜卻沒能實現,就在他剛揮起拳頭的那一霎那,突覺手腕一緊,接着便是一陣劇疼傳來,不由地“哎呀”一聲慘呼了起來,再一看,一身朝服的太子李貞不知何時已經出現在了他的身邊,一隻如同大鐵鉗般的手正捏着自己的胳膊呢。

“啊,太子殿下,我等兄弟是鬧着玩呢,呵呵,鬧着玩的呢。”李愔敢跟別人裝渾,卻最怕李貞,此時見李貞不怒自威的樣子,登時就軟了下來,口中陪着笑地告饒不已。

“是麼,本宮是否也可以跟六哥鬧着玩上一回呢?”李貞冷笑了一聲,接着斷喝道:“還不放開爾的手!”

“啊,是,是,是。”李愔哪敢跟李貞較勁,一迭聲地應着,緊趕着便鬆開了拽住李慎胸衣的手。

“哼。”李貞冷哼了一聲,放過了李愔,拍了拍看傻了眼的李慎,這才大步走到前墀正中的大位上落了座。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直到李貞入了座,一起子朝臣們這才醒過了神來,各自躬身行禮不迭。

李貞環視了一下衆朝臣,接着虛擡了下手,緩緩地說道:“免了,今日請諸愛卿前來,只議一事,那便是有人狀告房相謀逆一案,諸愛卿儘可暢所欲言,本宮聽着便是。”

茲體事大,諸朝臣雖都各有定見,然則誰也不肯先行表態,大殿裡一時間竟靜了下來,唯有一股子詭異的氣息在盤旋纏繞……

第五百零四章針鋒相對(六)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三百九十四章父子相見盡悲聲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五百一十二章風雨飄搖第五百零七章獅老雄心在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七十三章來了個毛遂(中)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一百五十六章不好審的案子第三百七十一章剪不斷理還亂(一)第三十八章不歡而散(下)第三百五十九章風雲詭變之終須一戰第一百九十三章長孫世家之變(四)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五百零七章獅老雄心在第四百三十一章絕地反擊(下)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一百一十九章武功縣之夜(中)第一百三十六章回京之路(中)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隱患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三百七十八章京師劇變(二)第五十四章血戰(一)第三百四十三章欺騙與反欺騙(下)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二百七十七章龜茲王的決斷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四百六十六章毒蛇的獠牙(三)第四百八十四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第六十九章決戰諾真水(五)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四百三十七章輿論導向之爭(下)第四百五十九章安市之殤(二)第一百六十六章喋血長安城(七)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二百二十章星星峽之戰(六)第一百一十二章紛來迭至(上)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一百六十一章喋血長安城(二)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色黃昏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三百二十七章瑟羅獻策第四百八十六章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四百零九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上)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第五百四十六章京師風雲錄(五)第二百七十三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三百三十七章京師起微瀾(下)第二百三十二章鬥智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十一章東宮失竊案(下)第二百二十三章伊州危機(下)第二百一十七章星星峽之戰(三)第三百六十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上)第四百七十四章圍城血戰(二)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二百四十三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中)第一百九十五章虛晃一槍(上)第一章九天驚雷第四百一十六章洛書之爭(三)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二百三十九章碧血染黃沙(七)第七十三章來了個毛遂(中)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一百八十四章佈局伊始(下)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四十八章巧入神武(二)第二百六十一章連蒙帶坑(三)第四百七十九章爲山九仞第三百四十三章欺騙與反欺騙(下)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三百四十二章欺騙與反欺騙(中)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二百七十四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五)第五百二十五章血戰周留城(四)第二百零八章軍校雛形第三百四十六章禁斷紅山嘴(上)第五百四十二章京師風雲錄(一)第五百二十章會師安市城(下)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三百四十八章禁斷紅山嘴(下)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
第五百零四章針鋒相對(六)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三百九十四章父子相見盡悲聲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五百一十二章風雨飄搖第五百零七章獅老雄心在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七十三章來了個毛遂(中)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一百五十六章不好審的案子第三百七十一章剪不斷理還亂(一)第三十八章不歡而散(下)第三百五十九章風雲詭變之終須一戰第一百九十三章長孫世家之變(四)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五百零七章獅老雄心在第四百三十一章絕地反擊(下)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一百一十九章武功縣之夜(中)第一百三十六章回京之路(中)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隱患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三百七十八章京師劇變(二)第五十四章血戰(一)第三百四十三章欺騙與反欺騙(下)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三百六十八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二)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二百七十七章龜茲王的決斷第一百零一章搶婚記(中)第四百六十六章毒蛇的獠牙(三)第四百八十四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第六十九章決戰諾真水(五)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四百三十七章輿論導向之爭(下)第四百五十九章安市之殤(二)第一百六十六章喋血長安城(七)第一百六十四章喋血長安城(五)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二百二十章星星峽之戰(六)第一百一十二章紛來迭至(上)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一百六十一章喋血長安城(二)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色黃昏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三百二十七章瑟羅獻策第四百八十六章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四百零九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上)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第五百四十六章京師風雲錄(五)第二百七十三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三百三十七章京師起微瀾(下)第二百三十二章鬥智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十一章東宮失竊案(下)第二百二十三章伊州危機(下)第二百一十七章星星峽之戰(三)第三百六十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上)第四百七十四章圍城血戰(二)第五十九章血戰(六)第二百四十三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中)第一百九十五章虛晃一槍(上)第一章九天驚雷第四百一十六章洛書之爭(三)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二百三十九章碧血染黃沙(七)第七十三章來了個毛遂(中)第五百三十二章血洗安市城(三)第四百四十五章陰差陽錯(六)第一百八十四章佈局伊始(下)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四十八章巧入神武(二)第二百六十一章連蒙帶坑(三)第四百七十九章爲山九仞第三百四十三章欺騙與反欺騙(下)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三百四十二章欺騙與反欺騙(中)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二百七十四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五)第五百二十五章血戰周留城(四)第二百零八章軍校雛形第三百四十六章禁斷紅山嘴(上)第五百四十二章京師風雲錄(一)第五百二十章會師安市城(下)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三百四十八章禁斷紅山嘴(下)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