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大封羣臣

大統四年(公元213年)十二月中旬,回到襄樊後,羣臣出城前來迎接,認爲天下一統後,大勢已定。特別是與我關係不甚好的孔融,居然寫了一個表文,恭賀我一統大漢江山,其功績勘與劉邦、劉秀比美。我當然謙虛應對,最後大家送我回到皇宮後散去。

回到時,紫凡等人都熱情的迎接我,但是看到我再次帶回一個甄宓,臉色大變,不過大喬小喬等人則不在意,她們又怎麼在意呢?須知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

我馬上介紹甄宓是馬雲綠表妹賈容,在幷州遇到。故納爲皇妃,於是封甄宓爲美人。要知道古代皇帝都是佳麗三千,我現在只有六個已經很少了,紫凡雖然不願意,也沒辦法。

劉?這時已經十七歲了,說道:“皇兄,臣妹再也不願意你出去打仗了,因爲臣妹害怕將來回到皇宮,所有皇嫂都不認識。”

我笑道:“哦,還有一年,就準備離開皇宮了,請問準備搬到哪裡去啊?”

劉?回答道:“皇兄,又在取笑臣妹了,要知道臣妹成爲母后口中的老公主,你是要負責任的。爲了減輕你的責任,臣妹有個建議,讓臣妹扮作宮女,看下有沒有好的大臣。”

我當即答應了,且安慰道:“妍妹,這種事情要慢慢了,要挑一個真心對你好的人,而不要關他的官職啊什麼的。就如你紫凡姐,對朕多好啊。”

我見衆人都看着我說道:“這就是很好例子,努力很多年就沒有找到一個好的夫君強。你看你紫凡姐,就是一個好的例子。”

紫凡聽到後再也忍不住,說道:“陛下,是在挖苦臣妾還是有其它意思。”

我回答道:“朕這是在教育妹妹,父皇早死,朕有這個義務啊,沒有其它意思,紫凡妹子。”

聽到我叫紫凡妹子,當時空氣馬上輕鬆起來了,於是大家吃完飯後休息。

席間,我告訴紫凡,我已經迎回蔡琰蔡才女,正在襄樊館役。

我戲弄紫凡道:“紫凡丫頭,這樣看來你也應該尊蔡才女爲母親啊,若非她當日勸導,怎麼有今日的皇后啊。”

紫凡聽後大喜,當即決定認蔡琰爲義母。連問我與她像不像,高矮如何,諸如此類。

我告訴她身材比較像,還有眼睛與嘴脣特別相似。紫凡聽候大喜,一直問我這問那,把我問糊塗了。只好默不作聲,不作任何表態,這些女人之間事情,太麻煩了,我可不想陷得太深。

但這更激化了紫凡尋母熱情,要知道我已經發了很多詔書,尋找其父母的下落,至今毫無音訊,想到自己現在貴爲皇后,居然不知生母是誰,家在何方?當即在一邊嘮叨,可能嗎?我生母是蔡琰可能嗎?

但末了,我還想出一點惡作劇,說道:“紫凡丫頭,興許你本來就是蔡才女的女兒,她不方便帶你,且看到本公子英俊神武,在我母子進香的時候,遺棄在路邊,最後慫恿家母收爲義女。”

但是事情就這樣遭了,她本來準備明天拜訪蔡琰的,現在連飯就不吃了,居然拉着劉相、劉舒,準備去拜訪蔡琰,且一個勁說我太沒有人情味了,怎麼不直接將蔡琰接進宮來,要知道蔡琰是她的恩人啊,也許還是?

我只好暗笑應對,但是不能阻止她前去迎接蔡琰的念頭,看着她那風風火火遠去的背影,我只好苦笑,怎麼這樣大了還是個瘋丫頭。

當晚,居然還纏住我不放,原來蔡琰看到她雖然非常高興,述說很多往事,但一直迴避她生母這個問題。說其是蔡琰女兒的理由,如她很聰明,若不是蔡琰的女兒怎麼可能如此聰明呢?她這樣美麗,應該母親也非常美麗啊。還有,她認爲她眼睛、鼻子、嘴脣與蔡琰非常相似,這應該是遺傳的吧。

