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亂之兆

貞觀二十年正月初七,本該是早朝的日子,可李世民卻稱病罷朝,旋即,內廷突然傳出旨意,準太子李貞所奏之《移民疏》,並詔令李貞總攬其事,以房玄齡、長孫無忌輔之,行移巴蜀、關中之浮民移填關中之事,各有司衙門聽調。此詔一出,原先關於太子即將失寵之謠言自是就此不攻自破,然朝局卻並未因此而穩定下來,恰恰相反,滿朝文武爲之沸反盈天,上書稱頌者有之,上本請求聖上收回成命者也有之,要求朝議公決者更是不少,又怎個紛亂了得,幸得四大宰相聯袂出面解說,此事方漸消停,在這其中長孫無忌出力最多,安撫百官,溝通各世家權貴,幾不遺餘力,方始促成此事。

長孫無忌爲何要如此行事,李貞心中自是有數得緊,左右不過是種妥協罷了,換而言之,長孫無忌這不過是在配合着老爺子的平衡動作演上一場大戲罷了,未必就真的是擺明了姿態地投向己方之陣營,畢竟李貞尚未自大到認爲僅憑一席話便能徹底將老謀深算的長孫無忌收服的地步,至於長孫無忌心裡頭究竟是如何想的,李貞其實並不關心,只要此際長孫無忌能配合着行事,哪怕後頭旁觀着不動彈,李貞都能滿意了,至於雙方的關係將來會如何發展,大可等到將來再議,李貞自也不會急着在這麼個當口上去跟長孫無忌過不去。

上《移民疏》容易,可真正辦起來卻沒那麼簡單,先得在中樞討論各種實施方案,而後還得將各項任務分解到各部,再由各部將相關指令下達到各地官府,由各地官府進行田畝丈量以及人口普查,最後方能將浮民移填到關東安置,這一系列的工作簡直就是件浩大無比的工程,沒個數年的光陰休想徹底辦妥,更麻煩的是李貞此番上書純屬臨時起意,事先並沒有着手去準備移民計劃,雖說在聖旨下達前的半個多月裡,曾數次召集了一衆手下商議此事,也算是拿出了個看得過眼的計劃來,可真到了與各部有司商議具體分工之際,這才發現原有的計劃着實太過簡陋了些,漏洞也不少,真要是按那份計劃行事的話,十有八九要捅婁子,好在有房玄齡、長孫無忌這兩位政壇老手幫襯着,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總算是將前期工作都理出了個頭緒來,上本奏明瞭老爺子之後,移民之事方算是正式啓動了。

移民一事既已啓動,按理來說,忙的該就是下頭官吏們了罷,可身爲掌總之人,李貞卻依舊無法清閒下來——此番移民之政乃是李貞第一次着手把控關係到全局的政務,他可不想出甚岔子,雖說談不上事事躬親,可總希望事事心中有數,於是乎,每日裡等着李貞去處理的公文、報表便壘得跟小山似的,生生令李貞忙得連膳食都是在書房裡將就着對付用了,幸虧有莫離等東宮屬官鼎力打點着,這纔沒出甚岔子,勉強能算得上是諸事順利罷。

忙是忙了些,可李貞的心情卻是很好,不得不說這等手握天下權柄的感覺着實是爽極了,哪怕李貞活了兩世人了,也一樣難免沉浸其中,當然了,李貞如此玩兒命地勞碌着,卻也不完全是權力慾大發作之故,更多的是一種使命感所然,那便是要爲子孫後代之福祉作上些實事,也不枉來此世間走上一回,也正因爲此,李貞調動了幾乎所有一切能調動的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移民事務中去,這不,今兒一大早又忙碌上了,整個人幾乎全都埋進了書桌上那一疊疊厚厚的報表中,打坐下起,便沒見李貞站將起來過。

“殿下,張士貴、張大將軍來了,請殿下示下。”東宮主事宦官王秉和躡手躡腳地走進了書房,見李貞忙得滿頭是汗,實不幹打攪,在原地愣了愣,這才輕手輕腳地湊將過去,低聲地稟報道。