搞得我一頭露水,只好聽她嘮叨,我可沒有感覺出她有多聰明啊。

最後,她又有點不相信,因爲沒有誰聽說蔡琰在洛陽生小孩啊,今天見到蔡琰,雖然雙方非常高興,但與印象中母女相見不同啊,蔡琰也不應該回避她生母這個話題啊。

直說得我耳朵起繭,想逃避到其它地方又害怕她整夜哭泣,真是難辦,一夜沒有睡好。末了,我告訴她,是不是母親不重要,關鍵是雙方之間這份感情,我建議她趕快爲蔡琰找一個夫君,免得一個人孤單。

紫凡當時就同意了,決定第二天開始將蔡琰接到皇宮居住,直到找到如意郎君爲止,以滿足沒有母親的孤單。

第二日早朝,孔融知道我已下達滅鮮卑令,想要質問於我,我淡淡說道:“武帝討伐匈奴費時良多,而今鮮卑擁有帶甲之士二十餘萬,多年不尊皇命,往日拒絕我大漢和親請求,今日又接納曹操等叛臣,背叛與對抗我大漢昭然若揭,朕下達滅鮮卑令,這是對付敵人的最好方法,有何不可?難道要朕不顧民身凋敝,率領大軍北擊鮮卑不可?”

孔融認爲滅鮮卑令顯得過分殘酷,非仁君所能爲。

我回答道:“鮮卑多年來敵視我大漢,爲我之敵人,正如這句話馬上可以得天下,對付敵人只有打到服了以後,纔可以修友好。正如武帝時期對付匈奴,最初能與他講仁義嗎?至於朕是否爲仁君,千古自有公論,老百姓心中自然有杆稱,朕全然接受就是了”

孔融還在談論聖君之道,我不耐煩的說道:“孔御史此言差異,汝曾經爲太守,但北海在你手上不可守。在學問上也許朕不如孔御史,但在平定天下,治理國家,安撫四方,孔御史那就遠遠不如朕了。”

孔融認爲自己在行駛御史權力,我已經非常不耐煩了,說道:“武帝時有一博士常坐而論道,認爲應該對匈奴友好而換取邊境寧靜。武帝非常憤怒,派這位博士出鎮一小哨所,然而這位博士出鎮不到一年就被匈奴人所殺死。朕非常愛惜孔御史之才,朕現在下詔孔御史爲使臣,出使鮮卑步獨根部,若能說服步獨根投降於朕,若能說服步獨根將曹操綁縛在朕座前,朕可以撤銷滅鮮卑令,否則.....”

我問有蒯越是否有大事奏報,蒯越回答道:“陛下統一天下,四海昇平,且要過年了,臣等無要緊事務啓奏。”

大臣們都恭賀我統一天下,紛紛看着我,我當即明白了,說道:“朕自弱冠以來,多虧諸位輔佐,終於用了十三年的時間,在朕三十歲的時候奪得天下,如果沒有羣臣輔佐,朕父子必然被這亂世湮滅。”

如今雖然天下未完全統一,曹操投降了北方的鮮卑步獨根部落,對我大漢江山造成損害,但是朕決意感謝各位臣工多年來戮力支持,決定大封臣工,以表彰各位的功勞。

高祖平定天下,世祖光復漢室後,都曾大封羣臣,特別是世祖,命人將功臣相貌畫好後貢後世祭奠。朕決意仿照高祖與世祖的作法,不但大封在世的功臣,而且在祖廟左邊建立功臣樓,以表彰多年隨朕南征北戰,不離不棄臣子,以供後世子孫瞻仰。另外,朕決定在祖廟右邊建立烈士碑,用來祭奠跟隨朕戰死的將士。望大漢忠臣烈士與朕的祖廟共享萬年香火,受到萬世仰拜。

黃漢升黃太傅,傳令三軍統計跟隨朕戰死的伍長以上官員,包括姓名,籍貫,所立功績,如何戰死,在襄樊北城門外立數個石碑予以記錄。以祭奠其功績。另外,在以後平定天下或抵禦異族入侵而戰死伍長以上官員,在湊足百人後也須立碑紀念。這些碑就叫功臣碑吧。每年皇帝在祭奠天地之後,須爲功臣碑掃墓。

聽到這裡,殿上羣臣大喜,如今他們可能如皇帝宗廟一樣,供萬世仰拜啊。

接着,我問道:“高祖統一天下,以蕭何功勞最大,誰是我朝的蕭何啊?”

於是,有的說是蒯越,有的說是張鬆,我回答道:“我朝非常特殊,在父皇在世的時候,保障軍需的事情落在父皇身上,在父皇過世後,蒯越與張鬆都功不可沒。不過蒯越一直在負責軍需,朕認爲還是蒯越功勞爲最大,張鬆在其次。”

其後,謀臣方面,賈詡堪比高祖時期張良,算無遺策,在謀臣方面功勞最大,其次諸葛亮,在其次龐統、最後爲徐庶。

在武將方面,衆人本來推舉黃忠,但黃忠以自己沒有參加多少戰鬥爲由拒絕了,最後評定魏延、甘寧、黃敘、趙雲、馬超、劉磐、關平、呂蒙、文聘、嚴顏功勞最爲昭着,並稱爲十位大將。

其次如張飛、黃射、龐德、王威、馬岱、朱治、霍峻等人都有大功。

在文臣方面,大家一直認爲法正、王粲、石滔、鍾瑤、劉巴、許靖、蒯良、蔣琬、費?、董和等人

於是,我封蒯越爲楚國公、賈詡涼國公、魏延燕國公、甘寧吳國公、黃敘秦國公。

封張鬆、諸葛亮、龐統、徐庶、趙雲、馬超、關平、法正、王粲、石滔等十人爲萬夫候。

封呂蒙、文聘、鍾瑤、嚴顏、張飛、黃射、龐德、王威、馬岱、朱治、霍峻、劉巴、許靖、蒯良、蔣琬、費?、董和、廖化等三十餘人爲千夫候。

封韓嵩、李嚴、黃權、劉封、譚雄、陳武、朱治、馬忠、于禁、李典、曹性等五十餘人爲百夫候。

羣臣大喜,紛紛上表向我祝賀,因滅鮮卑令而引起的不快一掃而過,我也樂意將這個重要政策如此帶過去。

最後,我大赦天下,十年以下罪犯立即釋放,十年以上罪犯流放雁門等北地。對流放罪犯,官府提供二兩白銀,以作北地安家之用。望其戍邊,以寬恕其罪過,以充實我大漢在北方的人數。

回到內宮,在路上問旁邊的劉?:“小妹,可有合適人選,可由朕召見。”

劉?回答道:“全都是老頭子,豈有合意人選。臣妹還以爲當皇帝很好玩,誰知在今日大賞天下的時候,那個孔融匹夫居然拿這樣個事情作文章,真是太累了。”

我撫着她的頭說道:“誠如此,皇帝是天下最苦的差事,無奈世人都權欲功欲心頗重,這個皇位很多人都搶着坐。”

劉?讓周圍的人都退後,問道:“皇兄,臣妹有個問題一直想問,皇兄與父皇是否一直想作皇帝。”

我狠狠瞪了她一眼,說道:“胡說,朕與父皇乃爲天下蒼生與我大漢社稷着想,勉爲其難,小妹切不可聽信他人之言,也不可亂加傳播。須知汝此言,不但毀了朕的名聲,連父皇英明也被毀掉。”

劉?笑道:“此言小妹自知,只是好奇而已。”

我笑道:“很多事情是誰也說不清的,好奇也難怪。”