“哦?”正埋頭公文間的李貞擡起了頭來,微皺了下眉頭,吭了一聲,卻並沒有說是見還是不見。

王秉和乃是機靈人,見李貞臉上掠過一絲疑惑,忙不迭地解釋道:“殿下,張大將軍昨日陛辭,聽說明日便要趕赴北庭,您看……”

這麼快?嗯哼,看樣子老爺子那頭是有些個迫不及待了!李貞心中叨咕了一番,可卻沒帶到臉上來,只是淡淡地揮了下手道:“宣罷,本宮便在這書房見上一見好了。”

“是,奴婢遵命。”王秉和捕捉到了李貞眉宇間飛快閃過的那絲不快之意,可也不敢多問,恭敬地應答了一句,緊趕着便退出了書房,自去傳喚張士貴不提。

李貞要在書房會客,數名奉調前來幫襯着批閱公文的東宮屬官自是知趣得很,全都起了身,恭敬地退出了書房,唯有莫離卻穩坐着不動,饒有深意地看了李貞一眼,拿起擱在面前几子上的羽毛扇,輕輕地搖了搖,微笑着道:“此番平定薛延陀之役張大將軍怕是要擔大任了罷。”

“呵呵。”李貞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也沒就此說些甚子,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莫先生便陪本宮見見張大將軍好了。”莫離微微一笑,也不多言,只是躬了下身子,便算是應承了下來。

張士貴來得很快,王秉和去後不久,滿頭白髮的張士貴便大步行進了書房,一見到高坐在書桌背後的李貞,緊趕着急行數步,搶上前去,恭敬地行禮道:“末將張士貴參見太子殿下。”

張士貴,字武安,出身軍旅世家——其曾祖張俊,官北魏銀青光祿大夫、橫野將軍;祖父張和,官北齊開府車騎將軍;父張國,仕隋朝歷任陝縣主簿,硤州錄事參軍,後以軍功授大都督,定居虢州盧氏縣。值隋末亂世之際,張士貴便在虢州起事,聚衆近萬反隋,旋即投奔唐高祖李淵,受命經略河南,爲李淵之心腹愛將,後又調入李世民麾下,隨李世民東征西討,屢立戰功,曾參與“玄武門”之變,幾次擔當“玄武門長上”之要職,負責把守玄武門之重任,足見其在李世民心中之地位,其爲人穩重,只忠於李世民一人,素來不參與到諸皇子之爭中去,也從不與諸皇子私相往來,李貞與其也就僅有點頭之交罷了,從不曾有過深談,更別說是私會了,此時見張士貴給自己行禮,李貞並沒有即刻叫起,而是饒有興致地打量了張士貴一番,這才慢條斯理地道:“張將軍不必多禮,平身罷,來人,賜坐。”

“謝殿下賜坐。”張士貴並未多客氣,恭敬地應答了一聲之後,便端坐在了一起子小宦官們擡來的錦墩上,目不斜視地看着李貞,拱手爲禮道:“殿下,末將昨日已陛辭,明日一早即趕赴北庭,行前特來聽候殿下訓示。”

李貞壓了壓手,示意張士貴不必拘禮,笑着問道:“嗯,張將軍心繫朝廷要務,孤甚是欣慰,訓示就不必了,張將軍此去北庭可有何打算?”

張士貴久在朝中,雖從不參與諸皇子間的角逐,可冷眼旁觀之下,哪會不清楚這幫皇子們沒一個是簡單的人物,尤其是李貞的狠辣與鐵腕更是令張士貴心驚不已,若是可能的話,張士貴着實不想來拜會李貞,只可惜他不能不來,除了是李世民的交代之外,更主要的是因着北庭諸軍乃是李貞一手創建的,沒有李貞的支持,別說他張士貴了,便是李世民親自去了,也甭想指揮得動那支縱橫大漠無敵手的鐵軍,此時見李貞沒怎麼寒暄便直奔主題,張士貴心頭沒來由地便是一陣抽緊,可又不敢不答,只好硬着頭皮道:“殿下明鑑,末將受命領軍,或將於五月中征伐薛延陀,懇請殿下明示行止。”