拋下劉?回到內廳,我知道這段時間是應該修養生息了。

自大統五年(公元214年)起,大漢本土再無戰爭,而我則與民修養生息。

第26章 活捉劉琦第29章 大獲全勝第120章 厲兵秣馬第63章 學子徐庶第12章 醜漢龐統第40章 馬鐙馬鞍第75章 徐庶謀益州第162章 劉表稱帝1第91章 人工呼吸第91章 人工呼吸第76章 官渡大戰第134章 新野撤退第9章 聞雞起舞第13章 活字印刷117章 曹孟德奪青州第130章 爭奪122章 長弓兵107章 金蟬脫殼第30章 奪取兵權78章 陰差陽錯劍閣被破今日不更新明日兩更第169章 開科取士2第187章 堅守河套第97章 驅趕俘虜攻擊第56章 襲擾戰第60章 單挑第117章 天生妒婦第92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45章 北上第26章 活捉劉琦第106章 入贅第194章 暗潮涌動第33章 不平等條約第189章 曹操之死第49章 火攻第91章 人工呼吸第86章 西涼搶馬?第42章 女人如衣裳第25章 死亡谷第129章 夜襲133章 自刎第79章 破夜襲戰者勇亦121章 個人所得稅第18章 落魄甘興霸第91章 人工呼吸77章 要談判就城下之盟137章 阻援打點第3章 花園風波1第48章 掉入陷阱第41章 大漢雄起第71章 世家之爭第144章 中原會戰2第120章 厲兵秣馬第119章 討伐國賊第68章 徐庶謀益州第150章 襄陽風波2137章 阻援打點第一 卷花園風波第96章 會盟第23章 誘敵深入1 月29日不更新明日食人族羯族白種匈奴鮮卑第86章 西涼搶馬?第64章 斬殺張允第90章 誘拐張飛第10章 私人部曲第103章 整兵再戰第32章 孫策遇刺138章 生死對決第45章 率軍北上第13章 五馬分屍第9章 聞雞起舞112章 劉璋投降第38章 小妾=小三第95章 劉璋出招了第196章 大結局擴張的帝國第14章 暗殺第76章 官渡大戰第89章 龍兄虎弟105章 前堵後追第6章 四大家族第34章 凱旋凱旋第80章 龍陽君?孌童第28章 屠殺第170章 攻打陳留176章 魏文長夜襲上庸關第15章 魏延軍法從事?第116章 迎親第169章 開科取士2第12章 警訊第120章 厲兵秣馬第35章 孫策周瑜第6章 初步勝利116章 錯綜複雜第34章 活捉呂蒙第80章 轉危爲安第96章 會盟125章 誓死伐曹第153章 勢均力敵
第26章 活捉劉琦第29章 大獲全勝第120章 厲兵秣馬第63章 學子徐庶第12章 醜漢龐統第40章 馬鐙馬鞍第75章 徐庶謀益州第162章 劉表稱帝1第91章 人工呼吸第91章 人工呼吸第76章 官渡大戰第134章 新野撤退第9章 聞雞起舞第13章 活字印刷117章 曹孟德奪青州第130章 爭奪122章 長弓兵107章 金蟬脫殼第30章 奪取兵權78章 陰差陽錯劍閣被破今日不更新明日兩更第169章 開科取士2第187章 堅守河套第97章 驅趕俘虜攻擊第56章 襲擾戰第60章 單挑第117章 天生妒婦第92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45章 北上第26章 活捉劉琦第106章 入贅第194章 暗潮涌動第33章 不平等條約第189章 曹操之死第49章 火攻第91章 人工呼吸第86章 西涼搶馬?第42章 女人如衣裳第25章 死亡谷第129章 夜襲133章 自刎第79章 破夜襲戰者勇亦121章 個人所得稅第18章 落魄甘興霸第91章 人工呼吸77章 要談判就城下之盟137章 阻援打點第3章 花園風波1第48章 掉入陷阱第41章 大漢雄起第71章 世家之爭第144章 中原會戰2第120章 厲兵秣馬第119章 討伐國賊第68章 徐庶謀益州第150章 襄陽風波2137章 阻援打點第一 卷花園風波第96章 會盟第23章 誘敵深入1 月29日不更新明日食人族羯族白種匈奴鮮卑第86章 西涼搶馬?第64章 斬殺張允第90章 誘拐張飛第10章 私人部曲第103章 整兵再戰第32章 孫策遇刺138章 生死對決第45章 率軍北上第13章 五馬分屍第9章 聞雞起舞112章 劉璋投降第38章 小妾=小三第95章 劉璋出招了第196章 大結局擴張的帝國第14章 暗殺第76章 官渡大戰第89章 龍兄虎弟105章 前堵後追第6章 四大家族第34章 凱旋凱旋第80章 龍陽君?孌童第28章 屠殺第170章 攻打陳留176章 魏文長夜襲上庸關第15章 魏延軍法從事?第116章 迎親第169章 開科取士2第12章 警訊第120章 厲兵秣馬第35章 孫策周瑜第6章 初步勝利116章 錯綜複雜第34章 活捉呂蒙第80章 轉危爲安第96章 會盟125章 誓死伐曹第153章 勢均力敵