李貞此前一直在忙着移民之事,根本無暇也無心去關注征伐薛延陀之事,當然了,就憑李貞在朝野的耳目廣多來說,自是早已得知老爺子正在就征討薛延陀之事忙碌着,只不過李貞卻也沒怎麼放在心上,道理很簡單,老爺子既然打算收了李貞手上的兵權,自然不可能讓李貞再插手兵事,真要是李貞自個兒湊將過去的話,豈不是沒地便要遭老爺子的猜忌,這等事情李貞自是不會去做的,此時一聽張士貴說要領軍出擊大草原,李貞心頭便不由地打了個突,跟生吃了只蒼蠅般難受——要想徹底掌握一支剛接手的軍隊,恩威並施是自然之事,其最佳手段莫過於打上一場大勝仗,於戰鬥中便宜行事,如此一來,諸般手段皆可靈活應用,毫無疑問,此番征伐虛弱無比的薛延陀,對於張士貴掌握北庭之軍權來說無疑是極爲便利之事,這一條原本也屬尋常之事耳,卻也無甚可言之處,然則跑到李貞這個“失主”面前來說叨此事就有些個令人生厭了的。

“孤離開北庭已久,對軍中之事實已談不上了解,張將軍既已問起,孤也就說說好了,說不上準,張將軍姑妄聽之罷。”李貞心中雖有氣,可卻並未帶到臉上來,淡淡地笑着道:“北庭地分六州,兵有實數六萬八千四百餘,另,各州尚有一營守備兵,總計約六千人馬,因北庭乃是新徵之地,地方上並不算太平,故,各軍分散諸州駐防,此事想來張將軍該已從兵部之備案中詳知,孤就不再多言了,至於諸將麼,林挺善守、董千里善攻,劉旋風攻守皆備,此三者皆久鎮邊關之人,可堪大用,餘者尚有鷹十三、劉奎武等沙場衝鋒之輩,衆將皆豪爽之人,張將軍去後,自會知曉,以張將軍之能擔北庭之重任,孤安心得很。”

張士貴早在年前便已知曉自己將出任北庭都督,自是早就下了一番功夫,對於李貞所言的這些個表面之事哪會心中無數,此來問策,只不過是個姿態罷了,要緊的是要李貞首肯自己掌北庭帥印,此時聽李貞暢暢而談,自是不敢流露出甚不耐之意,只能是恭敬地聽着,待得李貞話音落定,這纔出言謹慎地問道:“末將聽聞北庭之兵制似於朝廷之軍制不同,地方吏治似也有別,末將此去當何如哉?”

張士貴這話問得雖含糊,可內裡的意思卻哪能瞞得過李貞,一見張士貴有插手地方政務的想頭,李貞心裡頭的不痛快立馬便更深了幾分,臉上雖尚是笑着,可眼神卻銳利如刀般地掃了過去,饒是張士貴乃久經沙場之輩,也被李貞那凌厲的眼神嚇了一大跳,臉皮不由自主地便抽搐了起來。

“張將軍,北庭不同關內,乃是新徵之地,各項事宜須得因地制宜方可,有秦鎮撫使在,地方大治可期,張將軍專心軍務便好,其餘諸事大可讓旁人去操勞,爾說呢?”李貞冷冷地看了張士貴好一陣子,這纔不緊不慢地說了一句,那話裡滿是不容抗拒的威嚴。

“殿下所言甚是,末將受教了。”張士貴被李貞的氣勢壓得坐立不安,忙不迭地起身道:“殿下放心,末將知道該如何做了,殿下事忙,末將不敢多打攪,且容末將告退。”

“嗯,孤祝張將軍此去旗開得勝,不送了,張將軍走好。”李貞心中有氣,自是不想多留張士貴,不冷不熱地揮了下手,示意張士貴自行退下。

“如何?”張士貴退下了之後,李貞皺着眉頭思索了一陣子,這才側頭看向始終默默不語地呆在一旁的莫離,貌似隨意地問了一句。

“張士貴爲人尚算穩重,心胸雖不算大,可要他出頭得罪殿下,只怕他還沒那個膽,那些話怕是陛下要問的罷,某若是料得不差,北疆自此怕是要多事了罷。”莫離的臉色也有些個凝重,緩緩地搖了搖羽毛扇,平靜地回了一句。

“哼。”李貞冷哼了一聲,並沒有立馬出言,而是站了起來,在書房裡來回踱了幾步,猛地頓住了腳,皺着眉頭看着莫離道:“給秦文華去信,讓他穩住政務,張士貴若是不插手地方便罷,若不然,孤也不是好相與的。”一見李貞動了殺機,莫離嘴角抽了抽,可到了末了,還是沒將勸阻的話說將出來,只是肅然地拱了下手,算是應承了下來……

早春二月,正是百花繁盛之際,吳王府後花園裡花團錦簇,繁花似錦,蜂飛蝶舞,一派欣欣向榮之景象,一身白衣的吳王李恪手撫古琴,雙眼微閉,雙手青撥間,一曲悠揚之琴聲在園子中輕蕩,輕煙纏綿繚繞於亭間,人在其中,着實令人有種身在雲霧裡,疑是仙境處之飄渺感,數個轉折之後,一曲已是終了,一聲喝彩從花間響了起來:“好琴,好曲,殿下好興致。”聲剛落,一身官袍未卸的葉凌已從花叢中顯出了身來。

“鬆成來了,呵呵,本王正要尋人去請,爾便到了,來,坐下說,坐下說。”吳王李恪的心情似乎很好,笑呵呵地起了身,跟葉凌打了個招呼。

葉凌淡然一笑,緩步走進了亭子,一抖大袖子,端坐在李恪對面的錦墩上,笑眯眯地開口道:“殿下欲尋在下,可是爲了北庭之事麼?”

“哈哈哈……,好你個鬆成,甚事都瞞不過爾,不錯,今日本王得了個消息,據聞張士貴那個老貨緊巴巴地跑去見了小八,鬧得個灰頭土臉,着實有趣得緊。”見葉凌猜中了自己的心思,李恪也沒抵賴,哈哈大笑了起來。

李恪笑得暢快,可葉凌卻沒有笑,端起下人奉上的新茶,淺淺地飲了一小口,隨手擱回几子上,這纔不緊不慢地開口道:“張士貴,小犬耳,有何能爲哉,今陛下急欲削太子殿下之軍權,然操之過急矣,此亂之兆也,殿下欲何爲耶?”

“本王打算助張老將軍一臂之力,也算是上承父皇之旨意罷,鬆成以爲如何?”李恪向來視葉凌爲心腹,自是毫不隱瞞自己的打算。

“如此說來,殿下這是打算與太子殿下直面衝突嘍?”面對着李恪的急切,葉凌不動聲色地追問了一句。

“這……”這些年來,李恪跟李貞已是多次交手,從未能佔到一絲一毫的便宜,說是被打怕了也不爲過,這一聽要與李貞扳手腕,心裡頭不禁有些子發毛,可又捨不得這等能乘勢削弱李貞的大好機會,猶豫間,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說纔好了。

葉凌哪會看不出李恪的矛盾心理,不過也沒出言點破,而是笑着道:“陛下欲削太子殿下之軍權不假,然聖心卻依舊還在太子殿下身上,旁人若是妄動,免不了要吃排頭,殿下可想清楚了?”

一聽葉凌如此說法,李恪眼中先是閃過一絲精光,可很快便黯然了下來,苦笑着搖了搖頭道:“若如此,大不易也,奈何?”

葉凌微微一笑道:“不妨,此事雖難,卻非不可爲之事,只是不該由殿下去做,大可假手於旁人,待得亂起,自有一場好戲可看。”

“哦?願聞其詳。”李恪這些年來被李貞壓得喘不過氣來,一聽葉凌有辦法整治李貞,登時便來了精神,緊趕着便追問了一句。葉凌笑而不答,只是伸手在茶碗裡蘸了一下,在几子上寫下了幾個字。

“是他?”李恪定睛一看,先是倒吸了口涼氣,而後低呼出聲來……

第二十七章秘密武器第三百五十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二)第三百零九章風雪夜歸人(中)第四百三十一章絕地反擊(上)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四百四十二章陰差陽錯(三)第三百七十一章剪不斷理還亂(一)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三百八十四章定海神針(下)第十四章?顧茅廬第四百零九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上)第一百三十一章援手(下)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三百四十章誰與爭鋒(下)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二百一十三章反客爲主(中)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一百五十三章朝堂風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一百六十三章喋血長安城(四)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第五十二章巧入神武(六)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一百零三章一波三折(上)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隱患第四百五十一章快刀斬亂麻(上)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五百五十七章決戰平壤城(七)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一百九十三章長孫世家之變(四)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二百六十二章連蒙帶坑(四)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二百八十九章破城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一章決戰平壤城(一)第三百九十六章捨我其誰(下)第三百零六章京師裡的躁動(四)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一百零四章一波三折(中)第二百七十三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四)第五百三十七章惡戰白村江(三)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七十一章決戰諾真水(七)第一百七十六章決戰皇城之巔(五)第三百二十五章意外軍情(下)第五十一章巧入神武(五)第十九章小尾巴與算盤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一百八十章兄與弟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六十六章決戰諾真水(二)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三百六十四章清水河會戰(三)第二百五十一章驚濤駭浪(一)第四百零四章暗渡陳倉(三)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十七章拉上老爺子當模特第一百八十六章香豔的開局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三百八十三章定海神針(上)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第七十章決戰諾真水(六)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五百三十三章血洗安市城(四)第三百一十四章分贓協定(上)第二百三十四章碧血染黃沙(二)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六十七章決戰諾真水(三)第四百六十八章雛鳳初啼(上)第二十八章敗戰計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八十八章武庫遺失案(下)第三章羊城暗哨?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二十八章敗戰計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五章東宮行(下)第三百零一章龜茲人的反撲(四)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第三百五十三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五)
第二十七章秘密武器第三百五十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二)第三百零九章風雪夜歸人(中)第四百三十一章絕地反擊(上)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四百四十二章陰差陽錯(三)第三百七十一章剪不斷理還亂(一)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二百零二章儲君立,諸王出(中)第三百八十四章定海神針(下)第十四章?顧茅廬第四百零九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上)第一百三十一章援手(下)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三百四十章誰與爭鋒(下)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一百一十四章紛來迭至(下)第二百九十六章龜茲攻略(六)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二)第二百一十三章反客爲主(中)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一百五十三章朝堂風暴(下)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一百六十三章喋血長安城(四)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第五十二章巧入神武(六)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一百零三章一波三折(上)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隱患第四百五十一章快刀斬亂麻(上)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二百九十八章龜茲人的反撲(一)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五百五十七章決戰平壤城(七)第四百三十三章親征之議(下)第一百九十三章長孫世家之變(四)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二百一十四章反客爲主(下)第二百六十二章連蒙帶坑(四)第二十六章騰挪的手筋第二百八十九章破城之戰(下)第五百五十一章決戰平壤城(一)第三百九十六章捨我其誰(下)第三百零六章京師裡的躁動(四)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一百零四章一波三折(中)第二百七十三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四)第五百三十七章惡戰白村江(三)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七十一章決戰諾真水(七)第一百七十六章決戰皇城之巔(五)第三百二十五章意外軍情(下)第五十一章巧入神武(五)第十九章小尾巴與算盤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一百八十章兄與弟第三百六十一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下)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六十六章決戰諾真水(二)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三百六十四章清水河會戰(三)第二百五十一章驚濤駭浪(一)第四百零四章暗渡陳倉(三)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十七章拉上老爺子當模特第一百八十六章香豔的開局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三百八十三章定海神針(上)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第七十章決戰諾真水(六)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五百三十三章血洗安市城(四)第三百一十四章分贓協定(上)第二百三十四章碧血染黃沙(二)第四十章校場揚威(上)第六十七章決戰諾真水(三)第四百六十八章雛鳳初啼(上)第二十八章敗戰計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八十八章武庫遺失案(下)第三章羊城暗哨?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二十八章敗戰計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五章東宮行(下)第三百零一章龜茲人的反撲(四)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第三百五十三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